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黑乎乎一片,為啥「哈勃」能拍到色彩絢麗的天體?天文學家是...

2020-11-29 北京科學中心

每年,美國航天局(NASA)都會公布許多由哈勃望遠鏡拍攝到的絢麗多彩的宇宙星雲圖片,一張張色彩瑰麗的星雲圖激起了人們對神秘宇宙的無盡遐想。

然而,天文愛好者都知道,即使利用超大口徑的望遠鏡我們也無法觀測到像NASA那樣五彩繽紛的星雲照片,最多只能捕捉到黑暗天空中的一小團發光體。

藉助望遠鏡人眼能夠看到的獵戶座大星雲

NASA給出的哈勃望遠鏡拍攝到的獵戶座大

那麼,到底哪一種才是獵戶座星雲的真實面目呢?神秘天體真的有它本身的顏色嗎?那些多姿多彩的星雲圖又是如何產生的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深空中的天體

太空中的天體距離地球非常遙遠,距離越遠,我們能看到的光越黯淡,如上述的獵戶座大星雲,它與地球的距離為1500多光年(光在真空宇宙中運行一年的距離),如此遙遠的距離使得從星雲發出的能夠到達地球的光是十分微弱的,因此在地球上的我們只得窺得獵戶座大星雲的點點星光。

宇宙中的天體主要包括恆星、行星、以及星雲等。恆星是指通過內部核聚變反應,不斷地向外輻射電磁波,能夠實現自身發光發熱的天體。

行星是指圍繞恆星公轉的天體,我們的地球就是圍繞太陽公轉的一顆行星。而星雲則是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雲霧狀天體。

大部分的行星和星雲自身都不能發光,但他們可以通過散射周圍恆星的光呈現出一定的顏色。

有一類星雲自身呈現出紅色,其主要成分為氫,在鄰近恆星的輻射作用下,氫原子被激發,發生電子躍遷,電子回到原來的能級後,產生特定頻率的光子。

很多發射星雲之所以呈現出紅色,是因為在它們的輻射中佔有相當大比例的氫α譜線,該譜線就落在可見光的紅端。這類由於輻射作用發光的星雲被稱為「發光星雲」

上圖就是由NASA拍攝的貓眼星雲,因其形似貓眼而得名,它就是飄浮在宇宙中的一個「發光星雲」。

天文學家是如何給宇宙「上色」的?

拍攝照片或繪製圖像是天文學家利用光線探索宇宙的重要方式,而天文學家們使用的專業相機卻都是單色黑白相機,甚至是哈勃太空望遠鏡上也根本沒有搭載彩色傳感器,那這些彩色的照片是如何生成的呢?

我們知道,各種顏色的光都可以通過紅、綠、藍三原色按照不同的比例調和而成。

科學家們在相機的黑白傳感器上分別加上紅、綠、藍三種濾鏡,每次曝光都只讓特定波長的光線通過,得到天體紅光、綠光、藍光三種通道的照片,再將這三張照片進行疊加、處理。就能得到該天體的彩色照片。

分別拍攝巨蟹座星雲的藍光、綠光、紅光,得到藍、綠、紅三個通道的三張單色照片,再將得到的照片進行疊加,合成一張彩色照片,就能得到一張巨蟹座星雲的彩色照片了。

這種通過單色光照片合成的彩色照片仍然反應的是天體的真實顏色,而科學家們為了突出天體物質組成的細節,往往會採用「偽色」

比如由哈勃望遠鏡拍攝到的這張著名的「創生之柱」,就是採用「偽色」的方法處理得到的老鷹星雲圖:將硫原子發出的[SII]發射線(671納米)當作紅色,氫原子發出的Hα發射線(656納米)當作綠色,氧原子發出的[OIII]發射線(500納米)當作藍色,雖然它們真實的顏色分別是紅色、紅色、綠色。

圖片中閃爍著的點點星光是新孕育出的年輕恆星,而雲霧狀的區域則是星雲中氣體和塵埃的聚集區域。這種偽色雖然不是天體真實的顏色,卻更加能夠直觀地反映出天體上的物質組成與分布,往往比真實的色彩更加具有研究價值。

除了上述的可見光波段,這種「偽色」的方法還被應用於電磁波的其他波段,比如射電、紅外線、紫外線、x射線和γ射線等波段。

以射電為例,當我們用不同顏色表示不同頻率範圍的射電電磁波時,就能把從天體接收到的射電信號轉變為一張照片,能夠讓人一目了然地了解這個天體發出的射電電磁波在頻譜和實際空間分布,讓數據變得更加直觀。

哈勃望遠鏡上搭載的光譜儀的頻譜範圍就遠遠超過了肉眼所能見到的色譜範圍,包括了從極紫外線到遠紅外線波段的廣闊頻譜。結合這些色光的探測數據,我們可以將天體的細節更加精細地表達出來。

