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鋯的晶體結構、性質及在耐火材料中的作用

2021-01-08 找耐火材料網

氧化鋯是一個耐高溫、耐腐蝕、耐磨損而且含有優良導電性能無機非金屬材料,尤其是其優良常溫力學性能及耐高溫、耐腐蝕性能而倍受科研工作者青睞,20世紀20年代初即被應用於耐火材料領域,70年代中期以來,國際上歐美日優異國家競相投入具資研究開發氧化鋯生產技術和氧化鋯系列產品生產,深入將氧化鋯應用領域擴展到結構材料和功效材料,同時氧化鋯也是國家產業政策中激勵關鍵發展高性能新材料之一。

1、ZrO2晶體結構

在高溫下,ZrO2屬於立方螢石型結構,圖1所表示,因為Zr4+直徑大於O2-離子直徑,所以能夠認為,由Zr4+組成面心立方點陣,佔據1/2八面體空隙,O2-離子佔據面心立方點陣全部四個四面體空隙。

圖1

常壓下純氧化鋯有三種晶型,低溫為單斜晶系,密度5.68g/cm3,高溫為四方晶系,密度6.10g/cm3,更高溫度下為立方晶系,密度6.27g/cm3,三種晶型相互間轉化關係以下:

常溫下,ZrO2隻能是單斜相,當用鋯鹽煅燒,達成650℃時,出現穩定四方相,繼續升高時四方相逐步轉變為單斜相,再繼續升溫至830℃時,ZrO2又開始向四方相轉變,至1170℃時,完全轉變為四方相,溫度升至2370℃時轉變為立方相;當溫度降低時,逐步轉化為四方相,到室溫時,變為穩定單斜相。單斜二氧化鋯在830~1200℃轉變較為複雜,會產生滯後現象。正是這種滯後現象,為二氧化鋯在陶瓷及耐火材料應用提供一個關鍵性能。在轉變過程中,會產生對應體積改變,當溫度升高時,由單斜相向四方相轉變時,會使體積收縮5%,而當溫度降低由四方相向單斜相轉變時會使體積膨脹8%,存在3種相結構,其熱膨脹是不一樣。表1為三種晶型氧化鋯晶格常數和密度。

表1純氧化鋯晶格常數和密度

2、氧化鋯性質和在耐火材料中作用

在氧化物製品系統中ZrO2含有很多優良特徵,如熔點高(2700℃),高溫結構強度大(2000℃荷重200Kpa,能保持0.5~1小時才能產生變形),化學穩定性良好,不管對酸和鹼或玻璃全部有很高化學惰性,不易被液態金屬潤溼,所以也含有高金屬穩定性,(對很多熔融金屬甚至活性很強IV、V、VI族金屬均含有良好抗蝕性),高溫蒸汽壓和分解壓均較低,含有比Al2O3和MgO低揮發性。

ZrO2比Al2O3和MgO對真空含有更高穩定性,能夠用鋯和氧有大結合強度來解釋。ZrO2中Zr-O鍵斷裂能為757.8kJ/mol,但Mg-O鍵為481.5kL/mol,而Al-O鍵為418.7kJ/mol。鋯對氧親和力和Zr-O鍵強解釋了比氧化鎂和氧化鋁有高金屬穩定性和和碳素鋼及脫碳鋼低相互作用。所以能夠認為ZrO2能夠滿足高溫、高真空冶煉很多純金屬和合金所需技術要求,是未來冶金關鍵耐火材料。表2為含ZrO2耐火材料關鍵性能。

表2含ZrO2耐火材料關鍵性能

氧化鋯在耐火材料中作用:

(1)良好化學穩定性,延長Fe等金屬離子對耐火材料侵蝕;

(2)改善材料性能,提升耐火材料製品熱穩定性;

(3)可依據複合項不一樣性能,優選生產工藝,提升耐火材料製品性能和降低生產成本;

(4)複合物高熔溫度,較高低熔混合物生產溫度。

3、ZrO2材料穩定化

因為二氧化鋯單斜型和四方型之間可逆轉變伴有體積效應。造成耐火材料燒成時輕易開裂,所以單用純氧化鋯就極難製造出燒結而又不開裂製品。假如在氧化鋯中加入適量CaO、MgO、Y2O3、Nb2O3、CeO2、ScO3等陽離子半徑和Zr4+離子半徑相差在12%以內氧化物,經高溫處理後就能夠得到從室溫直至2000℃一下全部穩定立方型氧化鋯固溶體,從而消除了在加熱或冷卻過程中因相變引發體積效應,避免含氧化鋯製品開裂。上述加入氧化物成為穩定劑。經過這種穩定處理氧化鋯稱為穩定二氧化鋯,製備穩定二氧化鋯過程稱為二氧化鋯穩定化。

