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6日,最新的影響因子終於出來了。
ISI每年出版JCR(《期刊引用報告》,全稱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對包括SCI收錄的3800種核心期刊(光碟版)在內的8000多種期刊(網絡版)之間的引用和被引用數據進行統計、運算,並針對每種期刊定義了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數加以報導。
期刊的影響因子,指的是該刊前兩年發表的文獻在當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數。一種刊物的影響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載的文獻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說明這些文獻報導的研究成果影響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該刊物的學術水平高。
因此,JCR以其大量的期刊統計數據及計算的影響因子等指數,而成為一種期刊評價工具。圖書館可根據JCR提供的數據制定期刊引進政策;論文作者可根據期刊的影響因子排名決定投稿方向。
排名第一的依然是神刊CA,影響因子超過了240;
NEJM去年衝破70後,今年直逼80;
Science此次超過了40,達到了41.058,進一步拉近了和Nature的距離;
Nature Medicine近幾年一直在30的邊緣徘徊,此次一舉突破30;
值得一提的是國產雜誌Bone Research,達到了12.354,國產10分雜誌再添一員;
Cell Research此次略微下跌,總體平穩,依然在15分以上。
為了減輕大家的閱讀量,本文僅整理了影響因子大於5的期刊839種,名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