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努力的房多多終於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美國時間11月1日晨間,隨著創始人兼CEO段毅、聯合創始人曾熙和李建成攜眾公司管理層及董事代表等在紐約納斯達克參加敲鐘儀式。眾人身穿深色西裝——黑色、灰色、藍色,不過,比較統一的是,都佩戴了一條橙色的領帶,這是房多多logo的主色。
美東時間9點半,納斯達克開市的鐘聲準時響起,這也意味著房多多正式成為赴美上市的中國產業網際網路SaaS(軟體即服務)第一股。
據了解,此次上市,房多多以每股13美元的發行價,公開發行600萬股美國存託股票(ADS),上市後市值為6.32億美元。
房多多表示,所募資金的40%將用於增強研發能力,投資於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約20%的募資款用於銷售、營銷和品牌推廣;其餘用於營運資本,以及為補充業務、資產和技術進行潛在投資和收購等其他一般企業用途,從而推動構建一個開放的、充滿活力的居住服務生態。
開盤之後,房多多股價一度漲逾8%,最高觸及14.08美元,最低12.75美元,跌1.92%。截至發稿,房多多每股報13.04美元,漲0.31%。
對於房多多而言,這是其8周歲的禮物,也是在經過多年上市傳聞後,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
在美國的上市儀式上,段毅表示:「經過8年努力,房多多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在線房地產交易平臺,服務全中國超百萬房地產經紀商戶。今天,站上國際資本市場的舞臺,我們將以更透明的方式接受市場的檢驗,並持續通過科技創新提升商戶在平臺上做生意的效率和體驗,全方位賦能中國的居住服務產業。」
誕生於2011年末的房多多,是「網際網路+」浪潮中的一員,定位為房地產交易服務平臺。那時,每一個網際網路+故事,都能得到資本的熱捧,一時愛屋吉屋、吉屋、平安好房等等在線房地產交易平臺如雨後春筍一般不斷湧現。
那時大家堅信流量為王,通過補貼換未來,但市場的競爭是殘酷的,許多競爭對手都在「大浪」之中劃上了句號,好屋中國賣身他人,愛屋吉屋也已消逝。見到勝利的曙光的並不多,房多多是其中的一員。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房多多共經歷過4輪融資,最後一次是2015年9月獲得的2.23億美元的C輪融資。
事實上,在納斯達克之前,房多多最接近上市的時間也許是2018年9月。彼時,房多多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計劃於2019年上市。港交所4月頒布的允許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的新政,讓房多多首次看到上市的希望。
但直至今日,成功登陸港交所的同股不同權的公司只有兩家,小米和美團。房多多與港交所的緣分在要開花結果時,卻戛然而止。
之後的房多多將目光轉向大洋的彼岸——美國,這裡有著對創業公司最友好的納斯達克。不過融資額度,就從最初的8億美元至3億美元,再至成功上市募得的7800萬美元。
對於房多多而言,成功上市,讓它對未來更加充滿期望。其在深圳總部同時舉辦的IPO之夜活動,便採用了「感恩相伴、無限未來」的主題。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在IPO路演中,房多多表示,中國城鎮人口2018年為8.314億,預計2023年將增長至9.222億;同期城鎮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將從3.93萬增長至5.68萬;房地產交易總額將從21.531萬億增至33.436萬億。
房多多預計,房地產經紀商方面佣金率也將從2018年的1.8%,增長至2023年的2.5%;經紀商佣金從1240億元增長至3440億元。
這將是一個龐大的市場,也值得暢想無限的未來。
房多多稱,目前其為中國最大的在線房地產市場。截至2019年6月30日,平臺已經擁有超過107萬名註冊中介;擁有490萬註冊房地產買家。此外,在資料庫中擁有1.31億處房屋,涵蓋出售或出租的房屋以及目前未上市的房屋。
對於未來的增長策略,房多多指出,其將吸引留存更多經紀商,並培養提升;擴大房地產資料庫;通過賦能經紀商吸引更多房源;多樣化產品和服務;持續創新技術;持續激勵潛能等。
但房地產交易服務這條賽道也是一條競爭者眾多的賽道,正如其在招股書中所提示風險一般:「我們可能無法與現有和新的行業參與者有效競爭,這可能會大大降低我們的市場份額,並對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因此,不管是安居客、貝殼找房等等,或者是趁雙十一期間介入房產交易市場的電商平臺淘寶、京東、蘇寧易購,房多多將一直面對著眾多對手的追趕。
顯然,上市之後,讓房多多未來有了更進一步的可能,但如何鞏固自身的「護城河」仍然是其需要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