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歐洲太空總署的天文學家用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一副恆星「死亡」畫面,形狀酷似一隻蝴蝶。而那張廣為流傳的照片,顏色絢麗,其實是科學家通過從NGC 6302行星狀星雲的氮氣、氧氣、氦氣、氫氣和硫磺中分離排放物的過濾器合成的。近日,「蝴蝶星雲」的色澤經過重新提交,以近似人類肉眼所見的形式再次公布。
重新提交色澤的蝴蝶星雲
2009年公布的蝴蝶星雲圖,十分絢麗,是由科學家合成的
「蝴蝶」星雲編號為NGC 6302,距離銀河系大約有3800光年。這一星雲是類太陽恆星演化晚期的產物,在它的中心有一個氣體盤面,盤面的中央有兩顆互相繞轉的恆星。這次重新提交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切過光亮電離氣體空穴、環拱著中心星的塵埃圓環,位在影像視野中心附近,在視線上幾乎是側對著我們。在這顆熾熱恆星周圍的塵埃雲裡,不久之前已偵測到分子氫。
「蝴蝶」星雲的恆星在即將死亡時向外拋出大量灼熱的氣體,相比中央而言,兩極釋放出的氣體更多,由此形成了非常對稱的、類似蝴蝶翅膀的雙極結構。
2009年,「哈勃」太空望遠鏡用「廣角相機3」(WFC3)拍攝到這張照片,公開後引起很大關注。在2009年5月的太空梭飛行任務中,美宇航局太空人給「哈勃」望遠鏡安裝了「廣角相機3」,後者不久即在7月28日以紫外光和可見光拍到NGC 6302行星狀星雲的照片。發光氣體是恆星的外層部分,在大約2200年的漫長過程中不斷向外膨脹。通過從NGC 6302行星狀星雲的氮氣、氧氣、氦氣、氫氣和硫磺中分離排放物的過濾器,科學家製作出這個合成圖。
地球夜空中的明亮星團和星雲,經常以花或昆蟲來命名。以NGC 6302為例,雖然它的翼展超過3光年,但它仍擁有蝴蝶星雲的美名。這個行星狀星雲的中心星之表面溫度,出乎常態的熾熱,據估計約達攝氏250000度;因此,它雖然被濃密的塵埃圓環給遮住,仍然能發出了強烈的紫外輻射。
每顆恆星都會經歷從誕生、成長成熟到衰老死亡的過程,中年時期變成紅巨星,老年衰退期根據質量的大小可能變成白矮星、中子星或者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