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流層「主宰」即將出世,被稱為「大氣衛星」的高空無人機被各大國...

2021-01-10 騰訊網

平流層,一個離地表10-50公裡的空中區域,人類在過去幾乎很少涉足,相對來說一般正常客機的活動高度在1.3萬米以下,而軍事用間諜衛星的高度則在100千米以上。只有一些測試中的飛行器為了挑戰自身的極限會來到這個層面一會,部分軍用飛行器會在平流層的下部活動,除此之外,沒有人來到這裡。不過在最近十幾年的時間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這片未開發的區域,在民用方面谷歌、Facebook、軟銀、NASA、ESA等公司和航天局紛紛立項研製可以在這個高度使用的飛行器,以拓展自己的通信和其他業務,尤其是5G的普及,這種高空無人機可以作為移動基站來使用。

我們的頭上每時每刻都有各種飛行器在遊弋

既然民用公司都開始注意到這個區域了,那麼在軍事上各大國也早已展開了激烈的角逐。平流層位於電離層之下,在這個高度上如果使用高空無人機執行空中偵察任務,那麼它的監測效率和安全性較普通的偵察飛機而言要高得多。首先在這樣的高度之上,飛機可觀測的區域非常廣;其次,在這個區域的中、上層基本上不會受到任何的威脅,因為到目前為止現役的防空飛彈和戰鬥機(可以進入,但無法作戰)尚無法在這個高度實施有效的攔截;另外,相比於衛星來說,在平流層中、上部飛行的飛機可以根據需要在一個位置停留很長時間,衛星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最後,所有開發的平流層高空無人機都統一採用了太陽能供電的方式來解決能源問題,在這個高度上,太陽能電池板對於太陽能的吸收效率更高,只要電池板足夠大理論上產生的電能非常充足,可以滿足飛機無限續航的要求。而且還有一點很關鍵,那就是性價比高,發射一個衛星的費用可以造上百架類似的無人機。

在平流層中部以上,電離層(50-1000公裡範圍)之下的軍事價值極高,所以從80年代起美國就率先針對性的研製可以適應這樣高度的無人偵察機。不過在此之前由於偵察設備和太陽能電池板轉換效率的局限性,過高的飛行高度對於地面物體的解析度會有一定的影響,像U-2這類最高可以達到2.7萬米飛行高度的偵察機在執行任務時也只能停留在1.5萬米的高空。

高空無人機又被稱為「大氣衛星

但隨著技術的進步,高空偵察設備和薄膜太陽能電池板技術的完善已經讓平流層不再是一個難以企及的高度了,所以最近幾年類似的高空無人偵察機研製進入到了一個白熱化的階段,各個國家都紛紛立項高空無人機研製計劃,包括我國、美國、印度、俄羅斯、韓國、日本和英國等等。

第一個高空無人飛行器「探路者」

「探路者」太陽能無人飛機計劃始於上世紀80年代,是美國軍方開發的首款用於執行高空、長航時偵察任務的無人飛機,也被人稱之為大氣衛星。1983年6月首飛成功,在此後共進行了9次試驗飛行,不過由於當時的無線控制和太陽能電池技術尚有缺陷,無法滿足持續飛行的需求,因此被封存。十年後國際環境發生巨變,這類飛機短時間內還沒有實用價值,且相關技術仍達不到軍方要求,在1994年它被轉交給NASA,用於科學研究平臺繼續使用。

美軍開發的首款高空無人機「探路者

該機的最初型號翼展29.5米,機身長3.6米,自重252公斤,有效載荷54公斤,由六臺電動馬達作為動力,太陽能電池板輸出功率7.5千瓦左右,續航時間在14-15小時之間。因為該機機身全部使用複合材料製作,包括碳纖維、nomex、凱夫拉縴維和塑料泡沫等,所以機身很輕,為的就是減輕重量,提高飛行效率。在測試中該機最大飛行高度可以達到1.5萬米,這與設計目標2.4萬米尚有一定的差距。

繼「探路者」之後美軍又開發了多款高空無人飛機

在此之後美國又先後上馬了「全球觀察員」和「幻影之眼」高空無人機計劃,不過最後都未能進入到空軍服役,最近美國空軍又確認了一項由斯威夫特公司開發的Swift高空無人機項目,已進入到試飛階段。

