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黑洞拍糊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相機不行

2020-12-04 中國青年網

從昨晚開始,你的朋友圈有沒有被這張圖刷屏↓↓↓

人類有史以來獲得的第一張黑洞照片「見光」啦!作為第一批「看見」黑洞的人類,這屆網友們紛紛「腦洞大開」:

有人看到了甜甜圈↓

有人看到了蜂窩煤↓

還有人竟然看到了電熱器↓

其實,在這次「首秀」之前,不少人腦海中關於黑洞的形象來源於大熱科幻電影《星際穿越》。

影片中名為「卡岡圖雅」的黑洞圖像可謂清楚明亮,10日首張照片的「主角」——室女座超巨橢圓星系M87中心超大質量黑洞卻顯得有點「糊」。

↑圖為電影《星際穿越》中的「卡岡圖雅」黑洞。

要解釋這回事,下面這位世界級科學大咖恐怕最有發言權。

他是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國際知名物理學家,人類首次探測引力波的絕對主力和「靈魂人物」;也是科幻作家和科幻電影編劇,為《星際穿越》擔任科學顧問,影片中的黑洞就是他主導設計的!

基普·索恩11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對兩個黑洞圖像的異同給出獨家解析。

↑圖為「諾獎大咖」基普·索恩。

Q1:為什麼黑洞照片拍「糊」了?

一句話,相機「不行」。

索恩解釋說,「模糊是因為(事件視界)望遠鏡的解析度還不夠好。」

Q2:為什麼首張黑洞照片中的光線比《星際穿越》中黑洞光線弱這麼多?

一句話,還是相機「不行」。

索恩解釋說,電影中「卡岡圖雅」黑洞的強光來自拍電影時IMAX相機鏡頭中模擬的光散射。而對黑洞的真實觀測可沒有拍電影這麼好的條件,「事件視界望遠鏡」中沒有IMAX相機那樣的光散射。

↑圖為電影《星際穿越》海報。

Q3:為什麼照片中黑洞半明半暗?

一句話,導演的「鍋」。

真實照片中,黑洞一側明亮,而另一側暗淡。但《星際穿越》中的黑洞圖像卻沒有這種差別。

索恩指出,與「卡岡圖雅」黑洞相比,M87星系黑洞的都卜勒頻移作用顯得非常強大,這使得照片中黑洞有一側非常明亮。都卜勒頻移是指物體運動時,從那裡發出的信號傳到接收處時會出現相位和頻率的變化。

事實上,索恩團隊當初為《星際穿越》提供的黑洞模型中同樣考慮了都卜勒頻移,但《星際穿越》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忽略」了這種亮度差異。因為當黑洞周邊物質的整體亮度非常強烈時,人眼很可能無法分辨出黑洞兩側的亮度差異。

↑圖為電影《星際穿越》截圖。

Q4:為什麼電影中的黑洞中間有一條亮帶,但首張「證件照」裡沒有?

一句話,此洞非彼洞。

電影中設定的「卡岡圖雅」黑洞與真實M87星系黑洞本身就有不同。最大的不同在於二者的吸積盤厚薄程度等特性有差異,這可以部分解釋為什麼「卡岡圖雅」黑洞圖像的中心有一條亮帶。

索恩說,「卡岡圖雅」黑洞周圍發出輻射的吸積盤在物理上非常薄,但在光學上看卻非常厚,輻射不能穿越它;而M87星系黑洞卻相反,其吸積盤在物理上非常厚,但在光學上看很薄,輻射可以基本不受阻礙地穿過它。

↑看,原來你是這樣的黑洞!

其實,無論甜甜圈、蜂窩煤還是電熱器,還不都是因為首張「證件照」中黑洞周圍光線的顏色是偏紅的暖光嘛。為什麼與電影中黑洞周圍光環的「冷色調」差別那麼大?

一句話,還不是為了讓你看到咯。

小編來解釋一下啊:此次對M87星系黑洞成像的「事件視界望遠鏡」的工作波段是毫米波。但人眼並不能看到毫米波,黑洞圖像上呈現出的彩色光是科研人員經過計算機處理而成的。

