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後,「太空漫步第一人」列昂諾夫出現了

2021-01-13 《國家人文歷史》


天地間仿佛只剩我一個人,整個世界萬籟俱寂。

——阿列克謝·列昂諾夫


對蘇聯太空人列昂諾夫來說,半個世紀前那場歷時12分鐘的太空漫步儘管短暫,卻是人類進軍宇宙的一大步。這一壯舉也因此超越了政治藩籬,為後世傳頌。


1965年3月18日,蘇聯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的壯舉——成為「太空漫步第一人」。50年後的今天,回憶起那場12分鐘的短暫冒險,他依舊心潮澎湃。

宇宙中的一切過目難忘



今天,80高齡的列昂諾夫依然關注著航天事業


今年80歲的列昂諾夫精神矍鑠。時至今日,他依然清楚記得自己擁抱太空的感受。

「地球是圓的。」列昂諾夫告訴法新社,從黑暗的太空俯瞰地球,他驚訝地發現,祖國蘇聯清晰可見,「我立刻看到了黑海和克裡米亞半島,然後向『左』看到了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還有一小部分義大利。這副印在腦海中半個世紀的畫面,不是地圖,而是我親眼所見」。

「我還找到了波羅的海和我生長的加裡寧格勒灣。」透過護目鏡,列昂諾夫貪婪地觀察著浩瀚的宇宙,「星星圍在我身邊,陽光極其刺眼,光線好像成了身體的一部分。」

「天地間仿佛只剩我一個人,整個世界萬籟俱寂。」列昂諾夫在接受「今日俄羅斯」網站採訪時承認,進行太空行走過程中,絕對的死寂令他心生恐懼。「我可以十分清楚地聽到自己的心跳和呼吸,現在想起這種感覺,我依然感到難受。」

無論如何,這段珍貴的經歷永遠銘刻在了他心中。「每每想起在太空中見到的一切,我就會心跳加速、呼吸困難。」

美蘇航天競賽在此定格

身著太空衣的阿列克謝·列昂諾夫


列昂諾夫走入太空的一幕,是美蘇冷戰這部「連續劇」中的一個小高潮。彼時,兩國在各個領域展開了激烈角逐,自然而然地催生了一場以探索宇宙為目的「太空競賽」。相繼將各自的人造衛星送入太空後,載人航天便成為它們的下一個目標。

1961年4月12日,尤裡·加加林乘坐蘇聯「東方1號」飛船進入地球軌道,成為人類歷史上首位貨真價實的太空人;此後僅23天,美國人艾倫·謝潑德就乘坐「自由7號」重演了加加林的成功。以微小的差距輸給蘇聯,在太空競賽中落後的美國倍感焦躁。

此後不久,華盛頓就公布了「阿波羅」登月計劃的宏大藍圖;幾乎同時,時任蘇共第一書記赫魯雪夫也發話,要求蘇聯在航天事業上取得更大成就。隨著美蘇航天競賽趨於白熱化,如何「讓人類像水手遨遊大海一樣徜徉太空」,被雙方決策者不約而同地納入視野。

如今看來,在這場競賽的前半段,蘇聯一度領先。美國人還在為太空行走做準備工作時,列昂諾夫和同事帕維爾·貝爾亞耶夫就已乘坐「上升2號」載人宇宙飛船飛向了蒼穹。

蘇聯「航天之父」謝爾蓋·科羅廖夫「欽點」了當時剛到而立之年的列昂諾夫,相信他有能力完成太空行走的神聖使命。「在幾次模擬飛行中,我的得分都很高,我還懂得繪畫,這種技能在航天領域並不多見。」列昂諾夫如此解釋自己脫穎而出的緣由。

美國《時代》周刊這樣描述列昂諾夫:來自西伯利亞煤礦區的他,也許從一出生就註定是個傳奇;列昂諾夫的媽媽有9個兒女,因此榮獲「光榮母親」勳章。長大後的列昂諾夫早早加入共青團,考上飛行學校,完成了115次跳傘,進而成為蘇聯最早的一批航天精英。

太空漫步背後險象環生

列昂諾夫在畫作中再現了自己遨遊太空的場景


儘管列昂諾夫足夠優秀,但進入太空的實際過程依然充斥著不確定性。「上升2號」發射前夕,經過18個月強化訓練的列昂諾夫正躊躇滿志,卻得悉飛船可能有點問題。此時,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繼續等待9個月,或者坐上有缺陷的飛船「拼一把」。

當時,美國的太空行走計劃已進入最終階段,蘇聯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浪費。「我們選擇了後者,這與勇氣無關,我只知道自己必須這麼做。」列昂諾夫告訴英國《衛報》。

