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工業淨零路線圖中的核能發展

2021-01-09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核電網訊:最近,英國核工業協會(NIA)表示,清潔經濟復甦計劃和「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的實現,都需要加緊建設核電站。

在氣候變化委員會將於本周發布年度進展更新之前,NIA已經發布了《核能路線圖》,這是一份為政府、行業機構和核工業委員會(NIC)編制的評估報告。

(來源:微信公眾號「嘿嘿能源heypower」 ID:heiheidianli 作者:WNN)

1.

《核能路線圖》的發布

NIA表示,《核能路線圖》報告已經經過了NIC認可,除有助於實現長期目標,還可以對促進新核電項目決策和「解鎖大型項目」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同時也可消除新冠肺炎的影響。

報告稱,這是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該計劃要求在2050年之前,清潔能源佔供應總量的40%。並通過氫氣和其他清潔燃料以及區域供暖「推動深度脫碳」,並最終帶來30萬個就業機會和330億英鎊的「年經濟增加值」。

核能供應了英國40%的清潔電力,但據NIA稱,由於化石燃料被取代,電動汽車和暖氣業的繁榮,能源需求預計將翻兩番。

NIA執行長Tom Greatrex表示:「淨零排放需要核能的加入,而且該行業也在迅速發展。通過建立在可重複和有測試保證的設計之上,吸取過往經驗,並對項目融資方式進行重大改變,下一個大規模項目的交付成本就會低很多。」

「我們相信,核電價格將從最初的92.50英鎊/MWh(第一座核電站定價)下降到60英鎊/MWh左右,通過進一步建造反應堆,發電量將最終降至40英鎊/MWh左右。國家有潛力將核電產能提高兩倍,並在這基礎上增加供熱和氫氣專用電廠。」

《核能路線圖》提出了2020年「夢想成真」的六個步驟:

(1) 核工業繼續降低新建項目成本(到2030年降低30%)並「實現優質交付」;

(2) 政府「明確、長期地致力於發展新核能」;

(3) 在新建核電站的「籌資模式」方面進行創新,以刺激對創新的投資並降低資本成本;

(4) 為小型堆制定國家政策聲明和「促進性」計劃,包括選址和許可證申請;

(5) 應維持2030年核行業協議(政府工業戰略的一部分)目標,包括新建和退役的成本降低目標、女性勞動者佔40%,以及對於英國供應鏈20億英鎊的國內和國際合同;

(6) 工業界和政府應商定一個框架和承諾,重點關注傳統電力之外的跨部門合作,包括醫用同位素生產、氫氣和運輸用合成燃料。還有供熱應用,包括區域供熱、農業和儲存技術。

2.

英國核供應鏈的形成

在英國核供應鏈上,NIA代表著250多家公司。

EDF能源公司和中廣核表示,他們在欣克利角C項目耗資17億英鎊,在西南部有1100多家公司,創造了超過1萬個就業機會,到建設結束時大約有2.5萬個崗位。英格蘭中部和北部地區的合同支出已接近11億英鎊,整個供應鏈中約有2500家公司參與了該項目。

NIA說,預計未來幾年內,在薩福克郡的塞茲韋爾C項目上可創造出3000個新職位。在布拉德威爾B項目上,也將創造「數萬個就業機會,並為當地帶來數十億英鎊的投資」。

本月早些時候,位于欣克利角C項目第二號機組核島混凝土底板的施工完成。

NIA執行報告發布的同一天,規劃監管局有28天時間考慮EDF對塞茲韋爾C項目的開發許可令。EDF本來打算在3月底之前向規劃監管局提交申請,但因新冠狀病毒影響而推遲。申請最終在5月底提交。

最近規劃監管局宣布,已接受該審核申請。一旦公布並通知了已接受申請,規劃監管局有大約三個月的時間準備審查。

3.

