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暴雨連下31天,北極圈高溫38℃,印度蝗災,背後都是同一個原因?

2020-11-24 騰訊網

2020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半,但這半年,過得實在太——「魔幻」:

6月29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全球疫情第一波根本還沒過去,新冠病毒仍在以每天感染十幾萬人的速度蔓延,全球每18秒就有一人因此喪命

話音未落,6月30日又有「噩耗」傳來:中國研究人員發現了新型豬流感,「高度適應感染人類的所有基本特徵」,可能引發新一場大流行病。

屋漏偏逢連夜雨,7月2日,中央氣象臺已經連續31天發布了全國暴雨藍色預警,持續時間為近年來少見。

中國之外,墨西哥、美國、紐西蘭、日本,在今年6月幾乎同時爆發地震;而年初,非洲25年一遇的蝗災,現在又侵入了印度、南美;北極圈氣溫突破極值,美國氣象部門預計,2020年將會是有記錄以來地球上最熱的一年……

看上去,人類世界處處硝煙四起、危機重重。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氣象學家威爾·斯特芬在研究中指出15個已知的全球氣候臨界點,已經有9個激活了,長此以往,「人類文明的崩潰將會是最可能的結果」。

澳大利亞著名氣候學家威爾·斯特芬說的9個已激活的氣候臨界點:1.北極海冰面積減少;2.格林蘭冰蓋消融加速;3.南極西部冰蓋消融加速;4.南極東部冰蓋消融加速;5.凍土層開始融化;6.亞馬孫雨林面臨經常性乾旱;7.高緯度森林開始消失;8.珊瑚礁大規模死亡;9.大西洋環流減弱。

所以……情況真的已經這麼糟糕了嗎?

那些年潑下的大雨

其實,要想看清全球的自然危機的全貌,眼下就有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我國南方的暴雨。

從6月2日開始,我國南方各省都經歷了一輪強降雨過程,以湖北為例,6月就出現了5次強降雨,其中不少地方打破了有氣象記錄以來的單日降水量極值。

不少網友表示,這哪裡是下雨,明明是天上有人在倒水

點擊播放 GIF 2.8M

風景如畫的廣西陽朔,更是直接被泡在了水裡:

圖片來源:新華社

貴州銅仁沿河縣,由於大暴雨,洶湧的洪水則直接穿過街道,從堤壩湧入烏江,形成了一條近千米寬的大瀑布奇觀:

6月22日,貴州銅仁。受強降水影響,沿河縣城出現內澇災害,一主幹道因沿河而建,與河面落差20米,出現了「瀑布」景觀。視頻裡面,湍急的洪水從路邊溢出,排往河裡,街邊掛起了一道土黃色的瀑布。由於擔心泥石流、滑坡等災害威脅人們安全,沿河縣實行了交通管制。

視頻來源:瀟湘晨報

根據《人民日報》6月12日的報導,入汛以來的洪澇災害已造成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等22省(區、市)580萬人次受災。

看到這裡,背後的原因不說,你也肯定已經猜到了:全球氣候變暖

不過你的心裡也許正在嘀咕:這不是什麼新的知識點啊,還用你科普?!氣溫上升了,海洋裡的水分蒸發量就大了,南方本身降雨就多,近水樓臺先得月,肯定降雨量就大啊!

表面上看起來,這確實和近期的一些數據完美地邏輯自洽了,比如,重慶、湖北、安徽、江蘇等地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平均明顯偏多。但實際上,這個論證過程是完全錯誤的

事實上,全球氣候變暖對我國的影響,還真不是會讓整體降水量增多,根據多年的統計數據表明,恰恰相反

2020年7月1日,雲南昆明,當地迎來持續降雨天氣。

中國科學院的左洪超教授發表於2004年的一篇論文就分析統計了我國近50年氣溫及降水量的變化趨勢,他發現:新疆、東北、華東等地區降水明顯增多,而西北中部、華中-華北降水有明顯減少的趨勢

無獨有偶,武漢區域氣候中心的數據也顯示,2005年-2012年,武漢連續6年的降水較常年偏少。根據《中國水利年鑑》的統計數據,2018年,湖北的年降雨量較2017年減少了18.1%,較常年值減少了9.1%,也符合以上判斷。

