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小城的供暖「熱輻射」——白銀市景泰縣利用PPP模式改善供熱...

2020-12-05 中國甘肅網

新華網蘭州11月21日電 一場雪後,一條山下,天寒地凍。然而,走進白銀市景泰縣榮輝小區B區,家家戶戶溫暖如春。在宏泰幸福裡、石城小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昔日燒炕取暖的家人同樣享受到集中供暖的溫暖。

「現在暖氣不僅是24小時恆溫供熱,天也變藍了,空氣裡的煙火味也聞不到了。」居民閆雲起說起今年的供熱,不禁豎起大拇指。一旁的幾位居民也打開話匣子。大家反映,自打縣城小鍋爐全部拆除後,不管是家裡的溫度,還是空氣的清新度、藍天的透亮度,都提高了。

小城供暖事不小,曾是民生老大難。以前,景泰縣城區有大大小小的燃煤鍋爐79臺,一批小區供暖不穩定,沿街鋪面小煤爐更是不計其數,冬季大氣汙染嚴重。

2012年,景泰縣兩家供熱公司著手實施城區集中供熱,但由於資金短缺,無法投資建設脫硫脫硝環保設施,全縣集中供熱總面積還不到80萬平方米,尚有120餘萬平方米需要集中供熱覆蓋。

2016年,景泰縣委、縣政府深化社會民生領域改革,引進中環寰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PPP模式(政府和資本合作模式)進行集中供熱合作的意向。

到今年供暖季,景泰縣城區集中供熱配套熱網工程總投資3.7億元,敷設一級供熱管網38.32公裡,新建、改建換熱站58座,供熱面積達352.37平方米,基本實現城區集中供熱全覆蓋,被列為國家第四批PPP示範項目。

隨著集中供熱基本實現全覆蓋,景泰縣打藍天保衛戰也有了過硬抓手,居民「進門享溫暖、出門見藍天」,小城供熱翻新篇。一些幹部群眾說,集中供熱改革帶來「熱輻射」。

供熱受益面不斷拓展:打破城鄉二元,向城鄉融合方向穩步邁進。以前,縣城的供熱鍋爐雖然多,但是供熱覆蓋星星點點,溫度不穩,死角不少。實行集中供暖後,企業投資意願明顯增強。2017年至2018年,中環寰慧(景泰)節能熱力有限公司先後投資1100多萬元,將供熱覆蓋面向城郊延伸,向石城小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拓展。中環寰慧(景泰)節能熱力有限公司總經理梁心錦說,集中供熱網好比電商平臺,覆蓋面越廣,邊際成本會不斷遞減,而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的公共利益卻會共振、共贏。

供熱質量不斷提升:「冬病夏治」贏在夏季,確保供熱安全平穩。據景泰縣住建局介紹,實行集中供暖後,景泰縣供熱管網的維護更加精細。過去,供熱主體繁多,管網維護往往是「臨時抱佛腳」,現在集中供暖企業每年採暖季結束後就開始進行一年一度的設備「體檢」,採取「冬病夏治」的方式對所轄區域管網、換熱站設備進行全面檢查、維護保養。走進景泰縣部分居民小區,集中供暖企業的「供熱服務公示牌」隨處可見,公示牌上標明了管片人員的姓名、聯繫方式以及24小時客戶服務電話,方便用戶諮詢、報修。公司調度中心的大屏幕上,58個換熱站的供熱實況一目了然,供熱數據一覽無餘。公司引入大數據、物聯網、雲平臺等技術手段,投資758萬元對58個換熱站進行自控系統升級改造,建立起智能高效的綜合供熱服務體系。

環保責任進一步落實:環保投資意識和守護碧水藍天意識雙雙提高。據景泰縣有關部門介紹,項目建成後,全縣共拆除燃煤鍋爐79臺,燃氣鍋爐7臺,每年節約標煤超過3.24萬噸,減排二氧化碳8.08萬噸,減排二氧化硫0.24萬噸,減排氮氧化物0.12萬噸,極大改善了城區冬季空氣品質和居民採暖質量。不僅如此,供熱企業還採用發電廠和工業餘熱、汙水源、電儲能等清潔能源,大力投資智慧熱網,大力推廣節能減排降耗技術。

小城供暖事不小。景泰縣縣長張文玲說,景泰縣將繼續推動「供好熱」向「服好務」轉變,切實為老百姓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居民幸福指數。(完)