「和風」太陽能高空無人機

「和風」(Zephyr)高空無人機由英國的內蒂克公司在2003年研製,最初的目的僅是為了打破高空飛行記錄而開發。在2008年曾創下在1.9萬米高空連續飛行82小時的記錄,不過由於是秘密飛行,官方並不認可這一數據,但在第二次飛行中創造的2.1萬米高空飛行33小時的記錄仍然打破了當時無人機的最長飛行時間記錄。後該公司推出的「和風7」號又創造了無燃料連續飛行336小時的超長滯空記錄,這也直接表明了高空無人機時代的到來,太陽能技術有了突破。「和風」無人機也成為那個時候世界上首個可以跨晝夜飛行的無人機。

「和風」(Zephyr)高空無人機

2013年內蒂克公司被空客收購,「和風」高空無人機也正式成為英國大氣衛星(HAPS)計劃的一部分,2016年英國國防部採購了三架「和風8」高空無人機用於軍事偵察任務。

「和風」(Zephyr)高空無人機

「和風」無人機是世界上第一款被部署的高空無人機,它現在共有兩個版本,分別是S型和T型,用於執行偵察和通信任務。以「和風7」為例,該機整體重量僅為53公斤,其中電池重量為24公斤,有效載荷為5公斤,機身全部使用碳纖維製作。翼展25米,配備有兩臺電動馬達,巡航速度56千米/時,最大飛行高度2.1萬米左右,續航時間14天。

Phasa-35高空無人偵察機

除此之外,英國的BAE公司與澳大利亞的稜鏡公司還聯合開發的了一款名為Phasa-35的高空無人偵察機,目前正在測試中。

日本的不同選擇

日本進入該領域也比較早,在1998年日本航空航天局已經有了平流層平臺計劃(SPF)。不過在形式上與英、美等國無人機不同,它採用的是飛艇式無人平臺。

SPF計劃

SPF計劃目標是研發一款大型無人飛艇,能夠在離地面20千米的高度飛行。飛艇長度245米,重量32噸,有效載荷1噸左右,白天由太陽能電池板供電,夜間使用可再生燃料電池供能,在沒有外界幹擾的情況下理論上可以連續飛行三年。2003年首次試飛成功,不過後來由於預算問題項目被取消,但相關技術被轉移到下一代高空無人機項目中。

我國的高空無人機計劃

彩虹-T4是我國開發的一款高空無人機,翼展45米,升限2萬米左右,滯空時間理論上可以達到數月之久,主要用於偵察、通信中繼和災害預警等用途,2017年首飛成功。

彩虹-T4高空無人飛機

平流層之戰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高空無人飛機也被陸續推出,比如韓國的平流層飛艇計劃、美國陸軍的HALE-D高空飛艇和禿鷹計劃等等。

各國不管是在軍用還是民用方面,在高空無人機的研製上都投入了大量資金,不過他們都面臨著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那就是材料強度不足。由於此類無人機為了獲得更大的升力和表面積,體積都很大,同時重量要求也十分嚴苛,所以複合材料被廣泛使用,不過這也導致了許多飛機的結構非常脆弱。在飛行過程中表現很出色,可在起飛和著陸的兩個環節上經常出現飛機損毀的情況發生。很多試飛中的飛機都毀在了這兩道程序上,不過解決此類問題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在平流層上,人類在未來可能要爆發一場「制高點爭奪」大戰了。