對當地經濟的刺激

針對NIA的報告,EDF能源CEO西蒙羅西表示,由於64%的合同價值都花在了英國公司身上,欣克利角C項目已經建立起一個「遍布全國蓬勃發展的核供應鏈,有能力將其世界領先的專業技術出口到國際上」。

他還說:「批准一條核管道,包括欣克利角C項目的後續項目——塞茲韋爾C項目。將為受新冠肺炎危機嚴重影響的城鎮和地區提供更多高質量的就業機會和投資機會。」

中廣核英國CEO鄭東山表示:「中廣核堅決支持新核電在英國的發展,特別是欣克利角C項目、塞茲韋爾C項目和布拉德韋爾B項目——這些都是英國和中國在2016年達成的新核電計劃。」

「通過這三個項目,我們已經在英國投資了36億英鎊,創造數千個就業機會。我們還有100多名工程師和技術專家參與欣克利角C項目,將EPR建造運行經驗帶到英國。我們感到驕傲的是,我們參與的這些新核項目,能夠幫助英國政府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

日本日立(Hitachi)英國子公司視野核能(Horizon Nuclear Power)去年初暫停了新項目建設,這些項目主要分布在威爾斯北部的Wylfa Newydd和塞文島的Oldbury,為日立-通用電力英國先進沸水堆,功率達5.4GWe。

視野核能的CEO鄧肯霍桑(Duncan Hawthorne)表示:「可持續復甦的核心需要核能,它可以幫助我們應對淨零排放的挑戰,整個英國都將獲益。Wylfa Newydd是一個很棒的地點,技術穩定,地方和國家也都大力支持,而且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我們將繼續支持,以確保它成為核能路線圖中令人激動的一部分。」

