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船返回艙返回地球會燃燒,為什麼從太空跳回地球沒燃燒?

2020-12-19 現代打油詩

當飛船返回艙在返回地球時,進入大氣層,在濃厚的大氣層中高速下降時,會與大氣層產生摩擦,導致返回艙外表溫度大幅升高,溫度至少可達1000度。

這麼高的溫度是會產生燃燒的,這麼高的溫度,就算是鐵、銅、甚至是金,都有可能被融化。所以飛船的外表會使用一些特殊隔熱材料


2012年10月9日,奧地利高空跳傘運動員鮑姆加特納從約3.9萬米的太空一躍而下,完成定點跳傘,其下降的速度最高噠1173公裡每小時,突破超音速。

3.9萬米直接跳回地球,超音速,自由落體,卻沒燃燒

原因很簡單,3.9萬米只是在大氣層中的平流層,並沒離開大氣層。如果出了大氣層,就會失去地球引力,靠自己能回來的機率很小。

大氣層分層

1. 對流層在大氣層的最低層,緊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約為10至20千米。

2. 平流層,對流層上面,直到高於海平面50公裡這一層,又稱「同溫層」。

3. 中間層又稱中層。自平流層頂到85千米之間的大氣層。

4. 電離層/暖(熱)層電離層是地球大氣的一個電離區域。60千米以上的整個地球大氣層都處於部分電離或完全電離的狀態。

5. 外層又名散逸層,熱層頂以上是外大氣層,延伸至距地球表面1000公裡處。


飛船返回艙進入大氣層的速度約7.8公裡每秒,與大氣層摩擦產生高溫會燃燒,而太空跳傘自由落體的最高速度1173公裡每小時,遠遠沒達到摩擦產生燃燒的程度。

相關焦點

  • 火箭返回地球時會燃燒,發射時穿過大氣卻不會燃燒,這是為什麼?
    為什麼當我們發射火箭的時候,我們很少看到大氣層燃燒,但是當它返回的時候卻會因為摩擦力而燃燒起來呢?同樣是穿過地球的大氣層為什麼會有這樣巨大的區別呢?當宇宙中的天體高速進入到地球大氣層中的時候產生了非常強大的衝擊波,也可以叫「激波」,壓縮了空氣,從而產生了巨大的熱量,比較小的隕石可能在大氣層中就被燃燒殆盡了,有的個頭更大,速度更快的隕石很有可能砸到地面。小的隕石在高溫的條件下,會被直接融化成液態。
  • 當宇宙飛船返回地球時,為何要不惜燃燒的代價來高速穿過大氣層?
    當宇宙飛船返回地球時,總是以極高的速度穿過大氣層,像流星一樣划過天際,直到快要接近地面的時候,才打開減速傘慢慢地降落。不得不說,雖然這種返回地球的方式很帥,但是卻存在著很大的風險,事實上也是如此,例如在2003年2月1日,「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就在以這種方式返回地球時因為高溫而解體。
  • 日本攜帶「龍宮」巖石樣本的太空艙已返回地球
    據外媒報導,一艘載有小行星「龍宮(Ryugu)」大量巖石的日本太空艙已經返回地球,具體地說,是在南澳大利亞的Woomera附近。據BBC報導,相機捕捉到太空艙在跳傘降落地面前穿越天空的畫面。隨後在UTC 12月5日19時47分在向負責追蹤工作的一架直升機傳輸信標信號後被發現。
  • NASA太空人正乘坐「Crew Dragon」飛船返回地球 過程詳解
    8月1日,美國宇航局的太空人羅伯特·貝恩肯和道格拉斯·赫爾利在完成軌道實驗室任務後,乘坐SpaceX公司的"Crew Dragon"飛船離開國際空間站,為他們歷史性的國際空間站飛行畫上句號。他們從美國東部時間下午5:15開始,踏上返回地球的旅程,並降落在佛羅裡達州西海岸附近。
  • 「神舟」五號飛船返回艙
    1999年11月20日,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航天試驗飛船「神舟」一號發射成功,經過21小時11分的太空飛行,順利返回地球。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號無人飛船發射升空並於10分鐘後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飛船按照預定軌道在太空飛行了近七天,環繞地球108圈,完成了預定空間科學和技術試驗任務。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發射成功。
  • NASA太空人正乘坐SpaceX "Crew Dragon"飛船返回地球 過程詳解
    8月1日,美國宇航局的太空人羅伯特·貝恩肯和道格拉斯·赫爾利在完成軌道實驗室任務後,乘坐SpaceX公司的"Crew Dragon"飛船離開國際空間站,為他們歷史性的國際空間站飛行畫上句號。他們從美國東部時間下午5:15開始,踏上返回地球的旅程,並降落在佛羅裡達州西海岸附近。
  • 太空飛船如何安全返回地球?經歷哪幾個階段?了解一下
    但是太空艙返回地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例如這次龍飛船返回大氣層時,飛船的軌道速度從 28000公裡/小時下降到560公裡/小時,最後在濺落時達到24公裡/小時,下降期間的最高溫度高達1900攝氏度,太空人感受到的最高重力是地球引力的4到5倍。
  • 小行星樣本塞進太空艙返回地球
    在NASA提供的這張未註明日期的影像中,一個樣品容器懸停在小行星Bennu附近的奧西裡斯-雷克斯號太空飛行器上的一個太空艙上2020年10月20日,太空艙將帶著從小行星表面收集的瓦礫返回地球。科學家周四說,美國宇航局的一艘宇宙飛船將2磅多的小行星樣本塞進一個太空艙,在因蓋子卡住而丟失一些珍貴的戰利品後返回地球。在2023年太空艙降落傘進入猶他州沙漠之前,他們才知道從2億多英裡(3.22億公裡)以外的小行星Bennu的宇宙運輸的確切量。
  • SpaceX將把滿載科學實驗結果的「龍」飛船返回艙帶回地球
