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沒有發射基地,登月飛船是如何返回地球的?看完你就明白了

2020-12-05 探索宇宙說

人類是一個非常偉大的種族,數百萬年前誕生之後,通過不斷的進化演化,只用了數百萬年的時間就形成了文明。而且還在數百年前走進了科技時代,科技時代的到來,更是讓人類文明實現了一次次的飛躍,更重要的是我們終於擺脫了地球的束縛,實現了飛天的夢想,走出了地球開始探索宇宙。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人類走出地球開始探索宇宙的時間其實並不長,1957年,蘇聯成功將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送入太空,標誌著人類終於能夠走出地球,開啟了太空探索的篇章。這個時間距今也只不過才62年,蘇聯實現人類首顆人造衛星進入太空的壯舉之後,很快又實現了人類首次將太空人送入太空的壯舉。

蘇聯在太空探索的不斷壯舉,刺激了美國的神經,要知道當時美蘇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它們一直都在互相較著勁,想要奪得世界霸主的稱號。美國看到蘇聯連續兩次完成了太空壯舉,自然也不甘落後,而美國想要將全世界的目光重新聚集過來,就需要進行更轟動的太空壯舉。

於是美國提出了載人登月計劃,要知道當時人類可是才剛剛走出地球,太空科技還是非常落後的,那個時候能夠將衛星送入太空已經是了不得的成就了,更不要說將太空人送上月球還要安全地返回地球。這樣的事情在50年足夠吸引人們的眼球,而更多的人則認為美國不可能完成這樣的太空壯舉。

1969年7月20日,美國的阿波羅11號成功登上了月球,實現了人類的首次登月,美國登月成功的壯舉傳回地球之後,全世界沸騰了。在全世界歡呼的時候,不少的人們對此也提出了質疑,認為美國的登月有可能只是一個騙局。

很多人對登月之所以提出質疑,主要是根據阿波羅11號傳回的一些有關月球上面的照片,比如太空人的背後為什麼是一片漆黑沒有星星?人和影子的位置為什麼不一致?那面插在月球上的旗幟為什麼會迎風飄著?要知道月球可是沒有大氣層的,沒有風旗幟怎麼會飄起來?

以上的這些質疑後來科學家都對此進行了一一的解釋,很多人也接受了這些解釋,畢竟在50年前,人類對於太空的認知基本是一片空白。而到了現在,已經基本沒有人再去懷疑當年阿波羅11號登月的真實性。其實除了以上的這些質疑聲之外,有不少人對此還有一個疑問,那就是月球沒有發射基地,登月飛船是如何返回地球的?

相信很多人都明白,航天設備想要從地球進入太空,都是需要強大火箭的助推才行的。所以在地球上,我們需要一個發射基地,然後才能夠將航天設備送入太空。而將阿波羅11號送入太空,更是需要一個非常強大的火箭助推才行。

我們都知道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大約為大約為7.9 千米/秒,達到這個速度就可以圍繞著地球做勻速運動,大部分的衛星都是達到第一宇宙速度後圍繞地球開始工作,而第二宇宙速度就是阿波羅11號離開地球時需要達到的速度,大約為11.2km/秒。

由此可見,想要將阿波羅11號從地球送入太空並且再實現第二宇宙速度,其難度和技術遠不是發射一顆衛星那麼簡單。既然從地球出發到月球,我們需要一個發射基地來提供強大的火箭助推力,那為什麼登月之後,從月球返回地球卻沒有發射基地的支持?對此,不少人都非常迷惑,這也是有人質疑美國登月可能虛假的一個原因。

其實要揭開這個謎團並不難,阿波羅11號並不是一個整體的登月飛船,它是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為指揮艙,服務艙和登月艙。當飛船到達月球軌道之後,完成登月只是登月艙,太空人也會隨著登月艙一起登陸月球。

