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畫了一隻「蟒蛇」,大人認為是「帽子」,究竟是誰不理解誰?

2020-12-05 張杰雯的寶貝日記

所有的大人都是孩子,可惜的是,很少有大人記得這一點——《小王子》聖埃克蘇佩裡

在成為家長之前,年輕人都覺得教育孩子、理解孩子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成為了父母之後才發現,自己和孩子之間,隔著的不僅僅是年齡,還有很多思想上的不同。

孩子不愛吃蘋果,但是家長認為蘋果對身體好,畢竟an apple a day,keep doctors away」,所以就強行讓孩子吃不愛吃的蘋果;

孩子的數學不好,父母認為這會影響孩子的未來,所以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看不到孩子的語文經常考滿分,孩子唱歌很好聽等等。

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和父母之間漸行漸遠,大多都是因為「你不知道我要什麼」和「我想給你什麼」之間的分歧,簡單來說就是「不理解」

《小王子》(聖埃克蘇佩裡中有一個讓人印象特別深刻的情節,作者是這樣描述的:

當我還是個6歲孩子的時候,我看到了一幅壯麗無比的插畫,插畫的內容是一條蟒蛇正在吞食一隻動物……於是,我拿出彩色鉛筆完成了我的第一幅圖畫,也是我的第一幅作品。我把我的這幅作品拿給大人看,問他們有沒有被嚇到。他們笑著說:「這個帽子,很可怕嗎?」我畫的不是一頂帽子,而是一條正在消化大象的大蟒蛇。於是我又把蟒蛇肚子裡的情況畫出來,這樣大人就能看懂了。這些大人總是需要解釋……這真叫孩子們覺得很累。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情節,但是卻讓很多有過相似經歷的孩子和家長,產生不同的想法,這大概就是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真實寫照——究竟是誰不理解誰?大人需要解釋,孩子也需要解釋

《小王子》這本書,最大的魅力就在於通過一個孩童的語氣,講述了他離開自己的星球後,去了7個不同星球的經歷。

在這段經歷裡,他遇見了不同的人:國王、紳士、酒鬼、實業家、點燈人、地理學家,每一個人,代表著人的不同品性:權利、虛榮、荒唐、貪婪、盲目、教條。

他以一個孩子的身份,經歷了大人的經歷;用孩子的口吻,敘述了很多人生的哲理:對理想的追求、對生命的理解、對愛情的理解、對於內在價值的自我認知、對於愛與責任之間的理解、大人的童心、孩子的天真……

就像「蟒蛇」與「帽子」一樣,孩子的天真爛漫、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與大人的想像力枯竭、自大而不自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他們會為了一個布娃娃花費好多時間,這個布娃娃就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東西,如果有人奪走了他們的布娃娃,他們就會哭起來……」

只有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大人往往不理解孩子究竟要什麼,他們只會責怪孩子哭,卻不曾想孩子為什麼會哭

所以,孩子說:「我也會長大,但是永遠也不會變成像你一樣的大人!

這是一本大人的「教科書」,也是一本兒童的「經典讀物」,它讓大人更加了解孩子,更加了解自己讓孩子更加明白什麼是愛與責任,明白這個世界的哲理。

它是一本風靡全球的讀物,周國平將之稱為「一個奇蹟、近乎完美、渾然天成的美玉」。

孩童的口吻,讓孩子更加看得懂,文字簡單,但是富含哲理,它甚至還是很多大學生的必讀書籍,很多現當代的文學家對這本經典的作品對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它都是一本值得反覆閱讀的經典讀物,孩子越早讀懂,影響也就越大;家長越早讀懂,對孩子的影響也就越大

大人自己什麼都不懂,總是要小孩來給他們解釋,這讓我覺得很累。

我自己也在看這本書,它並不是一本簡單的兒童讀物,還有很多經典的讀物,不只是適用於小孩子,大人同樣也需要成長和進步

如果你也喜歡,如果你也想成為更理解孩子的父母,不妨閱讀這本書,它不會佔用很多時間,但是卻蘊含了一生的哲理。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哦

