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提太空大禮!「神十」返回艙落戶韶山,對湖南意味著什麼?

2020-12-25 湘伴

湘 伴 導 讀


湖南喜提太空大禮!


12月25日上午10時,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韶山毛澤東廣場舉行。湖南日報首席記者 郭立亮 攝


今天上午,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簡稱「神十」返回艙)在韶山順利完成交接,並將長期展陳於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毛澤東在《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中寫下浪漫詞句。曾經遨遊九天的「神十」返回艙長期落戶韶山,嫦娥五號採回的月壤樣品未來也將保存在韶山,進行異地災備。這些,可謂是對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深情告慰,更是航天精神與紅色基因的交相輝映。


其實,「神十」和湖南早就有了很深的淵源,湘伴君陪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淵 源


「神十」返回艙,是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神舟十號飛船承載著聶海勝、張曉光和王亞平3名航天員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準確進入軌道。完成一系列載人航天任務後,6月26日7時19分,飛船進入返回程序,返回艙帶著3名太空人於8時07分準確降落在預定區域。


這是我國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首次進行應用性飛行,以此次任務圓滿成功為標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全面進入載人空間站工程建設階段,意義非凡。


「神十」成功飛天背後,有許許多多湖南人辛勤付出、無私奉獻的身影。湖南省委書記許達哲,就曾擔任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副總指揮長


2013年6月20日,女航天員王亞平在聶海勝、張曉光的配合下,為全國6000多萬中小學生進行太空授課。


任務期間,中國載人航天史上的首堂太空授課開講,女航天員王亞平在聶海勝、張曉光的配合下,為全國6000多萬中小學生演示了失重環境下一些獨特的物理現象,並進行了天地互動交流。當時,許達哲有感而發,寫下了《女航天員的夢》一詩(原載於2013年6月21日《人民日報》),表達對中國航天事業的驕傲和自豪之情。


從新聞報導中可以梳理發現,神舟飛船已經發射了11次,許達哲是多次載人航天工程任務的參與者見證者實施者之一——1999年11月20日發射神舟一號試驗飛船時,他是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火箭總裝廠廠長;2001年1月10日發射神舟二號飛船時,他是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2002年3月25日與12月30日發射神舟三號、神舟四號飛船時,他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在神舟五號飛船發射時,他又親任首次載人飛行試驗大隊的大隊長,成為中國航天史上極其重要的一次發射活動中的領軍人物……神舟十號飛天,他則擔任了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副總指揮長、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董事長。


而此次前來出席返回艙交接儀式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建平,也是湖南人。他長期從事載人航天工程總體設計及技術管理工作,參與組織載人航天工程第一步任務(載人飛船工程)的研製和飛行試驗技術工作,主持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務(空間實驗室)和第三步任務(空間站)全面技術工作,解決了空間出艙活動和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工程研製中的一系列重大關鍵技術問題,為實現我國載人航天技術跨越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陳善廣、鄧一兵,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等湘籍航天領軍人物……都為「神十」遨遊太空和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展現了湖湘兒女「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良好精神風貌。


由人到物,從裝備生產到細節設計,「湖南製造」對神舟十號飛船的貢獻一點也不少——


儀表液晶顯示器及視頻信號分配器由
湘計海盾研製;宇航級錦綸編織套管和航天用複合隔熱布為衡陽凌雲特種材料有限公司研製;超高溫點火電纜、特種控制電纜、箭上用超輕型電線、高速傳輸電線等研製任務由華菱線纜湘潭特種線纜承擔;大型鋁合金結構件研製任務由中南大學承擔;艙外航天服等工業設計任務被湘潭大學攬下;壓力傳感器、壓力溫度複合傳感器研製由中國電科48所負責;……


作為三湘兒女的一員,湘伴君和大家一樣,倍兒自豪。


現 場


「久有凌雲志,重上井岡山……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交接儀式現場,航天員代表張曉光帶領韶山學生朗誦《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一展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豪邁氣魄,表達中華兒女的壯志凌雲,十分應景。


儀式開始後,全體人員首先向毛澤東同志銅像敬獻了花籃。


湖南省委副書記烏蘭與周建平、張曉光共同為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揭幕。湖南日報首席記者 郭立亮 攝


湖南省委副書記烏蘭與周建平、張曉光共同為神舟十號返回艙揭幕,長約2.6米、直徑約2.4米、重量為2噸多的返回艙被揭開「面紗」正式亮相。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外層是細密的蜂窩狀結構,呈灰黑色且有高溫灼燒後的痕跡。因返回艙在返回地球時,高速飛行的返回艙與大氣層劇烈摩擦,產生高溫燃燒而成。湖南日報首席記者 郭立亮 攝


湘伴君在現場看到,返回艙看上去呈灰黑色,上面有高溫灼燒後的痕跡,外層是細密的蜂窩狀結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質量主管禹頌耕介紹,返回艙採用的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防熱材料之一,以應對返回地球時與大氣層劇烈摩擦導致的數千攝氏度高溫。


在「神十」返回艙的上部,有兩個較大的圓形開口,是傘艙,降落時,降落傘會從傘艙中彈出、打開。湖南日報首席記者 郭立亮 攝


返回艙側面的圓形小窗是舷窗,航天員可透過舷窗觀看宇宙景色、拍攝太空畫面。頂上是航天員們進出需要通過的艙門。在返回艙的上部,兩個較大的圓形開口是傘艙,降落時,降落傘從這裡彈出、打開。