可能有人會說了,那登月艙著陸月球表面之後,要返回地球的時候該怎麼辦?沒有發射助推力,登月艙可是沒有辦法脫離月球引力束縛的。其實這個登月艙也不簡單,它本身就相當於一個發射裝置,有一定的發射系統。

而月球的質量是地球的1/81,所以其引力也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再加上月球沒有大氣層,不會受到大氣阻力的影響。

所以,登月艙要脫離月球,只需要1.3公裡每秒的速度就可以做到。而這樣的速度仍靠登月艙本身的發射系統就可以做到,當登月艙脫離月球引力之後就會與停留在月球軌道上的指揮艙匯合,然後拋棄登月艙,太空人隨著指揮艙一起返回地球。

由此可見,美國在51年前敢於進行載人登月並不是完全魯莽的行為,而是對月球進行了充分的了解之後,通過各種模擬實驗確認之後才進行的。如果是換成一顆行星,比如火星,想要從火星返回地球,那就需要一個火星發射基地的支持才行。

當然,現在很多人還有這樣一個疑問:既然在51年前,美國就能夠實現載人登月,可是完成登月之後的半個世紀以來,人類再沒有進行過一次載人登月,難道現在的技術還比不上50年前?其實有關此問題,科學家也給出了解釋。

之所以我們現在不進行載人登月,並不是無法實現,主要是因為不值得。月球其實在人類的眼裡已經沒有什麼太多的秘密,它離地球非常近,探測器前往也只需要一周不到的時間。而且依靠探測器也可以對月球進行更詳細全面的探測,完全沒必要派人上去。

載人登月的花費是非常巨大的,即使是美國這樣的經濟強國也無法承受。更重要的還是我們現在還沒有能力對月球上面的資源進行開採,如果未來我們有技術和能力開採月球資源,那麼新一輪的載人登月就會全面展開。那個時候,月球會非常熱鬧,大大小小的基地會非常多,甚至還會建造一個月球城市,不少的人們會移居到月球生活,而月球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成為人類首顆外星球旅遊之地。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相關焦點