根據2019年武漢天氣的歷史數據,9月的30天時間裡,僅有一天是小雨。

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我國降雨的另外一個方式是,改變了相關的大氣環流特徵,或者說是造成了ENSO事件,使得6-8月份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位置向西移動,這樣就會使得我國夏季降雨偏多、偏猛。

例如2015年,關穎慧博士的論文中就指出,從1960-2012年的53年間,長江流域的總降水量基本沒有太大變化,但是降雨強度、極端降雨量、極端強降雨量、最大一天降雨量、連續五天最大降雨量均表現出顯著增加趨勢

陳金明2014年的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結論,並且進一步發現,1960-2009年的近50年時間裡,長江流域極端降水過程事件有變集中和提早的趨勢

例如,環球網就報導過,2016年僅6月30日至7月6日的一周之內,武漢就降下了全年44%的雨量。而深圳市氣象臺早在今年1月份就預計2020年雨量總體略偏少,但仍然會有極端強降水、極端暴雨天氣。

另一個重要信息是,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CAR)統計了過去100年裡北半球的氣象數據發現,自1920年以來,隨著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使得地球溫度急劇上升,北美中部、中國幾乎全境的降水量都大幅下跌,乾旱頻頻

所以,全球氣候變化,讓人覺得降雨增多了,只不過是一種錯覺

繼2019年之後

2020再次成為史上最熱的一年

除了暴雨,我們另一個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現在的天是一年比一年熱。

其實早在今年3月份,南半球還處於夏季的時候,阿信在《病毒流行,山火肆虐,南極滲「血」,人類的危機已經開始?》一文中就提到過:

科學家早在2月就在南極西摩島上測得20.75℃的新高溫紀錄,這是100多年來南極溫度有記錄後首次超過20℃。紐西蘭東部海域平均溫度提升了5.5℃,造成了超過50萬隻貝類生物的死亡。

而這絕不會只是一次孤例事件。果不其然,輪到北半球的夏季(當地時間6月20日),位於北極圈內的俄羅斯西伯利亞小鎮維爾霍揚斯克出現了38℃高溫,一根雪糕放在陽臺上沒多久便融化。

維爾霍揚斯克當日的氣溫監測圖。圖片來源:世界氣象組織

這個數字,比往年的平均溫度高出了近20℃,打破北極圈內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紀錄,而在不少氣候學家的預測模型中,這一數值本應該在80年後才會達到。

西伯利亞作為世界著名的寒流原產地,現在居然融化成了塞上江南。

經濟學家預計,按照今年夏天的趨勢熱個幾年,說不定西伯利亞這片不毛之地將來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產糧區了。

理想總是豐滿的,現實卻是,住在那裡的人也許熬不到麥浪滾滾的將來,就被各種次生災害折騰得夠嗆。

5月,因為永凍層的軟化導致支撐儲油罐的支架下沉,儲油罐坍塌,最終導致了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一起嚴重的柴油洩漏事故。

圖片來源:Greenpeace Russia

兩萬噸柴油傾瀉而出,染紅了一整條河,汙染了5萬平方米的土地,直奔北冰洋,成為了一場生態環境的災難。

點擊播放 GIF 0.6M

氣得普京總統在直播會議裡直接質問當地行政長官:「怎麼事情發生兩天了你才知道……你沒病吧?

熱得不行的不止有西伯利亞,6月中,美國阿拉斯加冰川轟然倒塌,五層樓高的冰川落入水中,激起了巨大的水花。

點擊播放 GIF 1.9M

遊客無知地歡呼著,慶祝著自己不虛此行,見證到了壯觀的景象。

格陵蘭島冰蓋的融化速度已經比20世紀90年代快了七倍,而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也曾警告道:海平面的上升快於此前預測,海拔低的島嶼和沿海城市面臨洪澇風險。(相關閱讀請參閱:《這個國家花2000億搬個家,民眾炸了!》)

但兩極地區的冰川融化所帶來的真正恐怖,遠不在此。真正恐怖的是:冰川凍土會釋放出的大量甲烷進入大氣層,氣候變暖導致甲烷濃度升高,而甲烷的溫室效應又會進一步驅動氣候變暖。

