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太空看見長城麼 誰把謠言傳開 源頭是什麼 論長城與太空

2020-09-12 移動波

經典問題

1998年太空人發表了識別地球物體的文章。當時在俄羅斯和平號太空站上待了141天。他寫道實在是太多雲了,過了一會兒,他可以認出北非的沙漠,泛紅色的澳大利亞,一些標誌性的海岸線,例如義大利的國土像靴子。

但是,他仍然看不到長城。從低軌道上識別地球物體的極度困難。想像一下,從三層樓的窗戶向外看,試圖看到地面上很長的釣魚線。釣魚線有多長都沒關係。魚線實在太細了,看不到。就像在太空觀測長城一樣。(地球距和平號358公裡)

73年乘坐skylab 4太空飛行器的太空人說能看見長城,但只有用雙筒望遠鏡才能進行,而且要反覆練習。但作者無法確認他用的望遠鏡的威力有多猛,也許是航天局特製的。(地球距skylab太空飛行器422到437公裡)

日本月球探測器拍的

69年阿姆斯特朗與同事是第一批在月球上行走的人,談到中國的長城時說:從月球上看不見它。即使看到大洲,也很難。(地球距月球約40萬公裡)

可以說人類對於在太空中看不看見長城是一個經典問題,為什麼外國人會如此熱衷於在太空觀察中國的長城。下面還是用逆時間線的方式直到謠言的起源。

各路媒體瞎說

1971年發布的中國科學和文明的作者,著名的漢學家約瑟夫·尼德姆說:「長城被認為是火星文明天文學家唯一可以觀測到人類作品」。當時對火星研究不深,經常有人覺得火星上有智慧生物,還有大量以此為背景的小說。

信不信由你

1932年美國營銷號大師裡普利憑藉其漫畫《信不信由你》而發了大財!,他稱長城為「人類最強大的作品,唯一能從月球上肉眼看到的建築」。《信不信由你》在其受歡迎程度達到巔峰時,每天有大約8000萬讀者,僅在1932年5月的前三周,裡普利就收到了超過200萬封粉絲信件。

1923年《國家地理》的文章開始說:「據天文學家說,唯一可以在月球上用肉眼觀測的人造物件就是中國長城。」 在20年代國家地理會員人數有71.3萬。最終,這些誤解出口轉內銷到了中國。在歐美列強的威脅下,孫中山,毛澤東等領導人意識到長城的宣傳價值,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建築物。

國家地理 1923

精英與老百姓都一致認為長城可以在太空中看見。雖然19世紀肯定還有不少人提到長城能在太空中看見,但都是一些複讀機罷了,所以還是跳過他們直達18世紀的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學者。

學者的誤會

1754年首次描述的,當時英國考古學之父斯託克利在談到哈德良長城時寫道:「中國長城是唯一能超過長度為4英裡的哈德良長城,這在地球儀上是一個可觀的輪廓,並且可能在月亮上看到。」4英裡應該是他考察的過的區域,哈德良總長117.5公裡。注意他提到了地球儀。再把時間跳到16世紀的大明。

哈德良長城

1584年耶穌會開始出版的各式各樣的地圖。因為地圖是西班牙人和中國人獲得區域和全球影響力必要的工具。製圖學也成為與亞洲知識分子拉關係的重要手段。在接下來的兩個世紀中,至少有35位耶穌會士積極參與了中國的製圖項目。

利瑪竇製作的坤輿萬國全圖1602

耶穌會學者可以使用印刷機和獲取中國地圖檔案。因此在中國的版圖上是可以看見明顯的長城,然後耶穌會把地圖傳遍世界各地。長城和山脈與河流在地圖上看起來是差不多大的,西方人覺得能在高空看見它不奇怪。總之就是在東西文化交流不深的情況下,一些著名學者對地圖上的長城產生了些誤會,後人各種複讀機罷了,都怪利瑪竇不寫清楚長城的長寬高。

