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末日修避難所、囤上10年份的口糧,這幫人是杞人憂天還是唯恐不亂?

2020-12-05 澎湃新聞

原創 SME SME科技故事

夏日的夜晚,學生在混雜著荷爾蒙與汗味的課室裡埋頭疾書。突然黑暗襲來,燈管的嗡嗡聲、搖頭風扇呼呼聲、紙張的摩挲聲很不自然地消失了,隨之而來的是齊聲的呼喊「噢!!!」。

從那一刻開始,黑暗的掩護模糊了好與壞、正直與邪惡,甚至是男女授受不親的規則。在這個小小的課室裡,秩序仿佛是由電力來維護的。

或許很多人都經歷過這樣的情景,即便足夠「幸運」從沒體驗過也大多幻想過,還往往伴隨著「奇怪的念頭增加了!」。

秩序當然不是電力帶來的,但電力可以是維持秩序的必要條件,我們的社會需要各種必要的條件來維持秩序,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隨之而來的可能就會是末日。

任何事件都有可能被視作末世降臨的導火索,大到經濟危機、戰爭、公共衛生安全事件、自然災害,小到民粹領袖參選總統、屁股決定腦袋的公投(其實也不小,只是相對而言比較間接)。

1947年,末日時鐘啟用,用距離末日的時長來表示世界當前的危機嚴重性

總有很多人忙著準備迎接末日降臨。他們多半也不希望真的看到世界支離破碎,但他們又矛盾地期待那樣的世界,這種期待源自對自己準備工作的自信,一種想要檢驗成果的迫切。我們稱呼這幫人為「末日準備者」(Doomsday Preppers)。

經歷過當年囤鹽搶板藍根的人可能會有一絲末日的感觸,但和西方囤貨比起來,真的算是小巫見大巫了。

2018年末,英國的各大超市被末日準備者瘋狂掃貨,從食物到日用百貨都被買空,他們的理由是英國有三分之一的食品由歐盟供應,而幾個月後的脫歐投票就是末日。

囤食物應該是應對末日最直觀的措施,現代社會中的食物供應往往依賴交通物流,一旦末日降臨城市交通癱瘓,食物就有可能中斷。對於住在離超市很遠的美國人而言,囤糧本來就是常規操作。

傑森·查爾斯是紐約曼哈頓的消防員,這位老哥讀了一本末日科幻小說《一秒之後》,萌生了為末日準備的念頭。他花了幾年時間陸續囤積了價值超過1萬美元的食物和應急用品,包括罐頭、凍乾食物、單兵作戰口糧、自製洗滌劑原料、飲用水,以及一大堆合法持有的匕首和武器。

傑森·查爾斯和他的末日壁櫥

麥克·梅斯特一家住在亞特蘭大的郊區,他自覺看透了美國的經濟,覺得總有一天國家巨額的債務會讓經濟大崩潰,所以他每天就為了世界末日做準備,囤了幾千個罐頭塞滿了家裡的三間房,包括自製的罐頭,它們絕大多數已經過期。

對末日準備者而言,罐頭和凍乾食物是最好的屯糧選擇。罐頭經過高溫殺菌並密封,如果沒有出現破損存放10年都是可以食用的,只不過市面上銷售的罐頭為了保證更好品質保質期往往只設兩三年。過期的罐頭可能風味不佳,但通常不會有安全問題。

麥克·梅斯特和他的罐頭

凍乾食物是一種新興的形式,1937年雀巢最早用凍幹技術生產速溶咖啡,凍幹技術的原理是通過真空讓冷凍食物中的水分升華,在不破壞食物風味的同時做到乾燥,早年多用於軍糧的生產,在末日準備者流行後很多商家開始用這種技術生產專用的末日口糧。

凍乾食物非常適合大量長期儲存,因為乾燥阻止了微生物的滋生,也減輕了重量,食用時只需要加入水就能夠恢復它們原本的質地,營養成分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

凍幹技術適用於各類食物

囤糧其實並不算高級,硬核的末日準備者已經開始囤種子了。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後,程式設計師老哥普思頓·懷特擔心核輻射塵埃波及美國汙染當地的農作物,可能是心裡有輻射潔癖,他開始購買一切農作物的種子,決心打造一個無輻射末日種子庫。