也就是說,「事件視界望遠鏡」的科學家選擇了紅色,而《星際穿越》則選擇了其他顏色。

相關焦點

  • 2017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明年可能會發現黑洞-中子星並和
    12月19日,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Rainer Weiss先生和加州理工學院費曼理論物理學教授Kip S. Thorne在北京參加未來論壇、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聯合主辦的第36期理解未來講座。Thorne教授樂觀表示,明年LIGO可能會發現黑洞-中子星並和。
  • 25歲與96歲,歷史上的那些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黑洞。諾貝爾物理學獎近五年得主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James Peebles,Michel Mayor和 Didier Queloz,以表彰在宇宙認知的顛覆性貢獻。
  • 25歲與96歲,歷史上的那些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黑洞。Penrose指出,廣義相對論導致了黑洞的形成。Genzel和Ghez發現,在銀河系中心,一個看不見的、極其重的物體控制著恆星的軌道,目前唯一的解釋就是有超大質量黑洞的存在。
  • 第四位女性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誕生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東堯】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6日18時許正式揭曉,一半由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獲得,理由是「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
  • 25歲與96歲,歷史上的那些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虎嗅網
    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黑洞。Penrose指出,廣義相對論導致了黑洞的形成。諾貝爾物理學獎近五年得主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James Peebles,Michel Mayor和 Didier Queloz,以表彰在宇宙認知的顛覆性貢獻。
  • 「前任」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這樣說
    來源/諾貝爾獎官網對於本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再一次頒給天體物理學,很多人都感到意外——諾貝爾物理學獎通常會有「板塊輪換」,而去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已經有一組天體物理學家他笑稱:「他們(三名諾獎得主)都是朋友,我都認識。」值得一提的是,奎洛茲在今年9月準確預測了今年諾貝爾獎會「花落」黑洞,並有女性獲獎者。在奎洛茲看來,黑洞照片和「發現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的緊湊物體」就好像事物的兩端。黑洞的照片是非常了不起的,也是非常新鮮的結果,啟發了更多的人去拍攝更多的東西。「今年的諾獎選擇的人很棒!」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是他們!因為這個重大發現……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是他們! 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黑洞」
    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黑洞。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James Peebles,Michel Mayor和 Didier Queloz,以表彰在宇宙認知的顛覆性貢獻。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黑洞」
    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黑洞。Penrose指出,廣義相對論導致了黑洞的形成。Genzel和Ghez發現,在銀河系中心,一個看不見的、極其重的物體控制著恆星的軌道,目前唯一的解釋就是有超大質量黑洞的存在。
  • 這個"甜甜圈"為什麼是紅的,還被拍糊了?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從昨晚開始,你的朋友圈有沒有被這張圖刷屏↓↓↓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丨新晉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確認參會 將分享黑洞...
    來源/諾獎官網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 通訊員 盧羽華)記者從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獲悉,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安德烈婭·蓋茲(Andrea Ghez)確認,她將參加定於本月底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介紹她獲得諾獎的黑洞研究。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
    作者:馮麗妃 梅進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 ——黑洞。超大質量黑洞是目前唯一已知的解釋。Roger Penrose在其證明中使用了巧妙的數學方法,證明黑洞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黑洞」
    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25歲與96歲:在物理學獎得主中,有人登頂已是耄耋之年,但有人獲獎時才年逾弱冠。>3位女性獲獎者:除了本次獲獎的Andrea Ghez,歷史上曾有3名女性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分別是「居裡夫人」瑪麗·居裡(Marie Curie)、德裔美國物理學家瑪麗亞·格佩特-梅耶(Maria Goeppert-Mayer)和2018年的得主唐娜·斯特裡克蘭。
  •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帶你了解
    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羅傑·彭羅斯、萊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格茲3位科學家是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因為他們揭露了「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諾貝爾網站視頻截圖獲獎者究竟是誰?根據諾貝爾網站消息,彭羅斯於1931年出生在英國,現為牛津大學教授。彭羅斯曾以「奇點理論」等相關研究與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創立了現代宇宙論的數學結構理論,二人還曾共同榮獲沃爾夫物理學獎。沃爾夫物理學獎被認為是除諾貝爾物理學獎外,物理學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
  • 【第四位女性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誕生】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
    2020-10-07 05:15:08來源:FX168 【第四位女性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誕生】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公布:3位科學家分享獎項
    【諾貝爾物理學獎近五年得主】2018年,美國科學家亞瑟•阿斯金(Arthur Ashkin)、法國科學家傑哈•莫羅(Gerard Mourou)和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裡克蘭(Donna Strickland)獲獎,理由是「在雷射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
  • 彭羅斯等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可惜獲獎人中缺了霍金
    ,諾貝爾物理學獎對天體物理情有獨鍾。近十年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這次頒發的物理學獎其實跟2019年人類首次觀測到黑洞有關可以這麼說,彭羅斯恐怕是近年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最重量級、名氣最大的人物。他最出名的貢獻是和史蒂芬·霍金一起提出了著名的彭羅斯-霍金奇點定理,並因此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這一獎項通常被認為是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外最重要的物理學獎,許多沃爾夫獎獲得者也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諾貝爾獎的規則是只頒給活著的人。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帶你了解
    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羅傑·彭羅斯、萊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格茲3位科學家是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因為他們揭露了「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沃爾夫物理學獎被認為是除諾貝爾物理學獎外,物理學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萊因哈德·根澤爾,1952年出生於德國,現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另一位獲獎者安德裡亞·格茲出生於1956年,目前就職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諾貝爾網站介紹稱,格茲是百年來第4位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帶你了解
    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羅傑·彭羅斯、萊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格茲3位科學家是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因為他們揭露了「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獲獎人選。
  • 居裡夫人之後,第四位女性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誕生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6日18時許正式揭曉,一半由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獲得,理由是「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美國科學家安德裡亞·格茲在此之前歷史上僅有3名女性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除瑪麗·居裡外,另兩人分別是1963年因原子核研究獲獎的瑪麗亞·格佩特-梅耶,以及2018年因在雷射物理學領域作出突破性貢獻而獲獎的唐娜·斯特裡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