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新建核電站的成本不斷上升

2020-12-19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焦耳》雜誌的發表文章,揭示了核工業面臨的一個關鍵挑戰:新建核電站的成本不斷上升。

研究表明,核電站建設費用螺旋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軟成本,即與工程設計、採購、計劃、進度和成本控制等活動相關的間接費用。這一結果對於那些認為反應堆建造數量越多,成本越低的人來說是一個清醒劑。這也是英國新核動力背後的邏輯,開發人員期待通過增加反應堆建設的數量大幅降低核電成本。

根據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在美國四分之三的不同反應堆型設計中,第一座建造的反應堆是最便宜的。第一座核電站建成後,只有通用電氣公司的沸水反應堆(BWR-4)變得更便宜。這項研究的結論是:「與預期相反,第n座核電廠比第一座核電廠更貴。」

在這種情況下,核工業真正有希望通過第n個電廠降低成本的領域:小型模塊化反應堆(SMR)。麻省理工學院能源研究副教授傑西卡·特蘭西克(JessikaTrancik)說,戰勝軟成本挑戰的一種方法是使用不需要太多現場施工的先進材料和部件來簡化反應堆設計。我們的想法是把更多的生產過程帶到製造廠和建築工地之外,追求施工過程的進一步自動化。

但是,SMR也有其自身的挑戰。最顯著的問題是,要使其實現商業可行性,還需要長達10年的時間,以及成本不確定性。目前,領先的SMR技術競爭者之一是俄羅斯,已經建造了一個浮動式SMR,目前正在運行中;而中國目前也正在建造SMR裝置。