老哥不僅在家裡囤了1萬多種農作物的種子,還準備了連攜快拆的隔離式大棚,十分鐘完成搭建,隔絕一切輻射塵埃。他還招募了精通種植技術的志願者一起策劃末日種子大逃亡,要求在5分鐘內打包所有種子跑路。

解決口糧其實只是小打小鬧,大佬們已經在準備真正避難所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了解《輻射》系列遊戲的背景,它描繪的是一個核戰爭爆發後的廢土世界,躲在由官方修建的避難所中的少部分人肩負著延續人類的使命。

《輻射》系列遊戲都以核戰後為背景

自古巴飛彈危機起,關於核戰爭爆發的擔憂就一直存在。如果核戰爭真的爆發,那就不僅僅要考慮末日降臨後的生存問題,更重要的是如何扛過核爆的襲擊。

自行修建一個能夠抵抗核爆的掩體其實難度很高,於是有大佬想到了個以毒攻毒的辦法。美國企業家拉裡·霍爾在2008年花了30萬美元盤下了一處核彈發射井,啟動了他的輻射避難所計劃。

這一個核彈發射井建於1960年代,冷戰時期裝有真正的核飛彈,因此它能夠承受核彈頭的意外引爆,另一方面飛彈井最為機密軍事設施,隱秘性也非常高。

雖然買下飛彈井只花了30萬美金,但全部的改造費用卻高達2000萬美金。整個避難所有地下15層深,其中有12層是住宅區,每套面積在180平方米左右,售價為240萬美金。

看窗外的景色,清新亮麗

這棟避難所還配備有各種娛樂設施,包括影院、雜貨店、健身房、泳池、遊戲廳、用假草假樹布置的公園,為了不讓居民感覺到地下生活是暗無天日的,每套住宅都設有LED顯示屏偽裝的窗戶,實時播放地表的真實景色。

考慮到長期居住,避難所還設置了課室、醫務室、水培種植系統,養魚池,軍械所和射擊訓練場,倉庫中儲存了足夠所有人吃5年的食物。

飼養羅非魚可以保證新鮮的蛋白質供應

購買這樣一套避難所住宅還附帶相應的末日服務,購買者還需要接受強制性的生存訓練,當大型災難發生,避難所將會派出武裝車輛接送400英裡範圍內的顧客。

Survival Condo Project避難所構造

無獨有偶,PayPal創始人之一彼得·泰爾擔心世界末日的到來,選擇加入紐西蘭國籍並在當地購買了豪宅用於緊急避難。在2017年紐西蘭發生山火,泰爾在那之後還將一個步入式衣櫥改造成了一件用於緊急情況的房間。

涉及到住所的末日準備競賽,實際上就是富翁們的財力比拼。

末日準備者大多數不指望在末日中翻身做主,他們往往也並不是社會中的底層,他們目的就是如何在末日降臨後生存或生活。

在東方,或許是我們的文明歷史延續了太長時間,我們對末日沒有太多的概念,有很多骨子裡藏著樂觀的俗語,像「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如果過於憂慮反而會得到「杞人憂天」的形容。

但在西方世界,尤其是新大陸的國家,擔憂末日是有傳統的。從1930年代開始,從大蕭條中剛剛走出來的美國又接連遭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劍拔弩張的冷戰,到了1960年代,古巴飛彈危機讓人們徹底陷入對核戰爭的無限恐慌當中。

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讓美國人感受到了核戰的威脅

這種臨近末日的危機感激發了大眾的想像,因此核戰後的廢土世界至今仍然是眾多小說影視遊戲作品喜愛的題材之一。

到了1990年代,蘇聯解體冷戰結束,情況有些緩和。不過1999年末又迎來了Y2K危機(千年蟲危機),也給近來的末日準備者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前幾年,一個叫諾曼·費勒的加拿大老哥在Y2K到來前拋妻棄子,躲進了自家後院的地堡裡,14年之後才重新出來,人就像穿越了一樣,對人手一臺的智慧型手機感到震驚,但是對美式快餐店裡的新品感到滿意。

不知道老哥在地堡裡經歷了什麼

有一些末日準備者骨子裡是缺少安全感的,他們往往經歷過一些災難,所見所聞帶來長久的焦慮。自然災害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災後社會的失控。