雖然我們難以用肉眼觀測到宇宙的真實色彩,但通過這一張張絢麗的照片,神秘宇宙的細節就這樣展現在你我的面前,讓我們領略到了浩瀚宇宙的無窮變幻與巨大魅力。

相關焦點

  • 哈勃望遠鏡觀測到隱藏在獅子座的絢麗螺旋星系
    NASA 和歐空局本周公布了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 NGC 2903 星系圖像。這個星系位於獅子座,是典型的螺旋星系,其擁有 " 優雅 " 的旋臂結構和發光的中心。
  • 哈勃圖片:絢麗輝煌中死亡的星團
    太空中絢麗的星團,如煙花綻放在天空中。但美麗的背後卻是殘酷-星系的死亡。哈勃望遠鏡在六月份就傳回過兩張這樣的圖片。它們是兩個行星星雲,之所以稱作「行星」星雲,是因為在幾百年前人們剛開始觀星時,這種天體看起來像是行星。一個是名為NGC 6303的蝴蝶星雲,另一個是NGC 7027。哈勃使用了廣域3號相機的全部波長範圍–從近紫外到近紅外。
  • 哈勃看到一條60光年長的「紗巾」,產生於1萬年前,仍在快速變長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夜晚看星空的時候,除了一些閃爍的星辰之外只是漆黑一片,其實宇宙中的景象相當絢麗,不同的電磁波段中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象,有很多的宇宙天體都是我們人類的眼睛無法看到的。比如美國宇航局(NASA)9月1日公布的一張照片就十分的絢麗,哈勃望遠鏡在2400光年外的天鵝座附近拍到了一條橙黃色的細長條狀的「紗巾」,輕若浮雲飄飄欲動,十分的絢麗美觀。
  • 哈勃看到一條60光年長的「紗巾」,產生於1萬年前,仍在快速變長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夜晚看星空的時候,除了一些閃爍的星辰之外只是漆黑一片,其實宇宙中的景象相當絢麗,不同的電磁波段中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象,有很多的宇宙天體都是我們人類的眼睛無法看到的。
  • 哈勃望遠鏡拍到恆星死亡畫面 還原蝴蝶星雲真實色彩
    2009年,歐洲太空總署的天文學家用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一副恆星「死亡」畫面,形狀酷似一隻蝴蝶。而那張廣為流傳的照片,顏色絢麗,其實是科學家通過從NGC 6302行星狀星雲的氮氣、氧氣、氦氣、氫氣和硫磺中分離排放物的過濾器合成的。近日,「蝴蝶星雲」的色澤經過重新提交,以近似人類肉眼所見的形式再次公布。
  • 哈勃看到一條60光年長的「紗巾」,產生於1萬年前,正快速變長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夜晚看星空的時候,除了一些閃爍的星辰之外只是漆黑一片,其實宇宙中的景象相當絢麗,不同的電磁波段中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象,有很多的宇宙天體都是我們人類的眼睛無法看到的。哈勃望遠鏡在2400光年外的天鵝座附近拍到了一條橙黃色的細長條狀的「紗巾」,輕若浮雲飄飄欲動,十分的絢麗美觀。
  • 哈勃望遠鏡捕捉到的震撼景象(二)
    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正在進行一項令人著迷的探索,以拍攝由法國天文學家查爾斯·梅西爾發起的目錄中列出的所有110個空間物體。梅西爾的目錄可以追溯到17世紀,裡面充滿了絢麗的星系、迷人的星團和莊嚴的星雲。
  • 震撼人心的宇宙深空照片 都是怎麼拍的?
    要想使用望遠鏡直接看到照片上的絢麗場景,那是不可能的,在那片刻之間,我們的眼睛能接受到的光子太少,基本上啥都看不到。為了儘可能多地接受更多的光子,人們儘量把望遠鏡的鏡片造的更大,更大的鏡片有助於接受來自遙遠星體的光子。其實還有另一種方式,那就是長期曝光。在照相的時候,按下快門,只需要不到一秒鐘,一張照片就出現在我們眼前。
  • 哈勃望遠鏡拍的真實照片是什麼樣的?是合成的嗎?
    不用說哈勃望遠鏡拍的照片,所有的天文臺的彩色深空照片,都是多通道合成!當然比較大口徑的望遠鏡拍的明亮的發射星雲的照片,還是會有一些顏色,但由於光害的影響,背景與目標天體的對比很差,因此天文攝影需要LRGB多個通道,而且還需要暗場,並且暗場還要拍攝前中後三組,要求高的還有亮平場!
  • 哈勃望遠鏡拍到的照片可以轉換為音樂!
    但音樂家和科學家們在與NASA的合作下將哈勃太空望遠鏡拍到的星系團的影像變成了音樂。在一篇文章中我們意外發現了一些奇怪的信息。多倫多星系之聲(SYSTEM Sounds)項目的馬特·魯索(Matt Russo)和安德魯·桑塔古達(Andrew Santaguida)製作了這個視頻這個並稱之為「一個科學與藝術交融的項目」。
