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太空人發表了識別地球物體的文章。當時在俄羅斯和平號太空站上待了141天。他寫道實在是太多雲了,過了一會兒,他可以認出北非的沙漠,泛紅色的澳大利亞,一些標誌性的海岸線,例如義大利的國土像靴子。
但是,他仍然看不到長城。從低軌道上識別地球物體的極度困難。想像一下,從三層樓的窗戶向外看,試圖看到地面上很長的釣魚線。釣魚線有多長都沒關係。魚線實在太細了,看不到。就像在太空觀測長城一樣。(地球距和平號358公裡)
73年乘坐skylab 4太空飛行器的太空人說能看見長城,但只有用雙筒望遠鏡才能進行,而且要反覆練習。但作者無法確認他用的望遠鏡的威力有多猛,也許是航天局特製的。(地球距skylab太空飛行器422到437公裡)
日本月球探測器拍的
69年阿姆斯特朗與同事是第一批在月球上行走的人,談到中國的長城時說:從月球上看不見它。即使看到大洲,也很難。(地球距月球約40萬公裡)
可以說人類對於在太空中看不看見長城是一個經典問題,為什麼外國人會如此熱衷於在太空觀察中國的長城。下面還是用逆時間線的方式直到謠言的起源。
1971年發布的中國科學和文明的作者,著名的漢學家約瑟夫·尼德姆說:「長城被認為是火星文明天文學家唯一可以觀測到人類作品」。當時對火星研究不深,經常有人覺得火星上有智慧生物,還有大量以此為背景的小說。
信不信由你
1932年美國營銷號大師裡普利憑藉其漫畫《信不信由你》而發了大財!,他稱長城為「人類最強大的作品,唯一能從月球上肉眼看到的建築」。《信不信由你》在其受歡迎程度達到巔峰時,每天有大約8000萬讀者,僅在1932年5月的前三周,裡普利就收到了超過200萬封粉絲信件。
1923年《國家地理》的文章開始說:「據天文學家說,唯一可以在月球上用肉眼觀測的人造物件就是中國長城。」 在20年代國家地理會員人數有71.3萬。最終,這些誤解出口轉內銷到了中國。在歐美列強的威脅下,孫中山,毛澤東等領導人意識到長城的宣傳價值,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建築物。
國家地理 1923
精英與老百姓都一致認為長城可以在太空中看見。雖然19世紀肯定還有不少人提到長城能在太空中看見,但都是一些複讀機罷了,所以還是跳過他們直達18世紀的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學者。
1754年首次描述的,當時英國考古學之父斯託克利在談到哈德良長城時寫道:「中國長城是唯一能超過長度為4英裡的哈德良長城,這在地球儀上是一個可觀的輪廓,並且可能在月亮上看到。」4英裡應該是他考察的過的區域,哈德良總長117.5公裡。注意他提到了地球儀。再把時間跳到16世紀的大明。
哈德良長城
1584年耶穌會開始出版的各式各樣的地圖。因為地圖是西班牙人和中國人獲得區域和全球影響力必要的工具。製圖學也成為與亞洲知識分子拉關係的重要手段。在接下來的兩個世紀中,至少有35位耶穌會士積極參與了中國的製圖項目。
利瑪竇製作的坤輿萬國全圖1602
耶穌會學者可以使用印刷機和獲取中國地圖檔案。因此在中國的版圖上是可以看見明顯的長城,然後耶穌會把地圖傳遍世界各地。長城和山脈與河流在地圖上看起來是差不多大的,西方人覺得能在高空看見它不奇怪。總之就是在東西文化交流不深的情況下,一些著名學者對地圖上的長城產生了些誤會,後人各種複讀機罷了,都怪利瑪竇不寫清楚長城的長寬高。
西方用的新版精確的世界地圖 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