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利偉返回地球,為啥17年都再不上天?太空後遺症對他影響很大

2020-12-05 羽昕天

一個國家的強大與軍事、科技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只有軍事發達,科技發展,才能在國際社會挺直腰板,敢於直言。但是科技的發展,必然又需要無數科學家和試驗者的辛勤努力,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都是國家威武霸氣的武器和一身精氣神的軍人,但他們背後的汗水和鮮血,則是我們難以接觸到的。

當今時代,陸地已經不是稱霸的唯一領域,海洋和天空甚至宇宙都成為我們探索的空間,只有在這三個方向都有驚人的研究,我們的國家才能在真正意義上稱之為強國。2003年,當我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成功降落時,整個國家沸騰了!而作為中國飛天第一人的楊利偉無疑也成為了整個國家的英雄,那為什麼自此之後他又再也沒有去過太空呢?

驚險的旅程

載人飛船和無人飛船在技術上其實是一個巨大的分水嶺,很多國家歷經十幾年或者幾十年都很難突破這一難關,而我國從1995年開始啟動載人飛船計劃,到2003年便成功,其中無數科學家和飛行員所付出的努力和貢獻是十分巨大的。而作為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的楊利偉也成為民族英雄,但他又為何在這之後再也沒有上天呢?

這其實與那次的飛行經歷有著很大的關係。由於是第一次正式飛天,在直到降落之前,所有人的心都是懸著的,繃著的!因為這項技術很難克服,我們也沒有先例,只能自己摸索,加上當時的飛船材質等問題,對於這次飛天之旅,很多人都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包括楊利偉。據楊利偉回憶,整個過程都驚險無比,楊利偉可謂是九死一生,那具體的過程是什麼呢?

剛開始上升時,我們看過直播的就知道,中間有一段時間是空白的,也就是楊利偉沒有反應,其實那段時間是飛船在高速加速,以至於讓楊利偉差點窒息,甚至楊利偉回憶說當時以為自己要死了。直到後來畫面再次出現,他和大家眨眼才恢復正常。而在降落過程中,由於燃燒和壓力,飛船的玻璃破了,而楊利偉在剛落地時其實滿臉鮮血,視頻是經過簡單處理後才播放的

留下陰影,再難飛天

雖然在飛天之前楊利偉就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但是兩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的經歷依然讓他心悸不已。很多細心的人也發現,自那次飛天之後,17年間楊利偉都沒有再次上天,只是偶爾在一些軍事頻道節目和一些紀錄片當中出現,偶爾也在一些與航天有關的影視節目當中露臉。原因就是那次旅程給楊利偉留下了很大的後遺症。

首先就是長時間的失重和腳不挨地,甚至兩次差點死亡的經歷讓他對高空有一定的恐懼。在之後的出行過程中,楊利偉都很少選擇飛機,他更多是乘坐汽車、火車和高鐵。除此之外,我們都知道,在太空裡,由於沒有重力的影響,人的身體組織和結構都會發生變化,而在回到陸地後,這些變化又會消失,這樣其實對人的損害是比較大的。

宇宙中還有各種未知的或者強烈對人體有害的輻射,這些對人的身體來說甚至都是一些不可迴轉的傷害。我們都知道太空人的身體要求很高,在身體遭受很大損害的情況下,楊利偉和身心健康狀況都不適合再次飛行。而且我們國家對於太空人的生命是十分看重的,國外很多血淋淋的例子都讓我們的宇航局對於太空人飛天這件事都慎之又慎,所以楊利偉便自此沒有再上飛船。

從小就有飛天夢

做太空人的壓力是很大的,身體素質要求雖然過硬,但是一顆強大的心才是最重要的。楊利偉能做第一人的原因就是他從小就有一顆想要冒險和衝破天際的心。楊利偉的家住在海邊,看著天上自由翱翔的海鷗,楊利偉很想成為它們的一員,可以看看天空的樣子。後來在他高三畢業時,楊利偉報名參加空軍招飛人員,從此開始了飛行之旅。

