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空返回十七年後,他的傳奇成為了新一代太空夢的起點

2020-10-15 華夏財訊網


10月15日,在楊利偉成功飛天17周年當天,《楊利偉給青少年的航天課》在學而思網校正式上線,全國用戶可免費收看,學習和了解中國航天人的故事,傳承載人航天精神。

眼之所見、耳之所聞的航天夢起點

17年前,當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飛天並順利返回後,他迅速成為無數中國孩子的榜樣——那是中國孩子們第一次離頭頂的星空那麼近。當滿懷興奮和期待的他們聽到楊利偉對"太空中能不能看見長城"給出否定回答時,不僅學到了一件科學事實,更直接感受到科學的嚴謹與客觀。

這反而更加刺激了孩子們的航天夢,在隨後的時間裡,他們緊緊追隨著楊利偉和神舟系列乃至此後的天宮、嫦娥……的身影,往太空的深處投去渴求的目光。

"小時候我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當飛行員,另一個是想當一個火車司機。為什麼?因為當時的一些廣播和小人書都在說他們的故事。"楊利偉在公益航天課第一課上說。

火車和飛機這種"龐然大物",給楊利偉的童年帶來的震撼是強烈的,"駕馭它們,成為了不起的英雄",成為他小時候內心強烈的願望。這種情結,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眼界的開闊,逐漸轉化為更高的目標:像家附近的機場裡的飛行員一樣,徵服藍天!

楊利偉的航天夢,就是這樣被廣播裡的故事,和見到的飛行員的颯爽英姿點燃了,此後他歷經求學、入伍、訓練、選拔……最終一步步,登上了去向宇宙空間的"天梯"。

從此,他的故事和身影以及他出艙時說的那句"我為我們的祖國感到驕傲",也成為了新一代孩子們航天夢的起點——他們的家附近沒有機場,也無法親自接觸飛行員與航天員,但是沒關係,他們從電視上、新聞裡、博物館、手機上……到處都能和以楊利偉為代表的中國航天人所創造的傳奇、帶回的第一手科學知識親密接觸——中國航天人不僅大無畏地邁向太空,也領著那些仰望星空的孩子們,走近了宇宙。


七堂課,搭建從夢想到現實的航天之梯

"很多孩子都有一個太空夢,但我個人認為,必須分清夢想和空想的區別,只有切合實際的夢想才能成為激勵和引導自己去奮鬥的理想。"楊利偉說。

最好的方式,就是更多的了解。對中國航天人來說,為孩子們打造更為系統、完善、細緻的航天課堂,是他們更想送給懷揣航天夢的青少年的一份禮物。

10月15日,楊利偉登上學而思網校講臺,為孩子們帶來系列公益航天課。課程從飛天夢想講起,全面講述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為青少年呈現真實的航天員訓練和生活,揭秘真實的太空體驗場景。楊利偉將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告訴孩子們,在成為一個航天人的路上,個人夢想如何通過層層試煉,最終成為現實。

楊利偉親授的公益航天課程將由七堂課組成:《翱翔藍天:小少年如何成為優秀飛行員?》《飛天夢想:航天員是怎樣煉成的?》《飛向太空:真實的飛天之旅是怎樣的?》《茫茫宇宙:真實的太空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使命在肩:載人航天改變生活》《探索太空:載人航天事業的"三步走"戰略》《天路無極:載人航天精神世代傳遞》——從初心到使命,七堂課將圍繞楊利偉的成長、研究與航天探索度身展開,全面呈現以他為代表的真實航天員選拔、訓練、太空生活、科研試驗。


航天精神,"富養"新一代航天接班人

如何從千裡挑一的航天員選拔過程脫穎而出?哪些個人素質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些素質如何從小培養?又在日後的學習和訓練中怎樣加強?還有哪些素質是成為一名航天員所必備的?中國載人航天是如何以"三步走"步步踏入太空的?

