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發展「齊魯樣板」!全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海陽核能供熱...

2020-12-05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5日訊 11月25日,全國「零碳」供暖城市創建暨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範工程二期開工儀式在山東核電舉行,標誌著海陽市區在實現核能供熱「全覆蓋」道路上邁出關鍵一步。此舉既是海陽核能供熱商用示範項目一期工程的深化和拓展,又是我省加速核能綜合利用、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構建、改善民生福祉的創新實踐。

山東是能源消費大省,也是煤炭消費大省,為有效破解能源結構偏重、偏煤的「心肺之患」,我省確立了煤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省外來電「三個三分之一」的能源結構調整目標,大力實施「四增兩減一提升」工程,多措並舉提高清潔能源佔比。近年來,全省堅持把發展核能作為推動能源結構調優、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抓手,安全高效推動核電項目建設和核能綜合利用。2018年底、2019年初,海陽核電一期兩臺機組相繼建成投運,山東在運核電實現「零突破」,現已累計發電超過400億千瓦時,替代煤炭消費1700多萬噸。同時,依託海陽核電一期工程,建成全國首個核能居民供暖項目,被國家能源局命名為「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範工程」。2019-2020年首個供暖季為周邊73個小區持續供熱136天,節約原煤15579噸,居民普遍反映核能供熱清潔低碳、安全可靠、幸福感獲得感強。

全國首個核能供熱商用示範工程,經第三方評估認為該項目清潔、安全、穩定、高效,技術上提升核能利用效率,經濟上與燃煤供熱具備同等競爭力,實現「居民用暖價格不增加、政府財政負擔不增長、熱力公司利益不受損、核電企業經營做貢獻、生態環保效益大提升」等多方共贏,為我國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積累「山東經驗」、貢獻「山東方案」。目前,第二個供暖季已於2020年11月15日正式投運,系統運行安全穩定,供熱效果持續向好。

百尺竿頭向前進。在深入總結山東核電核能供熱商用示範工程一期經驗的基礎上,省能源主管部門聚焦「碳中和」發展戰略,以增進民生福祉為己任,積極探索創新,強化頂層設計,精心指導海陽市創建全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加速推進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範工程二期建設,努力實現核能綜合利用更大作為。「我們加快推進大規模長距離核能供熱研究探索,實施對1號機組高壓缸排汽管道進行改造,在2021年具備450萬平方米供熱能力。」據山東核電相關負責人介紹,示範工程二期投運以後,供熱面積將由70萬平方米擴大到450萬平方米,實現海陽城區核能供熱全覆蓋。

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範工程二期抽取機組高壓缸排汽作為熱源,熱效率可提高3.25%,適用於核電機組大規模供熱示範,技術推廣價值高;供熱通過廠內換熱首站、廠外供熱企業換熱站多級換熱,經市政供熱管網傳遞至用戶,安全舒適穩定可靠;延續首期商業模式,由政府牽頭,核電廠與熱力公司協作推進,打造多方合作共贏新模式;經濟社會效益良好,據測算,每個供暖季節約原煤1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7.7萬噸、煙塵691噸、氮氧化物1123噸、二氧化硫1188噸,相當於種植闊葉林1000公頃,對促進區域生態環境改善具有重要意義。

「海陽核能供熱工程是一項『居民、企業、政府』多方共贏工程,是海陽市創建『零碳』供暖城市的有力抓手,作為省能源主管部門,我們將主動擔當、積極作為、落實責任,推動示範工程二期儘早建成投運,努力將海陽城區打造成全國首個核能居民供熱『零碳城』。」省能源局局長欒健介紹,「十四五」期間,我省將著力打造千萬千瓦級沿海核電基地、形成數千萬平方米核能供熱能力、建成年產億噸的海水淡化工程、培育核能高端裝備產業集群,為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雙優化」作出積極貢獻,打造核能發展「齊魯樣板」。