1965年3月18日10點整,「上升2號」順利點火升空,不久便進入既定軌道,開始自由飛行。時不我待,全身披掛的列昂諾夫小心翼翼地打開氣閘艙的艙蓋,由一條15.35米長的特製安全帶拴著,踏出了人類邁向太空的第一步。


輝煌壯麗的宇宙讓列昂諾夫有些迷失,而當他冷靜下來,一連串麻煩已接踵而至。他發現,出艙後的氣壓差令太空衣急驟膨脹,「8分鐘後,我明顯感到太空衣的變化……我的指尖感受不到手套的存在,我的腳在靴子裡晃蕩,我甚至無法按到相機的快門。」

飛船一點點接近日落軌道,太空人必須在暗夜降臨前返回。然而,肥大的太空衣將他卡在了艙外。知道時間緊迫,列昂諾夫飛快地計算一番,果斷調低了太空衣內部的壓力。

「所有可能的後果我都知道,可當時的我別無選擇。」列昂諾夫告訴「Collectspace」網站,按規定,他該向莫斯科地面控制中心報告自己的任何舉動,但為避免引發恐慌並沒這麼做,「那種情況下,沒人能幫我。」

好不容易擠進艙門,另一個問題又來了。由於事出倉促,列昂諾夫讓自己的頭,而不是腳先進入艙內,他需要把自己「掉過來」。這個在地球上再簡單不過的動作,到了太空裡卻成為嚴苛的考驗——膨脹的太空衣幾乎將船艙塞滿,最後,列昂諾夫只得再次冒險調低太空衣內的壓力,用盡全身力氣,才將艙門復位。

不難想像,短短12分鐘裡,列昂諾夫承受了多大的心理和生理壓力。他告訴英國廣播公司:「我平時很少出汗,但那天我的體重減了5.4公斤,每隻靴子裡灌進了3升汗水。」

即便險象環生,他還是很快忘記了疲憊。因為,飛船裡的同伴正興奮地向地球報告:人類已走進太空!

溢美之詞同樣來自對手

紀念列昂諾夫完成「太空行走」的郵票


邁向太空的一小步有驚無險地完成,接下來該回地球了。列昂諾夫曾著書描述動人心魄的著陸過程——失重令飛船瘋狂旋轉,定位系統也罷工了,不得不由人工操縱著陸。

最終,他們安全降落在哈薩克斯坦附近的原始森林裡。「我們在森林中等了3天才被救出來。蘇聯電臺的報導則稱,我們回到地球後就直接去度假了。」列昂諾夫說。

無論過程如何曲折,列昂諾夫的凱旋意味著,蘇聯人先於美國10個禮拜完成了史上首次太空漫步。回到莫斯科,列昂諾夫成為英雄,收穫了震耳的歡呼和無限的榮耀。

對手也毫不吝惜地將溢美之詞贈予這位遨遊九霄的勇士。美國媒體在1965年的報導中寫道,「列昂諾夫在太空行走了12分鐘,卻為軌道飛行器賦予了終身的壽命」。

在美蘇「太空競賽」的後半程,列昂諾夫沒有再度上天,蘇聯的領先地位似乎也隨之不復存在。美國人後來居上,尼爾·阿姆斯特朗於1969年7月21日將足跡留在了月球。

1970年,曾和列昂諾夫並肩奮戰的貝爾亞耶夫英年早逝,但列昂諾夫依然希望為航天事業貢獻力量。又過了5年,他在美國「阿波羅」號和蘇聯「聯盟」號飛船的聯合飛行中出任指揮官,這是航天領域的首次國際合作,實現了從不同地點發射的太空飛行器在太空中的對接。

這一歷史性時刻,標誌著20世紀50年代末以來的美蘇「太空競賽」告一段落。此後,為表彰列昂諾夫的貢獻,國際航天組織用他的名字,為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命名。

從去年起,因烏克蘭問題而愈發緊張的國際關係,令「美俄將重回冷戰」的說法甚囂塵上。然而,當法新社記者問及列昂諾夫如何看待烏克蘭問題時,老人只是平靜地回答:「在太空人眼中,『邊界』是不存在的,這個詞只存在於政治家腦中,我們看到的只有整個地球。」


本文選自《青年參考》2015年3月25日,微信:qnck_1984

作者:溫莎

本文已取得授權


國曆文創產品:「朕實在不知怎麼疼你」系列禮品膠帶;皇帝、皇后手機殼,適用於iPhone6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了解更多國曆原創產品

