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識別,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術,又稱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通信技術,可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而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射頻的話,一般是微波,1-100GHz,適用於短距離識別通信。RFID讀寫器也分移動式的和固定式的,目前RFID技術應用很廣,如:圖書館,門禁系統,食品安全溯源等。
從概念上來講,RFID類似於條碼掃描,對於條碼技術而言,它是將已編碼的條形碼附著於目標物並使用專用的掃描讀寫器利用光信號將信息由條形磁傳送到掃描讀寫器;而RFID則使用專用的RFID讀寫器及專門的可附著於目標物的RFID標籤,利用頻率信號將信息由RFID標籤傳送至RFID讀寫器。
射頻識別(RFID)是一種無線通信技術,可以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而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者光學接觸。
RFID技術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利用射頻信號通過空間耦合(交變磁場或電磁場)實現無接觸信息傳遞並通過所傳遞的信息達到識別目的,識別工作無需人工幹預,可工作於各種惡劣環境。RFID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並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籤,操作快捷方便。「非接觸式」是指它可以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而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的接觸。
無線電的信號是通過調成無線電頻率的電磁場,把數據從附著在物品上的標籤上傳送出去,以自動辨識與追蹤該物品。某些標籤在識別時從識別器發出的電磁場中就可以得到能量,並不需要電池;也有標籤本身擁有電源,並可以主動發出無線電波(調成無線電頻率的電磁場)。標籤包含了電子存儲的信息,數米之內都可以識別。與條形碼不同的是,射頻標籤不需要處在識別器視線之內,也可以嵌入被追蹤物體之內。
許多行業都運用了射頻識別技術。將標籤附著在一輛正在生產中的汽車,廠方便可以追蹤此車在生產線上的進度。倉庫可以追蹤藥品的所在。射頻標籤也可以附於牲畜與寵物上,方便對牲畜與寵物的積極識別(積極識別意思是防止數隻牲畜使用同一個身份)。射頻識別的身份識別卡可以使員工得以進入鎖住的建築部分,汽車上的射頻應答器也可以用來徵收收費路段與停車場的費用。某些射頻標籤附在衣物、個人財物上,甚至於植入人體之內。由於這項技術可能會在未經本人許可的情況下讀取個人信息,這項技術也會有侵犯個人隱私憂患。
應答器:由天線,耦合元件及晶片組成,一般來說都是用標籤作為應答器,每個標籤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附著在物體上標識目標對象。
閱讀器:由天線,耦合元件,晶片組成,讀取(有時還可以寫入)標籤信息的設備,可設計為手持式rfid讀寫器或固定式讀寫器。
應用軟體系統 :是應用層軟體,主要是把收集的數據進一步處理,並為人們所使用。
RFID系統的組成
射頻識別系統至少應包括以下兩個部分,一是讀寫器,二是電子標籤(或稱射頻卡、應答器等,本文統稱為電子標籤)。另外還應包括天線,主機等。RFID系統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應用目的和應用環境,系統的組成會有所不同,但從RFID系統的工作原理來看,系統一般都由信號發射機、信號接收機、發射接收天線幾部分組成。下面分別加以說明:
① 信號發射機
在RFID 系統中,信號發射機為了不同的應用目的,會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典型的形式是標籤(TAG)。標籤相當於條碼技術中的條碼符號,用來存儲需要識別傳輸的信息,另外,與條碼不同的是,標籤必須能夠自動或在外力的作用下,把存儲的信息主動發射出去。
② 信號接收機
