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飛船如何安全返回地球?經歷哪幾個階段?了解一下

2020-12-05 寒武紀科學館

周日,兩名美國宇航局太空人以傳統的濺落方式返回地球,他們的太空艙降落到墨西哥灣,結束了馬斯克SpaceX公司史無前例的試飛。

馬斯克公司的「龍」號太空飛船兩個月前從佛羅裡達發射升空,返回艙降落在距彭薩科拉海岸約40英裡的平靜海灣水域,這是美國太空人45年來的第一次以濺落方式返回,也是人類第一艘商業建造和操作的載人飛船,讓以後的商業太空旅行充滿了可能。

但是太空艙返回地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例如這次龍飛船返回大氣層時,飛船的軌道速度從 28000公裡/小時下降到560公裡/小時,最後在濺落時達到24公裡/小時,下降期間的最高溫度高達1900攝氏度,太空人感受到的最高重力是地球引力的4到5倍。

那麼太空飛船返回地球時要經歷哪些過程呢?

制動飛行階段

太空飛船主要由返回艙、推進艙、軌道艙三個部分組成,太空飛船的返回艙是航天員的駕駛室,返回艙本身無動力而是由推進艙提供動力,軌道艙相當於一顆對地觀察衛星或太空實驗室,在和返回艙分離之後它將繼續留在軌道上工作一段時間。  

當太空飛船確認返回任務之後,太空飛船在太空調整姿態,發動機點火制動減速,與並軌道艙分離,返回艙進入返回軌道,向預定落點返回。

自由滑行階段

在和軌道艙分離之後,返回艙與推進艙軌道高度不斷降低,當高度降至距離地面140公裡處時,推進艙和返回艙分離,推進艙在穿越大氣層時燒毀,返回艙則以無動力飛行狀態繼續自由下降,墜入大氣層,開始一段「黑暗」之旅。

再入大氣層階段

返回艙進入大氣層時,飛船表面和大氣層摩擦產生巨大熱量,在飛船表面形成高溫等離子氣體層,並對電磁波造成屏蔽形成「黑障」,使飛船在240秒內與地面失去聯繫,直到距離地球約40公裡處,「黑障」消失,地面測控部門重新捕獲飛船。

此時返回艙無法自己調整運行方向,只能做自由落體運動。在這個階段中,太空人不僅要承受高溫,還要承受失重。

著陸階段

當返回艙距離地球約10公裡時,傘艙蓋打開,並連續完成拉開引導傘、減速傘、主傘等動作,進行減速下降。

一般情況下,返回艙會採取點火制動的方式,使返回艙安全著陸,這樣會使太空人受到的衝擊力較小,使太空人的身體傷害程度最低。例如我們的神州九號飛船在距離地面1.2米時,4臺反推發動機點火,使飛船以每秒1至2米的速度著陸。但是這次龍飛船以海面濺落方式的返回,是美國太空人45年來的第一次以濺落方式返回,的確出乎預料。

經歷了制動飛行、自由滑行、再入大氣層、著陸四個階段之後,返回艙拋棄推進艙、軌道艙才得以著陸地球,所以發射一次飛船不僅成本巨大,而且有可能面臨危險。

但是無論如何,馬斯克公司的龍飛船創造了歷史,使人類的商業太空旅行成為了可能,在未來百年之內,也許太空旅行不再普通人只是一個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SpaceX載人龍飛船成功返回地球#