西方用的新版精確的世界地圖 1690

相關焦點

  • 太空真的能看到長城嗎?美國太空人直言見過,楊利偉是如何解釋的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每個人都隱約聽到了這樣的流言:太空人從玻璃窗裡望向地球,但他們看到了亞洲地圖,並發現了一條透明絲帶,這就是中國的長城。古代人類歷史上規模宏大的軍事工程,總長達2.1萬千米的長城,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景點之一,成為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蹟,其中蘊涵的歷史學術價值,也是彌足珍貴的。#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太空中看到長城的故事,卻也在人群中不斷地流行起來,成為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甚至有人宣稱,長城是世界上唯一能用肉眼看到的人造建築,這是真的嗎?
  • 10個冷知識,在太空能清楚的看見長城嗎?
    10個冷知識,海洋中最小的哺乳動物是什麼?1、鎢是最耐熱的化學元素塊狀鎢熔點3410℃,沸點5660℃,密度19.35克/釐米,銀白色或錫白色體心立方結構的金屬,具有高輕度和較大的彈性模量,是許多熱強合金的成分。2、我國五大油料作物是什麼?
  • 闢謠:從太空中可以看到地球的獨一修建物是長城?
    從太空中可以看到地球的獨一修建物是長城歐洲航天局官方網站04年展現一幅衛星拍攝的據稱是「中國長城」的太空照片,惹起了包括中國迷信家在內的國際上眾多專家的質疑。歐航局之後發布更正,確認原照片中被誤認作長城的帶狀物其實是「一條流入密雲水庫的河流」。
  • 從月球上能看到長城?這些關於月亮的謠言你信過幾個
    月亮的謠言 你信過幾個  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有關人士透露,本月我國將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並計劃在月球背面著陸。屆時,中國將成為全球首個可以實現在月球背面著陸的國家。  作為地球最親密的鄰居,月球是人類肉眼所能看到的最大天體。千百年來,人類的文學作品甚至神話傳說中都不乏月球的身影。
  • 月球上能看見萬裡長城的神話 起源於人類進入太空之前
    1754年,出現在英國文物研究學者威廉·斯蒂克利寫的一封信,信中寫道,「這座宏偉的城牆……在地球儀上佔了相當大的位置,在月球上也可能會看見。」英國文物研究學者威廉·斯蒂克利這段文字出現在十八世紀,也就是人類還未進入太空,只是一個學者從長城在地球儀上佔得比例來推測的
  • 月球上能看到長城?月亮的謠言你信嗎
    作為地球最親密的鄰居,月球是人類肉眼所能看到的最大天體。千百年來,人類的文學作品甚至神話傳說中都不乏月球的身影。一輪皎潔如玉的明月高懸夜空,總會誘發人類無限遐想。腦洞大了琢磨得多了,各種有關月球的謠言便也在坊間廣為流傳起來。
  • 前蘇聯太空人太空懷孕是真的嗎?未來人類該如完成太空繁育哪?
    但這裡還是要說一些這個流傳很久的謠言,具體是怎麼回事哪?一個謠言要想找到立足點,首先要有一個源頭,並且這個源頭一般人還無法輕易的去驗證。例如前蘇聯五名女太空人在太空懷孕這個謠言,據說就是來自於蘇聯的秘密檔案,一般人都不能輕易查閱的,這就是立足點。
  • 本文揭開謠言傳開的科學原理
    在這些謠言中,科學家們總結出來謠言具備的幾個特質:虛假謠言/新聞比真相更能激發恐懼,厭惡等情緒,並且它們更新穎,同時在這些謠言中,最重要的是它有部分是真話,這大大地影響了人們的決策。Science 2018從以上推特的謠言級聯數據集分析中,科學家們發現,2009-2017年間傳播數量最多的謠言往下依次排列為政治謠言、城市傳奇人物、商業謠言、恐怖主義、科學謠言、娛樂謠言、自然災害謠言。那其實我們從這裡就能夠知道,能讓人們忍不住傳播出去的謠言,它一定是具備話題點的,並且緊緊抓住人們所關心的點,激發情緒。
  • 生活中常見的50個誤解:太空可見中國長城
    其它有些就完全是謠言了,比如從太空中可以看到中國的長城,或者咖啡因會造成脫水。許多這樣的「虛假事實」要追溯到好幾代人之前,如今已經成為了民間科學的一部分,但它們通常都是以訛傳訛的結果。
  • 太空救援: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據說看見了天使,太空夢還是想想就好
    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使人類登上太空不再是一個夢想,而是成為現實,雖然說只有零星的些許人。可隨著時代的進步,必然可以發展為普通人也是有機會上太空的,這絕對是人類科技發展的一個裡程碑,使地球人更多的了解宇宙的奧秘,甚至發展到可以建築外星殖民地。在影視方面這類型題材美國獨佔鰲頭,畢竟科技水平第一可不是說說的,想法更加的開闊。
  • 宇宙中所有星球都「懸浮」在太空,那是什麼力量在支撐它們呢?
