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這種貴金屬的價值一直居高不下,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因為含量稀少。由於黃金價值昂貴,所以從中世紀開始,便有聲稱能夠將石頭變為黃金的鍊金術士,但後來根據科學理論的證實,那些聲稱自己擁有鍊金能力的全都是騙子。但是地球上的鍊金術師是騙子,宇宙當中卻擁有著真正的鍊金術士。宇宙中真正的鍊金術士正是恆星,黃金正是恆星坍縮的殘渣。
眾所周知,不僅我們人類的壽命,就連行星甚至於更巨大的恆星也擁有著自己的壽命,恆星伴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進行著周期的演變,直到最後壽命達到上限的時候,便會探索坍縮形成黑洞。根據科學家提供的理論說法,黃金特著名貴金屬很有可能就是恆星他說成為黑洞之後,黑洞第1次進食所留下的「食物殘渣」。
然而並不是所有恆星在坍縮的時候都能夠形成黃金,能夠形成黃金的那類行星被稱為坍縮星,坍縮星的壽命在走到最後的時候,圍繞著恆星的氣體層就會產生劇烈的爆炸。這種爆炸所形成的黑洞在吞噬周圍物質的時候就會形成一種全新的宇宙環境。
這種環境恰巧能為黃金以及鉑金的生成提供非常有利的條件,正因為如此黃金的數量才會如此稀少。黃金與鉑金之類的元素按照元素周期表來看屬於重元素,而行星坍塌時才會有重元素的形成。恆星本身並不能製造出比鐵更重的元素,因此按照黃金以及鉑金的性質想要得到重元素必須有著極端環境,讓中子牢牢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形成超越鐵元素的重元素。
天體物理學家認為,如果是兩顆死亡的中子星碰撞在一起的時候不可以形成有利於重元素生成的條件。如果沒有兩顆中子星碰撞的條件的話,旋轉的恆星也能夠坍縮成黑洞,在這個過程中生成大量的重元素。也就是說,我們平日裡做成首飾的黃金之所以昂貴,就是因為金元素代表著恆星的逝去與黑洞的誕生。但是在未來人為生成重元素的方法也會出現,等到那個時候,黃金大概就不值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