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6日北京時間七點正,第31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巴西裡約熱內盧馬拉卡納體育場如期拉開帷幕。
在萬眾矚目的盛大開幕式表演中,巴西人巧妙地運用了現代光影技術,僅用少量演員就簡略而完美地表現出了巴西的百年發展歷史。
巴西與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等十國接壤,是南美洲面積第一大的國家,其全國面積851.49萬平方公裡,約佔南美洲總面積的46%,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為世界第五大國。
巴西的立國時間很晚——成立於公元1822年9月7日。
在公元1500年之前,大約有四十萬土著居民生活在亞馬遜河流域的叢林中,他們逐水而居,過著簡樸的原始生活。
就在這一年的4月22日,本欲驅船開往印度的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卡布拉爾一行受颱風影響,誤走誤撞地在巴西土地上登陸。
巴西土地肥沃、物產豐富,顯然是一方尚未開拓的福地樂土!
佩德羅·卡布拉爾斷然宣布:這片廣袤無垠的土地從此歸葡萄牙所有!
他把這片土地命名為「聖十字架」。
隨著葡萄牙人不斷往這兒派遣遠徵隊,巴西成為了葡萄牙的殖民地。
葡殖民者的掠奪是從砍伐巴西紅木開始的,「紅木」(Brasil)一詞於是逐漸代替了「聖十字架」,成為巴西國名,並沿用至今。
葡萄牙是世界上的海上強國,其殖民活動長達六百多年,曾涉及世界53個國家的領土。
顯然,單靠葡萄牙人是無法住滿巴西的。
於是,巴西土地上出現了多次巨大移民浪潮,義大利、德國、波蘭、西班牙、烏克蘭、法國、日本、朝鮮、敘利亞、黎巴嫩人開始相繼來到了這裡。
以1884至1962年計,移民人數高達497萬,其中的日本人就佔了130萬。
以至於歷史上發生過這次一個軼事: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期間,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其兵鋒所指,幾乎遍及中國和大半東南亞地區,卻不敢染指澳門一地。究其原因,是葡萄牙人警告日本人:如果日本敢把戰火燒到澳門,則葡萄牙政府將把居住在巴西的日本人全部驅逐回國。日本人聽了,立刻蔫了,不得不對葡萄牙禮敬三分。
話說回來,在這種世界級的移民潮瘋狂湧入巴西的過程中,中國的清朝統治者奉行的是「閉關鎖國」的政策,禁止與外國人打交道,更不許子民流向國外,所以中國人的移民相對比較少。
清朝統治者不但「閉關鎖國」,還大興文字獄,鉗制民眾的言論。
《大清律例》明確規定:「凡造讖緯妖書妖言及傳用惑眾者,皆斬。」「捏造言論,錄報各處者,系官革職,軍民杖一百,流亡千裡。」
很長一段時間內,中華大地萬馬齊喑,陰雲欲雨。
到了清朝末年,列強紛侵,大清帝國亡國在即,再也撐不下去了,言論終於「開禁」。
一時間,許許多多的救國強國之論噴薄而出,震耳發聵。
這其中,有一個人不得不說。
他,就是有著「南海聖人」之稱的廣東南海人康有為。
康有為雖然只是一介布衣,卻心憂天下。
在中法戰爭後,他目睹中國陷入的全面領土危機,憂心忡忡,日夜念叨:「琉球滅,安南失,緬甸亡,羽翼盡翦,將及腹心。」
又說:「英啟藏衛,窺川、滇於西;俄築鐵路於北,而迫於京;法煽亂民於南,以取滇粵。」
面對失地、民散、國亡的危局,康有為「中夜屑涕,仰天痛哭,為免瓜分之禍,保中華之種族」,他想到了「移民墾荒」之計——即把中國人轉移出去,就算中華國土淪亡了,中國人依舊可以在其他地方另建立一個「中國」。
往哪兒移民呢?
康有為的眼光已不限於傳統的西北邊陲、東北、蒙古和新疆這些固有的國土,他雄視萬裡,計劃將大西洋彼岸的南美洲國家巴西變為「新中國之國土」。
為什麼選巴西?
康有為的解釋是:「中國人滿久矣,美及澳洲皆禁吾民往。又亂離破至,遍考大地,可以殖吾民者,惟巴西經緯度與吾近,地域數千裡,亞馬遜河貫之,肥饒衍沃,人民僅八百萬,吾若遷民往,可以為新中國。」
實際上,移民巴西,康有為是做了大量研究的。
一方面,他已充分了解到巴西的國民組成本來就來自世界各地,巴西原土著居民說不上話,大家都是外來戶,阿三不說阿四,可以共同開發巴西;另一方面,瑞士人華特爾(Emer de Vattel, 1714-1767)提出有一項國際法原則,即「無主土地」(terra nullius)的先佔原則,這是西方殖民侵略者的國際法利器。康有為就打算以之作為自己「拓荒」的合法性依據,讓中國移民永久性地居住巴西,把巴西變成華夏「別地」。
一句話:「開巴西以存吾種」。
康有為只是一介書生,他的想法當然只能停留在空想階段,但,他在國家、民族面臨危險時候所持的憂患意識和創新思想,還是很值得後人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