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研究報告稱發展核能並不能抑制全球變暖

2020-11-25 浙江在線

  建核電站無法滿足人類能源需求,還會產生核擴散副作用

  為了獲得更清潔、更廉價的能源,世界範圍內掀起了一股建設核電站的風潮。但是,核能是否真的能顯著地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從而抑制全球變暖?人們始終心存疑慮。不幸的是,英國牛津大學一個研究小組近日給出了否定的答案。而且該小組還提出了更嚴峻的問題:核電站的普及將不可避免地造成核武器擴散。

  三周建一座反應堆才能滿足電力需求

  據報導,這份由約瑟夫·郎特裡慈善基金機構資助、牛津大學研究小組執筆的研究報告名為《火爆得難以控制?———民用核能的未來》。該報告稱,利用核能得到清潔、廉價能源完全是一個神話。

  報告指出,核電站的建設速度完全趕不上人類對能源需求的增長。據統計,在未來25年內,全球對電力的需求將增長50%。目前共有429座核反應堆正在運行,而其中大部分馬上將面臨服役期滿或者需要升級的問題。綜合這兩個因素,報告推測,如果想利用核能顯著減排二氧化碳,需要在20年內建設近3000座核反應堆,也就是說平均需要大約3周時間建成一座反應堆。

  這份報告說:「如此大規模的建設民用核設施簡直是白日做夢,是完全不可能的。歷史上建設反應堆速度的最高紀錄是1年建成3.4座。」

  催生新興核國家助長核恐怖主義

  報告還有另一個擔心,民用核設施的建設很可能會導致更多核武器的生產。報告說:「即使極小規模地擴展和平利用核能發電的技術,也會造成嚴重的後果。目前沒有核武器的國家將會得到核武器,而核恐怖主義也將得到助長。」

  據悉,在今後25年內,世界上高純度鈾的儲量將不斷降低。而為了滿足高漲的需求,快中子增殖反應堆(快堆)將會被更廣泛地應用。快堆對鈾的利用率高達75%,是傳統反應堆的50到60倍,並能夠產生出更多的武器級鈽。鈽是除鈾之外,生產核武器的另一主要原料。

  研究人員認為,核擴散在未來10年中不可避免。如果現在正在計劃中的反應堆全部投入使用,世界上就會湧現出7個新興的核國家。如今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等9個中東國家已經對發展民用核能產生興趣。

  「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研究,30至40年內至少有30個國家將會從民用核能項目中獲得可用於生產核武器的可裂變材料,另外他們還會培育出一批有能力設計和製造核設施的工程師。」報告說:「在21世紀,民用核能帶來的安全威脅能否被控制?社會需要決定是否能接受核擴散和核恐怖主義的威脅。」 □袁雪(中國日報特稿)