相關焦點

  • 靖遠多名教師通過高級職務任職資格評審|白銀市|甘肅省|會寧...
    高級教師 評審(正常) 王定安 景泰縣第六中學 高級教師 評審(正常) 化得智 景泰縣實驗小學 高級教師 評審(正常) 賀國嵐 景泰縣實驗小學 高級教師 評審(正常) 肖生鳳 景泰縣實驗小學 高級教師 評審(正常) 達春軍 白銀市第四中學 高級教師 評審(考核認定) 李建民 白銀市第十中學 高級教師 評審(考核認定) 王學乾 白銀市第十中學 高級教師 評審(考核認定) 王國橋 白銀市第十一中學 高級教師
  • 白銀市一千多名教師擬晉升高級職稱,快看都有誰|會寧縣|甘肅省|...
    張耀國  景泰縣第三中學  高級教師  評審(正常)  高加榮  景泰縣第三中學  高級教師  評審(正常)  周梅香  景泰縣第三中學  高級教師  評審(破格)  侯海濤  景泰縣第四中學  景泰縣九支初級中學  高級教師  評審(正常)鄉村30年  王曉玲  景泰縣成人教育辦公室  高級教師  評審(正常)  施淑梅  白銀市第六中學  高級教師  評審(正常)  秦改玲  白銀市第六中學  高級教師
  • 全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海陽核能供熱...
    此舉既是海陽核能供熱商用示範項目一期工程的深化和拓展,又是我省加速核能綜合利用、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構建、改善民生福祉的創新實踐。山東是能源消費大省,也是煤炭消費大省,為有效破解能源結構偏重、偏煤的「心肺之患」,我省確立了煤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省外來電「三個三分之一」的能源結構調整目標,大力實施「四增兩減一提升」工程,多措並舉提高清潔能源佔比。
  • 白銀市第四屆黃河風情文化旅遊節開幕
    9月29日上午,白銀市第四屆黃河風情文化旅遊節在國家4A級景區景泰黃河石林拉開帷幕。  舉辦此次以「最美鄉村·樂享石林」為主題的節會,旨在依託「以節促旅、以會興旅」發展模式,推動旅遊資源開發,促進文化旅遊產業提質增效,提升旅遊產業的影響力,著力打造景泰旅遊名縣,創建國家5A級景區。
  • 這裡的供暖「零碳排放」
    新年伊始,兩股冷空氣「接力」讓山東進入「速凍」模式。山東海陽市市民孫保芸位於碧海金灘小區的家中卻暖意融融,溫度計顯示室內溫度達到了25℃,這已經是她享受「核能供熱」的第二個年頭。海陽核電項目是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工程。
  • 海陽市民用上核能供熱 是全國首個核能商業供熱項目
    供暖首日,窗外寒意漸濃,海陽鳳城街道建設村譚偉鳳的家中卻溫暖如春。享受到國內首個核能供暖的「初體驗」,譚偉鳳難掩內心的激動和喜悅。    11月15日,面向包括山東核電有限公司員工倒班宿舍、海陽部分居民小區在內的70萬㎡的核能供熱項目一期工程第一階段正式供熱,這意味著全國首個核能商業供熱項目正式啟動,開闢了海陽核能綜合利用的新紀元。
  • 太陽能供熱有望「熱」起來,「太陽能+」供熱模式成首選
    距離2020年過去也已經有將近半個月的時間了,在過去的這一年中,各地發布了許多關於清潔供暖的文件或者政策,而且有很大一部分都提到了使用太陽能進行供熱,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談一談這個太陽能供熱。
  • 供暖新消息來了!11月後,根據天氣變化動態供熱!
    日前,天津市城市管理委組織召開2019年供熱工作會議。各區政府、供熱和燃氣主管部門、市主要供熱企業和燃氣企業參加。 今冬全市集中供熱面積達到4.95億平方米,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99.9%,清潔能源為主的供熱能力佔82.46%,走在了北方地區「2+26」城市前列,為冬季大氣環境改善發揮了重要作用。
  • 科技有溫度 天翼云為拉薩供熱裝上「智慧大腦」
    近日,全國迎來過山車式降溫,北京等地迎來「速凍」模式,山東等地遭遇雨雪大風天氣,為了有效應對降溫天氣,各地供熱公司都開始強化供熱保障措施。目前,國家正在積極推進「加快生態文明體系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的方針政策,而早在2003年,拉薩市就被國家列入供暖城市之一。供暖作為改善拉薩民生福祉的重要部分,正面臨著「提高能效、優化管理、節能減排」的更高發展要求,轉型升級勢在必行。此次供暖系統的數位化升級,相比傳統的供暖方式,實現了家家戶戶暖氣可控可調,提高了供暖效率和舒適度,充分滿足了當地人民的供暖需求。
  • 北方清潔供暖有了新選擇:核能供熱,暖和又乾淨
    記者 徐佩玉攝北方清潔供暖有了新選擇!以往北方地區的供暖方式以燃煤為主,不穩定又汙染嚴重。如今,隨著山東省煙臺市海陽核電廠核能供熱項目的成功商用,核能這種清潔供熱方式將逐步走進千家萬戶。什麼是核能供熱?安全性與經濟性如何?
  • 山東:核能供熱商用示範工程「政企民」協作共贏
