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環保氣體絕緣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應用」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2020-11-27 澎湃新聞

「新型環保氣體絕緣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應用」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2020-01-14 14: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19年12月21日,我會在上海對由雲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牽頭完成的「新型環保氣體絕緣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應用」組織召開了科技成果鑑定會。鑑定委員會由邱愛慈院士、顏德嶽院士和來自國內知名高校、電網公司、裝備製造企業和檢測機構的共計9名行業權威專家組成,邱愛慈院士擔任鑑定委員會主任,顏德嶽院士擔任副主任。

邱愛慈院士和顏德嶽院士認真聽取項目匯報

鑑定會由我會諮詢部業務主管劉淼高工主持,雲南電科院副院長趙現平代表項目完成單位向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及鑑定委員會專家表示感謝,並介紹了雲南電科院在先進電工材料及高原環保電力設備方面研究工作開展情況,課題負責人鄧雲坤博士代表項目組進行了匯報。

鑑定委員會認真聽取了項目匯報,仔細審查相關報告,經質詢和充分討論後一致認為:該項目實現了新型環保混合絕緣氣體關鍵技術突破,創新性強,工程示範性好,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院士專家與項目完成單位代表合影留念

六氟化硫(SF6)氣體被廣泛應用於高壓電力設備中作為絕緣和滅弧介質。然而,SF6也是目前已知最強的溫室氣體之一,其全球變暖潛力值(GWP)約為CO2的23500倍。在1997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3次締約方會議上,84個國家籤署聯合籤署《京都議定書》,明確將SF6列為6種限制排放的溫室氣體之一。我國作為《京都議定書》的主要締約國之一,正在積極地推進和執行溫室氣體減排任務。2017年,中國政府在《巴黎協定》中承諾,到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60%到65%。由於SF6對溫室效應的潛在影響較大,因此嚴格限制SF6氣體排放、減少SF6氣體使用對於達成我國減排目標意義重大。正因如此,探索可等效替代SF6的新型環保絕緣氣體成為電氣工程領域重要的研究方向和迫切需要解決的熱點問題。

在中國南方電網公司科技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的支持下,雲南電科院高原環保電力設備項目團隊聯合國內優勢團隊進行聯合攻關,深入開展C4F7N、C5F10O等新型環保氣體物性及放電基礎理論、多條件約束下的混合氣體組配原則、氣體合成與製備等共性關鍵技術研究,研製系列環保型開關設備產品,進行工程示範和產業化推廣。目前,項目團隊已攻克綠色含氟氣體應用於220kV及以下電壓等級設備中的絕緣關鍵技術,開發出10kV柱上負荷開關、10kV柱上斷路器、10kV環網櫃、35kV開關櫃、110kVGIS母線及隔離/接地開關、220kVGIS母線等多品類高壓設備,並在雲南電網公司昭通威信供電局率先實現10kV柱上負荷開關、10kV柱上斷路器和10kV環網櫃的入網運行,在「氣體基礎性能—製備關鍵技術—環保設備開發—工程示範應用」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

