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有機場嗎?有,大高通用機場。
但對大多數濱州人來說,這個機場既熟悉又陌生。
說熟悉,是因為耳邊經常會聽到「大高機場」這四個字,而且經常會看到從這裡起飛的飛機在空中飛來飛去;說陌生,是因為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個機場到底啥樣,更不了解「通用機場」和普通的民用機場到底有啥區別。
在今年的濱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進大高通用機場升級擴建為民用運輸機場,爭取列入國家和省民航布局規劃;開展短途運輸業務,建成周邊大型飛機貨運分撥中心,帶動臨港物流和客運業務發展,打造臨空經濟新高地。
大高通用機場到底什麼樣?目前升級改造到了什麼進度?未來發展有什麼規劃?帶著這些疑問,晚報記者帶您走進大高通用機場。
大高通用機場,濱州人熟悉又陌生的身邊機場
「大高通用機場2003年6月16日奠基,2004年5月26日正式通航,是山東省率先建成的七個通用機場之一,為A1類大型通用機場,這是國內通用機場的最高等級;跑道長2000米,寬45米,規劃建設有4條聯絡道,分別有可供停放18架小型飛機的停機坪和停放1架737-800型飛機的停機坪,建設有2800平方的機庫兩個,安裝了助航燈光系統,飛行區等級4C,是國內第一個4C級標準的通用機場。」大高航空高新產業園機場管理服務中心主任、濱州翔雲機場有限公司負責人韓清喜介紹。
從機場奠基,韓清喜就一直在這裡工作。
很多人對「通用機場」並不了解,我們平時所說的機場多為民用運輸機場,而通用機場區別於民用運輸機場,專門承擔除大型旅客運輸和貨物運輸以外的其他飛行任務,比如飛機試飛、飛行員培訓、公務機飛行、空中觀光旅遊、空中表演、空中航拍、空中測繪、農林噴灑等通用航空飛行任務。民用機場包括通用機場和運輸機場。
「大高通用機場目前建設運營情況良好,具備開展飛機試飛、農林作業、飛行體驗、飛行員培訓、空中觀光旅遊、公務飛行等通用航空業務能力。機場連續四年飛行小時、飛行架次分別突破3萬小時和8萬架次,飛行量全國領先,自開航以來保持同行業最長安全周期。」韓清喜頗為自豪地說,「大高通用機場已完全具備開展通用航空業務、短途運輸和擴建為民用運輸機場的條件。」
改造完成,不經意間又創一項國內第一
去年以來,濱州市把大力推進大高通用機場及航空產業園建設作為重點工作,成立工作專班,進一步明確機場定位,統籌做好規劃建設,各項重點工作穩步有序推進。
圍繞大高通用機場升級改造為民用運輸機場的目標,市發改委、市交通局積極向上匯報爭取,省發改委、省交通廳已同意將大高運輸機場納入十四五規劃及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並同意上報國家發改委和交通部,爭取列入國家規劃。
大高通用機場自2004年通航以來,跑道等基礎設施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維修,將嚴重影響飛行安全,也制約了通航產業的發展,跑道維修改造提升迫在眉睫。該工作在今年春節後動工,目前,跑道、聯絡道、停機坪、機場內道路、圍網、巡場道路等飛行區內的工程已全部完工,機場面貌煥然一新。
在以前,大高通用機場導航系統並不完備,僅靠目視飛行,飛行培訓科目無法實現,飛機在夜間也無法正常起降。為此,機場新增和完善導航、氣象、空管、助航燈光等設施,並已通過招標採購完成《山東濱州民用機場預可行性研究報告》、《濱州大高通用機場儀表飛行程序設計方案》。同時,歷時2個月的爭取,在國家頻率資源緊缺的情況下,5月15日國家民航局對大高通用機場全向信標和測距臺頻率及呼號給予批覆,大高通用機場將成為全國第一個實現儀表飛行的通用機場。
不經意間,大高通用機場又將創造一項全國第一。
圍繞開通短途運輸的目標,大高通用機場候機樓工程目前已開工建設,預計今年9月底前主體完工,10月底前投入使用。
業務升級,確保年內開通短途運輸業務
在今年濱州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大高通用機場發展提出了「貨運分撥+臨港經濟+客運」三位一體的機場模式目標,按照計劃,大高通用機場有望在今年內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短途運輸。
短途航空運輸最早出現是為了解決偏遠地區的人們出行問題,具有小機型、小航線、小航程的特點,2002年,浙江舟山開展了島際航空業務,開了國內短途業務先河。韓清喜介紹,濱州位於山東半島、京津塘兩大區域聯結地帶,臨近渤海灣。雖然位於幾大經濟區聯結處,但本地百姓出行主要依靠高速路網前往濟南換乘飛機或高鐵,全程車程約2小時,利用大高機場運營短途運輸航線,能夠為濱州及周邊百姓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出行選擇,改善區域交通結構,提升地區通達性水平。大高通用機場目前正在多方招引航空公司,計劃推出「通用機場—支線機場—幹線機場」三級航空客運網絡融合的方式,從大高通用機場乘坐30座以內飛機,經停省內支線機場轉機,到達國內支、幹線機場,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短途運輸。
「怎麼讓濱州人在濱州乘坐飛機?關鍵是從價格、時間、服務上做文章,價格不能太高,時間上要有優勢,還要有高品質的航空服務,目前我們已經和國內知名的通用航空公司籤訂了框架協議,航線也初步確定,有望在今年內實現。」韓清喜說。
按照「貨運分撥+臨港經濟+客運」的機場模式,圍繞貨運、客運、公務包機業務,大高通用機場在前期洽談對接的基礎上,已與華夏通航公司、煙臺南山公務機公司、河北飛達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分別籤訂了短途客運、公務包機、短途貨運合作框架協議。
「前一段時間,由市領導帶隊,我們到省機場集團對接了『環魯飛』,省機場集團表示大高通用機場基礎設施改造完成後,將儘快研究將大高通用機場納入環魯飛業務,力爭儘快開通航線。雙方還商定建立常態化聯絡機制,進一步加強機場執飛、客貨運等業務合作。」韓清喜介紹。
談到下一步工作目標和方向,韓清喜說將加快組建大高機場公司,以大高機場公司為主體開展通航產業、執飛公司招商招引;圍繞航空運輸服務、航空貨運、航空製造、航空文旅、教育培訓(產教融合)、航空配套服務六大產業功能板塊,積極開展園區項目招商建設工作,力爭恢復飛機製造項目。「遵循航空產業發展規律,以樹品牌、聚人氣、興產業、促協同為發展思路,通過「航空+」發展模式,以產聚人,以產興城,構建臨空經濟產業發展體系。實現建成通用航空製造和服務基地、綜合性航空器維修基地、飛行員培訓基地、航空展覽科普和旅遊基地、航空物流基地、大高航空特色小鎮『五基地一小鎮』。」韓清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