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祥先生藝術簡歷
張家祥先生,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書法家協會草書委員會副主任,濟南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書法作品入展中國第三屆書法蘭亭獎(藝術獎),全國第八、九屆書法篆刻展,中國書壇名家工程千人展,中國書壇名家工程五百家展,全國首屆冊頁書法作品展(二等獎),全軍第四、五屆書法展(連續一等獎),全國書法藝術大賽「冼夫人獎」(優秀獎),第三、四屆全國「書法百家」精品展,全國第二、三屆草書展,全國第三、四屆扇面書法展等數十次全國大展。獲山東省委、省政府首屆「泰山文藝獎」。
操盡千曲曉清聲
--張家祥書法隨感
魏啟後
認識家祥還是在八十年代末書協組織的一次慰問部隊的活動中。那時的家祥才是二十多歲的小夥子,白白靜靜、文質彬彬,穿著一身軍裝顯得特別精神。他始終在我左右,理紙添墨,問一些關於書法的問題,還跟我照了合影,很是勤快和機靈,表現出了對書法的感悟和熱愛,我當時為他寫了「精益求精」四字以作期望和勉勵。之後的二十多年裡,家祥篤學好問,勤奮習書,在軍隊這個大熔爐裡百鍊成鋼,在書法創作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現在,家祥在部隊已具備相當的軍銜和職位,諸多方面可謂順風順水。多年的軍旅生涯造就了他正直、堅毅、篤實、穎悟的個人品質。這對於他從事書法藝術並取得驕人的成就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我們知道,書法創作要從傳統中撥通出來,從集古到自運,再走上創新的道路,才能真正做到「古不乖時,今不同弊」。多年以來,家祥潛心書法,起步於唐楷,舉凡經典名帖、銘文刻石無不一一涉獵。看得出在經典法帖的學習和掌握上有良好的悟性和捕捉能力。從中把握了較豐富的表現手法,具備了紮實的帖學功底。他的章草來自皇象、索靖及陸機的平復帖等較為純正的書脈,吸收了時人的一些創作意識。筆法上,他能將各種書體和各種風格的用筆特點用在章草的創作中去,且不露痕跡,渾然一體,豐富了章草書的內涵,增加了表現力;字法上,緊結、伸展、寬鬆的結字在作品中時有體現,能隨機應變,似無定法,而又出規入距,顯得從容大度和諧自然;章法上,注重整體效果的體現,看似輕鬆隨意,細審之發覺他在伸縮移位、方圓互用、點線結合、轉折隨形等諸多方面都暗藏巧思,似無意而實有意,有意中又似隨意,故能漸去斧痕,漸趨自然。
我常說,學書法一定要從古人開始,從臨摹入手,從形中求得筆法、章法及字的結構,古人的學好了,學透了,自己的就自然流露出來。家祥深諳其中的道理,他沒有滿足於現有的成績,及時調整方向,敏銳地把《蘭亭序》選為研究課題,從實臨入手,始終抓住「形」似不放,以期在探得古人之法上有所突破。其實,從「形」入手就是抓住了書法的關鍵,一筆一畫的形裡包含著用筆的方法,對筆畫最細緻入微的臨摹和訓練,受著正確的筆法、結字、和章法的薰陶,既能學習到方法,也能學習到意識。看家祥的實臨《蘭亭序》,可以體會到他追求至極的立意,從微妙微肖的摹寫中,能夠體會到對羲之筆法的準確領悟,也看出了《蘭亭序》中所特有的律動和節奏,其筆法結字直追山陰,咄咄逼真,可謂如燈取影、形神兩全,絕非優孟衣冠可以比擬,列鼎前賢巨跡亦不遜色。
近來家祥捷報頻傳,作品屢屢在全軍、全國專業展覽中獲得一、二等獎,頗令同儕矚目,這也算他的福緣善報了。願家祥在今後的日子裡以既有之根繼續孜孜不輟,以期層樓更上。
(請掃二維碼關注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