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塑膠跑道不再是唯一的選擇,它有哪些替代者?它們具有怎樣的性能?多年來是否有學校已先行嘗試?
問題跑道
南都訊 記者衛佳銘 饒麗冬實習生王洪春 張雅婷 自去年10月起,北京、蘇州、無錫、南京、常州、深圳、上海等多地校園毒跑道問題被媒體曝光。「跑道有毒」,關於孩子身體健康,也牽動著全國各地家長們緊張的神經。
昨日,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就學校塑膠跑道質量問題作出回應,稱對教育部門和學校有關人員在體育場地建設過程中,因徇私舞弊、玩忽職守等造成體育場地設施不符合質量標準甚至「有毒」的相關責任人,要堅決予以嚴肅查處,決不手軟。教育部還提出,要因地制宜選擇不同的場地建設方案,根據經濟條件、地理環境、氣候條件選擇不同的方案。
當塑膠跑道不再是唯一的選擇,它有哪些替代者?它們具有怎樣的性能?多年來是否有學校已先行嘗試?
現場澆築質量難以控制
南都記者了解到,根據工程結構區分,我國現有的塑膠跑道可分為現場澆築和預製型兩大類。廣州同欣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陳晨向南都記者介紹,傳統的塑膠跑道是現場澆築成型的,對施工過程中的溫度變化及厚度都難以控制。而預製型橡膠跑道則是一次成型,只需用特製的膠粘劑將其粘貼在基面上即可。「就像裝修房間,現場澆築型是使用油漆進行現場調製後刷地板,而預製型則好比直接鋪了一層地毯。」陳晨說。
陳晨稱,除了天然的沙土和草地,現代跑道可分為聚氨酯類塑膠、預製型橡膠捲材和水性塑膠,其中聚氨酯類和水性塑膠在施工時都需要現場澆築。近期頻頻「出事」的正是聚氨酯類塑膠跑道,它也是目前在我國使用最廣泛的跑道原材料。
具體而言,聚氨酯類是由多異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等擴鏈劑或交聯劑等原料製成的聚合物。廈門大學材料學院教授熊曉鵬告訴南都記者,聚氨酯本身並沒有問題,但供應商在施工過程中為了降低成本,往往會在配方中改變科學比例。熊曉鵬說,沒有反應完全的T D I當遭遇高溫天氣或紫外線照射,便會加速釋放出來,對人體造成危害。這也解釋了毒跑道問題在夏季集中爆發的原因。
實際上,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體育教師王哲廣在2004年就曾在《環境保護》雜誌上發表文章,指出T DI聚氨酯塑膠跑道的危害性,包括施工時會向大氣中釋放有毒化學氣體,對人體的呼吸道及肺部造成傷害等。
由於T D I聚氨酯跑道的鋪設可根據投資的多少在原料上加以調整,對於投資低的T D I聚氨酯跑道可用多加填料的方法進行施工,如將陶土的填量加大、摻入大量膠粒等。一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在配方中加入大量陶土,並使用廉價的石油工業的副產品石油碳5等作為橡膠配合劑,這種物質不僅毒性大,而且鋪設的跑道氣味重,使環保性能進一步降低。
橡膠換塑膠 躲避毒跑道
在福建省晉江市池店鎮西部的一所鄉村小學裡,孩子們卻幸運地躲過了這場「風暴」。晉江市池店鎮茂厝小學的林校長告訴南都記者,他對塑膠跑道有毒早有耳聞,最終在與村裡、鎮政府協商之後決定改用相對環保的橡膠跑道。
林校長向南都記者介紹,去年5月,茂厝小學開始新操場的修建。但在選材上,林校長卻犯了難。「一開始我們也想用塑膠,比較便宜,橡膠造價要翻番,但塑膠跑道的味道實在太大了。」林校長說。
陳晨告訴南都記者,目前預製型橡膠市場價格每平方米350-380元,水性塑膠每平方米200元以上,聚氨酯類塑膠標價多在200元以下。而山東省萊州市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學校長告訴南都記者,正規的跑道成本應該在每平米1000元,目前該地區鋪設校園跑道的成本價僅為該數據的十分之一——— 每平米100元。低廉的價格顯然是聚氨酯類塑膠跑道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南都記者注意到,早在2003年第二屆中國學校體育科學大會上,已有專家擔憂學校鋪設的塑膠會釋放有害氣體並呼籲「必須儘快終止學校體育場地鋪設塑膠跑道的做法」。此後,類似報導斷斷續續,直到2013年9月,一則新聞爆出長沙市黃興小學疑似塑膠跑道燻壞學生,不少老師和孩子們不同程度出現了頭暈、咳嗽、流鼻血等症狀「毒跑道」吵得沸沸揚揚。
最終,林校長在與村裡、鎮政府協商之後,決定改用預製型橡膠跑道。「橡膠比較環保,雖然投入的資金多一點,但是質量要好一些。」
類似的例子還能在湖南省宜章縣找到。宜章縣第一中學去年也鋪建了預製型橡膠跑道。宜章縣第一中學總務處吳主任表示,去年為迎接梆州市運運動會,學校特地鋪設了橡膠跑道。
吳主任說,雖然預製型橡膠跑道比塑膠跑道價格更高,「但考慮到第一它環保,第二使用壽命更長。」吳主任表示,預製型橡膠跑道保守估計一般可以用10年以上,但塑膠跑道只能用10年左右。
專家:塑膠跑道最大問題在於施工
由於毒跑道問題頻遭曝光,有人呼籲學校重新使用煤渣跑道和水泥操場。對此,廣州同欣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陳晨表示並不贊同。他告訴南都記者,煤渣跑道的原料是工業廢渣,對於環境和健康來說都不利,而水泥操場毫無物理性保護,也不適合學生進行體育運動。
深圳市建築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任俊也表達了相似看法。「目前塑膠跑道最大的問題還不是原料,而是施工過程的監管及事後檢測」,任俊表示,不同塑膠跑道的特性不同,應當根據各地經濟發展水平、環境要求、不同用途,因地制宜地投入使用。
南都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家在塑膠跑道產品有關的標準有分體育和環保兩個方面,體育標準有國家標準《體育場地使用要求及檢驗方法第1部分:田徑場地》、《合成材料跑道面層》,環保性能方面的標準有《室內裝飾裝修材料膠粘劑中有害物質限量》、《建築防水塗料中有害物質限量》和《環境標誌產品技術要求防水塗料》。
任俊認為,國標目前對有害物質的控制並不齊全,他建議在產品標準的驗收要求上,增加有害物質的相應參數。
而在學校如何選擇供應商的問題上,任俊認為應明確質量標準,運用合理的低價中標原則。陳晨表示,應當結合供應商報價與綜合評分共同進行考核,調研及參考供應商以往的業績,諮詢或聘請專業的體育設施技術機構提供技術把關服務。「『最低價中標』在塑膠跑道的採購上當然是不合理的,不應讓劣幣驅逐了良幣,這次『毒跑道』事件的再次爆發對於行業而言無疑也是一種警示和重新洗牌,如果不及時治理將會導致整個行業的退出。」陳晨說。
(此視頻與原文內容無關,僅供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