一旦甲烷在大氣中的含量突破了臨界點,人類就將徹底失去控制氣候變暖的主動權。

1980-2020年的全球大氣甲烷含量成上升趨勢。

圖片來源: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

而這一進程,貌似正在開啟。去年,阿信還大驚小怪地在《140年來最熱!人類有沒有可能被「清蒸」致死?》一文中驚呼,今年,世界氣象組織就說,不要慌,2020年才是全球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夏天

如果人類不採取措施控制氣候變暖的趨勢,可以想見,今後的每一年都會是「史上最熱一年」。你以為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到這裡就完了?那就太天真了。

早在2014年的新聞報導中,就有專家預測,隨著全球變暖的趨勢,未來蝗災發生的規模會越來越大

2020年的印度蝗災。

話猶在耳,2020年初,一場蝗災自東非浩浩蕩蕩席捲印度和巴基斯坦,當時弄得人心惶惶。

本以為就此消停,不成想,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說,6月底和7月可能還將有第二輪蝗災,並且規模大約是第一輪蝗災的20倍

目前蝗災發生的範圍不僅涵蓋了之前的東非、印度、巴基斯坦、中亞等國家和地區,而且在南美的阿根廷和巴西也有發生。

點擊播放 GIF 1.1M

6月11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糧食展望》報告指出,由於疫情帶來的市場紊亂以及氣候變化下旱災、蝗災影響的持續,全球正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留給人類的時間還有多少?

回到文章開頭提到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氣象學家威爾·斯特芬。6月5日,在就2020年的這一系列災難接受記者採訪時,他表示,氣候變化似乎已經是一種不可逆的趨勢,他用鐵達尼號來類比人類的命運:

「如果鐵達尼號意識到自己遇到了麻煩,它需要大約5公裡來減速和掌舵,但當它距離冰山只有3公裡時,註定要沉沒。」

思想家與經濟學家傑米裡·裡夫金在《零碳社會》一書中也提到,過去十年間,災難性氣候事件和極端降水事件越來越多,地球上的生物群落已經跟不上目前地球水循環的失控速度,時刻處於崩潰之中

而此時的地球,卻迎來了一個人類大爆發的時代,現今人類的數量已經超過了曾在地球上生存過的任何大型動物的生物量100倍

愛德華·O·威爾遜,被譽為「生物多樣性之父」。

傑出的生物學家愛德華·O·威爾遜說:「人類活動導致物種滅絕的速度不斷加快,到21世紀末足以使一半以上的物種滅絕。」而這些行為最終也將我們推向了危險的邊緣。

大衛·奎曼在《致命接觸》中就提到:

人們用碳排放改變地球氣候,這可能反過來改變致命傳染病毒生存的維度範圍;人們不斷蓄養家畜進行大規模生產,不斷擠佔野生物種的生存空間使得這些動物更容易感染病原體,並為病原體進化出新的形式提供充足的機會。

