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二號」完成歷史使命再入大氣層

2020-11-27 中關村在線

    中關村在線報導: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完成全部拓展試驗,計劃於19日擇機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將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天宮二號是2016年9月15日發射太空進入軌道的,截止到現在已經在軌飛行超過1000天時間。


「天宮二號」完成歷史使命再入大氣層

先來認識一下「天宮二號」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是在「天宮一號」備份目標飛行器基礎上改進研製而成,由實驗艙和資源艙組成。


「天宮二號」的結構圖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總長10.4米,艙體最大直徑3.35米,太陽帆板展開後翼展寬度約18.4米,起飛重量約8.6噸,具有與神舟載人飛船和天舟貨運飛船交會對接、實施推進劑在軌補加、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等重要功能。

「天宮二號」有什麼作用?

    「天宮二號」的日常工作非常忙碌,到目前為止,它完成了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對接,將太空人運送至天宮二號,完成了太空人中期駐留,完成了考核面向長期飛行的乘員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相關技術,完成了對接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驗證了推進劑在軌補加技術等等,天宮二號還完成了中國空間站發展的重要使命。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

    為天宮二號太空實驗室定製的高性能航天「數位相機」,安裝在天宮二號對地觀測面的「肚子」上,能夠實現跟隨天宮二號的飛行角度變化從多個方位對地成像。

    這臺「數位相機」具有信噪比高的特點,地面解析度達到100米,所看到的地表景物細節更加精細。這些新型的探測圖像將可廣泛應用於氣象預報、大氣探測、氣候變化、農業生產、海洋災害預防、航海安全保障等多種領域。

太空培養植物

    航天發展非常迅速,如果人類長期在太空中生活,那麼在太空中培養植物就是重要的課題。


在太空中種植植物

    在天宮二號上,設計了一個溫度適宜、光照可控的迷你培養箱,實現了從種下種子,一直到收穫種子的全過程。以往的太空植物培養實驗周期都不超過20天,只能展開幼苗階段的實驗,而這次是我國首次在空間完成「從種子到種子」全過程的空間植物培養實驗。

    天宮二號的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小型空間實驗室,旨在解決一定規模、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具備開展各種工作和試驗的條件。

我國正式邁入「空間站時代」

    上世紀90年代,中國制定載人航天「三步走」發展戰略:一是航天員上天;二是多人多天飛行、航天員出艙,實現飛船與空間艙的交會對接,並發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室;三是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對接

    2011年9月29日,長徵二號FT1運載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沖天而起,將天宮一號精準發射入軌。隨後,天宮一號相繼迎來神舟九號和神舟十號,完成太空飛行器組合體控制與管理、航天員在軌駐留保障等一系列技術試驗驗證,獲得大量有價值的數據信息和應用成果。2018年4月2日,它完成使命,入落南太平洋中部區域。


「快遞小哥」天舟一號成功與天宮二號握手

    如今,隨著天宮二號任務的結束,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空間站工程也將全面展開,中國也由此正式邁進「空間站時代」。