相關焦點

  • 平流層「主宰」即將出世,「大氣衛星」被各大國競相追逐
    ​平流層,一個離地表10-50公裡的空中區域,人類在過去幾乎很少涉足,相對來說一般正常客機的活動高度在1.3萬米以下,而軍事用間諜衛星的高度則在100千米以上。只有一些測試中的飛行器為了挑戰自身的極限會來到這個層面一會,部分軍用飛行器會在平流層的下部活動,除此之外,沒有人來到這裡。
  • 平流層之戰已經打響,被稱為「大氣衛星」的高空無人飛機成熱門
    平流層,一個離地表10-50公裡的空中區域,人類在過去幾乎很少涉足,相對來說一般正常客機的活動高度在1.3萬米以下,而軍事用間諜衛星的高度則在100千米以上。只有一些測試中的飛行器為了挑戰自身的極限會來到這個層面一會,部分軍用飛行器會在平流層的下部活動,除此之外,沒有人來到這裡。
  • 有「大氣衛星」之稱的高空無人飛機漸露真容,平流層之戰即將打響
    平流層,一個離地表10-50公裡的空中區域,人類在過去幾乎很少涉足,相對來說一般正常客機的活動高度在1.3萬米以下,而軍事用間諜衛星的高度則在100千米以上。只有一些測試中的飛行器為了挑戰自身的極限會來到這個層面一會,部分軍用飛行器會在平流層的下部活動,除此之外,沒有人來到這裡。
  • 韓國太陽能無人機平流層首飛成功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韓聯社8月25日報導,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25日表示,韓國自主研發的高空太陽能無人機(EAV-3)12日在高達18.5km的平流層中成功飛行了90分鐘,韓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此項技術的國家。
  • 平流層無人機研發競賽的背後:科技巨頭在2萬米高空有何野心?
    不同航空器所能達到的飛行高度各不相同(圖據《華爾街日報》)雖然平流層無人機目前還有很多技術層面的限制,但是可預見的市場潛力相當巨大。根據調查公司NSR去年發表的一份報告顯示,在平流層飛行的無人機、氣球、飛船等超高度航空器今後10年的市場規模可以達到17億美元,目前全球有大約40個相關開發計劃正在穩步推進當中。
  • 空客波音以及軟銀子正在開發飛行高度在18000米以上的平流層無人機
    8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空中巴士、波音以及軟銀子公司等正在開發飛行高度在18000米以上的平流層無人機,期望通過運營成本更低、更便於操作、投放部署速度更快的高空太陽能無人機取代傳統衛星。 距地18000米以上的平流層是一個專屬的空域,長期以來在此漫遊都是高空偵察機,完全不受天氣和其他商業客機的影響。 如今,這裡成了航空和科技巨頭之間競爭的前沿陣地。這些科技巨頭認為,與傳統衛星相比,高空飛行太陽能無人機的運營成本更低、更便於操作,投放部署的速度也更快。
  • 漸入佳境,又一家高空太陽能無人機成功完成平流層測試飛行
    HAPSMobile在其高空持久無人機的飛行測試中達到了新的高度,並展示了其充當通信平臺的能力。HAPSMobile是飛機開發公司AeroVironment與日本軟銀之間的合資企業,後者正在開發無人駕駛的太陽能高空平臺站(HAPS)。
  • 高空氣球追蹤平流層的汙染物
    亞洲對流層頂氣溶膠層氣球測量運動(BATAL)利用氣球頂測量儀器,收集數據,以更好地了解這一季節性大氣現象及其對水資源、臭氧、天氣和氣候的潛在影響。 大氣環流不僅在季風降水中發揮著潛在的作用,而且為氣溶膠和黑碳、硫酸鹽等汙染物進入熱帶對流層提供了途徑,為氣溶膠和汙染物進入全球平流層提供了通道。這可能會對粒子在大氣中的分布產生影響,因為粒子在平流層中的大氣壽命要比對流層中的長得多。
  • 空客公司完成太陽能平流層無人機系統Zephyr飛行試驗
    日前,空客公司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完成Zephyr高空偽衛星(HAPS)飛行試驗。試飛活動在2020年11月舉行,Zephyr無人機上裝有新軟體控制系統和專用飛行測試儀器,完成起飛、爬升、巡航、下降和著陸等階段,展示了不同階段的飛行控制能力。通過飛行試驗,測試了低空飛行和向平流層過渡階段的操作靈活性和飛行敏捷性,驗證了新的飛行計劃工具,並通過在短時間開展多次不同飛行探索未來運營概念。此次試飛成果為明年的全面飛行計劃奠定了基礎。
  • 平流層:對流層,我的汙染,從來與你有關丨大氣悟理
    導讀:對流層(大氣的最低層,平均厚度在8-16km左右)和平流層(對流層之上,距地表約10~50公裡處的大氣層)是與人類生活最息息相關的大氣層。我們已經知道對流層內嚴重的空氣汙染可能影響氣候變化。那麼,你知道對流層與平流層之間也會「交流」嗎?通過大氣交換,對流層汙染將被帶到平流層,從而影響全球。平對流層的交換又是如何被發現的呢?
