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國立科技大學改進3D列印技術 提高產品硬度 改善性能

2020-11-30 空天界


【據eurekalert網站2020年11月25日報導】俄羅斯國立科技大學改進了鋁的3D列印技術,在鋁粉末中加入碳納米纖維,使產品的硬度提高了1.5倍。研究人員表示,碳納米纖維具有很高的導熱性,通過向主基質中引入這種組分,有助於在產品合成過程中將印刷層之間的溫度梯度降至最低,從而降低材料的不均勻性,改善材料性能。他們開發的碳納米纖維添加劑從石油氣產品中獲得,可確保印刷產品的微觀結構均勻且緻密、降低孔隙率、改善3D列印航空航天複合材料的質量。

來源:eurekalert網站

相關焦點

  • 俄羅斯國立科技大學科學家使3D列印鋁的硬度提高1.5倍
    近日,從外媒獲悉,俄羅斯國立科技大學的科學家們改進了金屬鋁的3D列印技術,目前已成功讓產品硬度增加1.5倍,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科學雜誌《Composites Communications》上。目前,3D列印鋁製品主要應用於航空航天領域中,因此列印件中哪怕是最細微的缺陷的存在,也會對其應用環境的安全性造成重大影響。據國科大MISIS科學家介紹,這種缺陷的主要風險在於材料的高孔隙率,這是由原鋁粉的品質等原因造成的。
  • 俄羅斯改進了航空複合材料的3D列印技術
    俄羅斯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MISIS(NUST MISIS)的科學家們改進了鋁3D列印技術,使產品的硬度提高了1.5倍。他們為鋁粉研發出一種納米碳添加劑,它將改善列印的航空複合材料的質量。研究結果發表在Composites Communications期刊上。目前鋁3D列印的主要應用領域是為航空航天工業打造高科技零件。
  • 納米碳添加劑可改善航空複合材料3D列印效果
    俄羅斯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科研人員在鋁粉中加入一種納米碳添加劑,改進了航空複合材料3D列印技術,使航空複合材料的硬度提高了1.5倍。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複合材料通訊》雜誌上。 目前,鋁3D列印的主要應用領域是為航空航天工業生產高科技零件。
  • 俄羅斯研發高強度鋁複合材料 可用於3D列印輕型且耐用的汽車外殼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俄羅斯國立科技大學(NUST MISIS)的材料科學家展示了一項新技術,可利用新原料製造鋁基複合材料,此種原料是一種非常有前景的複合粉末,可用於3D列印飛機和汽車中使用的輕型、耐用外殼。與類似的原料相比,新方法讓3D列印製成的複合材料的性能均勻度和硬度提高了40%。
  • 材料性能改進 具有更高的電導率
    俄羅斯南烏拉爾國立大學開發出在石墨、焦炭、聚合成分的基礎上製造粉末複合材料的新方法,有助於減少原子能領域、航空領域、航天工業領域、冶金領域、電子交通領域的生產廢料,改善電子技術產品質量,從而使生產經濟成效提高30%。俄國家科學技術大學研製出一種氰化鉿陶瓷,可承受4200攝氏度高溫,其耐高溫和高硬度性能得到計算機建模預測確認。
  • 科學家研製出提高複合材料質量的納米碳添加劑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MISIS(NUST MISIS)的科學家們改進了鋁3D列印技術,使產品的硬度提高了1.5倍。他們為鋁粉研發出一種納米碳添加劑,它將改善列印的航空複合材料的質量。研究結果發表在Composites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 新材料性能改進有方法有特點 新燃料開發瞄準極地實際應用
    俄羅斯南烏拉爾國立大學開發出在石墨、焦炭、聚合成分的基礎上製造粉末複合材料的新方法,有助於減少原子能領域
  • 「前沿技術」用低分子量表面分離型添加劑改善3D列印性能
    ---------- 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美國田納西大學和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通過改進添加劑,提高了3D列印熔融沉積成型製品的力學性能。3D列印熔融沉積成型用於製造工業原型和零件,但熔融沉積過程中溫度過高,會導致層間交聯效果不佳,產生各向異性。
  • 3D列印的新潛力:星際殖民和開發宇宙空間
    利用3D計算機技術,通過逐層累積材料合成物體的增材製造技術,正日益成為太空設備製造領域的最前沿。科學家認為,3D列印可以顯著加快開發地球外空間的速度。如何優化3D印表機的 「太空製造」 ,並提高列印構件的安全性?如何使用新技術為納米衛星創建超輕光學系統?來自俄羅斯大學("5-100"計劃成員)的研究人員介紹了他們的最新進展。
  • 改進金屬列印技術 讓3D列印「硬」起來
    3D金屬列印技術就好像只能用後腿走路的狗,東西是做出來了,但是沒做好。雖然雷射燒結技術或者選擇性雷射熔融技術(SLM)已經廣泛運用於各種行業,比如火箭發動機組件,還有半自動手槍,但在工藝上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美國勞倫斯利物莫國家實驗室(LLNL)的研究人員一直專注模擬實驗,致力於提高3D雷射列印的速度,並採用強度更高的雷射,改善成品的質量。
  • 俄羅斯圖拉國立大學