    ,就是這些照片顯示的星球、星雲以及其他物質似乎都「漂浮」在太空中,這個特徵讓我們產生了一個疑惑,就是宇宙中的星球為什麼都可以「懸浮」在太空中,它們那麼重為什麼沒有掉到宇宙的底部,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它們呢?
  • 太空出現長城建築,直徑達100億光年,其內或藏著宇宙的秘密
    關於萬裡長城,其實還有一首詩,叫做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萬裡長城的雄偉,讓每個節假日都爆滿,而其實,不僅僅只有地球上有萬裡長城,在太空中,其實也有長城,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而已。
  • 曾被送上太空的小動物麼,如今狀況,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
    曾被送上太空的小動物麼,如今狀況,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不斷探索,在科學家麼成功的將宇宙探測器發射到了太空之後,科學家麼又做出了新的決定,他們設想將小動物麼帶到太空上,來近一步的了解太空的奧秘,那麼,大家知道這些小動物麼被帶到太空試驗之後會是怎樣的結局嗎?
  • 5名女太空人集體在太空懷孕,生父不明?背後另有隱情還是謠言?
    今天我在瀏覽網頁的時候,突然看到一篇文章,其內容大意就是上世紀90年代前蘇聯的5名太空人,在環繞地球2個多月飛行後,沒有和男人進行過接觸,竟然都懷孕了,原因無非解釋,被列為十大太空詭異事件之一!太瘋狂了是不是,沒有男的也能生育孩子,看來人類的進化可以少掉男人了,好恐怖。那麼這到底是背後另有隱情,還是徹頭徹尾的謠言呢?
  • 撬動人性槓桿,開啟人類太空旅行時代
    其實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長城和大運河都是極具效益的,長城沿著400mm降水帶在中華文明和遊牧文明劃出一條經濟隔離帶,如果雙方和平共處,就開放幾個關口做貿易,共同促進經濟發展;如果雙方起了爭執,長城大門一關就能完成經濟、技術全面封鎖,要不了多久遊牧文明就因經濟崩塌陷入權力的爭奪中,中華文明的威脅自動解除。大運河則是將皇權的影響力滲透到江南,中國南北經濟一體化,並深刻地改變了中國政治經濟環境。
  • 太空能是什麼能,可以用來供暖嗎?
    太空能並不是來自神秘太空的能量,而是太陽能+空氣能的總稱,太空能當然可以用來供暖,不止如此,太空能還能製冷和提供生活熱水,不過我並不建議大家這麼做。因為對於普通家庭而言,無論是太陽能還是空氣能,單一項的投資就非常巨大。
  • 第一隻登上太空的汪星人,至今漂浮在太空,為此留作紀念!
    我是人見人就愛,花見花會開,車見車爆胎,老頭看見自己嗨,人送外號玉樹臨風,風流倜儻的小編,感謝大家在無意之中就點開了我的文章。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第一隻登上太空的汪星人,至今漂浮在太空,為此留作紀念!人們的印象中, 人類才是地球上第一個上太空的生命體。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是美國的阿姆斯特朗。
  • 從太空返回十七年後,他的傳奇成為了新一代太空夢的起點
    當滿懷興奮和期待的他們聽到楊利偉對"太空中能不能看見長城"給出否定回答時,不僅學到了一件科學事實,更直接感受到科學的嚴謹與客觀。這反而更加刺激了孩子們的航天夢,在隨後的時間裡,他們緊緊追隨著楊利偉和神舟系列乃至此後的天宮、嫦娥……的身影,往太空的深處投去渴求的目光。"小時候我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當飛行員,另一個是想當一個火車司機。為什麼?
  • 太空核武器試驗:核彈在太空爆炸會發生什麼?看完就明白了
    所以現在實力也成了很多國家的一個競爭目標,現在大家對於核武器的製造是非常多的,那麼大家看見的都是在地球上做的一些實驗,有沒有人將它發展到太空上進行實驗?其實這樣的實驗也並不是沒有過,在1962年的時候,美國就曾經操控了一個改裝過的運輸機器,在上萬米的高空發射了一顆核彈,這顆核彈在近地軌道400公裡的高度炸裂了,之後會發生什麼呢
  • 太空人進入太空後,能不能看到銀河系?通過宇航頭盔能看到什麼?
    太空人進入太空後(身著太空衣,頭戴宇航頭盔)行走時,通過宇航頭盔能看到什麼景象?能不能看到銀河系?同時如果你的視野裡只有星空,那麼看見銀河是肯定沒問題的。任何人造的感光元器件,它的寬容度都比不上人眼,如果你要在裡同時拍到光照一面的太空飛行器與星空是做不到的,如果曝光對像是太空飛行器,太空就一片黑暗,如果曝光對像是星空,太空飛行器。就是一片白光,失去所有細節,甚至同時把地球與星空都拍下來都做不到,地球的反射光比星要亮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