進入21世紀以來,造成全球大流行的傳染病中,大部分都是人畜共患疾病:SARS、禽流感、豬流感……

根據最新的衛星監測顯示,今年亞馬孫雨林的人為縱火更甚去年,原因就是為了開墾出更多的草場蓄養牲畜,亞馬孫雨林已經逼近再也無法再生的臨界點。圖片來源:NASA

相關焦點

  • 北極圈內罕見高溫,高達38攝氏度,或會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
    北極圈內出現高溫,今年是怎麼了?背後或都是人類行為導致!今年的地球和以往不同,經歷了疫情、蝗災和高溫,這都間接的傷害了地球,時間的推移讓地球的氣候變化更為嚴重,不知從何開始,溫室效應仿佛被摁下了「加快鍵」,近幾年的高溫變化越來越大。
  • 北極圈中出現38℃高溫,這不是熱帶!事出反常必有因啊
    可能很多朋友還對去年夏季的炎熱程度記憶猶新,印度等南亞地區的國家氣溫動輒四五十攝氏度,西亞、北非、歐洲等國家的氣溫也屢創新高,北極圈內及格陵蘭島的冰架大部分融化,全球變暖在氣溫方面的警示,赤裸裸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 北極圈測得38℃高溫,屬常態嗎?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報導,當地時間6月20日,位於北極圈內的俄羅斯西伯利亞小鎮維爾霍揚斯克測得38℃高溫,打破北極圈內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紀錄。  消息一出,人們心中惴惴,災難電影《2012》描繪的那種洪水滔天的世界末日景象難道就要來到了嗎?
  • 俄羅斯西伯利亞一城市高溫38 ℃ 或刷新北極圈高溫紀錄
    來源:海外網維爾霍揚斯克達到38℃(每日郵報)海外網6月21日電當地時間20日,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維爾霍揚斯克市(Verkhoyansk)白天溫度達到了驚人的38℃,比同期平均溫度高出16℃。該溫度獲得認定後,將刷新北極圈內的最高氣溫紀錄。
  • 北極圈出現38℃罕見高溫天氣
    高溫預警,強降雨和洪澇災害侵襲,這個夏天,高溫酷暑的溼熱天氣一直伴隨著人們。城市化的進程速度很快,到處都是鋼筋混凝土,到處都是高樓大廈,城市中的綠色越來越少,每到夏天來臨,人們仿佛被蒸煮一般,溫室效應愈加明顯。
  • 北極圈首迎38℃高溫,這是一種不好氣候預示嗎
    在我們印象中,北極地區氣溫一直都很低,一般情況下,都處在0攝氏度以下,過去實情確實是這樣,但現在變得有些不確定了,隨著氣候環境的大變,北極圈地區多次被太陽曬得「發燒」了,2018年夏季,北極科考站記錄數據顯示,北極地區出現有史以來最高溫30攝氏度,如今這個紀錄再次被打破,再次創下歷史新高。
  • 極端高溫肆虐全球,連北極都30度了!
    共青團中央有態度 有溫度 全網青年都在關注來源:共青團中央綜合整理自:央視新聞(、中國天氣網、新浪微博@共青團中央、科學加、新浪科技等導讀近日,中央氣象臺連續20天發布高溫預警,局地可達40℃……熱。到。靜。止。
  • 北極圈38度高溫又破紀錄!或有更危險的事可能發生?
    據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地區的維爾霍揚斯克市的消息稱,當地時間2020年6月20日下午,氣象監測站的氣溫在烈日下達到了38度,打破該市6月最高氣溫和全年最高氣溫記錄和北極圈內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甚至就在2020年6月20號下午,北極圈以內的維爾霍揚斯克市測到了北極圈有史以來的最高溫度。2020年以來,北極圈可以說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這種異常高溫了,前段時間才出現了一個高達30度的氣溫,如今又刷新了記錄。令人咋舌的是,這個在我們中國也不常出現的高溫天氣,竟然發生在北極圈內!
  • 北極圈附近著火了,出現「火鳳凰」圖案,多處燃燒熊熊大火
    在2020年裡,地球出現多種無法阻止的自然事件,北極圈出現破紀錄38攝氏度高溫,大量冰川融化,非洲蝗災死灰復燃,正在吃掉數萬人口糧,還有猖獗的野火,給地球生態環境帶來了極大影響。現在,隨著北半球夏季高溫天氣的到來,北極圈附近地區也成為野火燃燒下一個目標,俄羅斯西伯利亞東北部的雅庫特雖然人口不多,這裡是世界最冷地區之一,其中一半面積位於北極圈範圍內,即便如此,自紀錄以來,雅庫特地區共發生過230起野火。
  • 北極圈附近著火了,呈現「火鳳凰」圖案,多處燃燒熊熊大火
