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能否延長植物壽命,「抑制」全球變暖?

2020-11-25 騰訊網

在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的一項研究報告,討論了:二氧化碳是否能夠延長植物壽命,從而抑制全球變暖。難道一直以來專家們說的人類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加劇了全球氣候變暖真的是騙局嗎?如果不進行分析一下,可能很難有「平復」所有人的說法,因為二氧化碳可以說在地球上是「利弊共存」的。

在如今全球變暖的背景之下,二氧化碳的多少可以說直接影響了我們地球生態系統的變化,當不斷提升二氧化碳排放的時候,我們地球可能還會面臨到更加嚴峻的溫室效應,包括地球所有的動植物都在被影響範圍之中,所以說從如今的情況來看,二氧化碳對地球的影響非常巨大,但是接下來我們將討論一個問題,那就是二氧化碳與植物之間的關係。

二氧化碳能否延長植物壽命?

對於地球上大多數植物來說,二氧化碳確實具有一定的用處,例如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就是需要二氧化碳。在可見光的照射下,經過光反應和暗反應,利用光合色素,將二氧化碳(或硫化氫)和水轉化為有機物,將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並釋放出氧氣(或氫氣)的生化過程,這就是二氧化碳在裡面的作用。

而對於我們說的這個問題,二氧化碳能否延長植物壽命,潛意識的來說,確實植物對二氧化碳的需求很大,如果沒有二氧化碳可能植物都難以生存,但是並不是越多的二氧化碳就越好,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當植物吸收不了這麼多二氧化碳的時候,那麼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就會出現堆積的模式,這必然顯示出了二氧化碳的過盛情況,從而影響植物的外界狀態。

對於大多數植物而言,當外界因素發生改變的時候,可能對二氧化碳在某個時段確實具有很好的效應,但是長時間下去的話,就很難確定是否會一直是利於植物的,所以二氧化碳能否延長植物壽命在一定時段可能具有這方面的作用,但是久了就不可能不一樣了。科學家James Wong也表示,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可能目前正在促進植被的生長,但是氣候變化將消滅任何有利的情況。

二氧化碳能「抑制」全球變暖?

從如今的情況來看,二氧化碳是沒有任何「抑制」全球變暖的情況,所以不可能出現好轉,不然大家都會說,排放二氧化碳越多越好了。當然在科學界之中也有這樣的結論,那就是說我們遠古地球時期,在火山大規模噴發的時候,產生了非常多的二氧化碳,從而導致我們地球處於「無光」的模式之下,這樣就導致了地球進入到寒冷期。

也就是說二氧化碳急劇增加之後,會影響我們大氣的變化,從而導致太陽被遮擋,地球就進入到大家所謂的小冰河時期。這看上去是真的可行?當然確實有道理,但是這裡大家可能沒有想到一個問題,當二氧化碳濃度繼續上升之後,可能我們還看不到「抑制」全球變暖的情況發生,地球的生命基本就已經結束了,所以說從理論上來說,確實有這個可能性,但是至於地球有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時期,暫時還是屬於爭議的,所以只能進行參考。

綜合情況來說,二氧化碳對植物的影響存在,對全球變暖也是存在的,而植物和全球變暖又存在關係,所以二氧化碳,植物,全球變暖是三個分不開的知識點。只有綜合起來看,才能更加清晰地分辨出它們的關係,以及二氧化碳帶來的具體影響,但是整體上來說,二氧化碳過多不利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說我們不能從少部分的利將更多的「弊」給埋沒了。