正是因為從小有著對天空的嚮往以及父親刻意培養他的冒險精神,所以楊利偉的身體和心理素質都很出色,楊利偉進入飛行員的行列後,又經過層層選拔成為第一批太空人,最終成為中國飛天第一人。雖然他已經不適合再次上太空,但是他的實踐經驗和飛行經驗對我國的載人航天工程發展來說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後來楊利偉便一直在載人航天工程中任主任和副總設計師

雖然已經位居幕後,但是楊利偉的飛天夢依然沒有停止。此後的載人飛船都有他的身影在裡面,無數國人的飛天夢伴隨著載人飛船的離開進入宇宙。雖然有些人對我們的民族英雄有一些惡意的揣測,對於楊利偉不再飛天也疑惑頗多,但是我國宇航局為了保護航天員,很少會讓進入第二次,畢竟對於身體的損壞是很大的。

夢還沒有盡頭

雖然伴隨著2003年我國的載人航天工程成功,且楊利偉被當時江主席授予「航天英雄」稱號,但中國的夢還沒有結束。從2003年開始,我國在先進領域的發展沒有了短板,開始進行了海陸空、宇宙全面發展的歷程。

楊利偉的飛天夢實現了,但是我國的復興夢還在路上。正是有楊利偉這些民族英雄,我們國家才從最短時間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然後邁向強起來的過程。我們的夢還在路上,還需要我們一代一代人的努力。我們看到的很多時候是光鮮亮麗的一面,就像這個世上從來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為了國家的富強,科學家幾十年如一日只為了技術突破;為了百姓的安定,警察和消防員等和平英雄不畏危險,挺身而出;為了民族榮耀,楊利偉代表的太空人艱苦訓練,只為了飛天一瞬。我們只奇怪楊利偉17年為什麼不再上天,卻不知他背後的傷痕累累,我們要始終銘記祖國富強之路上無私奉獻著的這些英雄。