預計Wylfa Newydd項目將於9月創新決定主要的規劃。

一旦開工,該項目將為英國企業創造一個民用、機械和電氣高達50億英鎊供應鏈。前兩年的建設中,將提供價值約8.75億英鎊的就業機會,2萬個就業崗位,並在60年以上的時間裡保持900個永久性工作崗位。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目標成為全球淨零碳排模板 英國將發展核能納入「綠色工業革命10項...
    該計劃第3條提出,政府將致力於發展大型反應堆、小型堆(SMR)和先進堆(AMR)等各類先進核能技術,並計劃投資5.25億英鎊(約合6.96億美元)用於新一代小型堆和先進堆開發。  (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能源研究會核能專委會」編譯自核子周刊 ID:CERS-NEPC)  核能之所以被納入該計劃,是基於英國核創新和研究諮詢委員會(Nirab)的建議。不久前,Nirab在提交至英國商業、能源和工業戰略部(BEIS)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在可再生能源無法提供的穩定低碳電力中,核電佔比至少可達半數以上。
  • 技經觀察 | 英國發布《研究與發展路線圖》,以鞏固其科學大國地位
    路線圖還指出,在未來幾個月,英國政府將與地方政府合作,召開一系列部長級會議,聽取來自英國各地的眾多利益相關者的意見,制定全面的研發計劃來響應研究路線圖中的建議。此舉是英國商業、能源和工業戰略部(BEIS)公布的鼓勵研發舉措的一部分,而BEIS則是首相鮑裡斯開展廣泛疫後經濟復甦「新政」的組成部分,路線圖表明了保守黨在脫歐後將優先考慮發展科學的雄心壯志,將有助於為經濟復甦提供動力並鞏固英國作為科學超級大國的地位。
  • 報告|核能在歐洲氫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核電網訊:2020年12月,英國新核觀察研究所(NNWI)發布《核能在歐洲氫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報告。報告明確了核能在氫經濟發展中可以發揮的寶貴作用,呼籲歐洲和各國制定清潔制氫行業發展政策時,應在技術上保持中立,承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都是低碳制氫的來源,並以此為基礎實施其氫能戰略。
  • 核能發展 安全才能行更遠
    但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使核電的發展前景又蒙上了一層陰影,各國開始重新審視和調整本國的核能規劃。  美國 美國是世界上核電裝機容量和核發電能力最大的國家。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數據,截至2015年底,美國正在運營的商用核電機組共99座,當年核發電量為798太瓦時,在電力消費結構中佔比19.5%。
  • 日本"碳中和"路線圖出爐 為14個領域設定不同發展時間表
    2020年底,日本政府公布了脫碳路線圖草案。其中不僅書面確認了"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還為海上風電、電動汽車等14個領域設定了不同的發展時間表,旨在通過技術創新和綠色投資的方式加速向低碳社會轉型。
  • 英國研究報告稱發展核能並不能抑制全球變暖
    但是,核能是否真的能顯著地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從而抑制全球變暖?人們始終心存疑慮。不幸的是,英國牛津大學一個研究小組近日給出了否定的答案。而且該小組還提出了更嚴峻的問題:核電站的普及將不可避免地造成核武器擴散。
  • 日本「碳中和」路線圖出爐
    2020年底,日本政府公布了脫碳路線圖草案。其中不僅書面確認了「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還為海上風電、電動汽車等14個領域設定了不同的發展時間表,旨在通過技術創新和綠色投資的方式加速向低碳社會轉型。預計日本內閣將在2021年6月前對這份路線圖草案進行二次修訂。目標一15年內淘汰燃油車日本在草案中確定,將在15年內逐步停售燃油車,採用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填補燃油車的空缺,並將在此期間加速降低動力電池的整體成本。
  • 英國NOC發布《國家海洋設施技術路線圖》
    《NMF技術路線圖》新增了規劃、數據管理和考察船性能開發相關的內容,為了全面展示NMF和英國海洋學數據中心(BODC)向英國海洋科學界提供的支持。其中,《NMF技術路線圖》中數據管理的重要性在NOC戰略的目標4和海洋觀測大會(OceanObs 19)報告提出的數據主題中同時得到了體現:確保觀測系統的所有要素都允許相互操作,在開放式數據政策的指導下對數據進行合理的管理,並及時共享數據;在收集和使用海洋數據時使用最佳實踐、最高標準、最準確格式及用語,並恪守最高道德標準。
  • 海上核電、四代核電、小型堆 中國核能未來15年技術路線圖正浮現
    作為一種高效的清潔能源,核能在中國越來越受到了青睞。核能技術在中國未來15年的發展路線圖也正在浮現。中核集團官方微信在18日發布的一則消息稱,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近日下發了《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年)》,並同時發布了《能源技術革命重點創新行動路線圖》。
  • 2012年世界核能工業發展回顧-核技術開發和推廣
    中新網1月9日電 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今日在其網站上發布《2012年世界核能工業發展回顧-核技術開發和推廣》篇。據文章介紹,2012年世界核電技術在反應堆技術和核電站運營方面有明顯變化。目前美俄等國正在開展小型模塊化反應堆的研究工作。國際原子能機構和世界核運營者協會(WANO)籤署了新協議,支持全球範圍核電站安全可靠地運行。各國相繼開展核能合作並推廣核電技術應用。