相關焦點

  • 抑制一種常見酶活性可延長果蠅壽命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最新發現,通過抑制一種動物身上常見酶的活性可延長果蠅和線蟲的壽命,但這種方法能否延長人類壽命仍待研究。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在適度抑制成年果蠅和線蟲細胞內RNA聚合酶Ⅲ的活性後,這些生物的壽命平均延長了10%。
  • 大氣中有多少氧氣和二氧化碳?全球氣候變暖是因為二氧化碳排放?
    各類動植物、微生物對氧氣、二氧化碳的呼吸情況不明。森林草地為主要貢獻者,人類工業活動為主要消費者。而且似乎森林草地貢獻大於人類工業活動消耗,與二氧化碳溫室效應增強、全球變暖現實不符!!!難道民間流傳的「人類工業活動帶來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並引起全球氣候變暖」的說法果然是個彌天大謊?如果人類工業活動帶來的二氧化碳增加和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是個謊言,那麼全球氣候是否真的變暖?
  • 拉長航路抑制全球變暖?專家出招減少尾跡雲
    對於尾跡雲的影響,科學家曾經爭論過許多年,因為這些雲造成的影響既有冷卻又有變暖。像自然形成的雲一樣,尾跡雲把太陽光反射回太空、冷卻地球,但是它們也把紅外能量阻隔在大氣中,加劇了氣候變暖。研究人員認為,尾跡雲使氣候變暖的效果比冷卻更為顯著。BBC報導,研究發現,只要對現有的航線進行改變,就能夠遏制尾跡雲對全球變暖的影響,讓飛機更環保。
  • 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不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人類都被冤枉了!
    全球變暖已經是好多年的環境話題了,很多人都在關注這個問題,卻不知道該如何解決。有不少人都有切身地體會,這幾年,冬季是越來越溫暖了,南北兩極的冰川也一直都在融化,這就是全球變暖帶來的後果。全球變暖會造成非常壞的結果,地球上的陸地面積本來就很少,全球變暖還會導致海平面上升,到時候就會搶奪人類生存的陸地,人類到時候該如何是好呢?在很多人看來,全球變暖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二氧化碳,是因為人類活動太頻繁了,產生了太多的二氧化碳,從而就導致全球溫度上升。不過,人類和二氧化碳真的就是全球變暖背後的真兇嗎?
  • 你知道全球變暖的危害嗎?
    生態首先,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降水重新分布,改變了當前的世界氣候格局;其次,全球氣候變暖影響和破壞了生物鏈、食物鏈,帶來更為嚴重的自然惡果。例如,有一種候鳥,每年從澳大利亞飛到我國東北過夏天,但由於全球氣候變暖使我國東北氣溫升高,夏天延長,這種鳥離開東北的時間相應變暖,再次回到東北的時間也相應延後。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太陽活動、二氧化碳、全球變暖)
    衛星導航失效2、海洋中的浮遊生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行調節,有人稱之為海洋「生物泵」作用。該作用可能( )A. 緩解全球變暖B. 縮小臭氧層空洞C. 減輕酸雨汙染D. 加快洋流流速答案:D、A精講精析:(1)分析太陽風對地球的影響。
  • 英國研究報告稱發展核能並不能抑制全球變暖
    但是,核能是否真的能顯著地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從而抑制全球變暖?人們始終心存疑慮。不幸的是,英國牛津大學一個研究小組近日給出了否定的答案。而且該小組還提出了更嚴峻的問題:核電站的普及將不可避免地造成核武器擴散。
  • 一萬億棵樹助人類擺脫氣候變暖?
    那麼就剛好與科學家的研究結果吻合了——2018年,全球氣溫上升了1.16℃,這一年是有記錄以來的第四熱年份。氣候變暖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體現出來了,如果不加以遏制,那麼變暖的趨勢不會自動停止,預計到2030年,全球氣溫將上升1.5℃,屆時,地球上的冰川和冰山大面積消融,海平面將大幅升高。
  • 地球「母親」體溫逐步上升-全球氣候變暖
    新冠病毒疫情依然嚴峻的今天,全國民眾依然把焦點放在醫療和科研機構單位研發抑制新冠病毒的藥物與居民如何有效地隔離的問題。但是小夥伴是否發現最近幾天的氣溫較往年都有大幅度的升高,全球性氣候變暖的話題再一次讓我們擺上了餐桌,讓我們必須重新重視起來。
  • 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及對策
    原標題: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及對策 溫室效應,又稱「花房效應」,是大氣保溫效應的俗稱。大氣能使太陽短波輻射到達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長波熱輻射線卻被大氣吸收,這樣就使地表與低層大氣溫度增高,因其作用類似於栽培農作物的溫室,故名溫室效應。