相關焦點

  • 拉長航路抑制全球變暖?專家出招減少尾跡雲
    據Science World Report報導:英國雷丁大學的最新研究發現,只要稍微改變飛行航路,就可以減少尾跡雲對全球氣候產生的負面影響。尾跡雲是飛機飛過極冷、非常潮溼的空氣時形成的、發動機的尾氣凝結成可視的煙霧。這些情況通常出現在高壓系統周圍。不幸的是,研究人員已經發現,這些尾跡雲是全球變暖的一大原因。
  • 科學家稱應對氣候變化需大力發展核能 遭環保組織反駁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法新社12月3日報導,氣候科學家詹姆斯•漢森當天表示,「即使人類實現了將氣溫控制在2℃以內這個目標,也不可能避免災難性氣候所帶來的影響」,為了遏制溫室氣體排放,人類應該大力發展核能。但是,這種觀點卻遭到了一些非政府組織的反對。
  • 報告|核能在歐洲氫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核電網訊:2020年12月,英國新核觀察研究所(NNWI)發布《核能在歐洲氫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報告。報告明確了核能在氫經濟發展中可以發揮的寶貴作用,呼籲歐洲和各國制定清潔制氫行業發展政策時,應在技術上保持中立,承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都是低碳制氫的來源,並以此為基礎實施其氫能戰略。
  • 目標成為全球淨零碳排模板 英國將發展核能納入「綠色工業革命10項...
    該計劃第3條提出,政府將致力於發展大型反應堆、小型堆(SMR)和先進堆(AMR)等各類先進核能技術,並計劃投資5.25億英鎊(約合6.96億美元)用於新一代小型堆和先進堆開發。  (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能源研究會核能專委會」編譯自核子周刊 ID:CERS-NEPC)  核能之所以被納入該計劃,是基於英國核創新和研究諮詢委員會(Nirab)的建議。不久前,Nirab在提交至英國商業、能源和工業戰略部(BEIS)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在可再生能源無法提供的穩定低碳電力中,核電佔比至少可達半數以上。
  • 有報告稱,我將成全球變暖最大受害國,到2050年 上海可能會被淹沒?
    預測 「海拔10米以下都是危險區域」  28日,《衛報》記者的這個預言得到英美兩國科學家的證實,來自英國環境與發展研究所、美國紐約城市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3位科學家完成了一項研究,稱不僅中國上海這樣的沿海城市會受到水淹威脅,一些低地國家如馬爾地夫有可能「全國覆沒」。
  • 聯合國報告稱控制全球變暖耗資巨大 將影響經濟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4月14日報導,13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德國柏林發布最新報告,指出雖然控制全球變暖是可以實現的,但是因其「耗資巨大」,人類要想完全實現控制全牛變暖的夢想仍面臨艱巨挑戰。
  • 《全球核能產業發展藍皮書(2017)》即將問世:全球核電產業發展面臨...
    未來全球核電是走向衰落還是繼續復興與增長,世界上反核派和挺核派各執一詞,分別引用對己最為有利的數據資料自圓其說,孰是孰非難以客觀分辨和評價。由國際清潔能源論壇(澳門)主編的《國際核能產業發展藍皮書(2017)》提供了一份客觀、獨立、基於第三方視角的核能產業研究報告。
  • 英國工業淨零路線圖中的核能發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核電網訊:最近,英國核工業協會(NIA)表示,清潔經濟復甦計劃和「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的實現,都需要加緊建設核電站。在氣候變化委員會將於本周發布年度進展更新之前,NIA已經發布了《核能路線圖》,這是一份為政府、行業機構和核工業委員會(NIC)編制的評估報告。
  • 二氧化碳能否延長植物壽命,「抑制」全球變暖?
    在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的一項研究報告,討論了:二氧化碳是否能夠延長植物壽命,從而抑制全球變暖。難道一直以來專家們說的人類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加劇了全球氣候變暖真的是騙局嗎?如果不進行分析一下,可能很難有「平復」所有人的說法,因為二氧化碳可以說在地球上是「利弊共存」的。
  • 英國氣象局:全球仍在變暖 但速度放緩
    全球變暖威脅海冰英國氣象局(UK Meteorological Office)科學家表示,人類活動致全球變暖的證據在過去一年裡變得「更充足」了。在於今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英國氣象局利用9個指標的最新數據告訴人們,全球氣溫在過去10年裡出現了上升。這9個指標包括海冰與積雪的不斷減少、大氣溼度的不斷加大。聯合國(UN)氣候變化談判將於下周在墨西哥坎昆拉開帷幕。英國氣象局是全球領先氣候研究中心之一。該局資深科學家馬特·帕默(Matt Palmer)表示:「從各種指標的觀測結果可以看出,世界在升溫。
  • 近15年全球變暖出現減緩 專家稱自然因素是主因