——全文完——

我是寒武紀科學館,專注科普,如果喜歡,請點擊關注寒武紀科學館,獲取更多精彩內容,感謝。

相關焦點

  • SpaceX載人飛船返回地球
    龍飛船返回地球的步驟你了解嗎?來看一下動態圖:1、太空人進入龍飛船,飛 船艙門關閉。11、飛船濺落到海洋上,等待救援隊到來。龍飛船返回地球的最大難點是什麼?我們知道,龍飛船在距離地面400公裡的高度上繞地球高速運動,速度大約7.66公裡每秒,接近第一宇宙速度7.9公裡每秒。
  • 飛船返回地球時不能火箭減速嗎?為何要頂著燒毀風險穿過大氣層?
    從太空受控返回地球,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對於大部分衛星來說並不會經歷這個過程,因為是單向的任務,只要將它送上天,壽命結束後就任其自生自滅了。但返回式衛星和載人宇宙飛船卻不行,要能上得去,也能下得來,因此在厚厚大氣層包裹的地球上,穿過危險的大氣層到達地面,就成了太空飛行器完成任務最後一道難關了,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我們今天來說說這難在哪裡。
  • 同是穿梭地球大氣層!返回飛船為何存在高溫,飛離地球不存在呢?
    同是穿梭地球大氣!返回飛船為何存在高溫,飛離地球沒有呢?如今隨著科技不斷發展,我們對於地球之外的世界越來越嚮往,而現階段想要脫離地球,全部都是依靠航天火箭之力向太空傳輸,然而不管是載人航天或者是貨運飛船,它們不同於衛星,是一次性用品,一旦進入太空之後,只能永遠的停留,為此向載人航天它們在完成任務之後,究竟是怎麼能從新返回地球?
  • 常見的飛船到底是如何成功返回地球的呢?西瓜視頻帶你看看
    該柔性返回艙的試驗艙在返回的時候發生了異常,而新的載人飛船的返回艙已經安全返回地面了。飛船是如何返回地面的呢?讓我們跟著西瓜視頻創作人「Mr苟勝」看看。,想要安全地返回地面,就需要減速。如果說軌道太緩,飛船進入大氣層的時候由於升力突然增加,可能被重新彈回太空;如果軌道過於陡峭,可能導致速度過大從而燒毀返回艙。
  • 飛船返回艙返回地球會燃燒,為什麼從太空跳回地球沒燃燒?
    當飛船返回艙在返回地球時,進入大氣層,在濃厚的大氣層中高速下降時,會與大氣層產生摩擦,導致返回艙外表溫度大幅升高,溫度至少可達1000度。所以飛船的外表會使用一些特殊隔熱材料。如果出了大氣層,就會失去地球引力,靠自己能回來的機率很小。
  • 它是第一隻上太空的猩猩,歷經艱險返回地球,最後結局如何?
    最後根據萊卡身上的傳感器,蘇聯科學家們發現萊卡最後的狗生階段是痛苦的,而且只在太空中生存了幾個小時,就因為飛船裡的溫度過高而失去了生命。美國的載動物發射實驗就更為成熟,他們用了更久的時間設計了一個可以返回的載有動物的飛船。美國選擇了一個黑猩猩,並為黑猩猩的回程做了充分的準備。
  • 月球沒有發射基地,登月飛船是如何返回地球的?看完你就明白了
    美國看到蘇聯連續兩次完成了太空壯舉,自然也不甘落後,而美國想要將全世界的目光重新聚集過來,就需要進行更轟動的太空壯舉。於是美國提出了載人登月計劃,要知道當時人類可是才剛剛走出地球,太空科技還是非常落後的,那個時候能夠將衛星送入太空已經是了不得的成就了,更不要說將太空人送上月球還要安全地返回地球。
  • 「龍」飛船以25倍音速穿過大氣層,並順利返回地球,此役堪稱完美
    上周日,本肯和赫爾利搭乘SpaceX的載人「龍」飛船以25倍音速的速度極速墜落穿過地球大氣層,趕在安全在佛羅裡達州彭薩科拉沿海著陸前及時減速,最後,他們成功安全著陸。成為首批搭乘商業飛船去玩空間站和順利返回的太空人。
  • 從1999年的神舟一號至今,我國載人航天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
    從1992年的載人工程計劃開始,至1999年11月,「神舟」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場發射升空,經歷了7年的時間,我國的第一艘試驗性飛船真正的發射升空,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技術獲得了新的重大的突破,為我國的載人航天拉開了序幕。
  • 「神舟」五號飛船返回艙
    1999年11月20日,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航天試驗飛船「神舟」一號發射成功,經過21小時11分的太空飛行,順利返回地球。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號無人飛船發射升空並於10分鐘後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飛船按照預定軌道在太空飛行了近七天,環繞地球108圈,完成了預定空間科學和技術試驗任務。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發射成功。
  • 詳訊:美國「龍」飛船載兩名太空人返回地球
    新華社華盛頓8月2日電(記者譚晶晶)搭載兩名美國太空人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2日返回地球,濺落在美國東南部佛羅裡達州海岸附近,完成首次載人試飛任務。在國際空間站停留約兩個月後,「龍」飛船1日離開國際空間站。在近地軌道飛行約19小時後,「龍」飛船點燃推進器開始回歸。隨後,飛船的4個主降落傘展開,以減緩飛船下降速度。
