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當街售賣的錘頭鯊(圖片來源網絡)
人民網海南視窗海口4月11日電(記者 毛雷)日前,發生在海南三亞碼頭低價售賣錘頭鯊一事引發網友熱議。而有媒體報導出「系誤捕」的說法,也引發了公眾對海洋環境保護的關注。有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連漁民都不知道這是保護動物,說明我們的海洋保護宣傳和意識還需要加強。
網曝「三亞百條鯊魚」當街售賣
4月9日,有網友在網絡發帖稱,三亞水產碼頭當街售賣錘頭鯊,數量約一百餘條,絕大多數為未成年錘頭鯊,並配發了多張鯊魚被堆放在地上的照片。有媒體記者現場採訪確認售賣鯊魚一事屬實,有商家在宰殺、解剖這些錘頭鯊,稱每斤售價為15元。而對於這些鯊魚的來源,售賣的漁民則三緘其口。
隨後,此事經媒體報導後,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三亞市相關部門迅速介入調查。據三亞市海洋與漁業局通報,「現場共查獲約600公斤路氏雙髻鯊」,但對於魚翅的流向並未提及。
網友:心痛!希望加強監管保護好海洋
據了解,此次被捕撈、屠殺、售賣的錘頭鯊,經三亞市海洋與漁業局核實為路氏雙髻鯊,被列入第16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保護動物,於2014年9月生效。據介紹,該魚類在南海是比較常見的魚類,海南本地漁民對此魚近年被列入保護動物了解不多。
廣大網友看到相關新聞報導後也紛紛跟帖表達自己的看法。
「海洋是我們共同的家園,為什麼不好好保護,難道真缺那點錢嗎?」網友評論道。
同時,也有網友對海洋監管部門表達出不滿,認為是政府相關監管部門的監管責任沒有落實到位,希望相關部門加強監管,保護好海洋環境。
還有網友表示,三亞出售鯊魚的新聞已經不是第一次見諸報端,此前也有過類似的事件發生,呼籲那些出海的漁民能夠多意識到海洋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家園,要有長遠的目光,不要僅僅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去破壞海洋環境。
業內人士:地方漁業部門應重視保護動物管理
有相關專家就此事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路氏雙髻鯊被列入CITES附錄II,國際貿易是嚴格管制的,國內參照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管理,地方漁業部門理應引起重視。路氏雙髻鯊是洄遊魚類,南海海域較為常見,此時正是他們的集群季節,而集群多半是為了繁殖。
專家認為,因錘頭鯊在我國南海海域比較常見,漁民在不知其為保護生物的情況下誤捕是有可能。海洋漁業管理部門應該加強宣傳,教育漁民在誤捕時立即放生,絕對不允許運到陸地上出售。作為管理部門應該「送法下鄉」,明確告知漁民什麼不能捕,「在充分的宣傳教育前提下,漁民再去捕捉就要重罰。」
三亞海洋局:將加強海洋環境保護宣傳
4月11日下午,三亞市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海洋部門已聯合公安、工商等部門就此事開展進一步調查,將重點對捕撈交易過程和涉事人員進行調查,同時,加強對全市水產市場的巡查和監管,對漁民和市民加強科普教育和宣傳。並成立了四個工作組開展下一步工作,調查組,鑑定組,日常監管組和法規宣傳及科普教育組。
同時,針對媒體報導的「系誤捕」的說法,該負責人表示,官方目前仍在進一步調查,此說法並非海洋部門的官方說法,調查結論將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