    近15年全球變暖出現減緩 專家稱自然因素是主因   根據最新發布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報告,1998年至2012年,全球地表溫度每十年上升0.05℃,遠遠低於1951年以來每十年上升0.12℃的增溫速率。
  • 「核電發展」國際能源署:核能在全球能源轉型中不可或缺
    報告發布會上,IEA署長法提赫·比羅爾(Fatih Birol)表示,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近期多個項目進展使IEA確信,有望加速清潔能源轉型,並實現全球能源和氣候目標。當然,挑戰依然存在。IEA報告對相關挑戰進行了深入剖析,並給出了攻克挑戰的關鍵建議。
  • 美政府報告:全球變暖導致美國人變得多病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4日報導,美國政府最新發布的報告稱,全球變暖導致美國人變得多病,同時還可能影響人們的心理健康,這一趨勢在未來將愈演愈烈。據報導,4日,歐巴馬政府發布了322頁的報告稱,全球變暖導致空氣品質下降、水資源汙染、食物變質。
  • 解決全球變暖最具潛力的技術
    全球變暖的公益海報。我們要拯救地球,拯救自己……  「除非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得到顯著減少,地球的未來只能有賴於具有潛在危險、未經驗證的地球工程學技術。」英國皇家學會最新的一份研究報告將早已備受爭議的地球工程學技術定義為遏制全球變暖的「下下策」。
  • 全球變暖和小冰河誰真誰假,地球未來到底變暖還是變冷?
    一個是變暖一個是變冷,到底哪個是真的,這讓人們陷入了困惑。自1979年日內瓦第一次世界氣候大會首次提出全球變暖的說法以來,大量的研究結果證明地球變暖的速度越來越快。從化石燃料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到畜牧業養殖所產生的甲烷,溫室氣體的產生機制也越來越明確。
  • 研究稱全球變暖將嚴重影響兒童健康
    中新網11月14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當地時間14日,由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及歐美大學等組成的研究團隊發布報告稱,若全球變暖加劇,傳染病和食物減少將使越來越多的人營養不良,對兒童的健康將造成嚴重影響。
  • 全球變暖導致極端天氣頻發,研究報告預測——
    近日,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遭遇極端天氣,北半球多地持續被熱浪襲擊,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嚴重不便。對此,世界氣象組織表示,導致全球頻繁出現極端天氣的主要原因是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全球氣候變暖。世界氣象組織對本世紀末地表氣溫變化的最新預測顯示,如果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繼續保持高位,未來熱浪只會越來越嚴重,極端高溫天數也會越來越多,到本世紀末地球表面平均氣溫將持續升高,世界主要城市氣溫或將達到「令人震驚的水平」。例如,法國巴黎夏日平均氣溫可能將從現在的22攝氏度上升至29攝氏度,中東地區的多哈和巴格達等城市高溫可能「超乎想像」。
  • 全球變暖:不可忽視的真相,還是大騙局?
    如果全球氣候變暖真的是一個大騙局,世人對氣候現有的觀念和憂忡將會被顛覆,而科學的嚴謹和透明也將受到深刻的質疑。  氣候變化數據遭人為修改?  英國東英吉利大學氣候研究中心曾為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四次評估報告和制定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政策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 全球變暖!研究稱本世紀末部分城市氣溫或升高8攝氏度
    全球變暖!研究稱本世紀末部分城市氣溫或升高8攝氏度2017-05-31 10:03出處/作者:環球時報整合編輯:黑目責任編輯:廖俊輝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5月31日報導,荷蘭環境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警告,在全球氣候變暖和各地城市能源消耗加大的雙重衝擊下,2100年世界上一些城市的氣溫可能升高8℃。
  • 《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18)藍皮書發布 未來核電發展前景看好
    在前不久舉辦的2018中國核能可持續發展論壇上,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18)藍皮書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我國在運核電機組達到37臺,裝機規模3581萬千瓦,位列全球第四;發電量2474.69億千瓦時,佔全國總發電量3.94%,位列全球第三。機組運行安全穩定,總體運行業績指標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