  • 平流層:對流層,我的汙染,從來與你有關丨大氣悟理
    此時,你已經身在3萬英尺以上(10km以上)的高空,珠穆朗瑪都在你腳下。在這裡,沒有狂風暴雨,沒有鳥群略過,雲海之間,只有你和你身邊耀眼的陽光。沉醉於窗外的群山延綿湖泊縱橫的美麗,你可能並未意識到你已經完成了一次對流層到平流層的時空交換了!
  • 高層大氣和平流層有什麼區別?
    高層大氣和平流層都處在很高的高空,它們二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01 高度 高層大氣在平流層頂至2000到3000千米的高空中。
  • 地球生命的保護傘,大氣的垂直分層: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
    當然,厚度超過1000千米的大氣層也不是均勻分布的,一般來說我們根據大氣的溫度、成分、密度等因素的變化,可以把大氣層大概分為三層,分別是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對流層大氣的溫度是近地面熱,越往高空氣溫越低,大約每上升1千米氣溫下降6℃,因為地面是對流層大氣的直接熱量來源。因而地面溫度的高低就會決定對流層的厚度,全球對流層的平均厚度約為12千米,而在低緯地區厚度可達17至18千米,而高緯地區僅有8至9千米,中緯度地區厚度約為12至13千米。
  • 地球生命的保護傘,大氣的垂直分層: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
    當然,厚度超過1000千米的大氣層也不是均勻分布的,一般來說我們根據大氣的溫度、成分、密度等因素的變化,可以把大氣層大概分為三層,分別是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對流層大氣的溫度是近地面熱,越往高空氣溫越低,大約每上升1千米氣溫下降6℃,因為地面是對流層大氣的直接熱量來源。因而地面溫度的高低就會決定對流層的厚度,全球對流層的平均厚度約為12千米,而在低緯地區厚度可達17至18千米,而高緯地區僅有8至9千米,中緯度地區厚度約為12至13千米。
  • 科普動畫 | 高層大氣和平流層有什麼區別?
    科普動畫 | 高層大氣和平流層有什麼區別?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高層大氣和平流層都處在很高的高空
  • 軟銀擬將無人機送至平流層作為「機載基站」,最早今年試飛
    世界上最大的無人機之一已經到達了平流層(大氣層第二層,最高風速約為每秒 30 米,氣溫低至零下 73 攝氏度),而 Sunglider 在試飛中成功飛行了約 20 個小時時間,僅依靠飛行前充滿電的電池和太陽能提供動力。HAPSMobile 在第五次嘗試中成功地讓飛機在平流層飛行,並在平流層停留了 5 個半小時。他們只用了大約三年的時間就實現了這一壯舉。
  • 對流層與平流層
    大氣層的垂直方向上,氣溫隨著高度的變化而變化,由此產生了三種截然不同大氣運動方式,並形成三個不同的層次,從下到上依次為對流層、平流層、高空大氣層。今天,我們重點了解對流層和平流層。因為對流層大氣的熱量大部分直接來自地面,因此離地面越高的大氣,受熱越少,氣溫越低,正所謂「高處不勝寒」,原因就在於此。一般而言,溫度每升高100米,溫度下降0.6℃。如下圖:
  • 平流層和對流層是什麼?
    我們平時可能會聽到平流層和對流層,坐飛機的時候也會經過這些層,那麼這些都是什麼意思呢?地球大氣層在了解平流層和對流層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個概念,地球大氣層。大氣層並沒有明確的邊界,直到1000多公裡的高空仍然有稀薄的氣體和基本粒子,由於地球引力作用,大部分氣體集中在100公裡以下(熱層以下)。
  • 韓國EAV-3無人機 配裝新型鋰硫電池 完成平流層飛行測試
    【據businesskorea網站2020年9月10日報導】 9月10日,韓國電池研發製造企業LG Chem公司宣布,配裝該公司新型鋰硫電池的EAV-3無人機成功在平流層完成了飛行測試此次飛行測試大約持續了13個小時,從當日上午8:36開始,到下午9:47結束,無人機在12千米高空飛行了近7個小時,其最大飛行高度達到了22千米。EAV-3是韓國航空航天研究所(KARI)開發的是一種小型無人機,機長9米,翼展20米,可以依靠太陽能在平流層長時間飛行。
  • HAPSMobile嘗試成功讓飛機在平流層飛行,並建立機載基站
    打開APP HAPSMobile嘗試成功讓飛機在平流層飛行,並建立機載基站 無人機之家 發表於 2021-01-13 11:3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