    圖拉國立大學從1962年起開始接收外國留學生。迄今為止,圖拉國立大學已為20多個國家培養了900多名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目前,圖拉國立大學在校學生11,000人,外國留學生200多人,其中中國留學生40多人。學校特地為中國留學生成立了一個中國留學生同鄉會,以便他們在生活中互相關照,在學習中共同提高。圖拉國立大學擁有自己的體育健身綜合設施、門診醫院和療養院。
  • 「3d掃描儀結合3d列印技術」學校3d創新教育的一把利器
    3d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為價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在3d創新教育中,我們要如何讓「3d掃描儀、3d列印技術」這兩把利器發揮重要作用呢?從提供3d掃描獲取數據到3d設計、數據再創造再到3d列印創意實現的完整解決方案是廣大師生的呼聲,更是教育改革時代背景下的一條創新之路。
  • 3D列印技術改進假肢,私人定製也很便宜
    我們報導過許多醫生和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有些是專門針對兒童的設計然而,在全世界超過1千萬的截肢者中,許多人都難以承擔定做假肢所帶來的高昂費用,使用統一規格的產品往往造成很多不便。英國修復公司OpenBionics結合3D列印技術,設計出了低於市場價格且能快速製作的假肢。這種假肢是由塑料做成,重量輕、靈活性強且不易被磨損。
  • 新技術:3D列印多材料多色彩微結構,日本橫濱國立大學
    2020年9月21日,南極熊從外媒獲悉,日本橫濱國立大學(YNU)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新的3D列印方法近年來,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都在開發自己的多材料列印方法。來自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綽號為 &34;的技術,它可以同時燒結多種類型的粉末。同時,德國3D印表機製造商voxeljet也優化了高速燒結(HSS)工藝,以提供具有多材料特性的部件。Stratasys在過去幾年中也通過J750系統提供了多材料解決方案,在2017年Formnext上首次亮相。
  • 3D列印材料ABS——毒性解析
    ABS是丙烯腈(Acrylonitrile)-丁二烯(Butadiene)-苯乙烯 (Styrene)三元嵌段共聚物。由於具有三種組成,而賦予了其很好的性能;丙烯腈賦予ABS樹脂的化學穩定性、耐油性、一定的剛度和硬度;丁二烯時期韌性、衝擊性和耐寒性有所提高;苯乙烯使其具有良好的介電性能,並呈現良好的加工性。 ABS具有優良的綜合物理和機械性能,極好的低溫抗衝擊性能。
  • 中國首款碳纖維3D列印耗材力學性能評測
    ,在EASY 3D深圳怡昇隆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高強度PLA聚合物的基礎上改進的。(不同品牌PLA和ABS耗材密度可能會出現不一致,對比結果僅供參考)硬度測試硬度是材料的抗變形能力。為了讓大家更直觀了解,我們設計一個帶有四個錐體和一個平面的測試模型,通過不同材料的互相擠壓,對比出彼此的硬度。
  • 3D列印天線改善了RFID標籤技術
    最近的研究表明,隨著巴塞隆納的科學家們探索一種改進無線電頻率識別的更好方法,3D列印和天線技術將進一步融合。作者(來自巴塞隆納大學和加泰隆尼亞理工大學的稱呼)在最近發表的「用於嵌入式應用的3D列印UHF-RFID標籤」中發表的研究結果中,為更緊湊的天線系統創建了原型,這些天線可以輕鬆集成。保持導電性。
  • 2020年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金屬3D列印...
    相比傳統製造模式,非金屬3D列印的優勢主要在於無模化和可定製,但受限於材料性能,其主要用於樣品和模具的生產,量和價都很難起來;而金屬3D列印除了具備無模化可定製優勢外,在列印效率和列印質量上相比傳統金屬加工工藝均有較為明顯的提升,甚至能夠完成傳統工藝無法製造的高複雜度高精密度零部件的列印,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
  • 3d列印材料大全,看看你知道幾個
    在3d列印領域,3d列印材料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3d列印材料是3d列印技術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在某種程度上,材料的發展決定了3d列印能否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目前,3D列印材料主要包括工程塑料、光敏樹脂、橡膠材料、金屬材料、陶瓷材料等。另外,彩色石膏材料、人工骨粉、細胞生物材料、砂糖等食品也用於3D列印領域。
  • 創想三維3D列印技術顛覆義齒牙模傳統鍛造工藝,效率提升十倍
    操作最簡單的3d印表機。  相比傳統牙模製作對比「DP002」3d列印牙模從度和生產效率、可個性化定製、生產成本上面,都有了質的提高。  使用「DP002」列印的牙模來鑄造的義齒成型尺寸,與患者牙床「無縫銜接」吻合度很好,沒有異物感,極大的提高和改善了為患者佩戴義齒的舒適度。這正是3D列印技術為治牙帶來的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