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太酷了!用「旋轉屏」實現逼真的3D懸浮全息投影效果
↑ 點擊上方「電子工程專輯」關注我們
科幻電影情節中常出現的立體投影影像,如今透過全息投影(Hologram)技術便能真實呈現在眼前。今年在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 2017)中,英國倫敦新創公司 Kino-mo 所展示的 3D 浮空全息投影影像,無論是商品或動畫人物影像都活靈活現,吸引了在場眾人目光。
Kino-mo 在去年 CES 展會就展出過全息投影顯示技術,當時所呈現的成像就已經相當逼真吸睛,只不過那時候並沒有加入懸浮和 3D效果,當時的看點是極為逼真細膩的全息影像,經過一年時間的研發,這一次 Kino-mo 帶來的3D 懸浮全息投影在保證影像逼真度的前提下,加入了 3D和懸浮效果。
Kino-mo 在本次CES 新創專區尤裡卡公園(Eureka Park)展示最新全息投影技術,依舊吸引大批人潮湧進展位一探究竟。來CES尋找好產品有個經驗,那就是先去人最多的地方,這種篩選方式簡單粗爆。雖然個別人多的展臺是被禮物所吸引,但基本上人多的展臺所展示的產品還算OK。
▲ Kino-mo 在 CES 2016 展示全息投影顯示技術(圖片來源:Kino-mo)
Kino-mo所打造的全息投影設備「Hypervsn」沒有複雜的線路設計,主要由晶片、磁鐵、發光二極體(LED)技術及螺旋槳葉片投影機整合而成;葉片在設備啟動下隨之轉動,繼而投射出效果逼真的3D浮空全息投影影像。Kino-mo 共同創辦人 Art Stavenka表示,全息投影適用於商品展示和營銷推廣,有望成為數碼顯示技術新替代方案,但礙於成本過於高昂,加上設置和內容創建方面都有技術瓶頸,因此仍未能投入大眾市場。
▲ 旋轉的「屏幕」,當較細的葉片旋轉後,會有一種透明消失的感覺,之後再將視頻畫面展示在高速旋轉的葉片之上,造成投影在空氣中的假象,加上特殊處理的3D視頻,效果很逼真。
▲ Kino-mo 全息投影設備能投射浮空影像,商品展示效果生動逼真(圖片來源:Kino-mo)
▲ (圖片來源:Kino-mo)
Stavenka 說明,Hypervsn沒有繁複的設置步驟,主要由晶片、磁鐵、發光二極體(LED)技術及螺旋槳葉片整合而成。不僅安裝方便、隨插即用,內容創建也相當快速直覺,透過無線網絡便可將內容檔案傳輸到雲端平臺串聯使用,舉例來說,如果速食業者將百組Hypervsn設置在各個門市,業者只需從單一位置,透過平臺便能一鍵遙控傳輸內容;成本方面也相對較低,依設備尺寸大小,單價從 1,000美元至 3,000美元不等,以現場所展出的設備尺寸而言,單價為 2,500 美元,目前已開放預購。
▲ Kino-mo 在今年 CES 展示 Hypervsn 全息投影技術, 鏡頭捕捉下可見設備葉片轉動效果。裂縫為拍攝原因,肉眼觀看時無裂縫,不過當走近仔細觀看時發現顯示的畫面閃爍得比較厲害。(圖片來源:TechCrunch)
Kino-mo全息投影技術適用於中小型投影,影像在一定距離和角度下仍清晰可見,除了能用於室內展示外,甚至還能安裝於自行車車輪上,不管是在靜止狀態或騎行中都能清晰顯示影像。至於未來是否有機會走進家庭取代電視?Kino-mo則表示一切都有可能發生,不過目前主要著重在前述應用及 B2B 零售市場。
▲ Kino-mo 設備用於自行車輪 (圖片來源:Kino-mo)
雖說上面的過程看似簡單,不過後臺數據處理量其實還是蠻大的,微處理器和傳感器會定位好每一個發光二極體的角度、速度和位置,綜合之後將3D圖像精準的顯示到旋轉的葉片上;從現場體驗來看,在距離3米左右的時候觀看效果非常不錯,不過再近一些就會明顯看到畫面在抖動,還可以看到旋轉的東西。而且由於旋轉效果,所以投射出的屏幕形狀只能是圓形,在拼接演示的時候,中間有空餘。
不過在產品初期公司就已經給其定了位,研製的目的不是為了3D電影,而是將這項技術運用到戶外廣告之上。總之與我們想像的全息投影還是有些差別,如果這東西用手勢去操作,還真怕把手打壞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