  • 詳訊:美國「龍」飛船載兩名太空人返回地球
    新華社華盛頓8月2日電(記者譚晶晶)搭載兩名美國太空人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2日返回地球,濺落在美國東南部佛羅裡達州海岸附近,完成首次載人試飛任務。在國際空間站停留約兩個月後,「龍」飛船1日離開國際空間站。
  • 美國SpaceX載人龍飛船啟程返回地球
    中新社休斯敦8月1日電 美東時間8月1日晚,美國宇航局(NASA)商業載人航空計劃(CPP)的首次載人試航開始最後一階段任務--返回地球。美聯社消息,美國太空人道格拉斯·赫爾利(道格)和羅伯特·本肯(鮑勃)於5月30日搭乘著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載人「龍」飛船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升入太空,5月31日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完成對接。這是美國自2011年太空梭退役後,首次使用國產火箭和飛船從本土將太空人送往空間站,也是商業載人航天邁出的關鍵一步。
  • 小行星樣本塞進太空艙返回地球
    2020年10月20日,太空艙將帶著從小行星表面收集的瓦礫返回地球。科學家周四說,美國宇航局的一艘宇宙飛船將2磅多的小行星樣本塞進一個太空艙,在因蓋子卡住而丟失一些珍貴的戰利品後返回地球。在2023年太空艙降落傘進入猶他州沙漠之前,他們才知道從2億多英裡(3.22億公裡)以外的小行星Bennu的宇宙運輸的確切量。
  • 美國「龍」飛船返回地球
    8月2日,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濺落在美國東南部佛羅裡達州附近的墨西哥灣。 搭載兩名美國太空人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2日返回地球,完成首次載人試飛任務。在國際空間站停留約兩個月後,「龍」飛船1日離開國際空間站。在近地軌道飛行約19小時後,「龍」飛船點燃推進器開始回歸。隨後,飛船的4個主降落傘展開,以減緩飛船下降速度。美國東部時間2日14時48分(北京時間3日2時48分),飛船落入佛羅裡達州附近的墨西哥灣。美國航天局說,這是45年來搭載美國太空人的飛船首次通過濺落方式返回地球。 據新華社
  • 月球沒有火箭發射基地,可是登陸了月球,飛船是如何返回地球的?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人類走出地球開始探索宇宙的時間其實並不長,1957年,蘇聯成功將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送入太空,標誌著人類終於能夠走出地球,開啟了太空探索的篇章。這個時間距今也只不過才62年,蘇聯實現人類首顆人造衛星進入太空的壯舉之後,很快又實現了人類首次將太空人送入太空的壯舉。
  • 美國「龍」飛船返回地球 完成首次載人試飛任務
    搭載兩名美國太空人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2日返回地球,濺落在美國東南部佛羅裡達州海岸附近,完成首次載人試飛任務。在國際空間站停留約兩個月後,「龍」飛船1日離開國際空間站。在近地軌道飛行約19小時後,「龍」飛船點燃推進器開始回歸。隨後,飛船的4個主降落傘展開,以減緩飛船下降速度。美國東部時間2日14時48分(北京時間3日2時48分),飛船落入佛羅裡達州附近的墨西哥灣。美國航天局說,這是45年來搭載美國太空人的飛船首次通過濺落方式返回地球。濺落點附近的回收船負責打撈飛船。
  • SpaceX的載人龍飛船成功返回地球,飛往太空的船票或將於明年開售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經緯創投」(ID:matrixpartnerschina)經過兩個多月的太空旅行,載人龍飛船終於返回了地球。太空商業化的全新時代由此啟幕。以下: 1 載入龍飛船如何返回地球?北京時間8月2日7時35分,道格·赫爾利和鮑勃·貝肯在國際空間站工作的另三名太空人的幫助下進入了離地超300公裡的國際空間站。在太空航行了兩個月後,載人龍飛船終於返回地球了。
  • SpaceX載人飛船完成64天測試,兩位太空人成功返回地球
    記者 | 徐詩琪1SpaceX的載人「龍」飛船於美國當地時間8月2日下午順利降落,兩位美國太空人道格·赫利(Doug Hurley)和鮑勃·貝肯(Bob Behnken)安全回到了地球,降落於墨西哥灣。
  • 美國SpaceX載人飛船返回地球!落入大海,用的竟是60年前的老技術
    3日,美國太空人9年來第一次搭乘美國太空飛行器,返回地球!2位美國太空人這次搭乘飛船降落在地球水面,是美國45年來第一次進行飛船水面返回。有趣的是這一返回操作使用了超過60年之前的「老」技術。周日下午,當SpaceX公司的「載人龍」號太空艙重返地球大氣層時,彭薩科拉的天氣狀況近乎完美。為了開始他們的回家之旅,赫爾利和貝肯在格林尼治標準時間周六晚上21:54脫離軌道,飛船返回艙自動離開空間站,並準時開始返回地球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