相關焦點

  • 楊利偉返回地球後,為何十幾年不再上天?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楊利偉作為我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為我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作為專業能力最優秀,航天經驗最豐富的太空人,楊利偉卻在返回地球後退居二線,如今十幾年過去再也沒有上天飛行過,很多人都好奇為何像楊利偉這樣優秀的太空人不再上天,其實原因非常心酸。
  • 楊利偉返回地面後,為何十七年不再上天?原因讓人淚目
    楊利偉返回地面後,為何十七年不再上天?原因讓人淚目中國的航天事業發展的不早,但是卻是發展最快的,2003年,我國航天事業有了新的突破,第一艘載人飛船成功進入太空,而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太空人就是楊利偉。這次航天事業的成功,是所有科學家們經過多年的努力 ,最終得到了成果。
  • 楊利偉在太空聽到「敲門聲」,17年後謎底揭開,多虧他當時機智
    其中,在我國第一次發射的「神州」5號載人飛船中,第一個上天的中國太空人就是楊利偉。據說,楊利偉當時在太空還聽到了「敲門聲」,直到17年後謎底才被揭開,多虧他當時機智的做法才讓他「逃過一劫」。在1998年後,他通過了航天部門的多次考驗,最後成為了中國第一代航天員。基於楊利偉的優秀素養,在2003年時他就被評為三級航天員,同時也被選中成為載人航天飛船的太空人。
  • 楊利偉返回地面後,為何17年不再上天?原因令人無比心酸
    作為我國最優秀的太空人楊利偉自從返回地面後,就再也沒有執行過航天任務,如今十七年過去,他越來越低調幾乎很少出現在公眾面前,相信很多人都非常關心他。2003年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成功進入太空,成為我國航天第一人,是當之無愧的航天英雄,當時無論是身體心理素質還是專業能力,楊利偉都是最優秀,那麼為何之後不再上天了呢?
  • 楊利偉在太空聽到「敲門聲」,17年後謎底揭開,幸虧他當初夠冷靜
    當時連楊利偉自己都懷疑是不是外星人在他的飛船外面,他當時提著手槍去看了好幾次,都嚇出汗來了。但執行命令是第一位的,楊利偉著疑惑進行了返航操作。後來隨著國際航天技術的發展,不少奔赴太空的航天員成功返航,其中有一部分人也表示在太空時聽見這種奇怪的「敲門聲」,這才引起了基層科研人員們的重視。
  • 楊利偉進入太空聽見敲窗聲,17年後謎底揭開,幸運撿回一條命
    人們不僅僅可以飛上天,而且還可以到達太空中。那麼說到這裡,第一個想起來的人應該就是楊利偉了吧,這位我國偉大的太空人。楊利偉出生在遼寧省,他是在1983年的時候進入了空軍學院,並且畢業之後直接成為了空軍部隊的飛行員。
  • 楊利偉在太空聽見「敲門聲」,17年後謎底揭開,多虧他當初機智
    在我國古代便有著對於「天上人」的各種幻想,不過在那個時代,關於太空的各種想法也只能停留在詩人們的詩句中。隨著時間的流逝,各種科學技術積累越發深厚,終於在二十世紀迎來了井噴式的爆發,而航天技術就是其中之一。自從美國成功登月之後,我國也對於登月技術有著無限的憧憬,直到2003年才由楊利偉首次登入太空,後來據楊利偉回憶他竟然在太空中聽見了敲門聲,多虧了他當時機智才躲過一劫,直到17年後才解開謎底。
  • 楊利偉在太空聽到「敲窗」聲?17年後揭曉真相,慶幸飛船未留太久
    楊利偉在宇宙中聽到非常神秘的&34;聲嗎?17年後,真相揭開,慶幸他回來得早,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先來看看楊利偉的生平。他的家裡距離大海非常的近,小時候,他沒事就來到海邊遊玩。他對很多事情都非常的好奇。
  • 從太空返回地球後,為何再看不到楊利偉身影?背後原因讓人動容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航天事業要發展的話,必須有人充當先行者,這對於飛行員來說,真的是一個非常的事情。因為他們要付出的艱辛,常人想都不敢想,作為中國第一位成功進入太空的太空人,楊利偉一直是中國人民的驕傲,提起這個名字,大家也都不陌生了。從太空返回地球後,為何再看不到楊利偉身影?
  • 當年楊利偉回到地球,17年裡為何不再上天,也不露面了呢?為什麼?
    在眾多領域,我國都出現了很多科研專家和民族英雄,他們一直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守,比如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航天英雄楊利偉以及今年在新冠疫情中冒險指揮的鐘南山,他們都是為祖國做出突出貢獻的人。 祖國各行各業的英雄人物數也數不清,正是他們不斷的付出,才有了我們今天更好的生活,他們有著改變社會的「超能力」,讓我們每個人都由衷的敬佩。