廣泛採取穩定劑有CaO和MgO及其混合物,其中CaO較有效,MgO次之。CaO加入量通常為3~8%或更多(按質量計)。ZrO2-MgO系立方固溶體在長時間加熱處理(1000~1400℃)後會發生分解,造成製品破壞。ZrO2-CaO系立方固溶體雖較穩定,但長時間加熱亦會發生部分分解,而使ZrO2失去穩定作用。ZrO2-Y2O3固溶體和其它ZrO2固溶體相比最關鍵優點是在1100~1400℃長時間加熱不發生分解,但這類氧化物稀缺,價格昂貴,只能局限於一些特殊要求地方使用。最近研究了多個複合劑,如ZrO2-MgO和ZrO2-CaO固溶體中加入1~2%Y2O3即可顯著提升其熱震穩定性。加入3~5%Y2O3能夠使固溶體完全不分解,而且有很高機械強度和較低熱膨脹係數。

全穩定ZrO2最大缺點是熱膨脹係數高,抗熱震性差。部分穩定二氧化鋯能有效改善其抗熱震性。其原理在於當穩定劑加入量較少時,只有一部分ZrO2和穩定劑生成了固溶體,由高溫冷卻到常溫時,仍有一部分ZrO2發生相變,由立方相或四方相轉化為單斜相,並伴隨發生一定體積改變。因為此體積改變較小,而且由穩定劑加入量所控制,所以不會造成製品燒結體破壞。相反,由此體積改變可在制品燒結體內產生一定量顯微裂紋,這種顯微裂紋在材料受到熱應力作用時,能起到吸收裂紋擴展能量作用,抑制了裂紋擴展,提升了材料抗熱震能力。所以,部分穩定二氧化鋯較之全穩定二氧化鋯含有更廣泛用途。部分穩定二氧化鋯穩定化程度以穩定化率來表示:

穩定化率=(立方相+四方相)/(立方相+四方相+單斜相)