由航天員親自授課的課程所呈現的內容也前所未有的細緻與真實。孩子們將通過課堂看到太空之旅中充滿人性的多維側面:包括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之前,航天員和工作人員們在發射臺上想講個笑話,卻沒有一個人講得出來;在失重環境裡,航天員的面部會因為血液的重新分布而滿臉赤紅甚至感到暈眩;船箭分離的瞬間,他體驗到真實的失重瞬間的奇妙與震撼,以及他幾乎身體失控的按捺不住激動去看窗外的地球的心情……

當孩子們面對的是一個會激動、會緊張,會遇到困難並克服困難的真實的航天員時,才能意識到自己和夢想的距離有多近——並不是只有英雄才能完成夢想,而是因為他們克服困難實現了夢想,才成為了英雄。

"當我們進行離心機訓練時,地面訓練最大G值要做到8到8.5個G,相當於自身體重的8至8.5倍壓在自己身上。幾乎每一次訓練,航天員的眼淚都會不由自主地流下來,但是那個標誌著'承受不了'的報警器,從1998年至今,沒有一個航天員按響過。大家可以想想,是什麼東西在支撐著我們。"

楊利偉說的這種"東西",就是這次公益航天課上將要交付給孩子們的更重要的禮物——航天精神。

除了學習航天知識,孩子們還將在課堂上發現,"航天夢"的實現不僅需要紮實、豐富、多維的知識,更需要強健的體魄、強大的心理素質,以及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與犧牲精神。而反過來,加入航天員隊伍,也將對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起到極大的推動和提升作用。"有一種生活你沒有經歷過,就不知其中的艱辛,有一種艱辛你沒有體會過就不知其中的快樂,有一種快樂你沒有擁有過就不知其中的真諦。"

楊利偉強調,學習和了解中國航天人的故事,對於孩子的成長還有更大的意義,"如果孩子有探索太空的夢想,我會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訴他,怎樣把它一步步實現。這其中,離不開堅持的精神和擔當的勇氣。這份精神和勇氣,放到其他事情上,也能幫到他。"

