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從今天開始將會不定期更新減肥秘籍。發這篇特輯的初衷很簡單,幫助那些有毅力想減肥,但卻沒有合適方法的朋友。(補充一下,這邊分享的僅為減肥方法,健身領域並不熟悉)
大家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減重勇士聚集地
第一期,主要給大家分享一下減肥期間的必備知識。
PS:減肥期間一臺數字體重秤是必須的,可以隨時看到體重的變化,數位化的體重更能建立自己的信心!
第一點BMI指數
BMI指數(Body Mass Index),是指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指數,即身體質量指數,是目前在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主要用於統計用途。
你是否需要減肥,該減到多少斤,下面附一張標準表。
第二點 熱量
1、什麼是熱量:人體每時每刻都在消耗能量,這些能量是由食物中的產熱營養素提供的。食物中能產生熱量的營養素有蛋白質、脂肪、糖類和碳水化合物。它們經過氧化產生熱量供身體維持生命、生長發育和運動。熱能供給過多時,多餘的熱量就會變成脂肪貯存起來,時間久了,身體就胖起來了。
2、熱量的單位:營養學中用「千卡」做熱量的單位。1千卡是1L水由15℃升高1度所需要的熱量
熱量消耗的途徑主要有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礎代謝率,約佔了人體總熱量消耗的65~70%,第二部分是身體活動,約佔總熱量消耗的15~30%,第三部分是食物的熱效應,佔的比例最少約10%,這三者的比例大致已經固定。
熱量的單位:大卡, 1大卡 = 1000卡
飲食中可以提供熱量的營養素是糖類(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酒精、有機酸等。它們所含的熱量,以每克為單位,分別是:糖類(碳水化合物) 4大卡、脂肪 9大卡、蛋白質 4大卡、酒精7大卡、有機酸2.4大卡。
計算食物或飲食所含的熱量,首先要知道其中熱量營養素的重量,然後利用以下公式計算:
熱量(kcal)=糖類克數×4+蛋白質克數×4+脂肪克數×9+酒精克數×7
成年人消耗的熱量利用在三方面:基礎代謝量、活動量、食物熱效應;成長階段與懷孕階段還需要額外的熱量以供建構組織。
現在食物包裝上都會標註熱量,通常單位是焦耳,這裡附一個卡路裡和焦耳的換算公式。
1卡路裡 = 4.1868 焦耳 1000焦耳=238.8459卡路裡
從上面看,計算食物熱量的公式十分複雜,我們可以通過薄荷健康這款app讓事情變得簡單,上面有各種食物的熱量。當然這個數值只是參考 隨著食材的改變,烹飪方法的改變,熱量肯定也會有所改變。
第三點 人日常需要多少熱量?
1、人體正常每天至少需要攝取1500卡的熱量。
人體每天所需的熱量與體重身體活動程度有關,一般而言,如果以一個60公斤標準體重的人,在休息狀態時,一天需1500—1600大卡;如果是中等活動量,一天需1800—2000大卡。
2、成人每日需要的熱量計算公式:
人體基礎代謝的需要的基本熱量+體力活動所需要的熱量+消化食物所需要的熱量。
消化食物所需要的熱量=10%*(人體基礎代謝的需要的最低熱量+體力活動所需要的熱量);
成人每日需要的熱量=1.1*(人體基礎代謝的需要的最低基本熱量+體力活動所需要的熱量)。
已上便是第一期的全部內容,希望這些基礎知識會讓你對減肥有個初步了解,後面想到什麼的話會在後續的特輯中再補充。預告下,第二期,主要分享減肥的心態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