  • 楊利偉重返地球後,為何無法再上天?原因讓人淚目
    古時候有很多關於天空的傳說,如嫦娥奔月的傳說表達了人們對於月亮的好奇與描述;中國神話中的創世神盤古,死後他的左眼變成了太陽,右眼變成了月亮也表現出了人們對於天空想像與嚮往。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航空技術的誕生使得人們飛向天空成為了現實。我國的歷史上第一個到達太空的航天員是楊利偉,可是楊利偉在經歷了第一次太空任務,成功的返回地球後就再也無法上天了。
  • 楊利偉在太空聽到「敲窗聲」?17年後謎底才終於被揭開
    隨著神舟五號航天飛船的緩緩升起,國人的心也被楊利偉緊緊牽動著,所有人都在電視機前注視著飛船的發射,並在心理默默的為他加油打氣。當楊利偉成功的返回地面後,也證明我國在航天領域上迎來了重大的突破,所有人都在為這一壯舉歡呼吶喊。
  • 楊利偉從太空回來後,為何再也沒有上去?比你想像得還要兇險
    外太空對於人類來說一直都是神秘的,全世界的人類也沒有放棄過對它的探索。第一個邁向太空的是蘇聯的加加林,他也成為了探索太空的第一人,看到了地球的全貌。美國也緊隨其後送謝泊德進入太空,雖然只有短短的5分鐘,但這又何嘗不是一次成功的冒險呢。中國也不甘示弱在2003年將楊利偉送上了太空,讓他成為了中國第一人。但是楊利偉自從第一次從太空回來後,為啥再也沒有再次登陸太空呢?
  • 楊利偉太空發現了什麼?
    楊利偉是大家都熟悉的人,是中國第一個成功飛上太空的人,但是有人提出楊利偉在出太空艙的時候嘴角有血跡,不過後來就沒有了明顯是被直接擦掉了,而後面楊利偉很多舉動有些不正常,人們更有了不同的猜想,楊利偉到底在太空有了什麼驚人發現呢,和探秘志一起探究一下。
  • 楊利偉在太空執行任務時,聽到詭異「敲門聲」,17年後真相被揭開
    「為了全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中國人來到了太空。」——楊利偉2003年10月15日9時9分,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發射踏入了太空。神舟五號飛船環繞地球14圈,在太空遨遊大約21個小時之後,於16日6時23分成功著陸。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圓滿成功,使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 17年前,楊利偉登太空時為什麼隨身帶支槍?蘇聯的教訓歷歷在目
    而把這艘飛船帶入太空的就是我們的民族英雄楊利偉,他帶領我們中國跨出了第一步,也是一大步,他是中國第一批載人航天飛船的學員,也是太空行走第一人,拉開了我國載人航天飛船探索太空的序幕。,後來上高中時,上天給了他一個機會,國家招收飛行員,楊利偉毅然決然的報了名,後來經過層層篩選,他終於開始了航天之路。
  • 楊利偉在太空聽見「敲門」聲,17年後答案被揭開,幸虧他當時機智
    比較好的太空軌道早就已經被美國人佔據了,我國如果再不追趕,將來能不能讓衛星衝出地球,恐怕都是一個問題。既然中國人自古便有探索太空的情懷,在世界科技發展潮流之下,中國同樣不能落後於時代和潮流。在我國科學家的不斷努力之下,我國終於發射了航空火箭將中國人帶上了太空,從此中國便開始了載人航天的歷程。
  • 楊利偉在太空聽見「敲門」聲,17年後答案揭開,幸虧他當時機智
    比較好的太空軌道早就已經被美國人佔據了,我國如果再不追趕,將來能不能讓衛星衝出地球,恐怕都是一個問題。既然中國人自古便有探索太空的情懷,在世界科技發展潮流之下,中國同樣不能落後於時代和潮流。在我國科學家的不斷努力之下,我國終於發射了航空火箭將中國人帶上了太空,從此中國便開始了載人航天的歷程。
  • 為何楊利偉返回地球後,卻不能再次上天?真相令人莫名心酸
    1997年4月中旬,楊利偉在心理素質、臨床醫學、航天生理功能指標等相關測試中都達到了優秀的水準,最終脫穎而出,與另外13位空軍優秀飛行員一起成為了中國第一代航天員。三、遨遊太空,艱辛圓夢脫穎而出後,楊利偉開始正式進行航天訓練。
  • 楊利偉在飛船裡聽到「敲窗」聲,17年後真相揭開,慶幸回來及時
    歷時1小時48分鐘,並成功返回地球,他成為了第一個觀看地球全貌的人。不過外太空未知的危險太多了,誰也無法保證上了太空之後能夠安全返回,蘇聯、美國在科技競賽當中就犧牲了好幾位航天飛行員,還有一些航天員的遺體至今在軌道上流浪,楊利偉作為我國第一位航天員,同時也面臨了一個巨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