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四】
報名條件及要求
證書要如何辦理
足球運動員評定標準
一、報名條件及要求
① 符合高考報名條件,考生必須參加生源所在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組織的高考報名;
② 運動訓練專業、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考生應具備二級運動員(含)以上運動技術等級稱號;
③ 考生運動技術等級證書截止審批日期分為冬季項目、其他項目,以國家體育總局官方網站和中國運動員文化教育網「運動員技術等級綜合查詢系統」公示的數據信息為準;
④ 身體和心理健康狀況符合規定。體檢標準參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聯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 號)要求和《教育部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關於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B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 號)規定執行。
二、證書(一、二級運動員證)辦理方法
運動等級證是報考體育單招的必須條件之一。2018體育單招管理辦法關於運動員等級證的內容有以下幾點:
(第四條)運動訓練專業所設項目為:
冬季項目: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樣滑冰、冰球、冰壺、越野滑雪、高山滑雪、跳臺滑雪、自由式滑雪、單板滑雪、冬季兩項。
其他項目:
射擊、射箭、場地自行車、公路自行車、山地自行車、BMX小輪車、擊劍、現代五項、鐵人三項、馬術、帆船、賽艇、皮划艇靜水、皮划艇激流迴旋、蹼泳、滑水、摩託艇、舉重、柔道、摔跤、拳擊、跆拳道、田徑、遊泳、公開水域遊泳、跳水、水球、花樣遊泳、體操、藝術體操、蹦床、技巧、手球、曲棍球、棒球、壘球、足球、籃球、排球、沙灘排球(二人制)、桌球、羽毛球、網球、橄欖球、高爾夫球、圍棋、象棋、西洋棋、登山。
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所設項目為:
武術套路、武術散打、中國式摔跤。
第四條解讀:
體育單招考試只有第四條的項目對應的運動等級證才可以報考,其他項目是不能報考體育單招的,申辦二級證時首先要看看是不是第四條範圍內的項目。
第五條:符合以下條件的考生可按本辦法報考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
1、符合2018年高考報名條件;
2、具備第四條所列項目之二級運動員(含)以上運動技術等級稱號。
第五條解讀:
運動員等級稱號由高到低分為:國際級運動健將、運動健將、一級運動員、二級運動員、三級運動員。
只有二級(含)以上運動技術等級才可以報考。目前三級運動技術等級稱號由縣級體育局頒發,標準較低,幾乎所有體育生都能達到。
三、國家部分級別足球運動員評定標準
■ 國際級運動健將
(一) 世界盃:
男子: 第一至十六名授予參賽的15名運動員,獲得亞洲區出線資格授予參賽的11名運動員;
女子: 第一至八名授予參賽的15名運動員,獲得亞洲區出線資格授予參賽的11名運動員。
(二) 奧運會:
男子: 第一至十二名授予參賽的15名運動員,獲得亞洲區出線資格授予參賽的11名運動員;
女子: 第一至八名授予參賽的15名運動員,獲得亞洲區出線資格授予參賽的11名運動員。
(三) 亞洲杯、亞運會: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11名運動員;
第二至三名授予參賽的5名運動員。
■ 運動健將評定標準
(一) 世界盃、奧運會:
獲得亞洲區出線資格授予參賽的運動員。
(二) U20世界盃: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15 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11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9名運動員,獲得亞洲區出線資格授予參賽的5名運動員。
(三) U17世界盃: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11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9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7名運動員,獲得亞洲區出線資格授予參賽的3 名運動員。
(四)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7 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5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3名運動員。
(五)亞洲杯、亞運會:
第一至三名授予參賽的8名運動員,第四至六名授予參賽的6名運動員,第七至八名授予參賽的4名運動員。
(六) 亞洲冠軍聯賽: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11名運動員,笫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9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7名運動員。
(七) 全國運動會(決賽階段) :
男子甲組、女子成年組:第一名授予參賽的11名運動員,第二名授予參賽的9 名運動員,第三名授予參賽的8名運動員,第四名授予參賽的7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4名運動員;
男子乙組、女子青年組: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9名: 運動員,第二名授予參賽的7 名運動員,第三名授予參賽的6名運動員,第四名授予參賽的5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2名運動員。
(八) 全國青年運動會(決賽階段) 男子甲組、女子甲組: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8名運動員,第二名授予參賽的6 名運動員,第三名授予參賽的5名運動員,第四名授予參賽的4 名運動員,
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1名運動員。
(九) 中國足球協會超級聯賽、中國足球協會杯賽: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11名運動員,第二名授子參賽的9 名運動員,第三名授予參賽的8名運動員,第四名授予參賽的7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5 名運動員,第九至十六名授予參賽的1名運動員(須參加職業聯賽3年以上)。
(十) 中國足球協會甲級聯賽: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5 名運動員,第二名授予參賽的4 名運動員,第三名授予參賽的3 名運動員,第四名授予參賽的2 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1名運動員。
(十一) 全國女子足球錦標賽: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11名運動員,第二名授予參賽的9名運動員,第三名授予參賽的8名運動員,第四名授予參賽的7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5名運動員。
■ 一級運動員評定標準
(一)U20 世界盃、U17 世界盃:
第一至十六名授予參賽的運動員;
