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ID:USTCIF),全球最活躍的科大校友組織,實時發布科大要聞與校友資訊】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首次授予兩位女性:Jennifer A. Doudna(杜德娜)和Emmanuelle Charpentier,以表彰她們在開發最先進的基因編輯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剪刀所做的工作。在2002-2005年,杜德娜實驗室有一位中國博士後、現任康奈爾大學教授可愛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9108校友)。
據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查實,可愛龍很可能是杜德娜教授唯一的科大學生。可愛龍教授也是一位傑出的基因編輯科學家。截止2020年的不完全統計,他在基因編輯領域發表了約17篇高水平論文(包括Cell、Nature、Science等權威期刊)。
10月7日,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後,可愛龍即在Twitter向杜德娜發出了祝賀的Twitter。
可愛龍教授(圖片來源於網絡)
2002年-2005年,可愛龍教授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求學期間師從杜德娜進行生物物理化學研究。其間在Nature、Protein Science、The RNA World等期刊發表6篇文章。他們的合作成果在2010-2011年仍持續發表。
可愛龍Twitter截圖
可教授在康奈爾大學報導中也表示:「作為杜德娜教授曾經的博士後,我想指出的是,她的研究工作在她的職業生涯中都是一流的。從她開創性的結構工作——自切割核酶開始,她就在許多重要領域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可愛龍教授向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介紹:他進入基因編輯領域並非受杜德娜影響。「我2005年離開時她的實驗室(編者註:此指杜德娜實驗室)還沒有關於CRISPR的工作。我是來到康奈爾08年以後進入CRISPR領域,初衷和Jennifer類似,都是在與同事合作中了解到CRISPR,對其中的未知機制感興趣而開展的工作。」可愛龍謙稱:「當然取得的成就和她比那就天上地下了:)」
左一為可愛龍教授(圖片來源於網絡)
據相關資料顯示,可愛龍教授從2005年8月進入康奈爾大學擔任助理教授至今已在CNS等著名期刊發表50餘篇文章,其中至少17篇文章和CRISPR基因編輯相關。
2019年6月,可愛龍教授在國際RNA協會(RNA Society,核糖核酸協會)第24屆年會上,作為唯一獲獎者也是華人學者收穫該獎者,榮獲Mid-Career Award獎項。此外可教授也獲得了NIH MIRA Award、康奈爾大學生命科學研究創新獎等獎項。
可愛龍榮獲RNA Society 的Mid-Career Award獎(圖片來源於網絡)
作為著名的結構生物學家、生物物理學家,他在面對2020年席捲全球的新冠病毒的挑戰也挺身而出。可愛龍教授說:「人們有義務共同幫助抗擊流感大流行。」
康奈爾大學9月1日以《Teaming Up—Coronavirus Research at Cornell》《團結協作:康奈爾大學的新冠病毒研究》報導了可愛龍教授參與新冠科研的新聞。據報導,可愛龍教授與其他微生物學、免疫學、遺傳學等成員,正在合作設計一種分子誘餌,從生化角度來看,將更易吸引SARS-CoV-2病毒。
對於2020年諾獎結果,可愛龍教授對新創基金會表示:「大家更應該記住的是,最初進入CRISPR領域的科學家們,包括我,沒有一個人的初衷是想做基因編輯。大家是因為對基礎科學問題感興趣才選擇做研究。最後的革命性成果都是副產品。」
在康奈爾新聞報導中,可愛龍教授也強調:「(杜德娜和Emmanuelle Charpentier 獲得諾獎)她們的經曆本身是一個生動的例子,昭示著基礎科學是如何在好奇心的驅動下,引領技術與醫學革新!希望大家能因此有所觸動,靜下心來從興趣而不是功利出發做科學研究。」
可愛龍,1991年從北京市第101中學保送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系。1995年獲中國科大學士學位後赴美國留學,2002年在Cynthia Wolberger教授指導下獲得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學位,2002年-2005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Jennifer Doudna組從事博士後研究。現為康奈爾大學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系教授。
註解與參考文獻:
1. RNA協會(RNA Society)成立於1993年,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具有影響力的核酸研究組織。Mid-Career Award獎是RNA協會為表彰在RNA研究領域做出卓越貢獻,獨立開展科研15年之內的科學家所設定的。
2. 可愛龍教授論文發表記錄:https://sites.google.com/site/kelaboratory/publications
3. 康奈爾大學新聞報導:https://research.cornell.edu/news-features/teaming-coronavirus-research-cornell
新聞說明:新聞由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微信公號ID:USTCIF)與網站發布。作者畢宇昕,編輯劉志峰(9500)。歡迎轉載,但須保留文章完整性,說明新聞來源。
【轉載請註明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了解更多,請移步官方微信(ID:USTCIF)與網站(www.ustci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