    在2020年裡,地球出現多種無法阻止的自然事件,北極圈出現破紀錄38攝氏度高溫,大量冰川融化,非洲蝗災死灰復燃,正在吃掉數萬人口糧,還有猖獗的野火,給地球生態環境帶來了極大影響。現在,隨著北半球夏季高溫天氣的到來,北極圈附近地區也成為野火燃燒下一個目標,俄羅斯西伯利亞東北部的雅庫特雖然人口不多,這裡是世界最冷地區之一,其中一半面積位於北極圈範圍內,即便如此,自紀錄以來,雅庫特地區共發生過230起野火。
  • 北極圈著火,氣溫直逼38度!2億年前暴雨或再現?劉慈欣:要警惕
    大約在2億年前,地球上發生了一場持續百萬年的暴雨,這場空前絕後的大災難直接導致了地球上的第三次物種大滅絕,我們將它稱作「卡尼期洪積事件」。現在南方連續降雨幾天,就導致商鋪關門,高考延期等等問題,更何況是一場持續百萬年的暴雨,對地球生物來說,那簡直就是一場噩夢!
  • 北極圈內最熱!俄西伯利亞小鎮出現38℃高溫
    據美聯社與「今日俄羅斯」報導,氣象網站數據顯示,當地時間20日,俄羅斯西伯利亞小鎮維爾霍揚斯克(Verkhoyansk)出現38
  • 北極圈驚現超30℃高溫 全球多地「高燒」引關注
    這個周末,「北極圈驚現極端高溫天氣,海冰融化加劇」「極地高溫已達32℃,誰來拯救北極熊」等消息刷爆社交網絡,再次引發人們對全球多地「高燒不退」,及其背後極端天氣事件頻發的擔憂。  「發燒」的北半球  在8月2日中國氣象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該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李明媚透露,剛剛過去的7月,我國平均氣溫22.9℃,較常年同期偏高1℃,全國有94站發生極端高溫事件,其中遼寧本溪縣(39.2℃)、吉林集安(38.4℃)等24站日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
  • 盤點2020年上半年最詭異的事兒,恐怕連愛因斯坦也解釋不了
    截止今天中國氣象局已經連續29天發布暴雨藍色預警。下面是6月7日廣西百色的受災現場畫面情況。第三,國際油價跌成負值,賣油還要倒貼錢!2020一月份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國際原油價格一直下跌,從一月份最高65美元,一路下跌2月份到45美元,3月份跌到20美元,跌破股神巴菲特上次抄底價格27-30美元左右,連股神都被套。
  • 「副熱帶高壓」進北極圈引發高溫,地球氣候走向大紊亂?
    近日,全球多地遭遇了異常天氣的影響,尤其是北半球,高溫熱浪和暴雨洪水正在多地肆虐,不僅我國、日本多地都很熱,連一貫清涼的歐洲都出現了少見的熱浪!然而更罕見的是,連北極圈內北冰洋沿岸的北歐和俄羅斯都異常炎熱!
  • 不僅暴雨、颱風!最近全球極端天氣「扎堆兒」啦?!
    在我國,今年汛期強降雨、颱風、強對流等天氣輪番來襲而在東亞季風區暴雨等極端天氣事件也時有發生放眼全球高溫、暴雨、颶風、洪災這些天氣氣候事件是「扎堆兒」了嗎?一起來看一下!印度今年印度的雨季也不平靜。多輪強降雨造成嚴重洪災、泥石流等自然災害。7月,強降雨就給印度帶來嚴重洪澇災害,至少幾十萬人受災。8月7日,印度喀拉拉邦的伊都縣,一場大暴雨造成茶園發生地質災害,數十人遇難。8月8日,救援隊在伊都縣一處山洪爆發地搜尋失蹤人員。希臘當地時間8月5日以來,暴雨和冰雹天氣席捲希臘北部塞薩洛尼基、科扎尼等地。
  • 北極圈自燃,氣溫高達38度!2億年前暴雨或再現?劉慈欣:要警惕
    去年壽光大澇的消息當時鋪天蓋地,隨之蔬菜價格高漲,其中香菜的價格更是天價,連不買蔬菜的人都知道。降雨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但如果某個時期突然持續下雨,一定會成為地球的「噩夢」。 科學家研究表明,2億年前地球上雨水泛濫過,這場暴雨又持續了一百萬年,地球上一半的物種都滅絕了。 這就是有名的「卡尼期洪積事件」。
  • 38℃高溫融化黃金航道,或造就北極圈格局,中俄能否成為大贏家?
    據氣象科學家介紹,俄羅斯北極地區近幾個月來一直被高溫炙烤著,西伯利亞部分地區達到了38℃高溫,而這是自1885年有記錄以來,該地區出現的最高溫。科學家表示,這一記錄表明全球氣溫的變暖是持續且快速的,且未來時間內,北極變暖還會持續下去。
  • 世紀暴雪、死亡高溫、殭屍大火?科學家:拉尼娜或正在升級
    積雪最深處達3米;「東非蝗災」——2020年2月,25年來最嚴重的蝗災正在東非蔓延,肯亞政府稱,僅僅一個蝗蟲群就長60公裡,寬40公裡。目前蟲災已涉及肯亞、衣索比亞、索馬利亞、印度;「死亡高溫」——2020年6月,美國加州莫哈韋沙漠出現罕見的高溫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