相關焦點

  • 楊利偉在太空聽見「敲門聲」,17年後謎底揭開,多虧他當初機智
    在我國古代便有著對於「天上人」的各種幻想,不過在那個時代,關於太空的各種想法也只能停留在詩人們的詩句中。隨著時間的流逝,各種科學技術積累越發深厚,終於在二十世紀迎來了井噴式的爆發,而航天技術就是其中之一。自從美國成功登月之後,我國也對於登月技術有著無限的憧憬,直到2003年才由楊利偉首次登入太空,後來據楊利偉回憶他竟然在太空中聽見了敲門聲,多虧了他當時機智才躲過一劫,直到17年後才解開謎底。
  • 從古至今的飛天太空夢 萬戶傳奇
    飛上天或去太空星球是中華民族從遠古時代就有的夢想,比如嫦娥奔月、牛郎會織女的神話故事就對飛天和太空充滿了熱情!比如風箏和孔明燈的發明無不對飛天的嚮往和夢想!今天人類早就登上了太空,甚至去了月球和用無人探測器登上了火星。尤其是我們中國的神舟系列太空船、天宮太空實驗室、嫦娥探月工程都取得了偉大成功。
  • 這隻黑猩猩太聰明,後來被送上太空,返回地球後的變化讓人心疼!
    這隻黑猩猩太過聰明,後來被送上太空,返回地球後的變化讓人心疼!一直到1969年7月21日,美國的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帶著三名太空人成功的登上了月球,而阿姆斯特朗成為了第1個登上月球的人。前蘇聯的太空人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在1961年成功的進入太空,也成為了第1個進入太空環境的人,但是你知道歷史上第1個進入宇宙的生物是什麼嗎?這並不是人類,不是阿姆斯特朗也不是加加林,而是一隻大猩猩。
  • 剛到太空沒多久,送他上去的國家就沒了,只能在太空待了311天
    803天9小時39分鐘,而他最長的一次時間是311天,這一次的經歷,卻是堪稱一段傳奇故事,讓人敬佩不已。,後來更是加入了前蘇聯的航天集團工作,要知道,前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開始真正進入太空當中的國家,那時候前蘇聯的航空技術也是全世界最發達的,而在1985年,克裡卡列夫經過了層層選拔,最終成為了一名太空人。
  • 50年後加加林再次成為俄羅斯大國復興夢的象徵
    1961年,加加林完成了人類第一次進入太空飛行的壯舉,加加林也由此成為世界上進入太空第一人,他也是第一位有幸從太空俯瞰地球全貌的人。加加林這次飛行被譽為充滿勇氣和遠見的一次壯舉,從此開啟了載人航天的新紀元。
  • 楊利偉返回地球,為啥17年都再不上天?太空後遺症對他影響很大
    當今時代,陸地已經不是稱霸的唯一領域,海洋和天空甚至宇宙都成為我們探索的空間,只有在這三個方向都有驚人的研究,我們的國家才能在真正意義上稱之為強國。2003年,當我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成功降落時,整個國家沸騰了!而作為中國飛天第一人的楊利偉無疑也成為了整個國家的英雄,那為什麼自此之後他又再也沒有去過太空呢?
  • ​世界上最可憐的狗,至今還在太空流浪,成為一隻太空狗
    人類探索太空的歷程是非常艱險的,探索太空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在很早以前人類對宇宙就展開了探索,但是當時人類的科技有限,一直都沒能實現太空夢,因此飛上太空成為了全人類的夢想。後來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有能力前往廣闊的宇宙,蘇聯航天員尤裡·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在1961年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繞地球一周飛行,並順利返回地球,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的願望。
  • 太空人從太空返回後,身體通常會發生什麼變化?
    進入太空的太空人們 從1961年前蘇聯太空人尤裡·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乘坐「東方號」宇宙飛船,成為世界上每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之後,截至目前
  • NASA送他去太空空間站340天,返回地球後,所有細胞竟被喚醒?
    NASA曾做過一個「雙胞胎太空實驗」,把雙胞胎送到空間站340天,這在當時引起了轟動。這個實驗的男主角叫史考特,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他返回地球後有了哪些改變。雙胞胎太空實驗隨著科技的發展,各個國家都在爭先恐後探索宇宙的奧秘。他們不僅派出太空飛行器去拍照片,還把太空人送上了太空。NASA為了探索宇宙,還做過一個「雙胞胎太空實驗」。這個實驗就是找來了一對雙胞胎馬克和史考特,哥哥馬克就繼續在地球生存,不用做些什麼。
  • 人類不會永遠生活在搖籃裡,為實現徵服太空夢,女太空人知多少?
    在執行「聯盟T-12」宇宙飛船的那次航天任務中,薩維茨卡婭出艙檢修設備,成為世界上第一名進行太空行走的女性。當今世界上,還沒有哪個婦女像她那樣在航空和航天領域內都取得過驕人的成績。返回地面後,她即被柯林頓總統授予國會太空榮譽勳章。首位太空梭機長的女航天員1995年2月3日,美國女太空人艾琳 瑪麗 柯林斯乘「發現」號太空梭飛上太空。1999年,已經身為人母的柯林斯第 三次進入太空,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太空梭女指令長,駕駛「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完成了7月23日至27日的飛行。