閃電新聞記者 陳銀 報導

相關焦點

  • 全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創建 山東省核能綜合利用再獲創新突破
    全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創建 山東省核能綜合利用再獲創新突破 2020-12-01 13:55:18 來源:大眾日報 作者:左豐岐
  • 科普 核能零碳供暖如何實現
    標誌著我國打破了國外核電技術壟斷  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  但核能零碳效應不止於電  核能供熱已經成為解決城市能源供應  消除燒煤造成的環境汙染的一種新途徑  今天小新帶你揭開核能供熱的奧秘——  零碳,絕不是說說而已  國家電投海陽核電站在核能綜合利用方面迎來雙突破:全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創建項目啟動和世界首個水熱同傳實踐工程
  • 海陽市民用上核能供熱 是全國首個核能商業供熱項目
    供暖首日,窗外寒意漸濃,海陽鳳城街道建設村譚偉鳳的家中卻溫暖如春。享受到國內首個核能供暖的「初體驗」,譚偉鳳難掩內心的激動和喜悅。    11月15日,面向包括山東核電有限公司員工倒班宿舍、海陽部分居民小區在內的70萬㎡的核能供熱項目一期工程第一階段正式供熱,這意味著全國首個核能商業供熱項目正式啟動,開闢了海陽核能綜合利用的新紀元。
  • 核能綜合利用為山東海陽人民提升幸福感
    2019年11月15日,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範一期工程建成後,山東著力打造由政府牽頭、核電廠與熱力公司協作推進、居民盡享核能供熱的新模式。2019年-2020年首個供暖季為周邊73個小區持續供熱136天,居民普遍反映核能供熱清潔低碳、安全可靠、幸福感獲得感強。
  • 這裡的供暖「零碳排放」
    山東海陽市市民孫保芸位於碧海金灘小區的家中卻暖意融融,溫度計顯示室內溫度達到了25℃,這已經是她享受「核能供熱」的第二個年頭。海陽核電項目是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工程。2019年5月,海陽市政府與山東核電有限公司籤署了全國首個核能商業供熱項目——海陽核電廠核能清潔供熱項目協議。
  • 山東:核能供熱商用示範工程「政企民」協作共贏
    中國發展網訊 2019年11月15日,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範一期工程建成後,山東著力打造由政府牽頭、核電廠與熱力公司協作推進、居民盡享核能供熱的新模式。2019年-2020年首個供暖季為周邊73個小區持續供熱136天,居民普遍反映核能供熱清潔低碳、安全可靠、幸福感獲得感強。圖為海陽城區。
  • 2020海陽這一年丨②新能源綜合利用保衛海陽碧海藍天
    海陽開創國內核能供熱先河,給我國清潔供熱提供了「海陽經驗」。近年來,海陽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在探索核能綜合利用的徵程上闊步向前,一座「新能源綜合利用示範城市」正在加速崛起。01為全國核能供熱貢獻「海陽經驗」今年11月15日,海陽核能供熱進入第二個供暖季,系統運行平穩,供熱效果良好。
  • 北方清潔供暖有了新選擇:核能供熱,暖和又乾淨
    記者 徐佩玉攝北方清潔供暖有了新選擇!以往北方地區的供暖方式以燃煤為主,不穩定又汙染嚴重。如今,隨著山東省煙臺市海陽核電廠核能供熱項目的成功商用,核能這種清潔供熱方式將逐步走進千家萬戶。什麼是核能供熱?安全性與經濟性如何?
  • 煙臺七千戶居民用上核能供熱!咋實現的?安全嗎?比燒煤便宜嗎?
    這個供暖季,煙臺海陽7000餘戶居民用上了高大上的「核能供熱」,這在全國是首創之舉。因為這一全國首創的供暖方式,11月28日,海陽核能供熱項目被國家能源局命名為「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範工程」,海陽市也被山東省能源局命名為「核能綜合開發利用示範城市」。一場場冷空氣襲來,窗外寒意漸濃,海陽居民家裡卻暖意融融。首次體驗「核能供熱」的居民表示,與往年相比,供熱既穩定溫度又高。
  • 山東大力推動核能產業發展 全力培育產業集群
    為有效破解這一難題,山東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煤電、外電「三個三分之一」的戰略調整目標,並將核能開發利用作為優化調整能源結構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動核能產業發展。 2018年底、2019年初,海陽核電一期兩臺機組相繼建成投運,山東省在運核電實現了「零突破」,現已累計發電超過400億千瓦時;榮成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進入全面調試階段,國和一號示範工程建設正在穩步推進,山東省在運在建核電裝機達到570萬千瓦。
  • ...和深度,提高核電廠「畝產效益」 全力打造國內核能開發利用新高地
