提高耐火材料熱震穩定性的方法

2021-01-08 鑫地耐材

耐火材料抵抗溫度的急劇變化而不破壞的性能成為熱震穩定性,此種性能也成為抗熱震性或溫度急變抵抗性,它是材料力學性能和熱學性能對受熱條件的綜合反應。眾所周知,矽磚受急冷急熱容易產生裂紋、開裂,鎂磚易於剝落,通常被成為熱震穩定性低的材料或抗熱震性小的材料。反之,鎂碳磚等受急冷急熱時,不容易產生裂紋、開裂,則為熱震穩定性高或抗熱震性大的材料。

耐火材料是非均質的脆性材料,與金屬製品相比,由於它的熱膨脹率較大,熱導率和彈性較小、以及抗張強度低等,抗熱應力而不被破壞的能力差,導致其抗熱震性較低。材料的熱震破壞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瞬時斷裂,稱為熱衝擊斷裂;另一類是在熱衝擊循環作用下,先出現開裂,剝落,然後碎裂和變質,終至整體損壞,稱為熱震損傷。基於這兩種理論,有以下兩種表徵熱震穩定性的參數:

(1)抗熱震斷裂

①急冷集熱時,當σmax值超過材料的強度極限σf時,即可導致開裂。從而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安全溫度差即臨界溫差ΔTc為

顯然ΔTc值越大,說明材料能承受的溫度變化也愈大,即抗熱震愈好,故得到抗熱震參數R為:

材料因出現熱應力而破壞,不僅與熱應力的大小有密切關係,而且還與材料中應力的分布、產生的速率和持續時間、材料的特性和結構等因素有關,因此R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抗熱衝擊性的優劣,並不能簡單地認為就是材料允許承受的臨界溫度差,只能看做ΔTc與R有一定關係。

②緩慢加熱冷卻時,在此條件下的臨界溫差ΔTc為:

式中R』=R·λ稱為抗熱震參數。適用於當材料的內部和外部與環境的溫度差相接近並形成穩定溫度分布時,用以比較材料的抗熱震性。

(2)抗熱震損傷

從斷裂力學的觀點出發,分析材料在溫度變化條件下的裂紋成核、擴展及抑制等動態過程,以彈性應變能和斷裂能之間的平衡作為熱震損壞的微裂紋,在熱震環境中出現的裂紋核亦不總是立即導致材料的斷裂。當材料中可能積存的彈性應變能小,而使裂紋擴展成新斷裂面所必須的斷裂表面能大時,則材料的抗熱震性好。因此材料的抗裂紋擴展能力正比於斷裂表面能,反比於彈性應變能。此時抗熱震損傷參數具有下列形式:

在對一系列斷裂能γ相當的材料進行比較時,γf可視作常數。於是,得出抗熱震損傷參數:

根據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結論,抗熱震損傷性能好的材料應具有較高的彈性模量和較低的強度,提高其斷裂能和改善其斷裂韌性顯然更是有益的,適量的微裂紋催在於耐火材料中將為抗熱震損傷性能的提高作出貢獻。

材料的熱學性能和力學性能(如熱導率、熱膨脹係數、強度、彈性模量等)對其抗熱震性能有著重要的影響,提高材料熱震穩定性的方法有:

①材料的抗熱震性能主要取決於其熱膨脹係數α,低膨脹係數的材料往往具有優良的熱震穩定性;

②材料的熱導率λ,將有利於材料的熱傳遞,緩解了內外溫差,降低熱應力的大小;

③提高材料的抗折強度σ且減小彈性模量E,將使σ/E提高,能吸收較多的彈性應變能而不致開裂。

此外,降低材料的彈性模量E,會降低由於溫差所產生的熱應力。

王文平研究了不同耐火材料的性能,之後提出了5個提高耐火材料熱震穩定性的方法。

1、控制耐火材料保持適當的氣孔率,有助於增加製品的斷裂能,改變裂紋擴展時的路徑;