  • 月球沒有火箭發射基地,可是登陸了月球,飛船是如何返回地球的?
    而到了現在,已經基本沒有人再去懷疑當年阿波羅11號登月的真實性。其實除了以上的這些質疑聲之外,有不少人對此還有一個疑問,那就是月球沒有發射基地,登月飛船是如何返回地球的?相信很多人都明白,航天設備想要從地球進入太空,都是需要強大火箭的助推才行的。所以在地球上,我們需要一個發射基地,然後才能夠將航天設備送入太空。而將阿波羅11號送入太空,更是需要一個非常強大的火箭助推才行。
  • 月球沒有火箭,登月太空人怎麼返回地球?如果沒法返回地球怎麼辦
    隨後兩三年時間內,先後還有6艘載人飛船發射升空,開啟了登月之旅,除了阿波羅13號飛船在飛往月球過程中發生了爆炸,其餘5艘飛船都成功實現登月,並順利返回地球。幸運的是,阿波羅13號載人飛船雖然發生了爆炸,兩個氧氣罐都炸掉了,但是最後太空人還是克服了重重困難,安全回來。
  • 月球沒有發射場,登月太空人怎麼返回地球?難道登月是「騙局」?
    當年阿波羅載人登月任務的成功實施,土星五號運載火箭可以說是功不可沒,因為當時只有這一款運載火箭才能將登月飛船送上月球。奇怪的是,我們從地球出發,需要這麼強大的運載火箭才能到達月球,而月球表面並沒有這麼強大的運載火箭,太空人是怎麼從月球出發返回地球的呢?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月球沒有火箭,飛船是怎麼離開月球返回地球的
    早在50多年前,我們人類就展開了載人登月計劃,前後一共有6艘阿波羅載人飛船實現登月,將6批次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表面,還成功將太空人帶回地球。時至今日,還是很多人認為當年的阿波羅登月計劃是「騙局」,在網絡上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很多相關的質疑之聲。
  • 美國登月,月球上沒有火箭發射基地,人是怎麼回來的?
    此次火箭成功發射還有一個關鍵的地方,那就是海上移動平臺的發射。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美國執行了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從阿波羅11號-阿波羅17號共成功了6次把12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表面,其中阿波羅13號發射失敗,未能完成載人登月任務,索性太空人沒有生命危險。
  • 美國登月,月球上沒有火箭發射基地,人是怎麼回來的?
    >-阿波羅17號共成功了6次把12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表面,其中阿波羅13號發射失敗,未能完成載人登月任務,索性太空人沒有生命危險。阿波羅11號是1969年成功發射並且登月,那是在51年前的事情了,直到今天為止載人登月任務沒有國家進行過,因此有些網友對於載人登月的真實性產生懷疑,為什么半個多世紀前人類登月之後現在不再繼續載人登月?其次太空人是如何從月球上乘坐「火箭」起飛,並且最終返回地球的。
  • 月球沒有火箭發射基地,當初登月的太空人們是如何返航的?
    1969年7月16日9時32分,美國阿波羅11號載著三名太空人飛入了太空,7月20日,當飛船運行到月球背面時,呼號為「鷹號」的登月艙從哥倫比亞指令艙中分離,柯林斯獨自一人留在哥倫比亞上,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則乘坐著「鷹」號登月艙降落到月球表面。
  • 月球沒有發射臺,阿波羅飛船怎麼發射返回地球?難道攝影棚拍的?
    庫魯航天中心的聯盟火箭發射工位月球上沒有發射臺,為什麼阿波羅飛船還能回來?那麼阿波羅飛船的返回火箭是什麼模式起飛的呢?它用的是登錄月球的的下降級平臺,返回火箭直接在這個平臺上起飛,將其作為一個發射平臺來使用,因為這個支撐腳架有液壓平衡裝置,因此起飛時這平臺是可以保證阿波羅飛船順利起飛的!
  • 登月是騙局:月球上沒有火箭和發射塔,美國人是怎麼返回地球的?
    阿波羅登月是人類航天史上最重大的一次進步,但一直以來就有一個登月騙局的說法,除了當時計算機技術太差,遠程控制技術不足,近年來還冒出一個說法,土星五號從地球上出發時巨大的火箭和發射場讓大家記憶猶新!那麼飛船要在月球上起飛,必定需要一個巨大的發射場地,阿波羅登月前又沒有人建造這個發射場,那麼飛船是怎麼返回的呢?
  • 美國人登月時只剩登月艙,他們如何返回地球?月球上有備用火箭?
    美國人登月早已登「吐」了,阿波羅計劃一共有6次載人登月返回,阿姆斯特朗只是打響了第一槍,他們現在的目標是火星。阿波羅計劃返程的「火箭」並沒有在月球上著陸,而是盤旋在環月球軌道上,這個過程就像是你從家打了個計程車,到了池塘邊,你跟司機說:你繞著池塘轉幾圈,我下去摸條魚再上來與你會合,然後回家。