歐洲和北美的SMR進展稍快一些。總部位於俄勒岡州波特蘭的NuScalePower是最早的SMR公司之一,已經花了十多年時間尋求聯邦監管機構的批准,而其在愛達荷州的首個擬議項目要到本世紀末才會上線。比爾·蓋茨支持的TerraPower和X-energy的SMR設計最近獲得了美國能源部(U.S.Department of energy)的財政支持,目的是在未來7年內建造第一個工作裝置。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能源界,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美國頂級私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康奈爾大學
    麻省理工學院和康奈爾大學都是美國頂級私立大學,建校實力悠久是兩所學校的相同之處。不過康奈爾是常青藤聯盟成員,而麻省理工學院則並不在這個系統之中,不過麻省理工學院的實力,也不是「常青藤」可以簡單比擬的。事實上麻省理工學院絕對是目前美國的新王者。
  • 美國十大名校之一——麻省理工學院
    我是在北美生活的管大大,在哪個國家都有很多優秀的大學,美國也不例外,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雖然在國內清華北大已經是無數學子心中的學府,但是在世界上要論名氣、學術、成果還得看美國的十大名校
  • 美國十大名校之一-麻省理工學院
    我是在北美生活的管大大,在哪個國家都有很多優秀的大學,美國也不例外,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絕大多數的美國總統、諾貝爾獎得主、圖靈獎得主都來自這些名校,在眾多領域中都擁有極高的影響力。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麻省理工(MIT),坐落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都市區劍橋市,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
  • 美國大學介紹:麻省理工學院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麻省理工」(MIT),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都市區劍橋市,主校區依查爾斯河而建,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核電廠建設成本超支需要工程設計新方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發布題為《核電廠建設成本超支需要工程設計新方法》的論文。 報告中提出,採用現有設計的核電廠建設成本要高於新設計核電廠建設成本。
  • 麻省理工學院分數線
    麻省理工學院享譽全球,那近年麻省理工學院分數線是多少?麻省理工學院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是愛國者聯盟盟校,每年只錄取2000人,以保證全世界最優秀的學子能夠匯集於此。麻省理工學院分數線如下:首先要考試的是GPA成績。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開發一種新的變形機翼概念
    (原標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開發一種新的變形機翼概念) 【
  • 麻省理工學院宣布:七名教師已獲麻省理工學院終身教職
    中公考研小編為各位考研小夥伴們整理了關於麻省理工學院宣布:七名教師已獲麻省理工學院終身教職的相關資訊文章,一起了解一下吧~近日,麻省理工學院工程學院宣布,七名教師已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終身教職。「工程學院院長Anantha Chandrakasan表示:」我很自豪地宣布今年的工程學院新任終身教職人員隊伍。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發新型窗戶隔熱膜 可阻隔70%熱量
    近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發出一種可以貼在窗戶上的隔熱膜,該隔熱膜能阻隔70%的陽光熱量,從而降低室溫,取代普通的空調,減少10%的電費。
  • 新冠疫情下美國的「救命稻草」,或源於麻省理工學院十年前的一個...
    來自 10 年前麻省理工學院(MIT)一群學生的課程創意,或將在正被新冠疫情摧殘的美國派上大用場 — — 拯救生命。如今的美國,正處於多事之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連續 3 天破萬,累積確診病例數已高達 69194 例。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陳剛被逮捕 中方回應
    來源:環球網【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司坤】當地時間1月14日,美國司法部官網消息顯示,美國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陳剛因未能向美國能源部披露其在中國的工作和獲得的獎勵而被起訴和逮捕。在15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就此事提問稱,美國檢察官宣布,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陳剛因為他隱瞞在從事美國政府資助的納米技術期間為中國政府工作的事實,而在周四被逮捕並受到刑事指控,請問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 深圳17歲數學天才圓夢麻省理工學院
    作為世界頂尖學府,麻省理工學院不斷在科學最前沿為世界做出貢獻。麻省理工學院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全球第一,一直以來都是全美入學門檻最高,競爭最激烈的高校之一。12月19日,麻省理工學院宣布早申結果。今年共有15036位學生申請了EA(Early Admission提前錄取),申請人數同比上漲62%,超越哈佛,成為目前增長係數最高的學校。
  • 留學經驗:麻省理工學院申請小貼士
    全世界都知道的理工學院如果你自認為是科學天才,那麼來到麻省理工,你就會受到打擊,因為在這裡,你會感到自己知道的知識原來是如此之少。麻省理工的學生在SAT考試的數學平均成績接近滿分,即便是全世界最聰明的學生在這裡也會產生畏懼心理。
  • 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生錄取條件
    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生錄取條件要求申請者正規大學本科畢業並取得學士學位;ELTS:一般要求7.0以上,部分專業僅要求6.5,部分專業要求7.5以上,無單項要求;TOEFL:最低要求90分以上,一般要求100分,無單項要求。
  • ...當地時間周三,美國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對美國國土安全部...
    文 / 夏洛特2020-07-09 03:49:00來源:FX168 【哈佛和麻省理工起訴美國政府 要求撤銷限制國際學生籤證的新政】當地時間周三,美國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對美國國土安全部提起訴訟,要求立即暫停和永久撤銷有關在美國際留學生
  • 14歲天才少年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錄取 真相令人詫異
    前不久,山東萊陽的教育部門就發現了這樣的「英才」——一位「6歲編程,8歲建網站,13歲創辦公司,14歲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錄取的天才少年」,出了這樣的「人才」一件大好事,很快當地的宣傳、媒體的報導,讓這位少年聞名全國,但沒想到僅僅過了幾天,真相就反轉了,這臉打得還真有點疼。山東省萊陽市14歲天才少年的故事曾在各大媒體瘋狂傳開,媒體紛紛讚揚:厲害了,天才少年!
  • 麻省理工學院錄取分數線需要多少
    麻省理工學院錄取新生的平均分數都在3.65左右,託福的成績要求在90分。SAT,總分的平均數在,2090字,2340左右,閱讀平均成績在670~770分左右,數學平均成績在740~800分左右,寫作成績在680~770分左右。
  • 解析麻省理工學院錄用分數線?
    麻省理工學院錄用分數線新生的平均分數都在3.65左右,託福的成績要求在90分。SAT,總分的平均數在,2090字,2340左右,閱讀平均成績在670~770分左右,數學平均成績在740~800分左右,寫作成績在680~770分左右。
  • ACS(美國化學會)與MIT(麻省理工學院)籤署新北美開放獲取協議
    美國化學學會(ACS)出版部和麻省理工學院(MIT)圖書館於2020年3月19日宣布了一項新的開放獲取創新協議。通過本協議,所有與麻省理工學院相關通訊作者的ACS期刊文章將直接開放獲取。根據麻省理工學院出版合同框架的要求,相關的已被接受的稿件將被自動存入麻省理工學院的開放存取庫,並以與ACS出版政策相一致的方式。此外,一些最終正式發表的論文也將在ACS出版平臺上以開放獲取的方式發表,對作者不收取額外費用。
  • 麻省理工學院的演變:落後——一流學院,基利安的才能功不可沒!
    作為培養工程師的搖籃的麻省理工學院,當然是把學科建設的重點放在工程技術方面。建校初期,該學院下設3個學院:工程學院,建築與規劃學院和理學院麻省理工學院走在其他工科大學前面的一個標誌,就是發生在1930年的那次「轉型」。在20世紀的頭20年間,美國的工業技術水平還低於歌洲的德、英、法等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