  • 聚賢納言 探索核能產業發展「山東路徑」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程敬海、張建佩、記者尹明波報導 11月19日,在濟南舉辦的「泰山科技論壇暨2020年度山東省核學會年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業內知名核能專家、全省涉核高校及核能產業相關企事業單位代表同聚泉城,把脈會診、建言獻策,支招破解發展難題,為山東核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拓展了思路、提供了借鑑。
  • 「核電發展」國際能源署:核能在全球能源轉型中不可或缺
    根據IEA可持續發展預設情境,到2070年,電力在最終能源需求中所佔份額將從當前的20%增至近50%,對累計碳減排量的貢獻佔比接近1/5。屆時,電力需求將增加30000 TWh。這意味著,從當前到2070年,年均電力需求增量相當於當前墨西哥和英國年電力需求的總和,而這勢必會推動更廣泛的清潔電力應用,包括太陽能、風能以及核電等。
  • 業界專家看好核能發展前景
    新華社倫敦6月8日電(記者溫希強) 2018全球核能投資峰會日前在倫敦舉行,來自各國的核能企業、研究機構等人士共同探討了世界核能發展前景,認為核能是全球減排的選擇,成本競爭力強,發展前景看好。  在這個由中國海核能源集團與英國《金融時報》共同舉辦的峰會上,海核能源董事長邱臻表示,當前全球範圍的核能公司都在為減排目標而努力,要完成有關減排的目標,核能將會是必然選擇。  世界核能協會一位項目總監表示,隨著全球人口持續增長,需要一個可持續的能源結構來滿足世界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而核能是清潔能源解決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
  • 英國研究"釷能源":比核能更安全更強大
    工程師在「艾瑪」電子加速器內  想像一下,如果有一種可以取代核能的、十分豐富的新能源,它可以用來發電,無法被用於武器製造,也只會產生少量的輻射物質……這可不是科幻小說,而是真實存在的情況。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這種可以取代放射性鈾的物質就是:釷。而英國的科學家們已經在曼徹斯特南部的柴郡平原,建起了一個用於研究釷能源的機器,並為其起名為「艾瑪」。  據報導,一頓釷可以提供相當於200頓鈾,或者350萬頓煤所提供的能源,而世界上已知的釷元素儲量可以至少為世界提供1萬年的能源支持。
  • 探索具有山東特色的核能產業發展路徑
    在實現減碳目標的四大類舉措中,能源結構轉型的作用十分顯著,而作為能源供應重要部分的電力供應,急需降低化石能源發電佔比,核電作為電源基本符合已經得到世界公認。相比前代技術,三代核電技術具備更高安全性、更高經濟性、更高效率的特點,模塊化的建設程序也讓它成了核電產業規模化發展的重要載體,對於推動核電裝備製造業發展,提升我國整體工業能力具有重大意義。
  • 中法在民用核能中 從「師徒關係」走向對等合作
    12月8日,法國總理讓-馬克·埃羅在參觀中法共建的廣東臺山核電站時稱,法中核能合作已進入新階段,未來雙方將向全球公眾提供更好更安全的清潔能源。之前兩天,李克強總理在會見埃羅時也表示,中法將以共同開發第三方核電市場為新導向,加強核能合作。  短短30年時間,中法在民用核能合作領域,已經從單方面的技術引進,邁向瞄準第三方市場的全產業鏈合作。
  • 美國核能工業正處於十字路口!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核電網訊:美國的核能工業正處於十字路口。核能是美國清潔能源的主力軍,是我們無碳能源的支撐部分。而且它非常可靠,一些核電站一次加料連續運行近兩年。這裡有三個關鍵問題需要解決,否則我們就有失去核能優勢的危險。首先,中國和俄羅斯正在發展和加強他們的核能投資組合,正如我們所說的——向世界上具有戰略意義的國家出口核反應堆。其次,下一代反應堆的設計——更小、更高效——正處於商業化的邊緣。
  • 《全球核能產業發展藍皮書(2017)》即將問世:全球核電產業發展面臨...
    由國際清潔能源論壇(澳門)主編的《國際核能產業發展藍皮書(2017)》提供了一份客觀、獨立、基於第三方視角的核能產業研究報告。藍皮書以「立足中國,面向世界,尊重科學,追求真理」為指導方針,旨在為我國政府決策部門在中國構建一個科學合理布局、可持續發展的能源體系以及制定核能產業發展政策提供前瞻性建議和參考依據。
  • 創新2050:科學技術與中國的未來—2050年科技發展路線圖的含義
    今天,一份被稱為「中國到2050年的科技發展路線圖」的報告——《創新2050:科學技術與中國的未來》中國科學院戰略研究系列報告在北京舉行了隆重而簡單的發布儀式。路線圖的繪製者之一,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李國傑院士形象地解釋了「路線圖」的含義:這份「路線圖」不像航海員拿著的精確航海地圖,它只是對大方向的判斷。路線圖的研究就是在仰望未來科學的星空。
  • 《中國光電子器件產業技術發展路線圖(2018-2022年)》發布
    、顛覆性技術創新,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為深入落實十九大報告精神,加快建設製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助推形成新動能,針對光電子器件產業發展現狀和趨勢,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委託相關行業協會並組織骨幹企業、研究機構、大專院校、行業專家等共同編制了《中國光電子器件產業技術發展路線圖(2018-2022)》(以下簡稱《路線圖》),已於2017年12月29日正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