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4 14: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19年12月21日,我會在上海對由雲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牽頭完成的「新型環保氣體絕緣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應用」組織召開了科技成果鑑定會。鑑定委員會由邱愛慈院士、顏德嶽院士和來自國內知名高校、電網公司、裝備製造企業和檢測機構的共計9名行業權威專家組成,邱愛慈院士擔任鑑定委員會主任,顏德嶽院士擔任副主任。
邱愛慈院士和顏德嶽院士認真聽取項目匯報
鑑定會由我會諮詢部業務主管劉淼高工主持,雲南電科院副院長趙現平代表項目完成單位向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及鑑定委員會專家表示感謝,並介紹了雲南電科院在先進電工材料及高原環保電力設備方面研究工作開展情況,課題負責人鄧雲坤博士代表項目組進行了匯報。
鑑定委員會認真聽取了項目匯報,仔細審查相關報告,經質詢和充分討論後一致認為:該項目實現了新型環保混合絕緣氣體關鍵技術突破,創新性強,工程示範性好,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院士專家與項目完成單位代表合影留念
六氟化硫(SF6)氣體被廣泛應用於高壓電力設備中作為絕緣和滅弧介質。然而,SF6也是目前已知最強的溫室氣體之一,其全球變暖潛力值(GWP)約為CO2的23500倍。在1997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3次締約方會議上,84個國家籤署聯合籤署《京都議定書》,明確將SF6列為6種限制排放的溫室氣體之一。我國作為《京都議定書》的主要締約國之一,正在積極地推進和執行溫室氣體減排任務。2017年,中國政府在《巴黎協定》中承諾,到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60%到65%。由於SF6對溫室效應的潛在影響較大,因此嚴格限制SF6氣體排放、減少SF6氣體使用對於達成我國減排目標意義重大。正因如此,探索可等效替代SF6的新型環保絕緣氣體成為電氣工程領域重要的研究方向和迫切需要解決的熱點問題。
在中國南方電網公司科技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的支持下,雲南電科院高原環保電力設備項目團隊聯合國內優勢團隊進行聯合攻關,深入開展C4F7N、C5F10O等新型環保氣體物性及放電基礎理論、多條件約束下的混合氣體組配原則、氣體合成與製備等共性關鍵技術研究,研製系列環保型開關設備產品,進行工程示範和產業化推廣。目前,項目團隊已攻克綠色含氟氣體應用於220kV及以下電壓等級設備中的絕緣關鍵技術,開發出10kV柱上負荷開關、10kV柱上斷路器、10kV環網櫃、35kV開關櫃、110kVGIS母線及隔離/接地開關、220kVGIS母線等多品類高壓設備,並在雲南電網公司昭通威信供電局率先實現10kV柱上負荷開關、10kV柱上斷路器和10kV環網櫃的入網運行,在「氣體基礎性能—製備關鍵技術—環保設備開發—工程示範應用」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
雲南電科院高原環保電力設備團隊緊密圍繞節能環保、先進位造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以支撐和服務雲南省「綠色能源牌」打造、當好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為目標,主動承接南方電網公司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企業願景,開展環境友好型氣體絕緣材料在電力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開發系列化綠色環保型輸變電設備,推動環境友好型電工材料對高溫室效應氣體的替代過程。項目在基礎理論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產生了較為廣泛的國際影響力,研製的新型環保氣體絕緣電力設備已獲工程應用,市場競爭力強,引領了行業技術發展,產生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原標題:《「新型環保氣體絕緣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應用」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