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外遇到熊,我們應該怎麼防範?下面,小編為你詳細介紹一下野外如何防熊,一起去看看吧。
關於人熊衝突的現狀及預防培訓的重要性
近年來,野生動物肇事頻繁發生,與人類的衝突愈演愈烈,村民在野外被熊襲擊事件屢見不鮮,甚至在離村莊不遠的耕地中也發生了數起黑熊襲擊人的事件。因此了解黑熊的生態習性,野外活動規律等,對人們主動防範黑熊的襲擊和侵害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人熊衝突事件,經科學分析,少數無法避免,多數事件可以避免,但因村民對熊的生態習性不了解,採取措施不當,結果導致慘劇發生。
關於熊的基本知識
熊共有6屬7種,中國有3屬3種,龍陵縣境內主要是黑熊,他體形肥壯,四肢粗短,胸脯中部和前肩具「Ⅴ」形的白色或黃白色寬紋,後足似人腳,成年熊為45至272公斤,體長1.8米。只要有山、有樹、有水、有食物,黑熊就能生存繁衍。熊活動範圍邊界比較散,從幾十平方公裡至260平方公裡不等,最大的活動範圍記錄為650平方公裡,母熊的活動範圍通常比公熊小。母熊3至5歲性成熟,每年1—6月交配。懷孕期約為6.5—7個月,通常在1月下旬或2月初生產,每窩產仔1—6隻,多數是2—3隻。熊是機會主義者,任何含有熱量的食物統統都吃。黑熊是雜食,但以植物性食物為主。黑熊主要在白天活動,炎熱的夏天晨、昏活動頻繁,中午它們常躲在通風的樹蔭或巖石後的蔭涼處休息。熊並不是真正的冬眼動物,只能稱為冬睡,它們每周或每兩周會甦醒一次,喝水排洩,吃些儲藏食物繼續睡覺。
熊的聽覺一般,嗅覺非常靈敏,熊的嗅覺比最靈敏的狗還要靈敏7倍,比人靈敏100倍。熊的視力和人大至相同,略有一點近視,熊能分辨顔色,所以熊並不是俗稱的「熊瞎子」。熊短距離內奔跑速度能達到時速56公裡。熊也是遊泳好手。黑熊還是爬樹高手。所以人跑不過熊、遊不過熊、爬樹也爬不過熊。
一般而言,熊是比較害羞的動物。野生熊在遇到人時通常會選擇逃走。但是,熊又是很神經質,容易受到驚嚇的動物,突然與人相遇常會令它們發起攻擊,當熊牙齒咯吱作響,突然發出吼叫,咆哮、低吠,這些行為表明熊受到刺激,對人的出現感到不舒服,並不表明熊有攻擊的傾向。真正危險的熊是默不作聲的,站立的熊並不是攻擊姿勢,只是為了更好地嗅出周圍環境的情況。遇到這種情況,不要逃跑,也不要做出挑釁性動作。先讓熊看清你是人,然後慢慢後退。熊一般不主動攻擊人,只是在保衛食物,吃食物時、受傷時,帶崽時比較兇悍。
■活動痕跡辨別。熊的足跡非常獨特,容易辯認,不會與其他動物混淆。熊每足有5個足趾,具有不可收縮的爪。熊的後足印與人類的足印有些相似。熊的糞便容易辨認,體積較大形狀與人類糞便相似。熊經常爬樹,有時也會將樹作為磨爪或磨牙的地方,因此會在樹皮上留下爪印和牙痕。熊會在自己活動的範圍中的樹幹上摩擦,留下毛髮和爪印等標記,告之其它熊這片地方已被自己佔據。如果在河邊發現魚頭魚尾,那可不是人留下的,而是熊留下的。
■避免與熊相遇。①避開熊的活動區域。②遠離動物屍體。③了解熊的活動狀況。野營徙步,儘量安排在白天徙步活動,避開清晨、黃昏時段,因這個時段獸類很活躍,在行走過程中,要持續製造動靜與聲音,警示樹林中動物,有人來了。別在夜間徙步,熊在夜間視力比人好,人夜間很難看清黑色的熊。
關於和熊相遇的處置措施
■保持鎮靜。野外與熊相遇,要主動避讓熊,從而做到井水不範犯河水。在小路上若在較遠的距離與熊相遇,通常情況下熊會掉頭跑掉,如果熊不跑,應站著別動,保持安靜,避免與熊對視,注意不要背對著熊。慢慢後退,隨時準備停下來,如果後退讓熊變得更加憤怒,暫時別動,等熊稍微安靜一些後再慢慢後退,嘴裡可以自言自語的說:「嘿,你好。熊,很抱歉打擾你,我們馬上就離開」等之類的話。不要做任何企圖接近熊的舉動,也不要掏出照相機拍照;不要做任何突然迅速的動作;不要向熊提供任何食物。
■不要用逃跑的方式躲避熊。記住,與熊相遇時絕對不要逃跑。逃跑是扣動猛獸追趕你的扳機,美國科學家研究表明,當人驚慌恐懼時,身體會釋放出特殊的化學物質,這類物質能被嗅覺靈敏的猛獸感知,從而進一步刺激它們的攻擊行為,但人在短時間內根本跑不過熊。也不要爬樹,熊可以在30秒內爬上30米高的大樹,爬樹完全不能擺脫熊的攻擊。如果熊仍然呆在那裡不動,可貼近山體內側使自己大一些,然後慢慢後退,直到看不到熊為止,通常要退300—500米開外,然後迅速轉身離開。
■不要裝死。裝死是應對灰熊攻擊行為的,對黑熊不起作用。
■使用驅熊噴霧器。與熊近距離突然遭遇,熊有攻擊行為時用辣椒水對準熊噴射,贏得逃跑時間。
■積極與熊搏鬥。很多案例是人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與熊徙手搏鬥,保護自己,最後把熊趕走。使用手邊任何可以找到的東西,如砍刀,石頭,棍子,相機包,水壺等。
關於進行野外生產活動時如何防範熊
■放牧。馬、驢等牲口似乎對熊有早期預警系統。在林中馬受驚嚇時,要注意觀察周圍是否安會。放牧時要隨時弄出聲響以示人類存在,讓熊發現了有可捕食的家畜獵物也心存戒備,不敢輕易攻擊捕殺家畜。遇見熊捕殺牲畜,不要熊口奪食,注意自己的安全,不可因小失大。
■山中行走撿菌。要隨時發出聲響。
■去莊稼地幹活。不要誤認為莊稼地就很安全,事實並非如此,多個案例告訴我們幹農活時要分外小心,特別是去靠近森林邊的農田,或莊稼成熟時的農田,要認真提防來莊稼地覓食的黑熊,仔細觀察和傾聽,弄清沒有熊的活動才能進地裡幹活。
投稿:1751631441@qq.com
電話:0875—6123890
免責聲明:本平臺除原創內容或特別說明外,其他推送稿件的文字、圖片等資料來源於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異議或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