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現有設備研發的新型量子加密系統,速度是當前技術的5至10倍

2021-01-15 鎂客網

當並行運行多個該系統時,其運行速度與目前的網速相當。

近日,量子計算機領域開始急速發展,而量子計算機很可能成為黑客破解最複雜的網絡安全密鑰的工具,而當這些代碼被破壞之時,所有的在線數據傳輸(醫療記錄到銀行交易)都有可能受到攻擊。

針對這一問題,量子密鑰分配一直是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最近,在這一方面的研究上,美國多家大學的科學家團隊獲得了質的進展。

量子計算機威脅將至,但量子加密通信現狀堪憂

對量子計算機應用開始之初會出現的問題,俄亥俄州立大學物理學教授Daniel Gauthier解釋道:「我們現在可能會有一臺運行良好的量子計算機,它能夠在不久的將來解開現有的複雜密碼。我們現在真的需要認真思考,怎樣利用各種技術來保護我們的網際網路信息。」

為了避免這一潛在的巨大威脅,研究人員在研製量子計算機的同時,也同時在利用量子的屬性,以在量子計算機上創建量子數據加密。

量子密鑰分配(QKD)是從1984年提出的,但是現在才開始有應用出現,如歐洲科技公司現在銷售的基於雷射的QKD系統;我國用衛星成功得向兩個相距1200公裡的陸基電臺發送量子密鑰。

對於這些應用,杜克大學物理系研究生Nurul Taimur Islam評價道:「這些系統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他們只能以相對較低的速率傳輸密鑰,在幾十到幾百千比特/秒之間,對於大多數實際應用,尤其是上網,這一速度太慢。」

高速新型加密系統

近日,杜克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和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團隊宣布開發了一個新的系統,該系統使得量子加密技術更接近於大規模的使用。

對此,研究人員解釋道:「對於常見的攻擊,該技術保護下的系統是安全的,即使面對可能導致洩漏的設備缺陷,這項技術也是有效的。」

實驗中,研究人員通過調整釋放光子的時間和光子的相位屬性,實現了在每個光子上編碼兩位信息;隨後,他們將這一技術和一款高速探測器配合使用,使其系統的密鑰傳輸速度比其他方法快5到10倍。其中,這款高速探測器是由電氣和計算機工程專業的研究生Clinton Cahall和Duke的電氣和計算機工程教授Jungsang Kim開發的。

關於高速探測器這一設備,Gauthier表示:「我們採用的這個設備,它可以改變光子的某些附加屬性,使我們能夠獲得幾乎翻倍的安全關鍵速率。」

現有設備缺陷已被考慮在內

雖然理論上QKD是完全安全的,但是現實中,因為所有設備都是不完善的,所以這會使黑客利用設備的漏洞進行攻擊。

為了讓這一系統在大部分設備上都是安全的,研究人員仔細分析了他們使用的每件設備的局限性,然後,他們與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電氣和計算機工程教授Charles Lim合作,將這些實驗性缺陷納入理論中。

對此,Islam表示:「我們希望找出系統中的每個缺陷,並將這些缺陷放入系統的研究中,以確保我們的系統在大部分設備上運行都是安全的。」

關於如何利用現有的硬體來實現QKD加密傳輸?

他們表示:雖然發射機有些構造十分特殊,但所有組件目前都可以在市場上買到,並且用光子編碼的加密密鑰可以通過現有光纖線路發送。所以將發射機和接收機集成到當前的網際網路基礎設施中並不是什麼難事。

對此,Islam也進一步表示:「除了單光子探測器之外,其他所有需要的設備都是存在的,而且在工程設計中,我們可能將整個發射器和接收器都安裝在與計算機CPU一樣大的盒子中。」

總結

據了解,他們的系統能夠以兆比特每秒的速率創建和分發加密碼,這比現有方法快五到十倍,並且當並行運行多個系統時,其運行速度與目前的網速相當。

最後,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乾貨在等你!