相關焦點

  • 看懂《小王子》的蟒蛇畫
    當我6歲的時候,我在一本書中看見一個關於原始的森林,一個蟒蛇纏著一個動物壯麗的圖片,叫做大自然的真實故事。這是複製的畫。書裡面寫道:」蟒蛇不咀嚼他們的獵物,整個吞下。之後他們不能移動,為了消化食物,他們需要睡眠六個月。「我陷入了沉思,在叢林裡冒險。
  • 《小王子》|當孩子長大成為大人,就很難再想起自己也曾經是個孩子
    《小王子》這本書看起來是寫給小孩子的童書,開頭那一段,從孩子的視角來諷刺大人們的現實和愚蠢,分明是在討好孩子的。可再繼續往後讀,小王子遊歷6個小行星以及地球,以及其中的各段經歷,孩子可能根本就讀不懂。其實它是一本寫給大人的書,作者在扉頁上寫著:請讀到這本書的孩子原諒我把它獻給一個大人,這個大人是我在人世間最好的朋友。
  • 你看見的是一個帽子嗎?
    如果你說是帽子,那麼恭喜你,你和99%的成年人的答案一樣。相信這張圖很多人都看過,打開《小王子》這張圖就立馬呈現在你的眼前。文中除過一開始講述了一個帽子的故事之外,還有一個故事,就是畫羊。飛行員從來沒有畫過羊,於是就畫了一幅自己熟悉的蟒蛇吞象的畫,結果小王子脫口而出說他不要蟒蛇,而且這條蟒蛇肚子裡還有一頭象。於是飛行員畫了一隻羊,小王子卻說這隻羊病得很重。下一副畫又說不是小羊是公羊,還有犄角。接著又畫了一隻很老的羊。
  • 推薦閱讀 | 《小王子》第一章:一頂吃掉大象的「帽子」
    今天小新為大家推薦一本好書《小王子》,這本被評為「每個孩子都應該讀的書」到底有什麼魅力呢?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一下第一章:一定吃掉大象的「帽子」!他決定回到他的玫瑰那裡去,但是他的軀殼是難以帶走的,於是他決定求助於那條30秒鐘內就能致人於死地的毒蛇……當我還只有六歲的時候,在一本描寫原始森林的名叫《真實的故事》的書中, 看到了一副精彩的插畫,畫的是一條蟒蛇正在吞食一隻大野獸。頁頭上就是那副 畫的摹本。
  • 老人教孩子畫簡筆畫,兒媳看到之後大發脾氣,誰對誰錯專家有評判
    這不,前幾天因為老人給寶寶畫畫的事情,表姐還跟婆婆大吵了一架:因為表姐白天去上班,婆婆幫忙看孩子,而等到表姐回家時,看到婆婆給寶寶畫了很多的簡筆畫,當時就很生氣:「媽,你不會教能不能別亂教?教孩子簡筆畫,會影響他創造力的,真正禁錮了孩子的思想,你承擔得起嗎?」老人聽到這樣的埋怨,自己心裡也很委屈:孩子讓我給他畫著玩呢,我就忍心拒絕了?
  • 小王子為什麼要飛行員給自己畫一隻裝在盒子裡的綿羊?
    小王子插圖 小王子為什麼要求飛行員為自己畫一隻綿羊呢?認真看畫的小王子 一開始飛行員給小王子畫了一條蟒蛇,沒錯就是那副6歲時被大人們說成是「帽子」的那幅。小王子,直接說「自己要的是一隻綿羊,而不是蟒蛇把大象吃進去的圖」。飛行員萬萬沒想到,小王子居然一眼就看懂了自己的畫。這也是為什麼,飛行員願意為小王子繼續「畫一隻綿羊」原因。如果一開始飛行員還擔心自己早就不擅長畫畫了,那小王子的「懂畫」則給了飛行員很大的信心和動力。
  • 為什麼大人都不可愛了?