相關焦點

  • 耐火材料晶體結構
    晶體是具有空間格子構造的固體。一般情況下,晶體具有整齊、規則的外形,確定的化學成分和內部結構。晶體具有相對固定的化學性質,以及相對固定的密度、硬度、熔點、晶格能、熱膨脹係數等物理性質。圖1-1顯示了溫度變化時,同組分的晶體、玻璃和液體的體積變化。
  • 耐火材料原材料——石墨的結構、性質及分類
    石墨是碳質耐火材料以及碳複合耐火材料重要的原材料之一,石墨在我國礦業中是一個比較小的行業,全國現有石墨生產及加工企業約300家,從業人員5萬多人,年產量140萬噸(其中晶質石墨35萬噸)、產值1215億元。
  • 晶體結構和性質對生活的重要作用
    1.晶體結構和性質2.固體的分類(1)晶體:具有規則幾何外形的固體。晶體中的微粒按一定的規則排列。有固定的熔點。 非晶體:沒有規則幾何外形的固體。(2)晶體的種類:根據晶體構成微粒和相互作用不同分為四種類型3.分子晶體 (1)定義:分子間以分子間作用力相結合的晶體。構成分子晶體的粒子是分子。 粒子間的相互作用是分子間作用力。
  • ZrO2在耐火材料及特種陶瓷中的應用
    (1)氧化鋯在耐火材料領域的應用     由於ZrO2具有耐高溫和抗腐蝕的特性,它能抵抗酸性或中性熔體的侵蝕,故廣泛用作特種耐火材料料、澆鑄口、鑄模、高溫熔體流槽以及熔煉特殊金屬的坩堝等;它與熔體鐵或鋼不潤溼,因此可用作鋼水桶、鋼水流槽、連續鑄鋼注和鋼液過濾器等;由於複合ZrO2(摻Y2O3或CaO)在高溫下具有半導體性,可用作在空氣中使用的高溫發熱元件
  • 耐火材料的礦物組成
    一、耐火材料中礦物的種類礦物是指由相對固定的化學組分構成的有確定的內部結構和一定物理性質的單質或化合物,它們在一定物理化學條件下穩定。二、耐火材料中礦物的聚集狀態耐火材料在常溫下除極少數外,都是由單相或多相多晶體,或多晶體同玻璃相同構成的集合體,許多耐火材料中還有氣孔,若耐火材料的化學組成相同,而其中存在的晶體和玻璃相等物相種類、性質、數量、晶粒形狀和大小、分布和結合狀態等不同,則這些耐火材料性質的優劣可能差別很大
  • 耐火材料常用外加劑的詳細分類及性能作用
    耐火材料常用外加劑的詳細分類及性能作用,耐火材料外加劑主要是幫助結合劑發揮強化效應,可以起到改進耐火材料某些性能的作用,它可以是單一物質,也可以是複合物質,但均要求摻量少,不良影響少。常用的有穩定劑、促凝劑、抑制劑、增塑劑和膨脹劑等。
  • 氧化鋁的種類、結構及性質
    氧化鋁的物理、化學性能優異,被廣泛應用於陶瓷、磨料、耐火材料,石油化工等諸多領域。為適應不同行業的需求,將Al(OH)3或γ-Al2O3進行特殊處理,如焙燒、研磨、水力分選等處理後,就會得到在粒度、比表面積和形狀等方面完全不同的氧化鋁。
  • 耐火材料中,主成分、雜質成分、添加成分都有哪些?
    礦物是指由相對固定的化學組分構成的有確定的內部結構和一定物理性質的單質或化合物,它們在一定物理化學條件下穩定。耐火材料是礦物的組成體,這些礦物皆為固態晶體,且多為有氧化物或其複合鹽類構成。其中,除部分礦物是前述高熔點單一氧化物或其他化合物呈穩定晶體構成的以外,還有由複合氧化物構成的高熔點礦物,其中最主要有由鋁酸鹽、鉻酸鹽、磷酸鹽、矽酸鹽、鈦酸鹽和鋯酸鹽構成的礦物。另外須許多耐火材料中還有少量非晶質的玻璃相,僅有極少數耐火材料是完全有非晶質的玻璃構成的。
  • 耐火材料中的氧化物成分含量
    耐火材料廣泛應用於鋼鐵、有色金屬、玻璃、水泥、陶瓷、石化、機械、鍋爐、輕工、電力、軍工等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是保證上述產業生產運行和技術發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材料,在高溫工業生產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耐火材料的主要原料為鋁礬土、菱鎂礦和石墨。
  • 【乾貨】典型的晶體結構之原子晶體 08
    圖一 金剛石結構動圖②石墨石墨(Graphite),又稱黑鉛(Black Lead),是碳的一種同素異形體(碳的其他同素異形體有很多,為人熟悉的例如鑽石)。作為最軟的礦物之一,石墨不透明且觸感油膩,顏色由鐵黑到鋼鐵灰不等,形狀可呈晶體狀、薄片狀、鱗狀、條紋狀、層狀體,或散布在變質巖(由煤、碳質巖石或碳質沉積物,受到區域變質作用或是巖漿侵入作用形成)之中。化學性質不活潑,具有耐腐蝕性。石墨具有層狀的平面結構,結構如圖二所示。每層中碳原子都排列成蜂窩狀晶體結構,層內原子間距0.142nm,層間距0.335nm。
  • 十一個關於耐火材料的常見基礎知識問答