(二)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第一至四名授予參賽的11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7 名運動員。
(三) 世界中學生運動會: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9 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7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5名運動員。
(四) 世界中學生足球錦標賽: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7 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5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2名運動員。
(五) U19 亞洲青年錦標賽: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15 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11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9 名運動員,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參賽的7 名運動員。
(六) U16 亞洲青年錦標賽: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11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9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7名運動員。
(七)U14 亞洲青年錦標賽: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9 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7 名運動員。
(八) 全國運動會(決賽階段)
男子甲組、女子成年組: 第一至四名授予參賽的11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9名運動員,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參賽的7 名運動員;
男子乙組、女子青年組: 第一至四名授予參賽的9 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7 名運動員,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參賽的5名運動員。
(九) 全國青年運動會(決賽階段)
男子甲組、好甲組:第一至四名授予參賽的7 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5 名運動員,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參賽的3名運動員;
男子乙組、女子乙組: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11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9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5名運動員,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參賽的2 名運動員。
(十) 中國足球協會超級聯賽、中國足球協會杯賽:
第一至四名授予參賽的11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9名運動員,第九至十六名授予參賽的5 名運動員。
(十一) 中國足球協會甲級聯賽:
第一至四名授予參賽的9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7 名運動員。
(十二) 中國足球協會乙須聯賽(男子) :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9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5 名運動員。
(十三) 中國足球協會中超俱樂部預備隊聯賽(男子) :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5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3名運動員。
(十四) 中國足球協會中甲俱樂部預備隊聯賽(男子) :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3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2名運動員。
(十五) 全國青少年男子足球聯賽、全國青少年男子足球錦標賽(年齡要求詳見當年本賽事競賽規程) :
青年甲組: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9 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7 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5名運動員,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參賽的3 名運動員;
青年乙組: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7 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5 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3 名運動員,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參賽的2 名運動員。
(十六) 全國女子足球錦標賽: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9 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7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155名運動員,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參賽的3名運動員。
(十七) 全國U18 青年女子足球聯賽、全國U18 青年女子足球錦標賽: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9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7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5名運動員。
(十八) 全國U16 青年女子足球聯賽、全國U16 青午女子足球錦標賽: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7 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5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3名運動員。
(十九) 全國學生運動會(決賽階段) :
大學生比賽: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7 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5 名運動員;