2、控制顆粒的臨界粒徑及粒徑分布,可得到較大的裂紋密度,形成網絡狀的裂紋分布;

3、通過調整具有不同熱膨脹係數的顆粒劑基質,使得製品內部產生微裂紋,形成微裂紋增韌;

4、選擇合理的界面結合,使得顆粒和基質之間形成適當的結合強度,形成顆粒拔出、顯微開裂等能耗機制;

5、在制品中添加「三石」等膨脹劑,利用其熱膨脹係數的差異,形成微裂紋。

何宜柱測試了堇青石基陶瓷材料的彈性模量及抗折強度等性能,研究了不同的抗熱震參數,結果表明,適合於 R'''' 抗熱震參數適合於評價堇青石基陶瓷材料的熱震穩定性。

王剛為了更好的評價含碳耐火材料的熱震穩定性,根據R''''、Rst抗熱震損傷的參數,研究了斷裂功、氣孔率、彈性模量等對熱震穩定性的影響,結果表明,提高斷裂功將有助於含碳耐火材料的熱震穩定性。

劉波等人,選用碳黑及天然鱗片石墨等為原料,研究了顆粒級配、複合抗氧化劑、石墨粒度和複合結合劑4個因素對低碳鎂碳磚熱震穩定性的影響,結果表明,顆粒級配對低碳低碳鎂碳磚的熱震穩定性影響最大。

有學者在鎂碳磚中添加特殊石墨取代普通鱗片石墨,研究其對抗折強度、彈性模量、斷裂能、熱震穩定性的影響。結果表明,添加了特殊石墨的鎂碳磚其彈性模量降低,斷裂能增加,使得其具有更好的熱震穩定性。