    耐火材料試樣從室溫加熱到試驗溫度期間,試樣長度的相對變化率。(2)線膨脹係數。耐火材料試樣從室溫加熱到實驗溫度期間,溫度每升高1℃,試樣長度的相對變化率。耐火材料的熱膨脹與耐火材料的晶體結構有關。晶體結構中間形成晶體的鍵能決定了熱膨脹係數。
  • 二氧化矽微粉(矽灰)在耐火材料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二氧化矽微粉是一種呈球形結構的不定型微粉體,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和較高的化學活性,被廣泛地應用在耐火材料和陶瓷行業中。二氧化矽微粉中的SiO2的含量在87-98%之間,其化學活性與SiO2的含量有關。一般來說,SiO2的含量越高,其表面積越大,活性也就越高。通常冶煉矽鐵合金所得到的二氧化矽微粉中SiO2含量比金屬矽所得到的二氧化矽微粉要低。而且,不同廠家生產的二氧化矽微粉一般具有較大的化學成分組成差異,導致其化學性質也有較大的差異。
  • 物質結構與性質|第3講 晶體結構與性質
    第3講 晶體結構與性質1.解析:三類不同的晶體由於形成晶體的粒子和粒子間的作用力不同,因而表現出不同的性質。原子晶體具有高的熔、沸點,硬度大、不能導電;而離子晶體也具有較高的熔、沸點、較大的硬度,在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能導電;分子晶體熔、沸點低,硬度小、不導電,熔化時無化學鍵斷裂,據這些性質可確定晶體類型。根據上述性質特點及表中數據進行分析,NaCl的熔、沸點均比MgCl2高,所以NaCl晶體中的離子鍵應比MgCl2強,故D不正確。
  • 別把立方氧化鋯錯認成鑽石
    立方氧化鋯最早由蘇聯人研製成功,故名蘇聯石。亦被稱作「方晶鋯石」或「蘇聯鑽」, 是二氧化鋯晶體的一種。氧化鋯天然存在時大部份為單斜晶體,主要以礦物「斜鋯石」存在。以立方單晶體存在的氧化鋯在天然中極為罕有,但現時經常以人工方法合成,被廣泛用作鑽石的代替品。如何區別立方氧化鋯和鑽石
  • 耐火材料生產中常用到的非氧化物有哪些?
    炮泥1.Si3N4Si3N4是一種強共價鍵化合物,是原子晶體。其基本結構單元是以Si原子和N原子所組成的[SiN4]四面體結構,其中Si原子處於中心位置,4個N原子分布在Si原子的周圍。圖1 β-Si3N4晶體結構示意圖Si3N4材料具有抗熱震、高溫蠕變小、結構穩定等多種優良性能,因而得到了多方面的應用。
  • 鈦酸鋁(AlO-TiO)耐火材料的結構、性能與合成方法
    1.鈦酸鋁耐火材料概述:Al2O3-TiO2合成耐火材料中鈦酸鈣是重要的高溫相鈦酸鋁材料具有低膨脹性、高熔點和低熱導率等性質,被廣泛地應用在有色、鋼鐵、玻璃、陶瓷等領域。鈦酸鋁(AlO-TiO)耐火材料然而作為一種高溫性能良好的結構材料,鈦酸鋁材料通常是由固相反應製備而成,固相反應冷卻過程中
  • CA6的發展應用與結構性能介紹——CaO-Al2O3耐火材料
    由此可見,六鋁酸鈣因其特有的晶體結構和性質,使其作為新型的耐火材料得到重視,在高溫行業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2.CAO-Al2O3系耐火材料CA6的結構性能:六鋁酸鈣(CaAl2O19,簡寫為CA6,礦物名稱:黑鋁鈣石)是CaO-Al2O3系中Al2O3含量最高的鋁酸鈣相,其理論密度為3.38g/cm3,熔點高達1875℃,熱膨脹係數為8.0×10-6℃-1,與Al2O3(8.6×10–6℃-1)非常接近,這說明在兩種材料之間的膨脹失配可能性低,兩種材料可以按照技術以任何比例配合使用
  • 晶體的結構和性質
    ③溶質從溶液中析出。2.晶胞⑴定義:晶體結構中的基本單元叫晶胞。⑵結構:晶胞一般都是平行六面體,晶體是由無數晶胞無隙並置而成的。①無隙:相鄰晶胞之間沒有任何間隙。②並置:所有晶胞都是平行排列的,取向相同。③所有晶胞的形狀及內部的原子種類、個數及幾何排列是完全相同的。◆晶胞參數:晶胞的三組稜長和三組稜的三個夾角的角度。
  • 耐火材料原材料——鎂鋁尖晶石的7個主要性質
    鎂鋁尖晶石是尖晶石質耐火材料主要的原材料之一,鎂鋁尖晶石可分為兩大類,即燒結尖晶石和電熔尖晶石。表1燒結尖晶石的化學組成與物理性質表1為以Al2O3和MgO為原料,按不同的MgO/Al2O3比例,經1900℃×30min熱處理後燒結尖晶石的物理性質及礦物組成。將這些尖晶石細粉碎,成型後經1800℃×30min燒成,測定其體積密度與氣孔率,結果如圖1所示。富鎂尖晶石具有較低的氣孔率和較高的體積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