↓↓↓


相關焦點

  • 人類史上首次全女性太空漫步結束,在太空中行走是啥感覺
    太空也不再是女性的禁區雖然國際空間站迄今已經開展了220次太空漫步,但此次全女性太空漫步依然具有裡程碑式意義。在進行太空漫步的228人中,僅有15人為女性,佔比不到10%。就在幾天前,「太空漫步第一人」、蘇聯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去世的消息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列昂諾夫1965年3月18日搭乘「日出2號」(Voskhod 2)宇宙飛船執行任務時,到艙外進行了12分9秒的太空漫步,這是人類史上首次太空漫步。阿列克謝·列昂諾夫。
  • 12分鐘太空行走減了6公斤!致敬:太空行走第一人列昂諾夫逝世
    他是尤裡·加加林(Yuri Gagarin)的朋友,加加林於1961年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並與他一起訓練,他被選中執行第一次太空行走。經過18個月的密集訓練,列奧諾夫準備成為第一個漂浮在太空中的人(太空行走)。1965年3月18日,30歲的他在Voskhod 2號任務中離開宇宙飛船進行了持續12分9秒的太空行走,創造了歷史。
  • 這就是太空漫步輔助機器人的未來,經驗老道的太空人如是說
    太空漫步有多危險?在我15年的太空人生涯(近40小時)中,有6次太空梭和國際空間站的艙外行動。我發現艙外活動——又叫做太空漫步——挑戰和回報兼備。與此同時,這些行動常伴隨著極度危險。關鍵在於人類的太空漫步不會被替代,但是通過在偏常規和普通的太空漫步任務中使用機器人,來降低太空人面對危險處境的風險。圖解:蘇聯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的人類第一次太空漫步。通用汽車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合作一個龐大的機器人項目——機器太空人。
  • 太空行走第一人:蘇聯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去世
    ,歷史上第一個進行太空行走的蘇聯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Alexei Leonov)在莫斯科去世,享年85歲。 1965年3月18日蘇聯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走出飛船「上升2號」,在宇宙中停留了24分鐘,成為人類歷史上在太空行走的第一人。列昂諾夫的這一壯舉開啟了人類航天史的新篇章。 筆者有幸於2015年7月9日在莫斯科採訪了這位傳奇的蘇聯太空人,重溫此文,示意悼念。
  • 人類首次太空行走:列昂諾夫(圖)
    1934年5月30日出生於克麥羅沃州。1953年參軍。1957年畢業於丘吉耶夫軍事航校,進入航空部隊擔任飛行員。1960年被選入航天員隊伍。1965年3月18日,乘上升2號飛船進入太空飛行,在艙外活動24分鐘,系安全帶離開飛船達5米,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人。這次飛行歷時26小時2分鐘。
  •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中國首次「太空漫步」成功!
    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升空,這是中國第三個載人太空飛行器,它也成為了中國「太空漫步」的裡程碑。發射成功後,三名太空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操作手)和景海鵬(實驗員)發回信號,揮舞著國旗畫面的那一刻至今讓很多人印象深刻。
  • 科技日曆|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中國首次「太空漫步」成功!
    科技日曆|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中國首次「太空漫步」成功!月25日21點10分04秒,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升空,這是中國第三個載人太空飛行器,它也成為了中國「太空漫步」的裡程碑。
  • 人類太空行走第一人,自己回憶出艙後一直在旋轉,還差點回不了艙
    比如人類的首次太空行走。1965年,美蘇都有計劃送太空人上太空實現出艙行走。不過,意外發生在1965年的2月。當時,蘇聯一艘負責搜集載人飛行數據的飛船,在返回地面的路上出現了故障。意外解體並完全燒毀,問題一時變得很嚴重。飛船解體燒毀未必是大事,關鍵是搜集到的可以用於出艙太空行走的參考數據都沒了。
  • 「太空行走第一人」、蘇聯航天員阿列克謝·列昂諾去世
    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ROSCOSMOS)於2019年10月11日發布官方聲明,世界上首名進行太空行走的蘇聯航天員阿列克謝·列昂諾夫於10月11日在莫斯科因病去世,享年85歲。
  • ...太空失重 圖片來源 交會對接 太空漫步 艙外活動-中國新聞-東方網