2005年美國遭受「卡特裡娜」颶風襲擊,同時整個社會陷入混亂,「燒殺搶掠奸」在災區尤為嚴重,為了維持秩序,當局甚至調派了300名從伊拉克回國的國民警衛隊隊員。

2005年,卡特裡娜颶風救援中心「超級穹頂」外一景

所以當西方世界出現一些社會失控或災難臨近的苗頭,不僅超市的食物會被搶購一空,武器店的槍枝彈藥銷量也會暴增。因此很多末日準備者並不是為災難做準備,而是為崩壞的社會秩序做準備。

就像開頭描述的晚自習停電一樣,黑暗的狀態下暫時失去了原有的秩序,進入了一個不以學習論優劣的混沌狀態。在所謂的末日中也一樣如此,當社會秩序被打亂,人們原本擁有的財產、地位、權利可能瞬間消失,想要生活下去無非提前準備物資或是臨時趁火打劫。

颶風厄瑪期間,店家打出「你打劫,我打人」的標語

如果把末日降臨比作一次遊戲規則的徹底改變,花費巨額資金做足了生存的準備,防止自己在新的世界中淪落為底層,邏輯上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如果你對世界充滿了不信任,又對失序後的社會充滿恐懼,那末日餘生或許只是另一種折磨。

是不是還有第三條路?能不能把這些保全自我的資金投到預防重大災害事件發生的組織或研究中,為阻止末日貢獻一份力量呢?

末日時鐘上2020年是離末世到來最近的時刻

其實根本就沒有末日準備者,又或者說我們每個人都是末日準備者。我們知道末日是可能存在的,但我們仍扮演好各自在社會中的角色,儘可能維護世界的秩序,這難道不是最好的準備嗎?

Leanna Garfield. Inside a prepper's 'end-of-the-world closet' that holds $10,000 worth of doomsday supplies. Business Insider, Mar 3, 2017, 12:30 AM.

Hilary Brueck. Doomsday preppers are thinning out across the US, and it may be because President Trump quiets their fears. Business Insider, Aug 26, 2019, 10:07 PM.

Emilie Friedlander. I Lived Exclusively Off Doomsday Prepper Food for a Week. Vice, Apr 11 2018, 10:00pm.

Evan Osnos. DOOMSDAY PREP FOR THE SUPER-RICH. The New Yorker, January 23, 2017.

Julie Turkewitz. A Boom Time for the Bunker Business and Doomsday Capitalists. The New York Times. Aug. 13, 2019.

Melia Robinson, Taylor Borden. Here's a look inside a 15-story underground doomsday shelter for the 1% that has luxury homes, guns, and armored trucks. Business Insider, Feb 20, 2020, 12:39 AM.