    SpaceX公司在為NASA完成第21次商業補給服務任務後,會安排一艘獨特的貨運「龍」飛船返回地球。 改造後返回艙將在大約12小時後離開國際空間站,並在佛羅裡達州海岸濺落。  這枚特殊的太空艙將把更多的科學實驗樣本帶回地球,比以前任何一次帶回的量都要多得多。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地球!為何嫦娥五號返回時會燃燒?
    那麼,同樣是穿越地球大氣層,為什麼嫦娥五號返回時會遭遇溫度升高,表面劇烈燃燒的情況,而升空時卻沒有呢?相比之前的嫦娥系列探測器,嫦娥五號的結構更加複雜,重量也要大得多,嫦娥五號總質量高達8.2噸。之後,空氣阻力就會變得非常小,使得火箭的加速變得更加容易,而火箭入軌前的加速大都是在太空中完成的。
  • 中國載人飛船返回艙返回地球,科研人員一陣歡呼
    據環球時報5月8日報導,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穿越大氣層返回地球,準確返回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意味著新飛船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國各地人民紛紛在網上留下賀電,這對於國人來說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好消息!
  • 有關SpaceX龍飛船返回地球的信息,都在這裡
    他們計劃乘坐龍飛船於8月2日返回地球。下文是有關龍飛船返回地球的重要信息,供你參閱。6到30個小時返回地球。龍飛船回地球有些什麼樣的重要節點NASA將提供飛船離開國際空間站後的實時報導。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鎖扣脫離之後,兩個非常小的發動機立刻開始燃燒,使龍飛船離開國際空間站。一旦離開一段距離,龍飛船會進行四個階段的燃燒,使飛船遠離空間站並開始飛行。
  • 美開展10萬米太空跳傘超音速跳回地球(組圖)
    如果計劃進行順利,他們最早將在2009年嘗試第一次太空跳傘——坐火箭飛船抵達在3.6萬米的高空然後跳回地面。任何喜歡追求刺激的人,只要付一筆「幾秒鐘太空遊」的旅費,就可以享受從太空邊緣縱身跳回地球的刺激感覺。
  • 美國SpaceX載人飛船返回地球!落入大海,用的竟是60年前的老技術
    3日,美國太空人9年來第一次搭乘美國太空飛行器,返回地球!2位美國太空人這次搭乘飛船降落在地球水面,是美國45年來第一次進行飛船水面返回。有趣的是這一返回操作使用了超過60年之前的「老」技術。返回艙一落水,船隻上的救援人員就開始連接飛船返回艙,打撈降落傘,隨後將返回艙提離大海水面,令機組人員登船。從返回艙出來後,太空人將被直升機空運到岸上,然後被運送到附近一個機場的大型飛機上,在那裡他們將飛回休斯敦任務中心和家中。
  • 航天飛船的返回艙落地時會不會砸到人,威力有多大?
    返回艙落地會砸到人嗎?有可能,但這個可能性微乎其微。砸到建築的可能性要大於砸到人。這個可能性在於火箭殘體和返回艙的落地並不能精確到某一個點上。但是,也不必杞人憂天。火箭發射前,科學家會通過計算來設定其飛行途徑和落地範圍。通常落地點選在人煙稀少,地勢平坦的地理位置。這樣的環境,一方面不會造成大的人身財產損失;另一方面,方便返回艙平穩著陸,也便於發現。
  • SpaceX載人龍飛船成功返回地球!這一波,馬斯克勝
    科技日報記者 張夢然據美國廣播公司(ABC)、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新聞網站3日消息稱,北京時間8月3日凌晨,美國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載人龍飛船完成了其首次載人飛行,成功以「海面濺落」形式返回地球,SpaceX官網宣布這一階段項目完成。
  • 都是高速穿過大氣層,為何火箭返回時會高溫燃燒,升空時卻不會?
    火箭從地面升空是緩慢加速的,與大氣層摩擦不劇烈就目前來看,人類的一切航天活動都需要火箭的參與,從地球飛入太空更是需要火箭擺脫地球引力,因此火箭成為人類航天事業發展的基石,如果沒有火箭就沒有現在發達的航天科技,人類利用火箭把宇宙飛船、太空梭、補給物資、太空人等運送到太空,航天活動才能順利地開展,所以火箭是人類航天事業的中流砥柱
  • 上世紀50年代,部分太空人進入太空後,因飛船故障沒能返回地球
    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成功繞行地球一周,他成為了首個進入太空的地球人,但是,卻有傳言說早在加加林之前,就有太空人多次乘坐技術不成熟的宇宙飛船上太空,因出現故障而無法安全返回,地面上的指揮官關閉了通訊設備不再搭理他們,並對外宣稱:發射的是沒有載人的測試飛船,那些不幸的太空人一去不復返,成為了飄蕩在宇宙中的孤獨靈魂。
  • 神舟九號飛船返回艙落地,安全回到地球
    神舟九號已經在太空待了一段時間,差不多有 300 多個小時,完成了各項空間科學實驗工作,今日 10 點左右,神舟九號飛船返回艙成功降落在位於內蒙古中部的主著陸場預定區域內。
  • 為什麼太空人回到地球都是被抬出返回艙的
    這個實驗室的幹細胞,曾經跟隨中國的「實踐十號」科學衛星以及「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兩次進入過太空。此次,將有望成為和中國航天員景海鵬一樣,成為三次飛天的太空訪客。 太空微重力環境下 骨鈣的形成發生了問題 自從1961年人類首次衝出地球後,所有太空人剛回到地球,都是被抬出返回艙的。他們回到地球後,會有好一段時間都「腿軟」,不要說走路,站也站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