    此後,我國建立了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才擁有的完整的核能利用上下遊產業鏈,實現了核能的大規模和平利用,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我省歷來重視核電發展,紮實推進海陽、榮成兩個核電項目建設,積極當好我國核能開發利用的傳承者和發揚者,全力打造全國核能開發利用新高地。我國核能商業開發利用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核電發展經歷了適度發展、積極發展、安全高效發展等階段。
  • 我省拓寬核能利用廣度和深度,提高核電廠「畝產效益」 全力打造...
    此後,我國建立了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才擁有的完整的核能利用上下遊產業鏈,實現了核能的大規模和平利用,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我省歷來重視核電發展,紮實推進海陽、榮成兩個核電項目建設,積極當好我國核能開發利用的傳承者和發揚者,全力打造全國核能開發利用新高地。我國核能商業開發利用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核電發展經歷了適度發展、積極發展、安全高效發展等階段。
  • 用核能給你家供暖,中國工程院院士告訴你可否
    中核集團已針對北方地區清潔供暖需求,開發出「燕龍」泳池式低溫供熱堆,並與山東煙臺、吉林省籤署了相關項目合作協議。今年2月,國家能源局同意中廣核聯合清華大學開展國內首個核能供暖示範項目的前期工作,採用NHR200-II低溫供熱堆技術,在華北規劃建設我國首個小型核能供暖示範項目。核能供暖的經濟性、安全性到底如何?與「改電、改氣」相比,核能供熱有何優勢?
  • 聚賢納言 探索核能產業發展「山東路徑」
    2020年1-9月,全國核電累計上網發電量2700.1億千瓦時,佔全國總發電量的5.0%,相當於替代煤炭消費7755.2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0318.7萬噸。當前,清潔供能、低碳發展已成了能源結構轉型的大趨勢,在清潔能源比重日益增多的未來,核電通過供應可靠、可調度電力,對發電波動性強、不易調度的可再生能源(如風能或太陽能)形成了很好的補充,有助於電力結構優化配置。
  • 探索具有山東特色的核能產業發展路徑
    相比前代技術,三代核電技術具備更高安全性、更高經濟性、更高效率的特點,模塊化的建設程序也讓它成了核電產業規模化發展的重要載體,對於推動核電裝備製造業發展,提升我國整體工業能力具有重大意義。山東海陽建成發電的AP1000機組,是世界首批三代非能動核電技術。
  • 1公斤燃料鈾235裂變相當於2700噸標準煤完全燃燒 濟南能否實現核能...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6日訊 今天上午,由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濟南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區域能源學會、中國電促會核能分會、中國電促會核能供熱專委會、啟迪新核(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2020年泰山科技論壇濟南清潔供暖核能供熱研討會在濟南舉辦,專家學者們就核能供熱的創新發展及推廣展開熱烈研討
  • 《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0)》發布,我國能源體系中核電優勢凸顯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布《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0)》,我國能源體系中核電優勢凸顯謝文川 6月16日,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布核能發展藍皮書《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中國核能發展報告藍皮書首席專家王毅韌表示,2019年,海陽核電2號、陽江核電6號、臺山核電2號三臺核電機組投入商運。其中,海陽2號機組投入商運,標誌著我國AP1000三代核電自主化依託項目全面建成。臺山2號機組投入商運,標誌著中法兩國最大能源合作項目全面建成。
  • 清潔發電 多元利用 蹚出中國特色核能之路
    2015年5月7日,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範工程——福清5號機組第一罐混凝土澆築,標誌著工程正式開工。5年多來,福清核電5號機組進展順利,按照計劃進度開展建設成為重要標籤,有望於今年年底前投產運行。此外,華龍一號已在寧德、漳州、防城港落地。
  • 英國工業淨零路線圖中的核能發展
    並通過氫氣和其他清潔燃料以及區域供暖「推動深度脫碳」,並最終帶來30萬個就業機會和330億英鎊的「年經濟增加值」。核能供應了英國40%的清潔電力,但據NIA稱,由於化石燃料被取代,電動汽車和暖氣業的繁榮,能源需求預計將翻兩番。NIA執行長Tom Greatrex表示:「淨零排放需要核能的加入,而且該行業也在迅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