閱讀原文

原標題:《為末日修避難所、囤上10年份的口糧,這幫人是杞人憂天還是唯恐不亂?》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囤糧,囤槍,修地堡,美國人的末日恐懼症又犯了?
    這也是美國迄今為止最年輕的新冠死亡病例。這件事在推特上的轉發也很高,他的遭遇讓人出離憤怒。有網友提到,在荷蘭,只要是18歲以下的孩子,都自動視為有醫保,醫院怎麼能拒絕治療呢?這太不人道了!美國政府到底怎麼了?這個孩子才17歲,他的人生才剛剛開始,他年輕的生命這麼不值得拯救嗎?美國目前超過1/4的人口都處在封鎖區域。
  • 高築牆廣積糧,末日準備是杞人憂天,還是無聊炫富?
    理論上末日應該是人類最為恐懼的事情,但有趣的是,這同時也是大多數人最感興趣的話題之一。只要是以末日為背景創作的科幻小說或影視作品,無論劇情和表演如何,基本上都能夠獲得一個過得去的評分。對於平民階層的末日準備者而言,他們所能夠做的準備只限於第一個方面的內容,就是囤積食物,商家們正是看中了這一點,利用真空讓冷凍食物中的水分升華,從而製作出可以長期保存又不失風味的食物,這些食物就被稱為凍乾食品。其實凍幹技術早已有之,但將以此技術生產出的食物命名為末日口糧之後,銷量瞬時暴增。在美國的一些人中間,末日準備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悄然流行了起來。
  • 盤點「末日」來臨眾生相:多地現「末日避難所」
    於是就有了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的說法。但這純屬無稽之談,學者和瑪雅原住民指出,2012年12月21日僅僅是瑪雅曆法上一個時代的結束;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也否認了世界可能遭受災難而毀滅的可能。
  • 義大利小城被傳為世界末日避難所 將成存活孤島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娜】隨著12月21日的臨近,所謂「世界末日」的傳言近日甚囂塵上,儘管有多位專家進行了闢謠,但這一傳言還是在不斷蔓延。據臺灣「中央社」12月17日消息,印度「靈修導師」巴巴吉(Babaji)還稱,義大利南部小城奇斯泰尼諾(Cisternino)將成為「世界末日」的避難所,可以躲過一劫,在「世界末日」後,這裡將成存活的孤島。據報導,奇斯泰尼諾位於義大利東南方,當地居民約1.2萬人,有史前遺蹟,特殊尖頂的土盧(Trullo)建築是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ESCO)認定的文化遺產。
  • 避難所建造遊戲《末日準備狂》免費序章現已在Steam上解鎖
    避難所建造遊戲《末日準備狂》免費序章現已在Steam上解鎖,支持中文,遊戲內容為主體遊戲的免費單機版本,是完整故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關於這款遊戲《末日準備狂》時刻為世界末日做著準備。你總是感覺到有點不對勁,你可以嗅到空氣中瀰漫著核戰爭即將到來的味道,你必須為核戰後的世界末日做好準備!這些準備不會白費,它們是你在末日後的生存保障,是你獲得真正自由的基礎。但不幸的是,在這個末日生存建設遊戲裡,你仍然要每天應付那個偏執的政府。- 建造一個地下避難所- 製造機械 用來維持你的生存。例如地下農場,地下溫室,工具,車輛,等等。- 交易。是的 與鄰居交易。
  • TOP遊戲推薦,核戰爭,避難所,求生,Steam十款末日遊戲推薦!
    第10名《廢土2》,在背景和玩法上與舊作相同,都是末日廢土和RPG,人家要控制一個小隊在末日進行戰鬥,這種不是一般的槍戰,需要精心布局,設下掩護。第九名《審判:末日生存摸擬》,本該在野外露營的四人組突然遭到惡魔的襲擊,在一個小夥伴壯烈犧牲的情況下,剩下的三人想要跑回城市避難,但眼前的廢墟告訴他們,惡魔已經攻佔了整個世界。
  • 「世界末日」即來?矽谷大佬們已紛紛尋找避難所
    真有「世界末日」嗎?如果有,你將做何準備?隨著人工智慧的勃興,科技主宰世界的聲浪高潮迭起。但是,處於人工智慧前沿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倒坐不住了。「我能猜到未來5年到10年世界的樣子。你可能不相信,但人類未來真的會開翻車。」「到未來30年,一半的人類都會失去工作。那時的世界會變得很醜惡,可能會有一場革命。」
  • 德國地堡變"末日避難所" 將成巨富"專享"
    原標題:德國地堡變"末日避難所" 將成巨富"專享"  2015年06月16日 07:00:02來源:新華網 資料圖:「歐羅巴一號」避難所   美國一家企業將德國東部一座老軍事地堡「變廢為寶」,打造成一座可防爆、防震、防海嘯的豪華
  • 美國一公司用軍事基地造世界末日避難所,每年租金為1000美元
    無論是核戰爭觸發的世界末日還是殭屍啟示錄,美國一家公司都希望你能做好準備。這家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公司建造和維護著大量的強化庇護所,這裡被譽為地球上最大的私人避難所社區,可容納5000人。私人避難所社區位於南達科他州,於1942年由美國陸軍工兵部隊建造,主要用於儲存炸藥和彈藥。1967年以來這個軍事基地被遺棄,二零一六年美國這家公司收購該地區,並將其重新列為「最終庇護所」。由於很多美國人意識到了戰爭的威脅,強化庇護所就給一些人提供避難的地方。