雲南電科院高原環保電力設備團隊緊密圍繞節能環保、先進位造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以支撐和服務雲南省「綠色能源牌」打造、當好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為目標,主動承接南方電網公司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企業願景,開展環境友好型氣體絕緣材料在電力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開發系列化綠色環保型輸變電設備,推動環境友好型電工材料對高溫室效應氣體的替代過程。項目在基礎理論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產生了較為廣泛的國際影響力,研製的新型環保氣體絕緣電力設備已獲工程應用,市場競爭力強,引領了行業技術發展,產生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原標題:《「新型環保氣體絕緣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應用」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廢水『零排放』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順利通過環保科技成果鑑定會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2016年8月26日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由盛發環保科技(廈門)有限公司完成的「基於煙氣蒸發的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研究與應用」的項目成果鑑定會,來自國電科學技術研究院、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大唐國際發電股份、中國華電集團、華北電力設計院、中國大唐集團、神華國華(北京)電力科學研究院、電力規劃總院、上海電力學院、中電華創電力技術研究公司等的專家、學者參與鑑定
  • 「新型離子液體電解液」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1月22日,由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離子液體清潔過程與節能創新團隊」為主研發完成的「新型離子液體電解液的研發及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項目,順利通過了中國科學院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鑑定委員會一致認為:該項目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離子液體電解液技術,建立了離子液體電解液規模化製備技術及成套設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鋰離子電池應用十分廣泛,正急速滲透汽車、儲能、航空航天、軍工等領域。
  • 「全球首套液態陽光加氫站示範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10月14日,「全球首套液態陽光加氫站示範項目」在上海藍濱石化設備公司通過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組織的成果鑑定。,由張家港產業技術研究院承擔開發,院所創新團隊共同參與,通過自主創新工藝設計和系統集成建成集原位制氫、純化、升壓、儲氫、加注及二氧化碳液化回收於一體的新型加氫站,並採用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發的超薄高性能不鏽鋼鈀膜純化和低CO濃度水氣變換催化等兩項關鍵技術。
  • 水星家紡重研發,又一產業化關鍵技術項目通過鑑定
    「硅藻土改性纖維產業化關鍵技術及其在家紡領域的應用」項目鑑定會。項目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創新性強,填補了行業空白,對行業的發展和科技進步具有重要意義。據悉,上海水星家紡承擔的該項目在天然硅藻土多孔結構的基礎上,研發了硅藻土原位負載二氧化鈦關鍵技術,優化了硅藻土/二氧化鈦最佳配比,成功製得纖維級硅藻土負載二氧化鈦功能粉體。
  • 「新型高回彈鞋材用熱塑性聚氨酯微發泡珠粒(ETPU)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成果通過部級鑑定
    2016年5月29日,由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和晉江國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製開發的「新型高回彈鞋材用熱塑性聚氨酯微發泡珠粒
  • 極低頻探地工程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9月1日,中國船舶集團在北京組織召開極低頻探地(WEM)工程科技成果鑑定會。由多位院士、教授組成的鑑定委員會聽取了項目工程成果匯報,審閱了相關技術資料,對該項目進行了質詢和討論,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 無甲醛膠合板規模化生產關鍵 技術在京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記者徐建華)日前,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組織有關專家在京對徐州基石無醛人造板有限公司,東營市盛基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聯合完成的「無甲醛膠合板規模化生產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的技術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對產品進行了鑑定,認為該產品無甲醛膠黏劑、產品力學性能及甲醛釋放量達到同類產品的國際先進水平。
  • 神霧環保"蓄熱式電石生產新工藝"通過國家級科技成果鑑定
    中證網訊(記者 蔣潔瓊)神霧環保(300156 )11月6日晚間發布公告稱,11 月 5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內蒙古自治區察右後旗主持召開神霧環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蓄熱式電石生產新工藝成套技術開發及產業化示範」國家級科技成果鑑定會。
  • 2012年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擬支持單位名單公示
    >數字農業測控關鍵技術系統12富思特製漆(北京)有限公司低碳環保清水混凝土保護劑(低碳環保文物保護劑)關鍵技術成果轉化項目13方正國際軟體有限公司環保型套筒式大幅面柔印CTP系統研製14北京北印東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山東精創新型高性能永磁無刷電機順利通過我會科技成果鑑定並成功...