    供圖:海陽市委宣傳部當前,山東省聚焦「碳中和」發展戰略,積極創新實踐,精心指導海陽市創建全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加速推進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範工程二期建設,努力實現核能綜合利用更大作為。這也是孫保芸連續第二年享受優質的核能供暖了。「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範工程二期建成使用後,海陽將實現全部城區『零碳』供暖全覆蓋,成為全國首個『零碳』供暖的城市,為全省乃至全國節能減排、改善生態、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貢獻更多力量。」
  • 中深層無幹擾地熱供熱技術——地熱能供暖可以這麼簡單
    與任何一個北方居民住宅一樣,屋內的溫暖如春和室外的嚴寒形成鮮明對比,但不同的是,這個小區的供暖來自一種新型的清潔供暖方式——中深層無幹擾地熱供熱技術。中深層無幹擾地熱供熱技術俗稱「乾熱巖供暖」。近日,記者在陝西省採訪時了解到,陝西西鹹新區和西安市的部分地區已開始推廣乾熱巖供暖。
  • 供暖壓力不夠怎麼辦 地暖供熱原理是什麼
    暖氣方面的使用,大家一般不會去注重到,但有時若是暖氣使用上出現了問題,若是不清楚一些情況,還真的不會去清理,但在於供暖壓力方面,其實在安裝暖氣時,也就應該有了解,供暖壓力是暖氣最重點的一個因素,若是壓力不到位,當然也就沒法使用暖氣,那麼供暖壓力不夠怎麼辦?地暖供熱原理是什麼?
  • 全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創建 山東省核能綜合利用再獲創新突破
    原標題:全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創建 世界首創「水熱同傳」項目落地  山東省核能綜合利用再獲創新突破  11月25日,全國「零碳」供暖城市創建暨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範工程二期開工儀式在山東核電舉行,標誌著海陽市區在實現核能供熱「全覆蓋」道路上邁出關鍵一步,這是山東省加速核能綜合利用、推進綠色低碳轉型
  • 地熱能供暖將在南方供暖發揮重要作用
    全球地熱能源開發利用概況:2015年備受矚目的巴黎氣候大會上達成了多項成果,裡面包含一項鮮為人知的成果:全球地熱聯盟成立。該聯盟的目標是到2030年,全球地熱發電量增加6倍,地熱供暖增加3倍。目前,地質學家和工程師們已經成功地鑽入了冰島一座火山的中心,旨在評估利用深層非傳統地熱資源的經濟可行性。鑽這麼深的地熱井會帶來很多困難,但如果研究人員能夠克服這些挑戰,會大幅減少未來為探尋地熱資源而需鑽井的數量,因為鑽到地下這麼深的地方,流體的能量比傳統的地熱蒸汽要高得多。
  • 山東各地進入供熱「戰備倒計時」多地公布今冬供暖時間
    天氣一冷,何時供暖成了市民最關注的事。近日,山東各地已進入供熱「戰備倒計時」,不少地方已經公布供暖時間,有的還將提前供暖。煙臺遇到極寒天氣會提前供暖,11月8日供熱試運行煙臺市數位化城市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蘇衛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在供暖期之前,我市遭遇極寒天氣,煙臺市將會提前供暖。另外,自2012年採暖季以來,我市供暖時間已從11月16日正式供熱提前至11月8日供熱試運行。
  • 2020海陽這一年丨②新能源綜合利用保衛海陽碧海藍天
    海陽開創國內核能供熱先河,給我國清潔供熱提供了「海陽經驗」。近年來,海陽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在探索核能綜合利用的徵程上闊步向前,一座「新能源綜合利用示範城市」正在加速崛起。01為全國核能供熱貢獻「海陽經驗」今年11月15日,海陽核能供熱進入第二個供暖季,系統運行平穩,供熱效果良好。
  • 北京再發供暖「升溫令」 供熱單位盡最大可能提高供熱溫度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獲悉,面臨極端寒冷天氣,市城市管理委已向各區供熱單位下發供熱預警通知,盡最大可能提高供熱出力,保障穩定供熱。據悉,為應對此次極寒天氣「大考」,市城市管理委做好四項準備。一是做好能源需求預測和計劃對接。
  • 張來斌委員:發電、供暖、旅遊:地熱資源應加快開發利用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記者劉奕湛)「發展地熱產業對調整能源結構、節能減排、改善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油大學校長張來斌說,地熱資源對於培育新興產業、新型城鎮化建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以及增加就業均具有明顯的拉動效應,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
  • 神木供熱多措並舉保供暖!
    受強冷空氣影響,又一波寒潮襲來,神木市迎來入冬以來「新低」,也迎來了歷史最冷「冬天」,2021年1月6日室外平均溫度降至-21℃,已遠遠低於榆林地區冬季採暖設計溫度(-15℃),面對極寒天氣,神木市供熱公司積極應對,「穩大局,扛責任,戰嚴寒,強服務,保供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