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大人都是孩子,可惜的是,很少有大人記得這一點。——《小王子》聖埃克蘇佩裡
在成為家長之前,年輕人都覺得教育孩子、理解孩子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成為了父母之後才發現,自己和孩子之間,隔著的不僅僅是年齡,還有很多思想上的不同。
孩子不愛吃蘋果,但是家長認為蘋果對身體好,畢竟「an apple a day,keep doctors away」,所以就強行讓孩子吃不愛吃的蘋果;
孩子的數學不好,父母認為這會影響孩子的未來,所以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看不到孩子的語文經常考滿分,孩子唱歌很好聽等等。
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和父母之間漸行漸遠,大多都是因為「你不知道我要什麼」和「我想給你什麼」之間的分歧,簡單來說就是「不理解」。
《小王子》(聖埃克蘇佩裡)中有一個讓人印象特別深刻的情節,作者是這樣描述的:
當我還是個6歲孩子的時候,我看到了一幅壯麗無比的插畫,插畫的內容是一條蟒蛇正在吞食一隻動物……於是,我拿出彩色鉛筆完成了我的第一幅圖畫,也是我的第一幅作品。我把我的這幅作品拿給大人看,問他們有沒有被嚇到。他們笑著說:「這個帽子,很可怕嗎?」我畫的不是一頂帽子,而是一條正在消化大象的大蟒蛇。於是我又把蟒蛇肚子裡的情況畫出來,這樣大人就能看懂了。這些大人總是需要解釋……這真叫孩子們覺得很累。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情節,但是卻讓很多有過相似經歷的孩子和家長,產生不同的想法,這大概就是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真實寫照——究竟是誰不理解誰?大人需要解釋,孩子也需要解釋。
《小王子》這本書,最大的魅力就在於通過一個孩童的語氣,講述了他離開自己的星球後,去了7個不同星球的經歷。
在這段經歷裡,他遇見了不同的人:國王、紳士、酒鬼、實業家、點燈人、地理學家,每一個人,代表著人的不同品性:權利、虛榮、荒唐、貪婪、盲目、教條。
他以一個孩子的身份,經歷了大人的經歷;用孩子的口吻,敘述了很多人生的哲理:對理想的追求、對生命的理解、對愛情的理解、對於內在價值的自我認知、對於愛與責任之間的理解、大人的童心、孩子的天真……
就像「蟒蛇」與「帽子」一樣,孩子的天真爛漫、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與大人的想像力枯竭、自大而不自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他們會為了一個布娃娃花費好多時間,這個布娃娃就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東西,如果有人奪走了他們的布娃娃,他們就會哭起來……」
只有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大人往往不理解孩子究竟要什麼,他們只會責怪孩子哭,卻不曾想孩子為什麼會哭。
所以,孩子說:「我也會長大,但是永遠也不會變成像你一樣的大人!」
這是一本大人的「教科書」,也是一本兒童的「經典讀物」,它讓大人更加了解孩子,更加了解自己;讓孩子更加明白什麼是愛與責任,明白這個世界的哲理。
它是一本風靡全球的讀物,周國平將之稱為「一個奇蹟、近乎完美、渾然天成的美玉」。
孩童的口吻,讓孩子更加看得懂,文字簡單,但是富含哲理,它甚至還是很多大學生的必讀書籍,很多現當代的文學家對這本經典的作品對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它都是一本值得反覆閱讀的經典讀物,孩子越早讀懂,影響也就越大;家長越早讀懂,對孩子的影響也就越大。
大人自己什麼都不懂,總是要小孩來給他們解釋,這讓我覺得很累。
我自己也在看這本書,它並不是一本簡單的兒童讀物,還有很多經典的讀物,不只是適用於小孩子,大人同樣也需要成長和進步。
如果你也喜歡,如果你也想成為更理解孩子的父母,不妨閱讀這本書,它不會佔用很多時間,但是卻蘊含了一生的哲理。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