  • 美國人登上月球後,到底是怎麼返回地球的?看完明白背後的真相
    說起49年前,美國人登陸月球,很多人都覺得是天方夜譚,甚至懷疑它的真實性,如今,各國的月球探測器都能拍攝到月球上有大量遺留物和痕跡,既然登月是鐵一般的事實,那麼問題來了,月球上什麼都沒有,阿波羅號是怎麼發射升空返回到地球的的呢?
  • 月球上沒有火箭和發射基地,嫦娥五號怎樣離開月球和返回地球?
    >長徵五號那問題來了,月球上並沒有大型發射基地以及新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嫦娥五號」要怎樣才能從月球上起飛,返回地球呢?箇中奧妙,就在於地球引力和月球引力的不同。地球的體積是月球的49倍,人造太空飛行器要脫離地球引力需要達到11.2千米/秒的第二宇宙速度,而脫離月球引力,只需達到月球第二宇宙速度2.38千米/秒即可。
  • 載人登月成功後,月球上沒有發射站,太空人是怎麼返回地球的?
    載人登月成功後,月球上沒有發射站,太空人是怎麼返回地球的?自從上個世紀第一次載人登月開始之後,徹底的拉開了人類對於月球的研究,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疑問,在我們實現載人登月之後,飛船到底是如何從月球飛回地球的呢?
  • 美國登月返回時,月球上沒有火箭發射站,那人類是怎麼回來的?
    我們從很早以前就知道登月,就算是到了現在也經常聽到一些或者是看到一些新聞報導說又有哪一個國家的火箭要登陸月球了,那大家都覺得登月就是相當容易的,不知道是否有人想過登入月球之後他們要返回地球的時候怎樣做呢?就比如說美國登月返回時,月球上沒有火箭發射站,人是怎麼回來的?
  • 月球與地球有重力和引力差,登月的太空人是怎麼返回地球的?
    面對複雜的宇宙,這裡是人類的第二站,同時也成為除了地球之外,第一個留下人類腳印的星球。因此,每當火箭發射升空,無論是探測器還是載人飛船,都吸引著人們的廣泛關注。在緊張之餘,人們也不禁好奇:飛船登陸月球以後,又是如何飛回來的呢?
  • 美國阿波羅登月,月球上又沒有發射平臺,航天員怎麼返回地球的?
    這個問題乍一看上去好像有些道理,畢竟火箭發射我們都看過,都必須有一個龐大的發射平臺去支撐火箭,在平臺上還有很多輔助裝置,然而當年阿波羅登月,航天員在月球完成任務後,又是如何從月球逃離的呢?畢竟不可能在月球表面上建造一個發射平臺啊!
  • 登月是騙局?月球上沒有火箭和發射塔,美國人是怎麼返回地球的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50多年前美國的阿波羅11號飛船登上月球表面這個消息看起來很突然,似乎是一下子就將太空人送上了月球。從地球到月球,技術跨度之大,超乎想像,讓人感到很不可思議,所以一直以來都有一個說法,那就是美國根本就沒有登月,所謂的登月畫面,只是在攝影棚拍攝的。
  • 月球上沒有發射塔,太空人是怎樣返回地球的?登月是「騙局」嗎?
    如果飛船想要從地球上發射到月球,那麼一定要有一個比較大的發射場地,但是阿波羅登月計劃卻沒有建造這個發射場,那麼飛船是怎麼返回的呢?因此很多人認為人類根本就沒有登上過。登月艙有兩個關鍵的部位,那就是下降段和上升段。登月艙著陸在表面的時候,下降段便開始提供變軌減速等功能,成功進入到月球,並且打開艙門,太空人便可以通過梯子爬到月球表面。當太空人在任務執行完畢後,那麼上升段便開始發揮作用,兩者分離,啟動火箭就可以離開,並且成功與服務艙進行對接。
  • 美國登月,月球上沒有火箭發射站,人是怎麼回來的?
    火箭在地球上升空,這個大家都能接受,但月球上沒有發射臺,沒有那麼多設施、後勤、準備,太空人如何在月球上升空返回地球 把人和飛船帶過去是沒問題,但這麼個大傢伙,在地球上把它組裝起來都費勁,月球上它是如何穩穩降落,又再次升空返回
  • 火箭需要發射場,月球上沒有發射塔,嫦娥五號怎麼返回地球?
    ,那麼飛船是怎麼返回的呢?阿波羅飛船在月球上的發射臺,是從地球上帶上去的!相信很多朋友都搞明白這個道理了,登月艙有兩個關鍵結構組成,一個是下降段,還有一個上升段以及登月艙!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分析:月球的重力加速度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在地球上發射一艘飛船,需要將其加速到7.9千米/秒的速度才能到達近地軌道,需要11.2千米/秒才能脫離地球前往月球,而月球只要1.68千米/秒即可到達近月軌道,2.4千米/秒即可逃離月球飛回地球,因此發射同樣質量的物體,在月球上那是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