02蘋果iPhone XR詳細參數

相關焦點

  • 天宮二號為何此時離軌?總設計師:完成使命 繼續飛行佔用資源
    天宮二號為何此時離軌?總設計師:完成使命 繼續飛行佔用資源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7月20日 14:24 A-A+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設計在軌壽命2年,而它實際飛行達到了2年零10個月,並且再入大氣層之前,它所有的設備都狀態良好,那麼我們為什麼選擇現在就讓它再入大氣層呢?在隕落的過程中我們如何保證安全呢?  繼續飛行 佔用大量測控資源
  • 天宮二號完成歷史使命,即將完美謝幕
    在軌運行了1036天後,它完成所有的預定任務,根據計劃於今天晚間受控再入大氣層,將以一道耀眼的光輝完美謝幕。在億萬國民的矚目下,像流星一樣划過天空、燃燒自己,化作絢爛奪目的璀璨,散落在美麗的南太平洋,完成永載史冊的告別。天宮二號天宮二號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重8.6噸。
  • 天宮二號再入成功!中國正式進入空間站時代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於北京時間2019年7月19日晚間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任務圓滿完成,我國正式進入空間站時代。
  • 中國官方:天宮一號即將再入大氣層燒毀
    至於墜毀具體時間,經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和專業機構分析,預計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的時間在2018年3月31日至4月4日之間。後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官方網站會每天發布有關天宮一號的監測預報信息。天宮一號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進行6次交會對接,完成了各項既定任務,為中國載人航天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 官方公布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預計時間
    作為我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即將迎來「謝幕」——再入大氣層燒毀。    來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官方網站的消息顯示,截至2018年3月25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運行在平均高度約216.2公裡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208.1公裡、遠地點高度224.3公裡),整器結構完整,即將再入大氣層燒毀。
  • 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
    2018年4月2日消息,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消息,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
  • 天宮二號的「傳奇一生」
    2019年7月19日21時06分,天宮二號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全部任務圓滿完成。天宮二號是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從「光榮上崗」到「功成身退」,天宮二號經歷了怎樣的「傳奇一生」呢?
  • 天宮一號4月2日完成歷史使命,預計再入時間為8時49分
    資料圖:天宮一號中國日報4月2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 4月2日早上,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2018年4月2日5時,天宮一號運行在平均高度約138.8公裡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約136.0公裡、遠地點高度約141.6公裡、傾角約42.7度),預計再入時間為4月2日8時49分(最早時間8時11分,最晚時間9時33分),再入區域中心點位於西經19.4度,南緯10.2度。
  • 「數」說天宮二號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結構示意圖 2016年9月15日 天宮二號在中秋月夜成功發射2019年7月19日 天宮二號受控離軌再入大氣層
  • 整器結構完整 天宮一號即將再入大氣層燒毀
    即將重返地球的中國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何時何地再入大氣層備受關注。
  • 天宮二號完美「謝幕」—新聞—科學網
    7月19日晚,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抓總研製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以受控的方式,圓滿完成離軌和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
  • 天宮二號回家 天宮二號回家有什麼意義?
    天宮二號回家 天宮二號回家有什麼意義?時間:2019-07-19 12: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天宮二號回家 天宮二號回家有什麼意義?天宮二號回家.在外漂泊3年之後,天宮二號終於要在今天踏上歸途.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完成全部拓展試驗,將於今天重返地球,預計在大氣層最後發光發熱後,剩下部分未燃燒盡的殘骸將落入南太平     原標題:天宮二號回家 天宮二號回家有什麼意義?
  • 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進入倒計時 專家回應「砸落說」
    央廣網北京3月31日消息(記者王晶) 天宮一號作為我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對於國人來說並不陌生。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30日發布消息稱,預計北京時間2018年4月1日±1天,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這一消息的發布,引起航天愛好者及外界的極大關注,再入大氣層的過程如何進行,會砸中地面嗎?
  •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將再入大氣層 會墜落到地面嗎?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介紹,截至3月25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運行在平均高度約216.2公裡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208.1公裡、遠地點高度224.3公裡),整器結構完整,即將再入大氣層燒毀。
  • 在太空飛行了6年多 天宮一號將再入大氣層最後一次「燃燒自己」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官方網站消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消息稱,4月1日8時,天宮一號運行在平均高度約167.6公裡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約161.0公裡、遠地點高度約174.3公裡、傾角約42.70度),預計北京時間2018年4月2日再入大氣層。  這將是天宮一號最後一次「燃燒自己」。
  • 天宮二號明明還可以再飛數年,為何主動退休?答案在這!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邱晨輝 通訊員 郭兆煒 保石闊別地球母親1036天之後,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終於再次踏上故土。7月19日晚,天宮二號以受控的方式,圓滿完成離軌和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
  • 太空勞模,歡迎回家,中國正式通知聯合國:天宮二號預計墜落地點
    據了解,天宮二號是繼天宮一號後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二個空間實驗室,主要開展地球觀測和空間地球系統科學,空間應用新技術、空間技術和航天醫學等領域的應用和試驗,包括釋放伴飛小衛星,完成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的對接等,目的是為了打造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
  • 天宮二號燃燒謝幕 權威解答為何"非毀不可"
    7月19日21時06分,天宮二號在地面指揮人員的指令下受控離軌,主體在大氣層中燒毀,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海域。去年4月2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無控再入大氣層。不同的是,此次天宮二號採取受控方式離軌,這是繼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後,我國第二次實施太空飛行器受控離軌。
  • 功勳太空飛行器天宮二號燃燒謝幕 權威解答為何「非毀不可」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今晚「回家」。7月19日21時06分,天宮二號在地面指揮人員的指令下受控離軌,主體在大氣層中燒毀,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海域。去年4月2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無控再入大氣層。不同的是,此次天宮二號採取受控方式離軌,這是繼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後,我國第二次實施太空飛行器受控離軌。
  • 永遠的「天宮」 不朽的傳奇
    在軌運行了1000多天,完成所有預定任務之後,它根據計劃將於北京時間7月19日受控再入大氣層,以一道耀眼的光華完美謝幕。很多人清晰地記得,就在1年多之前,天宮一號在軌運行2300多天後,在億萬民眾的矚目之下,再入大氣層,化作絢爛奪目的璀璨,完成了永載史冊的告別。天宮一號和天宮二號實際在軌運行周期雖然遠長於預期,但是作為太空飛行器,其「服役」期終究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