    」,順利通過我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國家稀土永磁電機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瀋陽工業大學教授級高工安忠良教授等來自我國永磁電機領域的知名院校和重點企業的6位權威專家組成鑑定委員會。100餘家省內外電機應用企業,21家相關行業學會、協會、3家基金公司以及20餘家媒體代表出席發布會。臨沂市黨組成員、副市長劉賢軍,山東省工信廳二級巡視員李向東出席發布會並講話,政府領導對企業科技創新給予充分肯定並對後續科技創新提出期望。我會諮詢部主任高巍博士宣讀了24日上午科技成果鑑定會的院士專家鑑定意見,並就創新型企業如何藉助國家級學會智力資源做好科技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進行了簡要介紹。
  • 通用股份:杜仲橡膠產業化應用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7月14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在江蘇組織專家對通用股份(601500)的《合成型杜仲橡膠(TPI)在全鋼子午線輪胎中的產業化應用》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鑑定。鑑定委員會一致同意該成果通過鑑定,認定該項目首次實現了TPI在全鋼子午線輪胎中的規模化應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綜合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技術也為我國杜仲橡膠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建議深化相關基礎研究,加大推廣力度。據了解,我國是天然橡膠消費大國,天然橡膠作為一種戰略資源,對外依存度高。
  • 歐普圖斯光納科技可攜式雷射拉曼光譜儀通過國家技術成果鑑定
    鑑定會現場    鑑定委員會專家審查了公司項目工作組的研發報告、查新報告、國家分析儀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檢驗報告和用戶報告等材料,聽取了公司項目研發、工程技術、經營管理等情況匯報,並實地考察、詳細了解產品研製和使用過程中的各關鍵環節。
  • 「鉻鹽生產過程鋁釩同步分離技術」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5月28日,由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四川省銀河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鉻鹽生產過程鋁釩同步分離技術」項目通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  該項目由過程工程所鄭詩禮課題組完成,副研究員李平代表項目組介紹了項目的技術原理、創新點及生產應用情況等,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懿、研究員鄭詩禮對項目背景、成果意義作了補充說明。鑑定委員會專家經過質詢討論後一致認為:該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同意通過鑑定。並建議進一步加快推廣應用。
  • 新車用生物柴油關鍵技術及應用鑑定成功
    近日,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在江西省南昌市江鈴國際大廈組織召開了由同濟大學、江蘇大學、上海中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柴油機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完成的 「複雜來源餐廢油脂制車用生物柴油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成果鑑定會。
  • 破局全球變暖 美的空調新型環保冷媒應用技術創國際領先水平
    我國在新型環保型製冷劑的研究領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7月13日,美的關於R32、R290、R161等三款新型環保冷媒關鍵技術及其應用的研究項目正式通過科技鑑定,被評定為國際領先水平。
  • 一項環保過濾新技術通過國家科技成果評價鑑定
    新華網北京頻道2月15日電(記者李志勇)一項環保過濾新技術15日在北京通過由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組織的國家科技成果評價鑑定,被正式列為國家科技成果。  據了解,這項由無錫尼富龍超濾科技有限公司在引進基礎上研發創新的尼富龍超濾技術通過對使用過的潤滑油進行特殊過濾,可以使潤滑油能夠重複循環使用15年以上,而且能夠有效改善潤滑效果,提高發動機效率,延長發動機壽命。  科技成果評價委員會的評價意見顯示,有關權威單位在對使用該技術過濾後的潤滑油進行監測評價後認為,其符合國家汽車節油產品使用技術條件和船用指標要求。
  • 「20吋微通道板型光電倍增管關鍵技術」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閃爍計數器的出現,擴大了光電倍增管的應用範圍。雷射檢測儀器的發展與採用光電倍增管作為有效接收器密切有關。電視電影的發射和圖象傳送也離不開光電倍增管。光電倍增管廣泛地應用在冶金、電子、機械、化工、地質、醫療、核工業、天文和宇宙空間研究等領域。2020年6月上旬,北方夜視南京分公司召開了項目科技成果鑑定會,「20吋微通道板型光電倍增管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 清華「常壓室溫等離子誘變育種技術與裝備」成果通過鑑定
    清華「常壓室溫等離子誘變育種技術與裝備」成果通過鑑定清華新聞網5月8日電 4月26日,由清華大學、洛陽華清天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無錫源清天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常壓室溫等離子(ARTP)誘變育種技術與裝備」通過了中國輕工業聯合會聯合會組織召開的科技成果鑑定會。
  • 「大型往復壓縮機流量無級調節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通過科技...
    日前,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在廣州組織召開了由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台州環天機械有限公司、瀋陽透平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化廣州分公司等單位共同完成的「大型往復壓縮機流量無級調節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科技成果鑑定會。
  • 「國產精密光柵製造技術、裝備及其應用」科技成果鑑定會在滕州市...
    新華社客戶端濟南11月25日電(記者閆祥嶺)山東省機械工業科學技術協會近日在滕州市主持召開「國產精密光柵製造技術、裝備及應用」科技成果鑑定會。鑑定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鑑定。這一科技成果由西安交通大學、山東普魯特工具機有限公司、山東有榮工具機有限公司、山東泰格爾數控工具機附件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完成。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盧秉恆出席鑑定會。來自陝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西安增材製造國家研究院、南京理工大學、山東大學等行業專家對該項成果進行了鑑定,滕州市政府領導出席鑑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