相關焦點

  • 從「量子霸權」到攻破現有加密算法:進度條才走了1%
    這是量子計算機首次在任何方面都超越了傳統超級計算機。 儘管這個真正的量子計算的首次「勝利」可能看起來不算驚天動地,但從歷史上看,第一個電晶體出現時,人們同樣覺得不會有很大的作用。我們可以預期的是,谷歌研究人員在論文中聲稱的運算速度的雙指數級提升,最終將使量子計算機能夠運行更多的應用程式或模擬任務(比如化學反應的模擬)。面對這類任務,經典超級計算機是無能為力的。
  • 日媒稱日本開發新型加密技術 量子計算機也難破解
    據日媒報導,近日,日本總務省下屬的信息通信研究機構開發出了新型加密技術,連新一代超高速計算機——量子計算機也難以破解。該技術的原理是將需要保護的信息轉換為特殊的數學問題,可代替通信網等現有加密技術來使用。
  • 可交互操作的量子加密系統
    SK Telecom和諾基亞開發了一種原型量子密碼系統,該系統將韓國公司的量子密鑰伺服器與諾基亞的加密設備相結合。該系統於周一在巴塞隆納舉行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展示,它是為了展示兩家供應商之間的互操作性,隨著SK電訊開始推動電信運營商和設備供應商共同開發下一代量子安全網絡。
  • 低功耗設備也能夠運行量子加密方案
    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一種新型加密電路,可以在即將到來的量子計算時代保護低功耗物聯網設備。在不久將來可讓量子計算機上線並推向市場,這可能會推動醫學研究等領域的進步,但如果黑客能夠進入這些領域,他們可能會突破目前保護設備間數據交換的強大加密方案。
  • 行動支付存在安全隱患 量子加密技術為其保駕護航
    導讀隨著物聯網、智能硬體、行動支付、車聯網等新興技術的發展,安全問題愈發受到大眾關注。然而,量子技術發展,使得安全加密變得更加的牢不可破。最近,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量子加密系統,不僅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數據傳輸率,而且有望小型化後應用於行動裝置。行動支付安全近些年來,行動支付發展的十分迅速。
  • 墨子號衛星的發展歷程.量子晶片.量子加密通話手機量子SIM卡
    ,基於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測量坍縮和不可克隆三大原理,單光子的不可分割性和量子態的不可複製性,量子通信還會將信息進行加密傳輸,在加密過程中密鑰是可變的,充滿隨機性,即使被相關人員截獲,也不容易獲取真實信息,讓量子通信無法被竊聽或被計算機破解,從面保證了量子通信絕對安全,通信形式主要分為量子隱形傳態,量子密鑰分發兩種。
  • 3D鋰離子電池最早明年問世 容量是現有產品5倍
    據科技網站PCWorld報導,用戶明年將能用上容量是現有鋰離子電池5倍或更多的新型電池。
  • 若想世界不崩塌,先開發後量子時代加密算法
    當前,整個網際網路系統安全和網絡安全,都會用到密碼技術,而目前最不可被取代的正是公鑰密碼模塊。 公鑰密碼算法一旦被量子計算機攻破,整個網際網路將「轟然倒塌」,那時我們將沒法去銀行,也沒法用電,甚至沒法坐飛機和高鐵。整個網際網路系統會因為失去安全而癱瘓,各種網絡攻擊事件將不斷出現。 可以說,全人類都面臨著量子攻擊的風險。
  • 「思考」量子威脅當前 未來如何保證加密安全?
    這門科學大多數的發展都是基於幾年甚至幾十年前的研究。這種緩慢的發展速度是有原因的。就像藥物和疫苗在進入市場之前要經過多年的嚴格測試一樣,密碼學應用必須基於經過驗證和徹底分析的方法。區塊鏈就是遵循這樣的開發周期的例子。中本聰在比特幣上的工作是對David Chaum在20世紀80年代初首次描述的原則的應用。
  • 「量子狂人」鄭韶輝:量子技術革命將改變人類現有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4月21日,在第三屆長江商學院總裁返校日論壇上,浙江九州量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鄭韶輝作出了結論:「量子+」將取代「網際網路+」,開啟人類第二次信息革命,依託於網際網路的BAT巨頭不久將走上「夕陽產業」的道路,一批依託於量子技術的新型企業會成為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
  • 南瑞集團發布首臺電力量子加密機
    ,發布首臺電力專用一體化量子加密設備NetKeeper-2000Q量子加密機。該加密機彌補了現有產品可能被破解的安全漏洞,為電力通信提供最安全的防護。  量子加密是當今世界最新、最安全的保密技術,其安全性不依賴於算法的複雜度,具有無條件的安全性。目前,國內外量子加密技術研究處在同一起跑線上,南瑞集團在電力行業的研究應用則走在世界前列。NetKeeper-2000Q量子加密一體機實現了量子加密技術與傳統加密算法的融合,提出了解決兩種密碼體系兼容問題的實用化方案。