    1865年法國著名作家凡爾納在他的科幻小說《從地球到月球》中描述了引人入勝的宇宙航行情節,在那時,凡爾納就想到了太空旅行要穿特殊的服裝。而實際上,直到上世紀30年代進行高空飛行時,人類才真正意識到,確實需要特殊的飛行服裝。
  • 蘇聯探索太空的幾個第一
    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57年10月4日,蘇聯低調發射了人造衛星,這是第一個繞地球運行的人造物體。事實上,蘇聯官方通訊社塔斯社直到第二天才宣布這個消息。全球對這一報導的反應從焦慮到高興不一而足。一些人擔心,一個有能力將物體送入太空的世界強國可能也會向外國目標發射飛彈。
  • 1965年,驚心動魄的第一次人類太空行走(圖)
    列昂諾夫  1965年,前蘇聯太空人列昂諾夫邁出了人類太空行走第一步,所有人只記得那偉大的瞬間,卻無從得知其背後生死交織的艱辛。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美蘇冷戰正酣。加加林實現人類首次上天,蘇聯人趾高氣揚,而落後的美國人則備覺顏面無光。下一步,誰將實現人類在太空的第一走,成為兩國又一個太空競爭的焦點。  「一切都要靠你們自己」  1965年2月之後,蘇聯對新的飛船系統進行了發射試驗,但是沒有成功。隨後進行的另一場飛船試驗,甚至都沒有到達預定軌道,就中途爆炸了。
  • 上天是太空漫步首位女太空人 下海成挑戰海底最深淵第一女性
    美國首位進行太空漫步的女太空人沙利文在徵服太空三十六年後,再一次挑戰自己。她聯同潛水拍擋深入超過一萬米的海底深淵探索。沙利文在1978年加入美國太空總署,是首批美國女太空人其中一員,她在1984年參與太空任務是首位在太空漫步的美國女太空人。她之後加入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工作,事隔三十六年後,由上天變成下海,再次成功增添一項個人紀錄。
  • 上天是太空漫步首位女太空人 下海成挑戰海底最深淵第一女性
    美國首位進行太空漫步的女太空人沙利文在徵服太空三十六年後,再一次挑戰自己。她聯同潛水拍擋深入超過一萬米的海底深淵探索。沙利文在1978年加入美國太空總署,是首批美國女太空人其中一員,她在1984年參與太空任務是首位在太空漫步的美國女太空人。
  •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時政新聞之「太空行走第一人」去世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時政新聞之「太空行走第一人」去世 2020-02-02 20:37:20| 來源:中公教育 2020山東事業單位招聘公告職位表陸續發布,山東省屬事業單位將於2月7日-11日報名
  • 太空漫步,酷不酷?
    每次康寶寶一看到電影中,航天員在太空漫步的畫面,那個羨慕嫉妒的心情就別提了。
  • 太空漫步太危險?這裡有件「一鍵回艙」太空衣
    自從前蘇聯航天員列昂諾夫1965年走出 「上升」2號飛船,成功實現人類第一次太空出艙活動以來,人類已經完成了200多次的太空行走,出艙活動的航天員也達到了數百人次。太空人的出艙活動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身系安全帶,在太空艙的幾米範圍內活動;另一種則是背一個可控制的噴氣背包或者穿艙外活動救援輕便服,活動範圍也能達到近百米。太空漫步聽起來非常詩意,但對太空人來說如何保證在艙外行走不迷失方向,尤其是保證他們在不依靠安全帶且艙外的氧氣供應還有限的情況下安全回艙,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
  • 人類的第一次太空行走,三次都差點要了他的命
    俄羅斯總統普京第一時間對他的逝世表示哀悼,稱讚列昂諾夫為「真正的先驅,一個堅強而英勇的人。1965年的3月18日,在12分鐘的時間裡,列昂諾夫和人類一直仰望、幻想與憧憬的那片太空,只隔著一層玻璃面罩。在那12分鐘裡,他看到了前所未見的壯美,其後也經歷了九死一生的波折,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與太空親密接觸的人。
  • 人類首次太空行走太空人差點無法回倉
    在此,我們特地選編了43年前人類歷史上的首次太空行走、幾次著名的太空行走的稿件,以饗讀者。  1965年3月18日,蘇聯太空人列昂諾夫完成了人類太空史上的壯舉太空行走,成為太空行走第一人。  1934年5月30日,列昂諾夫出生於蘇聯克麥羅沃州利斯特維揚卡市,現在是退役的俄羅斯太空人,空軍將軍。
  • 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世界首名太空行走太空人病逝
    「太空行走第一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偉大的航天員—1953年參軍,四年後畢業於丘吉耶夫軍事航校,同年加入蘇聯共產党進入航空部隊擔任飛行員。他喜歡科幻著作,尤其喜歡蘇聯火箭專家齊奧爾科夫斯基的《在地球之外》,這本書中對外太空的描寫勾起了他強烈的好奇心。當蘇聯宇航部門再次招募航天員人選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報了名。由於自身條件優秀,1960年,列昂諾夫被選入航天員隊伍。進入茹科夫斯基軍事工程學院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