中學生比賽: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5 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3 名運動員。
(二十) 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決賽階段) :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7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5名運動員。
(二十一) 中國中學生足球錦標賽: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5 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3名運動員。
(二十二) 省(區、市) 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錦標賽:
甲組: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9 名運動員,第二名授予參賽的7名運動員;
乙組: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5名運動員,第二名授予參賽的3名運動員。
■ 二級運動員評定標準
(一) 中國足球協會乙須聯賽(男子) :第一至四名授予參賽的5名運動員。
(二) 中國足球協會中超俱樂部預備隊聯賽(男子) :第一至四名授予參賽的3 名運動員。
(三) 中國足球協會中甲俱樂部預備隊聯賽(男子) :第一至四名授予參賽的1名運動員。
(四) 全國青少年男子足球聯賽、全國青少年男子足球錦標賽(年齡要求詳見當年本賽事競賽規程) :
青年甲組: 第一至四名授予參賽的11名運動員,第五至名授予參賽的7 名運動員,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參賽的5 名運動員;
青年乙組: 第一至四名授予參賽的9 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5名運動員,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參賽的3名運動員;
少年甲組: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7 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5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3 名運動員;
少年乙組: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5 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3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1名運動員。
(五) 全國U18 青年女子足球聯賽、全國U18 青年女子足球錦標賽: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11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9 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7 名運動員,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參賽的5 名運動員。
(六) 全國U16 青年女子足球聯賽、全國U16 青年女子足球錦標賽: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9 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7 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5名運動員,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參賽的3 名運動員。
(七) 全國學生運動會(決賽階段)
大學生比賽: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9 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6 名運動員;
中學生比賽: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7 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4 名運動員。
(八) 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決賽階段) :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9 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6 名運動員。
(九) 中國中學生足球錦標賽: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7 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4名運動員。
(十) 全國足球重點城市杯賽: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9 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7 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5名運動員。
(十一) 校園足球冠軍杯(暨全國體育傳統學校聯賽) 初中組: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9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7 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5名運動員。
(十二) 中國足球學校杯、全國足球學校杯:
U19 組: 第一至四名授予參賽的12 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8名運動員,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參賽的4名運動員;
U17 組: 第一至四名授予參賽的10 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6名運動員,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參賽的3名運動員;
U15組:第一至四名授予參賽的8 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4 名運動員,笫九至十二名授予參賽的2 名運動員。
(十三) 省(區、市) 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錦標賽:
甲組: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11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9 名運動員,第五至八名授予參賽的7 名運動員;
乙組: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7 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5 名運動員。
