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藍字,關注「雲學冠學習諮詢」有助於提高成績哦!
1.孟德爾之所以選取豌豆作為雜交試驗的材料是由於:相對性狀:一種生物同一種性狀(如毛色)的不同表現類型(黃、白)。
性狀分離:雜種後代中,同時出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象。如在DD×dd雜交實驗中,雜合F1代自交後形成的F2代同時出現顯性性狀(DD及Dd)和隱性性狀(dd)的現象。
顯性性狀:在DD×dd 雜交試驗中,F1表現出來的性狀;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現出高莖,即高莖為顯性。決定顯性性狀的為顯性遺傳因子(基因),用大寫字母表示。如高莖用D表示。
隱性性狀:在DD×dd雜交試驗中,F1未顯現出來的性狀;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現出矮莖,即矮莖為隱性。決定隱性性狀的為隱性基因,用小寫字母表示,如矮莖用d表示。
(2)純合子:遺傳因子(基因)組成相同的個體。如DD或dd。其特點純合子是自交後代全為純合子,無性狀分離現象。雜合子:遺傳因子(基因)組成不同的個體。如Dd。其特點是雜合子自交後代出現
性狀分離現象。
(3)雜交:遺傳因子組成不同的個體之間的相交方式。如甲(♀)×乙(♂)為正交,則甲(♂)×乙(♀)為反交;如甲(♂)×乙(♀)為正交,則甲(♀)×乙(♂)為反交。(1)如後代性狀分離比為顯:隱=3 :1,則雙親一定都是雜合子(Dd)(2)若後代性狀分離比為顯:隱=1 :1,則雙親一定是測交類型。(3)若後代性狀只有顯性性狀,則雙親至少有一方為顯性純合子其實質就是在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隨減數第一次分裂後期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不同的配子中。(1)兩對相對性狀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且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於兩對同源染色體。(2) F1 減數分裂產生配子時,等位基因一定分離,非等位基因(
位於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且
同時發生。(3)F2中有16種組合方式,9種基因型,4種表現型,比例9:3:3:1
注意:上述結論只是符合親本為YYRR×yyrr,但親本為YYrr×yyRR,F2中重組類型為 10/16 ,親本類型為 6/16。(
自由組合定律的解題方法統一用分枝法[先一對一對分析,再進行組合]:
都可以簡化為用分離定理來解決,即先求一對相對性狀的,最後把結果相乘,即進行組合,因此,要熟記分離定理的6種雜交結果)如:AaBbCc產生的配子種類數為2x2x2=8種如:AaBbCc×AaBBCc,後代基因型數為多少?Aa×Aa後代3種基因型(1AA:2Aa:1aa)Bb×BB後代2種基因型(1BB:1Bb)Cc×Cc後代3種基因型(1CC :2Cc:1cc)如:AaBbCc×AabbCc,後代表現數為多少?Aa×Aa後代2種表現型Bb×bb後代2種表現型Cc×Cc後代2種表現型所以其雜交後代有2x2x2=8種表現型。實質是形成配子時,成對的基因彼此分離,決定不同性狀的基因自由組合。(1)正確選用實驗材料:㈠豌豆是嚴格自花傳粉植物(閉花授粉),自然狀態下一般是純種㈡具有易於區分的性狀觀察分析(為什麼F2中出現3:1)——提出假說(4點)——演繹推理——實驗驗證(測交)
雲學冠學習諮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