在RFID系統中,信號接收機一般叫做閱讀器。根據支持的標籤類型不同與完成的功能不同,閱讀器的複雜程度是顯著不同的。閱讀器基本的功能就是提供與標籤進行數據傳輸的途徑。另外,閱讀器還提供相當複雜的信號狀態控制、奇偶錯誤校驗與更正功能等。標籤中除了存儲需要傳輸的信息外,還必須含有一定的附加信息,如錯誤校驗信息等。識別數據信息和附加信息按照一定的結構編制在一起,並按照特定的順序向外發送。閱讀器通過接收到的附加信息來控制數據流的發送。一旦到達閱讀器的信息被正確的接收和譯解後,閱讀器通過特定的算法決定是否需要發射機對發送的信號重發一次,或者知道發射器停止發信號,這就是「命令響應協議」。使用這種協議,即便在很短的時間、很小的空間閱讀多個標籤,也可以有效地防止「欺騙問題」的產生。
③ 編程器
只有可讀可寫標籤系統才需要編程器。編程器是向標籤寫入數據的裝置。編程器寫入數據一般來說是離線(OFF-LINE)完成的,也就是預先在標籤中寫入數據,等到開始應用時直接把標籤黏附在被標識項目上。也有一些RFID應用系統,寫數據是在線(ON-LINE)完成的,尤其是在生產環境中作為交互式便攜數據文件來處理時。
④ 天線
天線是標籤與閱讀器之間傳輸數據的發射、接收裝置。在實際應用中,除了系統功率,天線的形狀和相對位置也會影響數據的發射和接收,需要專業人員對系統的天線進行設計、安裝。
射頻技術
射頻識別系統最重要的優點是非接觸識別,它能穿透雪、霧、冰、塗料、塵垢和條形碼無法使用的惡劣環境閱讀標籤,並且閱讀速度極快,大多數情況下不到100毫秒。有源式射頻識別系統的速寫能力也是重要的優點。可用於流程跟蹤和維修跟蹤等交互式業務。
制約射頻識別系統發展的主要問題是不兼容的標準。射頻識別系統的主要廠商提供的都是專用系統,導致不同的應用和不同的行業採用不同廠商的頻率和協議標準,這種混亂和割據的狀況已經制約了整個射頻識別行業的增長。許多歐美組織正在著手解決這個問題,並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標準化必將刺激射頻識別技術的大幅度發展和廣泛應用。
適用性
物流管理的本質是通過對物流全過程的管理,實現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務水平兩個目的。如何以正確的成本和正確的條件,去保證正確的客戶在正確的時間和正確的地點,得到正確的產品,成為物流企業追求的最高目標。一般來說,企業存貨的價值要佔企業資產總額的25%左右,佔企業流動資產的50%以上。所以物流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對供應鏈中存貨的管理。
在運輸管理方面採用射頻識別技術,只需要在貨物的外包裝上的安裝電子標籤,在運輸檢查站或中轉站設置閱讀器,就可以實現資產的可視化管理。與此同時,貨主可以根據權限,訪問在途可視化網頁,了解貨物的具體位置,這對提高物流企業的服務水平有著重要意義。
性能特點
1.快速掃描。RFID辨識器可同時辨識讀取數個RFID標籤!
2.體積小型化、形狀多樣化。RFID在讀取上並不受尺寸大小與形狀限制,不需為了讀取精確度而配合紙張的固定尺寸和印刷品質。此外,RFID標籤更可往小型化與多樣形態發展,以應用於不同產品。
3.抗汙染能力和耐久性。傳統條形碼的載體是紙張,因此容易受到汙染,但RFID對水、油和化學藥品等物質具有很強抵抗性。此外,由於條形碼是附於塑膠袋或外包裝紙箱上,所以特別容易受到折損;RFID卷標是將數據存在晶片中,因此可以免受汙損。
4.可重複使用。現今的條形碼印刷上去之後就無法更改,RFID標籤則可以重複地新增、修改、刪除RFID卷標內儲存的數據,方便信息的更新。
5.穿透性和無屏障閱讀。在被覆蓋的情況下,RFID能夠穿透紙張、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屬或非透明的材質,並能夠進行穿透性通信。而條形碼掃描機必須在近距離而且沒有物體阻擋的情況下,才可以辨讀條形碼。
6.數據的記憶容量大。一維條形碼的容量是50Bytes,二維條形碼最大的容量可儲存2至3000字符,RFID最大的容量則有數MegaBytes.隨著記憶載體的發展,數據容量也有不斷擴大的趨勢。未來物品所需攜帶的資料量會越來越大,對卷標所能擴充容量的需求也相應增加。
7.安全性。由於RFID承載的是電子式信息,其數據內容可經由密碼保護,使其內容不易被偽造及變造。
RFID因其所具備的遠距離讀取、高儲存量等特性而備受矚目。它不僅可以幫助一個企業大幅提高貨物、信息管理的效率,還可以讓銷售企業和製造企業互聯,從而更加準確地接收反饋信息,控制需求信息,優化整個供應鏈。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