相關焦點

  • 提高轉爐鎂鉻耐火材料熱震穩定性的方法
    由於轉爐的間歇操作特性,對鎂鉻耐火材料的熱震穩定性提出了嚴格要求。提高耐火材料的抗熱震性,可採取阻止裂紋擴展,消耗裂紋擴展動力,增加材料斷裂表面能,增加塑性,降低線膨脹係數,增加熱導率等途徑來實現。 (1)適當的氣孔率。
  • 決定耐火材料的高溫使用性能的4個指標
    因此在生產工藝中應考慮採取適當措施來保證和提高原料的純度。耐火度不是一種物質所特有的絕對物理量,是材料在特定試驗條件下測定的達到特定軟化程度時的相對技術指標。將試驗物料按規定方法做成截頭三角錐(簡稱試錐),與在特定升溫速率下具有固定彎倒溫度的標準截頭三角錐(簡稱標準錐),在既定升溫速率和一定氣氛條件下加熱,以試錐的彎倒程度與標準錐彎倒程度相當的對比方法測定耐火度。
  • 其在耐火材料中怎麼應用?
    由於測定方法及被測試樣氣孔率、氣孔形狀不同,所以文獻中數值不完全一致。通常SiC含量越高,溫度越低,導熱係數越大。低熱膨脹係數和高導熱係數可使SiC質耐火材料具有良好的熱震穩定性。碳化矽(SiC)在耐火材料中的應用SiC因具有熱膨脹係數小、熱導率高、高溫強度大、抗渣性好和可形成保護性氧化等優點而被廣泛用作高性能耐火材料或作為提高耐火材料性能尤其是抗渣性和熱震穩定性的添加物使用。
  • 鋯英石對鎂質復相耐火材料各項使用性能的影響
    不燒鎂質復相耐火材料中適量引入鋯英石有利於提高系統的抗渣性及熱震穩定性,鋯英石中二氧化矽與鎂質材料中氧化鎂形成高熔點礦物相鎂橄欖石,同時鋯英石中二氧化鋯能吸收渣中的氧化鈣形成鋯酸鈣,堵塞材料中氣孔,抑制渣的進一步滲透等。
  • 劃重點,耐火材料檢測全攻略
    GB/T 3002-2017 耐火材料 高溫抗折強度試驗方法GB/T 3003-2006 耐火材料 陶瓷纖維及製品GB/T 3007-2006 耐火材料 含水量試驗方法GB/T 4984-2007 含鋯耐火材料化學分析方法GB/T 5069-2015 鎂鋁系耐火材料化學分析方法GB/T 5070-2015 含鉻耐火材料化學分析方法
  • 常見的幾種碳化矽耐火材料的結合方式和應用
    以不同的結合相將碳化矽結合在一起即製成不同種類的碳化矽耐火材料。常見的結合形式有:粘土結合、氧化物結合、莫來石結合、氮化矽(Si3N4)結合、重結晶(R-SiC)和反應燒結滲矽等。碳化矽質耐火材料的性質取決於結合相。
  • 耐火材料最常用的六大類原材料都有哪些?
    耐火原料是指生產耐火材料產品所必需的材料。它是生產耐火材料的基礎。耐火原料大部分是天然礦物(如耐火黏土、高鋁礬土、矽石、鉻礦、菱鎂礦、白雲石、鎂橄欖石、鋯英石、藍晶石、矽線石、紅柱石等),隨著對耐火材料綜合性能要求的不斷提高,耐火材料生產中也越來越多地使用工業原料和人工合成原料(如工業氧化鋁、合成莫來石、人造耐火纖維、人造耐火空心球等)。
  • 簡述銅冶煉爐用耐火材料的熱侵蝕和機械侵蝕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對化學侵蝕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詳見《 耐火材料在銅熔煉高溫窯爐中被化學侵蝕的方式有哪些? 》,本文主要分析銅冶煉爐用耐火材料使用過程中的物理侵蝕,即「熱侵蝕」和「機械侵蝕」。以此來了解耐火材料在銅冶煉爐中的工況環境,進而更好更有效地延長窯爐內襯的使用壽命。
  • 耐火材料結合劑——聚合磷酸鈉的種類、製備方法及應用
    鹼性不定形耐火材料和不燒磚大多採用聚合磷酸鹽(主要是聚合磷酸鈉)作結合劑。此外,聚合磷酸鹽也可用作各種材質耐火澆注料的分散劑(減水劑)。在陶瓷工業中和溼法製備耐火泥料時,聚合磷酸鈉也是良好的泥漿減水劑。
  • 活性氧化鋁微粉的燒結特性以及在耐火材料中的應用
    而目前,細化原料顆粒是降低燒結溫度的主要方法之一。這是因為當粉體尺寸較小時,粉體的表面能和表面活性會較大。而當粉體的表面能大於多晶燒結體的晶界能時,粉體的表面能與晶界能將會產生梯度,成為燒結的驅動力。燒結完成之後,材料內部僅存在著晶界能,這種取代效應可以使材料的狀態保持恆定。
  • Al2O3-SiC-C(ASC)系耐火材料用原材料、結合劑的選擇