  • 技經觀察 | 量子計算VS量子密鑰分發技術,全球量子競賽展開
    文章介紹了量子計算對傳統加密方法和安全通信的威脅,量子密鑰分發方法(QKD)及其在加密安全方面的優勢,以及各國在量子信息科學領域的進展和競賽。文章指出,中國快速發展的基於量子的安全通信鏈路可能有損於美國情報機構,並助其在中美有關太空活動的國際協定中獲取戰略利益,但基於中國在量子數據安全方面的領先地位,中美在相關基礎研究領域的合作將有益於美國了解最新技術。
  • 科普問答 | 現有的量子計算機能否破解rsa等商用軍用加密技術?
    群友問:現有的量子計算機能否破解rsa等商用軍用加密技術?實用型的通用量子計算機能做出嗎?如果不能,是因為計算原理導致的嗎?而在量子計算機中,N個量子比特可以處理(2–1)個比特的信息。不過,量子計算機的真實計算能力取決於它所處理的問題,及其是否存在相應量子算法。如果沒有發明好的算法,量子計算機的表現可能與傳統計算機無異,甚至更差。之所以量子計算機被認為能夠破解RSA加密算法,正是因為彼得·秀爾在貝爾實驗室工作期間提出了量子質因數分解算法(也稱秀爾算法)。
  • 我國量子通信技術落地指日可待
    這是中國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歷時三年多建成(2013年7月-2016年11月),在2017年8月底完成全網技術驗收,隨後同年9月29日正式開通。 這意味著,這條連接北京上海兩地核心的京滬幹線,將通過廣域光纖量子通信網絡為線上的金融、政務等機構提供加密通信技術支持。
  • 當量子加密遇上三星,究竟是新瓶裝舊酒,還是全新的加密方式?
    量子概念的提出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由於量子科學涉及面廣,實現難度大,也造成了量子「高冷」的外表,量子概念甚至一度被認為是欺世盜名的偽科學。然而最近傳出三星將在5月推出全球首款量子加密智慧型手機「GALAXY Quantum」,當通訊巨頭遇上「量子」,將會產生怎樣的火花呢?
  • 關於量子加密手機,三星可能和你想得不一樣
    早在 2017 年,韓國 SK 電訊就對外推出了這款晶片,即採用量子密鑰分配 ( QKD ) 技術的新型光纖中繼器。這款晶片可以通過測量光量子態得到的隨機數來加密信息。因為具有隨機性,也就基本上阻斷了被黑客破譯密碼的可能。但 QRNG 的工作機制並不是按照量子力學原理,基於非常高的計算速度來生成完全不可預知的隨機序列,也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密碼系統安全的破解難度。
  • 墨子號發射成功帶動量子晶片.量子加密SIM卡.量子通信與量子手機
    墨子號發射圖片量子衛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院士介紹,量子通信是量子疊加態和糾纏效應進行信息傳遞的新型通信方式,基於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利用這種四維糾纏源首次成功識別了五類貝爾態,並實驗演示了量子密集編碼,一舉把量子密集編碼的信道容量紀錄提升到了2.09,超過了兩維糾纏能達到的理論極限,創造了當前國際最高水平。這項工作充分展示了高維糾纏在量子通信中的優勢,為高維糾纏在量子信息領域的深入研究打下重要基礎。
  • NGK引入反量子加密系統來應對量子計算攻擊
    當前,區塊鏈和分布式帳本技術已有了長足發展並廣泛應用與多種場景中,原因在於其提供透明性,冗餘性和問責性的能力。就區塊鏈而言,此類特徵是通過公鑰加密和哈希函數提供的。但是,隨著量子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量子霸權的實現,通用量子計算機不再是理論上可望而不可及的聖杯,並將在可預見的未來帶來一系列深刻的變化。基於大數分解和離散對數問題的非對稱密碼體制的崩塌是這一轉換中最突出的特徵之一。目前Grover和Shor(格羅弗和舒爾)算法對公鑰密碼學和散列函數構成了重要威脅,迫使我們重新設計具有量子抗性的區塊鏈密碼系統,以承受潛在的量子攻擊。
  • 《經濟學人》封面:量子技術的研發與商業化應用
    英國有一個價值 2.7 億英鎊(3.3 億美元)的計劃,歐盟已經為一項全歐盟項目預留了 10 億歐元(10.8 億美元)。許多量子技術都有安全方面的含義,所以國防部門也在提供資金。 許多公司已經在準備量子技術的未來。
  • 後量子加密究竟是什麼?
    2015年,研究人員曾得出結論,認為量子計算機需要10億個量子比特才能夠非常高效地破解2048位RSA加密系統;但最近的工作表明,一臺擁有2000萬量子比特的計算機已經足以在短短8個小時之內完成這項任務。好在這仍然遠遠超出了現有最強大量子計算機的能力上限;目前最先進的量子計算機僅有128個量子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