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馮小剛執導的《不見不散》中,葛優扮演的劉元有個經典橋段曾為人津津樂道:「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寬50公裡的口子,讓印度洋上的暖溼氣流經尼泊爾吹進青藏高原,徹底改變那裡惡劣的生態環境,摘掉那裡的落後帽子,把青藏高原變成美麗富澆的魚米之鄉。」
這放在電影裡只不過是一個笑點,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個橋段的靈感其實來自於一個富豪,他是馮小剛電影的投資者,而「炸喜馬拉雅山」就是他曾經的一個真實想法,這個人就是牟其中。
牟其中當前因為致力於解決各地資源不平衡的問題而大賺一筆,後來意識到那個時候的中國最需要發展的是農業,而要發展農業就一定要把水利工程搞起來。於是,他就有了炸喜馬拉雅的想法。
而且他並不只是說說,他請來了很多水利專家,用來論證炸喜馬拉雅山的可能性。除了這個想法之外。牟其中還有很多其他的比較瘋狂的想法,像是將陝北的溝梁卯塬全部炸平,將陝北改造成「江南」;開發滿洲裡,將其發展成「北方的香港」等等
只不過,這些都是超大工程,真正實施起來的難度不言而喻。最終,「炸喜馬拉雅山」和「改造陝西」的想法沒有落實,而「改造滿洲裡」的計劃運作了二十多年依舊沒有什麼結果。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牟其中是個「瘋子」,腦子裡淨是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
但實際上,牟其中並不瘋,它能成為大富豪也正是靠這些前衛的想法。即便在這個過程中三次入獄,因為他的商業頭腦超前,一直都被人敬重。
一開始的牟其中發表過很多文章,但因為其中有一些文章內容敏感,導致他被捕入獄。出獄之後的牟其中認準了市場經濟,開始邁入商界。原先做的生意是在重慶低價購買座鐘,然後跑到上海高價售賣。通過這種「賺差價」的方式,牟其中在那個萬元戶都很少見的年代,第一年就賺了8萬元。
但是好景不長,到了第二年,他卻因「投機倒把」又入獄了。一年之後,牟其中再出獄,這一次他做起了「大事」。他聽說蘇聯要出售飛機,就看到了其中的商機。
牟其中發現,當時的蘇聯物資短缺,而國內有很多廠子積壓了大量貨物賣不出去。於是他就開始進行「資源調配」,用罐頭、暖水瓶等物資換來了飛機,而他就在中間賺差價,一下子賺了1.6億。
那是牟其中最輝煌的時候,當時他不僅成為了大富豪,包括潘石屹、馮侖等人都跟著他後面幹過。但是到了1999年,牟其中又因涉嫌信用證詐騙罪再次入獄,被判無期徒刑。後來因為表現良好,牟其中在2016年出獄,之後還出資1000萬成立了其中集團。即便三次入獄,但因為商業發展眼光獨到,牟其中現在依舊是很多富豪的嚮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