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廣東的城市,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地處沿海氣候溫暖溼潤?還是綠樹成蔭中的繁華都市?還是充滿煙火氣息的粉面小吃攤?也許很多人對於廣東城市的印象,還是停留在廣州、深圳、東莞、佛山這些珠三角核心城市上,但並不是所有廣東城市都是如此典型。今天我們就說說,最不像廣東城市的城市,韶關。
韶關是廣東省最北面的地級市,在近現代歷史上曾佔據了重要地位,孫中山在這裡率領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在廣州淪陷的時候扛起省會大旗,做過一段時間的臨時省會,這也使得韶關民風淳樸開放,包容並蓄。
聽到韶關這個名字,估計很多人以為在湖南,也許大家是把廣東韶關和湖南韶山混淆起來了。當然,韶關被誤會不是廣東城市,絕對不僅僅於此。韶關東北接壤著湖南,西北毗鄰江西。正是如此便利的地理位置,一直被稱為「三省通衢」。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韶關都是三省往來的中轉口,很多江西人、湖南人到廣東,首選就是韶關。
在交通上韶關更不曾丟掉廣東北大門的名號,京廣鐵路、高鐵等等,必然會有韶關一站,是到廣州的必經之路;交通的便利也帶了人口流動。至於口音,很多人總覺得廣東人都說粵語,但實際上客家話才是韶關境內第一大方言。而說粵語及瑤族本土民族語言的也佔少部分,可謂是「十裡不同音,千裡不同俗」。
韶關的其他特徵也跟珠三角的城市相差很遠。首先,廣東海岸線綿長,哪怕不是沿海城市,也是河流、水網交錯,韶關不僅離海邊遠,而且群山環繞,轄區內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還有難得一見的紅沙漠。其次,廣東省多數城市氣候溫暖溼潤,韶關卻接受著穿越南嶺而來的寒流。每年秋冬之際,在廣州人吃著冰豆沙吹空調,又一次宣告入冬失敗時;韶關卻已是草木變黃脫落,天氣轉涼,有時還偶爾能見到南方豔陽裡的小雪紛飛。
作為廣東省著名旅遊城市,韶關以秀美的山川和豐富的人文資源聞名海內外,巍峨奇峻的丹霞山、鬱鬱蒼蒼的南嶺國家自然公園、保存完好的古驛道梅嶺古道、千年古剎南華寺、雲門寺、珠璣古巷等自然人文景點吸引大量遊客慕名而來。
很多不了解韶關,或是外省朋友到韶關的那一刻,一定會被當地的獨特而震撼到,順便打破了對廣東的刻板印象。「廣東人吃不了辣」的標籤貼在廣東人身上,那是10級颱風過來也吹不掉的。雖然粵菜講究清淡養生為主,但是走進韶關的飯店就能發現韶關人特別能吃辣。特別是在最北端的南雄,是廣東人吃辣椒最多的地方。南雄人喜歡吃辣椒,幾乎餐餐有辣,無菜不辣。
韶關的民間藝術種類十分豐富,粵北採茶戲吸收了贛南、湘南地區花燈、花鼓的歌舞表現形式,通過融合韶關本地山歌小調,形成的獨具特色的地方劇種,素有「迎春花燈,通宵達旦」之說。除此之外還有粵曲、說書、舞龍、刺繡等119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樣最不「廣東」的韶關,你想不想來看看呢?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