  • 惡性循環:氣候變暖→熱帶雨林釋放二氧化碳→加劇氣候變暖
    美國「優睿科」網站8月12日報導,熱帶雨林的土壤正變得對氣候變化越來越敏感,而這或許將導致數十億噸二氧化碳流失到大氣中。研究人員表示,倘若溫度繼續按照目前的推測上升,那麼熱帶雨林土壤的碳排放量將顯著增加。要知道,這裡儲存的碳佔到了全球土壤碳儲量的四分之一。分解作用和植物根部活動都會使土壤中的二氧化碳自然釋放到空氣中。
  • 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延長使用壽命有新招
    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延長使用壽命有新招   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節能高效,型號齊全,可非標定製,7*24小時售後服務。無錫冠亞從事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於一體的企業。
  • 人類活動減少後,二氧化碳濃度卻升高,人類該怎麼應對全球變暖
    很多人覺得,5月份這麼熱是一次偶然現象,但從數據來看,氣候全球氣溫正在逐步上升,而且很難遏制。全球變暖會出現一些極端的天氣情況,一些地區會經歷高溫多雨或者乾旱少雨等等,一旦全球同時爆發氣象災害,對於地球來說是一場浩劫。如果我們不能給地球降溫,地球可能會發生自燃。由此可見,人類必須要想盡一切辦法,來遏制全球變暖的趨勢,讓地球重新變得冷起來。
  • 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 全球變暖帶來的影響
    全球變暖是我們正在面臨的問題,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是什麼,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吧。  全球變暖的原因  1、人們焚燒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者是大量砍伐森林並且將其焚燒,從而產生了二氧化碳等多種溫室氣體
  • 全球變暖對人類的危害 全球變暖我們能做什麼
    什麼是全球變暖?為什麼全世界都在說要防止全球變暖?全球變暖有什麼影響?  什麼是全球變暖?  全球氣候變暖是一種和自然有關的現象,是由於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致地氣系統吸收與發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累積,從而導致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簡單說就是全球的溫度都在變高。  為什麼會發生全球變暖?  主要由溫室效應、氣溶膠顆粒和煙塵,以及太陽活動的波動造成。
  • 新聞資料:全球變暖帶來的影響
    氣候變得更暖和,冰川消融,海平面將升高,引起海岸灘涂溼地、紅樹林和珊瑚礁等生態群喪失,海岸侵蝕全球變暖的可怕後果,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層,沿海土地鹽漬化等,從而造成海岸、河口、海灣自然生態環境失衡,給海岸帶生態環境系統帶來災難。2.水域面積增大。水分蒸發也更多了,雨季延長,水災正變得越來越頻繁。遭受洪水泛濫的機會增大、遭受風暴影響的程度和嚴重性加大,水庫大壩壽命縮短。
  • 科研人員研究提高植物光合效率 應對全球變暖下糧食安全挑戰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 供圖中新網上海4月21日電 (申海)國際植物生物學知名期刊Nature Plants 21日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分子遺傳國家重點實驗室郭房慶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
  • 日本政府全球變暖對策
    針對日趨嚴重的全球變暖問題,日本內閣提出以下六個對策。    一、控制氣體排放    1、抑制二氧化碳氣體排放:努力建立排放二氧化碳少的城市、排放二氧化碳少的交通體系、排放二氧化碳少的生產結構、能源供給結構。提倡二氧化碳排放少的生活方式。
  • 生物燃料緩解全球變暖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曾發布報告表示,如果氣候變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續下去,預計全球氣溫在2030年至2052年間就會比工業化之前水平升高
  • Nature | α-KG通過抑制ATP合酶和TOR延長壽命
    作者在線蟲模型篩選了內源性小分子,發現α-KG可以使延遲衰老並延長線蟲的壽命,這種延長呈濃度依賴性,在8mM時延長效果最大。在細胞內α-KG通過α-KG脫氫酶(由ogdh-1編碼)脫羧生成琥珀醯輔酶A和CO2,通過ogdh-1 RNAi增加α-KG水平也延長了線蟲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