    Al2O3-SiC-C(ASC)系耐火材料由於具有強度高、熱震穩定性強、抗酸鹼性爐渣侵蝕及抗衝刷性能好等優良特點而廣泛應用作高爐鐵水溝(主鐵溝、流嘴、出鐵溝、渣溝等)材料、混鐵車/魚雷罐和鐵水包內襯材料、混鐵車/魚雷罐噴補料、炮泥、鐵水包包壁和包底磚、連鑄系統等鋼鐵冶煉的關鍵部位。
  • 焦爐對耐火材料的基本要求
    耐火材料的性能、爐體結構的設計、爐體砌築的質M是決定焦爐壽命的關鍵因素。在運轉周期內,大部分砌體不易熱修,因此,築爐用耐火材料必須能夠適應煉焦生產工藝的要求,經久耐用。基於煉焦生產特點,對築爐用耐火材料,有其自身的基本要求。焦爐爐體的不同部位。所承擔的任務、經受的溫度、承載的結構負荷、遭受的機械損壞和介質侵蝕等各不相同,所以各部位用的耐火材料應具有不同的性能。
  • 提高MgO-CaO系耐火材料抗水化性的措施
    在近年的生產研究中,提升抗水化性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改良燒成方式(一)高溫煅燒高溫煅燒就是把CaO耐火材料的燒成溫度提高到1800-2000℃左右。3、表面處理法表面處理的方法之一是通過使用酸性溶劑對耐火材料進行表面改性。這種提高MgO-CaO耐火材料的抗水化性的方式,所採用的酸性溶液一般有磷酸、碳酸、草酸以及硫酸等等。
  • 莫來石基復相耐火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簡介
    AL2O3及Si02是高品質耐火材料莫來石的主要化學成分,如圖1. Si02-AL2O3體系在常壓下唯一穩定存在的、組成成分非常狹窄的連續性固溶體,即莫來石。莫來石是一種優質的耐火材料, 耐火度達到1800℃, 在此溫度下時仍很穩定,1850℃時分解為剛玉和液相。它具有膨脹均勻、 熱震穩定性好、荷重軟化點高、高溫蠕變值小、硬度大、抗化學腐蝕性好等特點。 天然的莫來石呈細長的針狀且呈放射簇狀,在自然界非常稀少一般均為人工合成,通常用燒結法或電熔法處理鋁矽酸鹽礦物製備莫來石。
  • 燒結法合成鋁鈣質耐火材料添加氧化鑭對其性能的影響
    燒結合成鋁鈣質耐火材料添加劑性能影響試驗用活性石灰體積密度1.75g·cm3,顯氣孔率55%,比表面積1.2cm3通過對各配方試樣熱震後殘餘常溫耐壓強度保持率(=熱震後殘餘常溫耐壓強度/熱震前常溫耐壓強度)的計算結果,分析六鋁酸鈣材料的熱震穩定性。
  • 耐火材料生產中常用到的非氧化物有哪些?
    在氧化物-非氧化物複合耐火材料中常用的非氧化物的代表是SiC、Si3N4、SiAlON等幾種。本文針對Si3N4與SiAlON兩種非氧化物,在此對這兩種非氧化物進行介紹。β-Si3N4相比α-Si3N4具有更高的硬度,長柱狀晶粒對材料的力學性能的提高有利。
  • 氧化鋯的晶體結構、性質及在耐火材料中的作用
    氧化鋯是一個耐高溫、耐腐蝕、耐磨損而且含有優良導電性能無機非金屬材料,尤其是其優良常溫力學性能及耐高溫、耐腐蝕性能而倍受科研工作者青睞,20世紀20年代初即被應用於耐火材料領域,70年代中期以來,國際上歐美日優異國家競相投入具資研究開發氧化鋯生產技術和氧化鋯系列產品生產,深入將氧化鋯應用領域擴展到結構材料和功效材料
  • 耐火材料原材料——鎂鋁尖晶石的7個主要性質
    鎂鋁尖晶石是尖晶石質耐火材料主要的原材料之一,鎂鋁尖晶石可分為兩大類,即燒結尖晶石和電熔尖晶石。電熔尖晶石的膨脹率隨Al2O3含量的提高而增大,膨脹率在1300℃左右達到最大值,溫度再升高則膨脹率下降;燒結尖晶石也表現出相似的性質,但膨脹率在1300℃以後的降低幅度比電熔尖晶石大。總的來說,無論是電熔尖晶石或燒結尖晶石,MgO含量越小,達到最大膨脹率後再升高溫度彩脹率的降低幅度越小。
  • 耐火材料產生氣泡的體積計算方法
    根據氣泡中的氣體含量可推斷出是由何種耐火材料引起的,如推斷的原因熔鑄AZS耐火材料的侵蝕耐火材料的侵蝕熔鑄Al耐火材料的侵蝕在顯像管玻璃生產中形成的氣泡大多接近於球形泡,但也有橢圓泡及一些形狀不規則的氣泡,玻璃氣泡體積的計算方法為:式中a、b、c分別為氣泡的長、寬、高,K為常數。計算出的體積和同等的球體積換算,可得出氣泡所對應的球體積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