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重慶渝北區法院在環境日即將到來之際,召開環境資源審判新聞發布會,通報了近年來該院審理的涉環境資源案件的相關情況。
據悉,渝北區法院環資庭成立於2011年12月6日,集中辦理一中院轄區的刑事、民事、行政環境資源案件,範圍包括渝北、江北、沙坪垻、北碚、長壽、合川、大足、潼南、銅梁、璧山10個區。
去年,該院審結各類環境資源案件770件,其中審結環資刑事案件155件222人,對62人判處監禁刑。審結涉林業資源保護等環資公益訴訟案件8件,依法確認了9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賠償額達3248萬元。
案例1
兩隻鷹五人刑
因非法買賣老鷹,涉案五人均被判刑並處罰金
治頭暈頭疼買老鷹吃,結果老鷹沒吃成,反倒讓自己進了監獄,並牽出一樁跨四省五地非法買賣老鷹的利益鏈。6月4日,重慶渝北區法院發布了社會關注度高、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破壞資源犯罪典型案例,期望大家能以此為鑑,與野生動物和諧相處。
買鷹吃以為能治頭暈頭疼
犯有頭暈頭疼疾病的馬某聽人說,吃老鷹可以治療頭暈頭疼。於是,2016年10月,馬某受周某邀約到其家中購買老鷹。
正當馬某將購買的2隻老鷹綁到摩託車上準備付了錢就開走時,被公安機關當場抓獲。
過調查發現,馬某的上家周某也是想通過賣老鷹掙點錢,順便讓患病的妻子和女兒吃點老鷹補補身體,從魏某處購買了13隻老鷹。
而魏某的這些老鷹又是從在網上認識的河北人張某手中購買。魏某還另從家住山東的姜某處購買了18隻老鷹。這18隻老鷹通過客車運輸從山東發往重慶的湖北途中被公安機關查獲。
張某的老鷹同樣是從河北人的馬某濤處購買。
牽出老鷹非法買賣利益鏈
馬某購買的2隻老鷹最終牽出一條跨四省五地非法買賣老鷹的利益鏈。經鑑定,涉案老鷹均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普通,屬瀕危物種。
案發後,馬某、馬某濤、張某等均如實供述其犯罪事實。
渝北區法院經審理認為,馬某的行為已構成非法收購珍貴野生動物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8000元;
馬某濤構成非法出售珍貴野生動物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年,並處罰金2萬元;
張某、周某均構成非法收購、出售珍貴野生動物罪,判處張某有期徒刑九年,處罰金3萬元,周某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並處罰金3萬元;
魏某犯非法收購、出售珍貴野生動物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並處罰金4萬元。
法官說法:
野生動物也有法律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案例2
養鸚鵡被立案
楊某因飼養保護動物非洲灰鸚鵡涉嫌犯罪被立案偵查
如今,隨著生活的改善,養寵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但市民在養寵物時也得有所警惕,確定所養寵物的品種類型,避免一不小心踏入法律禁區。
6月2日,南岸區龍門浩派出所接到群眾舉報,在龍門浩老街一餐飲店當寵物飼養的鸚鵡,很有可能是保護動物。民警立即趕往事發地點,將飼養人楊某和鸚鵡帶回派出所調查。
經初步調查,楊某飼養的鸚鵡頭圓、尾巴短,身體為深淺不一的灰色,尾羽鮮紅色,系非洲灰鸚鵡,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中的保護動物。
目前,鸚鵡已移交有關部門,楊某也因涉嫌犯罪被立案偵查,該案正在進一步處理中。
警方提醒:鸚鵡愛好者可以選擇虎皮鸚鵡、桃臉牡丹鸚鵡、雞尾鸚鵡作為寵物飼養。
案例3
盜桫欏終被捉
涪陵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4人
不是所有的樹,想砍就能砍的。近日,重慶涪陵警方破獲一起非法採伐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桫欏特大案,抓獲犯罪嫌疑人4人。
3月19日,涪陵人彭某(男,62歲)夥同冉某(女,68歲)在涪陵區江東桫欏自然保護區內,用預先準備的砍柴刀等工具採伐桫欏,得手後兩人將桫欏裝入編織袋內運至江東七龍村3組安置房公路邊,在聯繫車輛準備運走時被當地村民發現並報警。
報後,派出所民警第一時間趕往現場,查獲彭某、冉某非法採伐的5袋11株桫欏樹根。民警經審訊深挖,並多次深入現場走訪、排查,成功鎖定其他2名嫌疑人向某、胡某。
經查,2019年3月至案發期間,犯罪嫌疑人彭某、冉某、向某(男,66歲)先後6次在江東七龍村桫欏自然保護區內非法採伐,經重慶市林業科學研究院鑑定,採伐植物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桫欏,共計50株。彭某三人得手後,將非法採伐的桫欏以每斤1元、1.5元不等的價格出售給胡某從中獲利。
胡某(男,52歲)是草藥商人,知道桫欏的藥用價值,他故意給彭某三人桫欏樣品,讓三人比照樣品去保護區尋找並低價收購砍伐的桫欏,之後,胡某用這些桫欏配製成中草藥包,並通過擺臨時草藥攤出售獲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條,胡某四人的行為已涉嫌非法採伐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目前,胡某四人已被公安機關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案例4
癩疙寶真是寶
有人捉了209隻癩疙寶,換來四個月拘役
蟾蜍又名癩疙寶,屬「三有動物」。有人戀上它的美味,總想捕來將其食之。6月4日,渝北區法院通報了審理的環境資源保護典型案例中,就有一人因捕捉癩疙寶209隻,被判拘役四個月。
去年6月1日至6月3日晚上,駱某在銅梁區某村其家中的房前屋後,使用電筒、編織袋等工具,在該區域處于禁獵區和禁獵期的情況下,採取禁止使用的夜間照明行獵的方式,捕獲蟾蜍(癩疙寶)共計209隻。
次日,駱某去鎮上出售時被當場查獲。
經鑑定,駱某捕獲的蟾蜍均系中華蟾蜍,屬於「三有動物」。案發後,209隻蟾蜍已放生。渝北區法院經審理認為,駱某在禁獵區、禁獵期使用禁用的方法狩獵野生動物,情節嚴重,構成非法狩獵罪,判處其拘役四個月。
案例5
與蛇舞女子悔
女子膽大買三條蟒蛇養,結果……
買條蟒蛇養咋樣?法官稱,這個想法很大膽,但與蛇共舞要小心。這不,6·5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在市一中法院發布的轄區環境資源審判典型案例中,一位女子因蛇獲刑了。
2018年9月-12月,女子孔某在未辦理野生動物經營許可手續下,通過微信分別以1800元、7000元、4000元的價格從他人處購買球蟒2條、綠樹蟒1條。
經鑑定,孔某購買的蟒分別系球蟒、綠樹蟒,均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等同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案發後,孔某如實供述了購買事實,並自願交納生態環境修復金5000元。
渝北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孔某犯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的事實清楚,鑑於孔某系初犯,具有坦白的量刑情節,認罪認罰,積極修復生態環境,認罪悔罪態度好,依法從輕處罰,最終判處孔某拘役六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