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現代人如果想知道古代人的生活方式,常常會進行一些考古活動。南宋文學家嶽珂曾寫過:覽此遺墨,斯足以觀君子之於役,而考古義於原顯矣。科學家們深入各地,探究遺蹟,為我們研究歷史留下了珍貴的實體資料。我們要說的這處遺址名叫三星堆,原本三星堆可深入發掘研究,但挖到一半就不挖了,這是為何?專家們卻表示看看挖出的都是啥。
三星堆遺蹟
三星堆遺蹟的出土位於四川省廣漢城東,該處遺蹟發掘的面積較廣,在這裡發掘出的文物也比其他任何地方發掘出的都具有特殊性,而且連貫性很差。隨著新的研究成果相繼問世,研究者們各執一詞,常爭執不休,無法得出統一結果。
夏朝是我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古代王朝,而多數人認為三星堆文化出土的時間在夏朝之前。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就有人發現過三星堆遺址,也進行過一小部分考古,受到當時條件所制,規模不大。在80年代以後,專家們對這裡越來越重視。隨著挖掘不斷深入,專家們發現這處遺址面積很大,開始了大規模發掘,而三星堆的很多文物相繼出土,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但隨著研究越來越深入,考古工作卻戛然而止,這是為什麼?
出土文物
從三星堆發掘開始到結束進行了有70多年的考古,在這麼長的時間中,挖掘出來的東西也已經有了上千件,還有兩個大型祭祀坑。在三星堆祭祀坑裡,出土的文物主要是一些青銅器,這些青銅器最具特色,也最令專家困惑不解。專家們發現這些青銅器大多身量高大,而且肢體行為十分誇張。現在珍藏在博物館中展出的一個立人銅像就十分具有代表性,這個立人銅像出土於2號祭祀坑,縱向高達2.62米,重量也足足有180多公斤。且不說製作這件立人銅像的原材料多難尋找,就連其造型也難以理解。
整個銅像的雙手虛空向前,呈環抱姿勢,手掌虛握成環,目視前方,呈現出若有所思的模樣。整體身量修長,但並不以人的身體結構建造,而是形似一把修長的寶劍。具體這個立人銅像到底在幹什麼?各路專家們眾說紛紜,誰也無法給出統一的答案,有人說這是出現在祭祀中的巫師,也有人認為這是一個人們想像中的神明。如此高大的青銅像,即使放在青銅文化繁榮的商朝時期,其藝術價值也是獨一無二。
三星堆裡還出土了不少面具,專家們研究這些面具時發現,這些面具的造型中眼睛佔了主要部分。雙目突出,瞳孔擴大。有的青銅面具裡雙目甚至會凸出眼眶呈圓柱狀,圓柱達9釐米之深。有歷史學家認為,這種面具的出現是專門為君王準備,將面具做的威嚴莊重,以眼睛作為突出,寓意看清世界。這表達了人們對君王的一種深切崇拜。
但也有一些另外的聲音,有人認為,三星堆文化出土的文物造型與其他地方嚴重不符,突出的眼球仿佛人手持望遠鏡一般,莫不是未來的人通過時光到轉回到從前,並且在那裡留下足跡;更有人直接指出,這些三星堆文物造型各異,與地球上其他地方出土的文物截然不同,或許是外星人來地球以後所留下的產物。
專家們還發現,三星堆出土的大量文物中,有比較明顯的古代蜀國文化的痕跡,但這其中又包含著濃鬱的西亞特色以及其他流域的文化,尤其是一些青銅雕像、金杖、符文等物與古埃及文化比較接近,也與瑪雅文化相類似,這種極具異族文化特色的青銅文化頗帶有「雜交」的意味,與中國本土的青銅文化有著明顯區別。根據當時出土的象牙文物來看,三星堆所處地區已經和其他的國家,甚至更遠的地方有了商品貿易往來,完全有可能受到西亞、歐洲等異域文化的影響。
三星堆文化出土以後,來此研究的不僅僅有考古學家,還有很多歷史學家,美學家,地理學家,也紛紛前來研究,力求從各方面了解這一特殊的歷史遺址。而三星堆後來不再繼續深入發掘,也是出於對這些文物的保護,畢竟我們對三星堆文明的認知只是冰山一角,考古技術不成熟,勢必也會給這些文明帶來無法挽救的傷害。
結語
我國很多地方仍然埋藏著大量的文化遺產,古人也早已流傳有「深山藏古墓」的說法,王維寫過一首《終南山》,其中就有一句: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越是人跡罕至的地方,越是神秘,也越藏著人類未知的謎團。隨著現代技術不斷發展,人類探索的腳印幾乎已達世界各地,希望在未來科學家們能夠幫我們一一解開這些未解之謎。
參考文獻:嶽珂《魏邦達聖訓帖贊》
王維《終南山》
圖片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