    《小王子》告訴我們孩子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大人的世界又是怎樣的,失去初心的大人真的快樂嗎?我不知道什麼時候又是什麼人開始規定,成人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成人應該要掙錢養家,需要拋棄一切與金錢無關的事情,成人不能在幼稚,過著按部就班的日子。我認為這是一件很很殘忍也很恐怖的事情。
  • 《小王子》:大人就活該不快樂?看完這本書我明白了3個道理
    以前看《小王子》這本書,只看到了愛情的影子,如今再次重讀,才明白了扉頁上的那句話:「請孩子們原諒我把這本書獻給一位大人」。每一個大人都經歷過童年,但是卻很少有大人記得自己也曾經是個孩子。小孩子天真浪漫、追求溫情、盼望奇蹟,而大人死氣沉沉、利益薰心、愛慕虛榮。
  • 幾百塊給孩子買的顯微鏡在家吃灰?適合孩子的顯微鏡其實是這種~
    甭管宣傳的特色是兒童家庭用,還是實驗室用,只要是臺式的,經常逃不掉「看完送的標本玻片就沒啥可看了」的命運。手持顯微鏡呢,孩子拿在手裡,可以想看什麼看什麼,想什麼時候看就什麼時候看,不用切片做玻片標本,不用大人幫忙。觀測結果大人用手機直接放到目鏡上就能拍照,關鍵是還便宜,幾十塊就夠了。為什麼說手持的更適合孩子玩呢?
  • ...親子悅讀,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最適合父母們閱讀的繪本書單(二)
    好心的店員鄭重其事地配合米莉,他「賣」給米莉一頂神奇的帽子。米莉非常喜歡,把手放進錢包,拿出「所有的錢」交給店員。米莉戴上這頂帽子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米莉的帽子不停地變變變,一會兒變成蛋糕帽子,一會兒又變成鮮花帽子,甚至還變成了一頂會唱歌的帽子……只要你想帽子就可以變成你想像的任何東西。這其中究竟有什麼秘密呢?
  • 納斯卡線到底是誰畫的?
    畫這個線條就是把上面那個黑石粒撥開露出底下白色的沙子,看上去就是白色的線條,這是一條最長的直線。這條直線10公裡長,穿過了河流,竟然還有一些穿過了山。雖然地面不平坦,但是從空中看就是特別筆直的。那這麼多這麼大的圖案是誰畫的呢?在公元元年到公元600年左右的時候,在這片住著的叫納斯卡文明。
  • 蟒蛇真的會吃人,四川貴州蟒蛇吃人真相
    生活在中國的大多數人們,可能只是從影視劇,紀錄片之中見識過蟒蛇的模樣。總有人認為蟒蛇往往生活在亞馬遜熱帶水林或者非洲這些地方,但是需要告訴你的是,在中國,蟒蛇並不是完全不存在,吃人的蟒蛇更也是存在的。,而是孩子。
  • 選對帽子=換頭?這3頂帽子,誰戴誰好看!
    >今天,囤囤就來和大家聊聊秋冬必備的帽子們!貝雷帽今年秋冬最火的帽型,不接受反駁!!作為法式風格的經典代表貝雷帽有著很好的可塑性玩得了復古,又扮得了俏皮貝雷帽天生擁有優越的輪廓感能讓造型不再沉悶只要畫上一點
  • 科莫多巨蜥和蟒蛇誰更厲害?巨蜥的毒液對蟒蛇有作用嗎?
    科莫多巨蜥和蟒蛇誰更厲害?巨蜥的毒液對蟒蛇有作用嗎?世界上最大的蜥蜴,那肯定就是科莫多巨蜥莫屬了!這種強悍的生物,最出名的並非是它的體型,而是它那嘴巴中滿是細菌和毒液的唾液。只要在捕獵的時候,輕輕的咬獵物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