  • 世界第一大末日避難所:可自給自足10年
    對於可能會引發世界末日的生化戰爭或是殭屍來襲,富豪們已經想好了如何應對。據每日郵報報導,位於捷克某山區,在一個正規軍事掩體下藏著世界上最大的私家場所,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富豪級地堡,面積32.3萬平方英尺(2萬多平方米)。
  • 天災人禍,末日情結與廢土世界(第一期)最後的避難所
    未來世界地球上溫暖不在,寒冷統治著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倖存的人類紛紛躲入各個避難所之內。食物危機是他們最大的生存挑戰,倖存者小心翼翼提取植物的種子以備不時之需,與此同時還要提防來自同類的傷害。七號站偶然收到來自五號站發來的求救信息,為了一探究竟,並且尋找可以回收利用的設備,布裡格斯決定帶領小隊出發,而山姆亦隨隊前行。
  • 富豪的「末日避難所」、二戰地堡改豪宅、世界最深的洞穴酒店...
    是家徒四壁還是陰冷潮溼?通通不是!今天小編就帶你「地下空間」的三種正確打開方式:二戰時期的空置地堡既可以被改造為德國歌星的「桃花源」豪宅,又是超級富翁們豪擲千金的「末日避難所」,還有北歐的圓頂美術館和「世界上最深的地下銀礦酒店」...精彩多多喲!
  • 《輻射4》88號避難所精緻建造圖文說明 88號避難所改造一覽
    《輻射4》88號避難所是個建造的好地方,很多玩家都喜歡在這裡發展自己的建造事業,今天就為大家帶來了輻射488號避難所精緻建造圖文說明,讓大家看看這位玩家是怎麼建造的,喜歡的不要錯過。 本來感覺,打算修建88號避難所的計劃就是自己腦抽找虐。但是沒想到自己居然被自己虐了兩次。
  • 封國撤僑,美軍進駐末日避難所,備戰SHTF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3月3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呼籲:在國外的美國人儘快回國,再晚可能就回不來了。美國要幹啥?美國國內疫情這麼嚴重,還喊所有美國人儘快回國。並告誡說再晚怕回不來了。明顯是發出封國斷航的信號,莫非這是要打仗的節奏?跟誰打?為啥要打?還是關鍵時刻要彰顯大國情懷,祖國喊你回家吃飯,怕流落在外的同胞吃不上飯?
  • 紐西蘭旅遊勝地皇后鎮,成美國富人的「末日避難所」?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6日報導說,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時,紐西蘭的旅遊勝地皇后鎮進一步成為美國富豪的「末日避難所」。在過去一段時期,風景如畫的皇后鎮吸引了大量美國名流在此購置房產,將這裡當作避風港,比如矽谷投資家彼得·蒂爾與NBC主播馬特·勞埃爾。
  • 在中國,有30多萬人在為末日準備著
    在他們看來,一提生存就想起《行屍走肉》、《釜山行》這種世界末日茹毛飲血的場景其實是荒誕的。大隱隱於市的生存狂們大都本著「命要在,一切就還在」原則,預設各種不期而遇的天災人禍,時刻為生存準備著。 疫情期間,一位硬核奶爸,成為全網焦點。
  • 販賣恐懼的末日經濟:屯乾糧、買裝備、建地堡,美國人開啟硬核防疫
    ▪販賣避難補給和各種產品的末日企業,都屬於「應急管理」這個價值1.07億美元的全球產業,預計該數字會在未來5年內將增長到1.49億美元。冠狀病毒導致這些企業的網站流量、批量採購和庫存消耗迎來了「空前」爆炸。▪地堡行業則利用了人們對疫情可能帶來的混亂後果的恐懼,銷量可觀。地堡公司把這場流行病作為一種營銷工具,說服那些持觀望態度的人們購買價格不菲的避難所。
  • 位於倫敦地下的另一座倫敦,SCP-1678一座逃避末日的地下避難所!
    今天要介紹的SCP-1678就是這樣的一個避難所。目前基金會認為SCP-1678是和地面上的倫敦同時建造的,因為基金會發現鏡像倫敦同樣是從國會大廈發散布局,建築離國會大廈越遠其建築就越詭異,例如僅用銅管制成的房子,或者是一些不常見建築材料,「汽燈」變成了一根銅棒上懸浮燈泡的裝置。
  • 輻射:避難所避難所編號大全
    輻射:避難所遊戲中有許多不同的避難所,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輻射:避難所避難所大全。 27號避難所 本來僅可容納1000人的避難所塞進了2000人 29號避難所 進入這個避難所的居民均不超過15歲, 他們的父母都被有意的安排到了其他的避難所. 據信Harold就是來自此地.
  • "末日地堡"是一種應該杜絕的現象
    這一行為在外國似乎受到了很好的回應,據悉已經有不少的世界富翁前去訂房,維繫諾還大膽的聲稱:即使你有錢也不一定就能在這裡訂上房間,目前已有1000名未雨綢繆的顧客預訂客房,一旦屆時「客滿」,再有錢恐怕也沒辦法了。真實唯恐天下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