  • 這些年哈勃望遠鏡拍到的絕美照片!讓我們從新認識宇宙的壯麗!
    這就是史上功能最強,同時也是最為成功的光學望遠鏡——哈勃空間望遠鏡。如今,早已超出設計壽命的哈勃空間望遠鏡仍在超齡服役,為我們拍下大至星系團,小到行星與衛星的宇宙萬象。在哈勃望遠鏡即將迎來30歲生日時,NASA官方選出了「哈勃30年的30張照片」。
  • 7491次曝光,6400000秒,哈勃用16年拍出遙遠宇宙的「歷史書」
    哈勃望遠鏡從2002年開始,在16年的時間裡在太空中長期穩定地長焦鏡頭觀測同一個目標,經過7491次曝光,總曝光時間長達640萬秒,相當於整整74天的時間,然後由31個天文學家團隊,耗費了250天的時間,將獲得的圖像拼合起來,形成了這張耗費無數金錢精力,來之不易的極早期宇宙圖片——哈勃遺產場,在這張照片中,我們可追溯到133億年前至今的26.5萬個星系,正因為哈勃拍到的圖像中的一些星系可以追溯到大爆炸後的
  • 漲知識|被科學家騙了,哈勃望遠鏡拍的宇宙是這樣PS出來的
    漲知識|被科學家騙了,哈勃望遠鏡拍的宇宙是這樣PS出來的 澎湃新聞記者 江錦 綜合報導 2015-04-25 09:09
  • 超凡脫俗的色彩——哈勃太空望遠鏡最新發布的圖片
    寶石蟲星雲哈勃太空望遠鏡最新發布的兩張圖片,讓我們看到了兩個遙遠的天體。它們都是行星狀星雲的照片,都洋溢著超凡脫俗的色彩和光芒。別被名字騙了。「行星狀星雲」和其他任何星雲一樣:是一個由塵埃和氣體組成的區域,是孕育新恆星的地方。這兩顆行星的名字可以追溯到早期天文學家發現它們的時候,他們以它們的圓形命名它們。新照片向我們展示了ngc6302的景象,暱稱為蝴蝶星雲。
  • NASA公布罕見面紗星雲:絢麗色彩美到窒息
    美國宇航局(NASA)最新公布了一張罕見的面紗星雲照片,絢麗的色彩美到窒息。  據悉,這片面紗星雲是被哈勃望遠鏡所捕捉到,通常這種星雲會比較黯淡,不過這次比較幸運,因為科學家為了能夠拍攝到下周的「超級血月」而改變瞭望遠鏡參數。
  • 哈勃望遠鏡拍到螺旋星雲中部大隆起(圖)
    據美國宇航局太空網報導,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拍到的一個遙遠螺旋星雲中間的隆起物圖片,會讓天文學家更好地了解這些星系的「腫瘤」是如何形成的。天文學家為了進一步了解星系隆起物是如何形成的,他們在進行觀測時拍到這張NGC4710星雲圖。這種隆起物是大部分螺旋星雲的重要組成部分。
  • 高清照片被哈勃望遠鏡拍到,外星人?
    近期,哈勃太空望遠鏡在執行任務的時候,意外拍到了一張高清「巨型人臉」。這張「巨型人臉」位於宇宙深處,有兩顆非常清晰的「眼睛」,還有醒目的「鼻子」,真算是有鼻子有眼。這張照片傳到地球之後,很快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關注,難道真是外星人來了?
  • 哈勃望遠鏡曾拍到「天空之城」?或在監視人類?
    哈勃望遠鏡曾拍到「天空之城」?或在監視人類?在上個世紀60年代,聞名至今的阿波羅登月計劃,也是成功實現了人類幾千年登月的夢想,這也成為了現代航天領域當中最巔峰的時刻,當時總共將10多名太空人送到了,距離地球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上,其實大家對於阿波羅登月計劃還是非常看重的,不過除此之外,在人類的航天史上,還有另外一個偉大的工程。
  • 值得紀念的一年,哈勃望遠鏡30歲生日,這是天文學家們的慶祝方式
    這是2009年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完成了維修任務時,哈勃空間望遠鏡通過其窗戶觀看到的景色。天文學家們在其最大的年度聚會上慶祝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珍貴的哈勃空間望遠鏡的30歲生日,並以此方式,開啟了2020新的一年。在第235屆美國天文學會上,負責哈勃空間望遠鏡相關問題的一隊科學家向大家分享了這次任務的亮點。
  • 天文學家是如何測量天體的距離的呢?
    宇宙這麼大,天文學家是如何測量天體的距離的呢? 20世紀初雷達發明以後,通過發射無線電脈衝,然後接收其遇到物體後反射的回波,可以準確測量目標天體的距離。雷達測距法已成為測量太陽系內某些天體距離的基本方法之一。但是,當距離增大到一定水平時,電磁波就會很弱,無法有效返回。對於更遠的天體,天文學家有更多、更奇妙的測距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