  • 楊利偉在太空聽到「敲門聲」,十七年後謎底揭曉,多虧他當時機智
    本以為人類已經快成為大自然的主人,而實際上人類的發展並不像大家想像中那麼簡單。從目前來看,要做大自然的主人幾乎是不可能的事,要不然人類也不會被新冠病毒弄得如此狼狽。在地球上都做不了自己的主,更別提控制宇宙。目前世界的宇宙探索發展水平連太陽系都沒有走出去,又何談遙遠的銀河系已經其它更遙遠的星系。雖然人類探索的進度很慢,但探索總歸是要一步一步來。
  • 從太空返回地球後,為何再看不到楊利偉身影?背後原因讓人動容
    因為他們要付出的艱辛,常人想都不敢想,作為中國第一位成功進入太空的太空人,楊利偉一直是中國人民的驕傲,提起這個名字,大家也都不陌生了。從太空返回地球後,為何再看不到楊利偉身影?從太空返回了地球,楊利偉為中國航天事業所做的一切,大家都感恩在心。可是楊利偉只去了一次太空,並不像其他太空人一樣去了第二次第三次,這主要就是因為楊利偉一次太空經歷承受了很大的影響,因為在他之前從來沒有人這樣做過,其實楊利偉的這個決定已經是非常有大愛了。
  • 50年後,「太空漫步第一人」列昂諾夫出現了
    50年後的今天,回憶起那場12分鐘的短暫冒險,他依舊心潮澎湃。 宇宙中的一切過目難忘相繼將各自的人造衛星送入太空後,載人航天便成為它們的下一個目標。1961年4月12日,尤裡·加加林乘坐蘇聯「東方1號」飛船進入地球軌道,成為人類歷史上首位貨真價實的太空人;此後僅23天,美國人艾倫·謝潑德就乘坐「自由7號」重演了加加林的成功。以微小的差距輸給蘇聯,在太空競賽中落後的美國倍感焦躁。
  • 被遺忘在太空的飛行員,升空時是蘇聯公民,回到地球後國籍卻變了
    曾經有一位被遺忘在太空的飛行員,在他升空時還是一個蘇聯公民,回到地球後國籍卻變了。蘇聯也是第一個把人送上太空的國家,而這位太空人就是我們熟知的加加林,他也因此被載入史冊。然而在蘇聯還有著一位傳奇的太空人,在太空滯留的時間是最久的,他就是謝爾蓋·克裡卡廖夫。作為一名優秀的太空人,克裡卡廖夫曾多次進入太空,並且每一次都順利的完成了任務。然而在他1991年五月份的一次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卻發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這也使他成為了一個傳奇。
  • 被遺忘在太空的飛行員,升空時是蘇聯公民,回到地球後國籍卻變了
    對於那些能夠進入太空的太空人,我們一直是抱著崇高的敬意,而要想成為一名太空人也是非常的不容易,不僅要身體素質過硬,還需要極快的反應能力和超強的心理素質。曾經有一位被遺忘在太空的飛行員,在他升空時還是一個蘇聯公民,回到地球後國籍卻變了。前蘇聯一直是一個很強大的國家,而且十分注重科技和軍事等重工業的發展,在航天技術上更是世界領先。
  • 湯姆·克魯斯將帶著埃隆·馬斯克的SpaceX前往太空拍新電影
    湯姆·克魯斯於2021年正式前往外太空拍攝大膽新電影。數據來源:MAGICTRAD.COM好萊塢傳奇人物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將於2021年正式前往太空拍攝一部新電影。任務:不可能的恆星,現年58歲,將於明年10月與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 SpaceX 一起進入外太空,這是他迄今為止最大膽的絕技。
  • 楊利偉在太空聽到「敲門聲」,17年後謎底揭開,多虧他當時機智
    據說,楊利偉當時在太空還聽到了「敲門聲」,直到17年後謎底才被揭開,多虧他當時機智的做法才讓他「逃過一劫」。,在他的心裡真正想做的是成為一名航天員。在1998年後,他通過了航天部門的多次考驗,最後成為了中國第一代航天員。基於楊利偉的優秀素養,在2003年時他就被評為三級航天員,同時也被選中成為載人航天飛船的太空人。
  • 喜提太空大禮!「神十」返回艙落戶韶山,對湖南意味著什麼?
    完成一系列載人航天任務後,6月26日7時19分,飛船進入返回程序,返回艙帶著3名太空人於8時07分準確降落在預定區域。當時,許達哲有感而發,寫下了《女航天員的夢》一詩(原載於2013年6月21日《人民日報》),表達對中國航天事業的驕傲和自豪之情。
  • 太空飛船如何安全返回地球?經歷哪幾個階段?了解一下
    馬斯克公司的「龍」號太空飛船兩個月前從佛羅裡達發射升空,返回艙降落在距彭薩科拉海岸約40英裡的平靜海灣水域,這是美國太空人45年來的第一次以濺落方式返回,也是人類第一艘商業建造和操作的載人飛船,讓以後的商業太空旅行充滿了可能。
  • 12分鐘太空行走減了6公斤!致敬:太空行走第一人列昂諾夫逝世
    1965年蘇聯傳奇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Alexei Leonov)在長期患病後於本周五(2019年10月11日)在莫斯科去世,享年85歲,他是第一個進行太空行走的人。俄羅斯航天局(Roscosmos)表示:悲痛地宣布「11號太空人」去世,他曾兩次獲得國家最高榮譽-蘇聯英雄。悼念從世界各地湧入,西方航天機構和專家讚揚了列奧諾夫的貢獻,崇拜者向他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