(十四) 省(區、市) 體育局與教育行政部門共同主辦的高中足球比賽: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7 名運動員,第二至四名授予參賽的5名運動員。
■ 三級運動員評定標準
(一) 省(區、市) 體育局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錦標賽甲組、乙組: 第一至八名授予參賽的運動員。
(二) 校園足球重點布局城市聯賽(最終排名) :
中學生比賽: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15 名運動員,第二名授予參賽的11名運動員,第三名授予參賽的9 名運動員,第四名授予參賽的7 名運動員;
小學生比賽: 第一名授予參賽的13 名運動員,第二名授予參賽的9 名運動員,第三名授予參賽的7 名運動員,第四名授予參賽的5 名運動員。
注: 可授予等級稱號的小項(以下小項外的其他小項不得授予等級稱號):
◆ 男子、女子
◆上述國際和全國比賽各小項須至少有8隊、省級比賽各小項須至少有6 隊上場比賽,方可授予等級稱號。
◆上述比賽明確組別的,則僅最高水平組別可授予等級稱號。
◆上述條款中的「參賽」指報名且上場比賽。相關證明由中國足球協會或比賽組委會提供。
參加職業聯賽的年限證明由中國足球協會提供。
■ 少年級運動員評定標準
1、凡代表省轄市(專區、直轄市的區)參加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上錦標賽的少年運動員;
2、一個少年隊,在一個年度中,參加過20場正式比賽的運動員。
註:
在達到各等級稱號成績標準的隊中,其不符合該等級標準條件的運動員,可以申請授予較低一級的等級稱號。
在達到各等級稱號成績標準的隊中,如有個別運動員符合較高一級的標準條件者,可以申請較高一級的等級稱號。
關於三級和少年級運動員的比賽次數的計算和「正式比賽」的解釋;比賽一場就算一次,每場比賽必須有等級裁判員的主持,並籤字證明才算有效。
運動員因作風惡劣受到處罰,在受處罰期間不得申報備等級稱號。
【攻略五】
足球專業測試什麼
足球專項考試測評方法
評分標準
5×25米折返跑
1.考核指標及所佔分值
2.考試方法與評分標準
專項素質:5×25米折返跑
①考試方法:
考生從起跑線向場內垂直方向快跑,在跑動中依次用手擊倒位於5米、10米、15米、20米和25米各處的標誌物後返回起跑線,要求每擊倒一個標誌物須立即返回一次,再跑到下一個標誌物,以此類推。考生應以站立式起跑,腳動開表,完成所有折返距離回到起跑線時停表,記錄完成的時間。未擊倒標誌物,成績無效。每人測試1次。
②評分標準:見表2-1。
專項技術
①傳準
(1)考試方法:如圖2-1所示,傳球目標區域由一個室內五人制足球門(球門淨寬度3米,淨高度2米)和以球門線為直徑(3米)畫的半圓組成,圓心(球門線中心點)至起點線垂直距離為男子28米,女子23米。考生須將球置於起點線上或線後(線長5米,寬0.1米),向目標區域連續傳球5次,左右腳均可,腳法不限。
(2)評分標準:以球從起點線踢出後,從空中落到地面的第一接觸點為準。考生每將球傳入目標區域的半圓內(含第一落點落在圓周線上),或五人制球門(含球擊中球門橫梁或立柱彈出)即得4分。每人須完成5次傳準,滿分20分
②運射
(1)考試方法:如圖2-2所示,從罰球區線中點垂直向場內延伸至20米處,畫一條平行於球門線的橫線作為起點線。距罰球區線2米處起,沿20米垂線共插置8根標誌杆。考生將球置於起點線上,運球依次繞過8根標誌杆後起腳射門,球動開表,當球從空中或地面越過球門線時停表,記錄完成的時間。凡出現漏杆、射門偏出球門,球擊中橫梁或立柱彈出,均屬無效,不計成績。每人測試2次,取最好成績。
(2)評分標準:見表2-2。
實戰能力:比賽
①考試方法:視考生人數分隊進行比賽。
②評分標準:考評員參照實戰能力評分細則(表2-3),獨立對考生的技術能力、戰術能力、心理素質以及比賽作風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定。採用10分制評分,分數至多可到小數點後1位。
守門員
考核指標及所佔分值
考試方法與評分標準
專項素質:立定三級跳遠
①考試方法:
考生原地雙腳站立在起跳線後,起跳時不能觸及或超越起跳線。第一跳雙腳原地起跳,可以用任何一隻腳落地;第二跳跨步跳,用著地腳起跳以另一隻腳落地;第三跳雙腳落地完成跳躍動作後,起身向前走出測試區。成績測量時,從身體落地痕跡的最近點取直線量至起跳線內沿。考生可穿釘鞋,其他未盡事宜參照田徑競賽規則執行。每人測試2次,取最好成績。
②評分標準:見表2-4。
專項技術
①擲遠與踢遠
(1)考試方法:如圖2-3所示,在球場適當位置畫一條15米線段作為測試區橫寬,從橫線兩端分別向場內垂直畫兩條60米以上平行直線作為測試區縱長,標出距離數。考生站在起點線後,先將球以手擲遠3次(允許帶手套進行),然後用腳踢遠3次(採用踢凌空球、反彈球、定位球等方法不限),各取其中最好一次成績相加為最終成績。每次擲、踢球的落點必須在測試區橫寬以內,否則不計成績。
(2)評分標準:見表2-5
撲接球
(1)考試方法:考生守門,撲接10個來自罰球區線外射中球門的有效射門球(含地滾球、半高球、高球以及需要倒地撲救的球)。
(2)評分標準:考評員參照撲接球評分細則(表2-6),獨立對考生進行技術技能評定。採用10分制評分,分數至多可到小數點後1位。
實戰能力:比賽
①考試方法:視考生人數分隊進行比賽。
②評分標準:考評員參照實戰能力評分細則(表2-7),獨立對考生的技術能力、戰術能力、心理素質以及比賽作風等方面行綜合評定。採用10分制評分,分數至多可到小數點後1位。
【攻略六】
一級運動員是否免高考
能否多報或同時報考
如何選擇學校
1.國家一級運動員免高考?
2004年11月22日,教育部作出規定,從2015年起,獲得一級運動員、運動健將、國際健將證書及武術武英級以上稱號,並且招生學校對其進行文化考核後認為能夠完成專業培養教學任務的考生,可免於參加高考。
但2018年具體政策還未出,建議大家可以密切關注「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官網 」的訊息。
2.體育單招,會優先錄取一級以上運動員嗎?
2017年部分學校要求專項、文化和綜合分三個指標同時達到學校控制最低線才可以錄取,優先錄取一級以上運動員,具體限制視學校要求而定。
3.一級可以上什麼大學?二級可以上什麼大學?
沒有具體規定什麼等級上什麼大學,這個只是一個標準,你達到了某高校的招生要求就可以參加測試與考試,具體還是要根據你的測試成績排名,需要根據高校當年的招生政策定。
4.可以同時報考兩個大學嗎?
普通高校(比如同濟,復旦,北外,東南這些)的高水平體育招生是可以報很多的,這個就類似於自主招生,但必須達到體育國家二級水平以上的運動員。每年年底開始就要多關注各個高校的官網發布,達到他們高校的招收報名標準,便可報名,但是最終錄取只能選擇一所大學。
體育類院校(比如,北體,上體這些)的體育單招,是全國每年統一在五月份考試,只能報一所高校。
ps:不同高校的招生項目不一定相同。這意味著考生不是所有招生項目都可報考。因此,考生要結合自身特長與成績選報適合自己項目的學校。
5.高水平運動員報考要結合項目與成績選學校嗎?
首先,不是每所院校都招高水平運動員。根據前幾年,全國有268所高校具有招收高水平運動員資格,其中北京高校有28所,這些高校中,既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部委院校,也有北京工業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市屬高校。這些院校的高水平運動員招生項目包括田徑、射擊、遊泳、賽艇、健美操、籃球、排球、足球、桌球、羽毛球、武術、跆拳道、橄欖球、定向越野、攀巖、網球、棒球和壘球等。
由於體育單招考試每年都在變化,專項測試的的分數值在變,文化課考試的分值在變,各個學校的招生比例在變,招生政策在變。
例如:北體2017年招生部分如跆拳道,拳擊需要一級以上水平才可以報名;例如去年跆拳道圍棋、西洋棋、賽艇等專業舉行了全國統一的考試。
建議
從現在起,足球特長生們要開始關注各高校發布的報名信息,考慮好想先選擇哪幾所院校,並時刻關注該高校官網招生動態。其次,對招收報考項目的院校進行比較、選擇後,再朝著招生標準的方向努力。
考生報考高校最好也要拉開梯度,重點院校、一般院校和地方院校都要有所考慮和選擇,這樣能增加被錄取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