交接後,「神十」返回艙將入駐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長期展陳。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館長陽國利介紹,韶山景區年接待遊客2000萬人次,紀念館年參觀量達500萬人次,居同類紀念館之最,其中,中小學生年均參觀人數佔全年遊客數量45%以上,「將返回艙放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展陳,受眾面廣,價值和作用大。」


珍 貴


2016年4月24日,在首個「中國航天日」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經過幾代航天人的接續奮鬥,我國航天事業創造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為代表的輝煌成就,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積澱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設立「中國航天日」,就是要銘記歷史、傳承精神,激發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於創新的熱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力量。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圖源新華每日電訊


「神十」飛天、「嫦五」攬月,是新時代航天「追夢人」夙興夜寐、發奮攻關的智慧結晶,是中國航天事業克服重重技術封鎖、致力推進自主創新取得的耀眼成就,更向全世界彰顯了中國制度的強大優越性


1965年,毛澤東同志重遊井岡山,寫下「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名篇。50多年過去,中華兒女將偉人豪情變成了令世人矚目的現實成就,可謂航天精神與紅色基因的交相輝映,讓我們倍感自豪、振奮不已。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湖南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朝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闊步前行。


湖南以滿滿的儀式感迎接,足見對這份太空大禮的珍視。湘伴君認為,這份「禮物」的珍貴之處不僅僅在於稀缺性,更在於其所承載的創新精神、探索精神和奮鬥豪情,必將激勵廣大三湘兒女建功「十四五」、奮進新徵程、實現新藍圖。


讓我們一起,

為這份珍貴的太空大禮點讚!

為現代化新湖南的美好未來點讚!


【湘伴原創,歡迎轉發分享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神十」入湘!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落戶韶山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落戶韶山 2020-12-20 13: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落戶湖南韶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2月20日上午10時20分許,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運抵湖南韶山。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了解到,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將長期借用給湖南,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展出。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簡稱「神十」返回艙)是兩天前從北京出發的。12月18日上午,記者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見證了「神十」返回艙啟運。在負責承運的平板運輸車上,返回艙被安放在一個鋼製底座架上,四周由綁帶牢牢固定住。返回艙長約2.6米、直徑約2.4米,重量是2噸多。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緣何「入駐」湖南韶山?
    楊華峰 攝中新網韶山12月25日電 曾經遨遊九天的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25日落戶湖南韶山,將長期展陳於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不久的將來,中國探索浩瀚宇宙的另一成果——嫦娥五號採回的月壤樣品,也將在韶山進行異地容災備份。
  • 神舟十號返回艙落戶湖南韶山,想近距離一睹其風採可來這參觀
    12月20日,一件航天領域的大事件在韶山發生: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運抵湖南,將被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長期借用並公開展覽。6月26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順利降落在內蒙古中部主著陸場預定區域。天宮一號和神舟十號交會對接的完成,意味著中國載人航天第二步任務第一階段的完美收官,並全面進入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研製階段。
  • 太空大禮空降「偉人故裡」神十返回艙落戶韶山
    中國日報12月25日湘潭訊 今天上午,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湖南韶山舉行。儀式前,湖南省委書記許達哲在長沙與來湘出席交接儀式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一行座談。神州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韶山揭幕交接儀式在韶山毛澤東廣場舉行,與會領導嘉賓向毛澤東同志銅像敬獻花籃。
  • 「神十」返回艙實物亮相韶山
    本報湘潭訊 20號上午10點16分,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運抵韶山,返回艙長約2.6米、直徑約2.4米,重量2噸多。神舟十號載人飛船曾於2013年6月承載聶海勝、張曉光和女航天員王亞平往返於天地之間,現珍貴航天實物返回艙亮相韶山
  • 太空「大禮」到韶山——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側記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孟姣燕 曹嫻 徐榮 蔣睿 寒冬時節,韶峰巍峨,松柏聳翠,朝霞映襯下的韶山毛澤東廣場莊嚴肅穆。 12月25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毛澤東廣場舉行。25日,前來緬懷瞻仰的民眾絡繹不絕,大家感慨萬千:「這是來自太空的『禮物』,深情擁抱湖湘紅色熱土,是湖南人民的驕傲!」 圍觀的人們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留念,好奇地打量這個曾經「太空15日遊」的寶貝:「像一口大鐘」「像一個不倒翁」「它是航天員的『駕駛室』嗎」…… 廣東遊客王東林連續15年來韶山祭奠偉人。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落戶」韶山向大眾展陳
    今天(20日),經過兩天的運輸,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從北京運抵韶山,今後將長期借用給湖南,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進行展覽。6月20日10時,航天員王亞平在聶海勝、張曉光的配合下,為全國6000多萬中小學生進行了太空授課,演示了失重環境下一些獨特的物理現象,並進行了天地互動交流。6月25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自動撤離天宮一號。隨後,開展了飛船繞飛等技術試驗,我國首次太空飛行器繞飛交會試驗取得成功。6月26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順利降落在內蒙古中部主著陸場預定區域。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運抵湖南韶山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運抵湖南韶山。韶山市委宣傳部供圖中新網韶山12月20日電 (付敬懿)12月20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經過兩天的運輸,順利從北京運抵湖南韶山,今後將長期借用給湖南,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進行展覽。
  • "神十"返回艙落戶韶山!湘潭大學作為兩所高校代表之一,受邀出席!
    12月25日上午,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韶山毛澤東銅像廣場舉行。他說,神舟十號返回艙落抵韶山,同時韶山被確定為月壤的異地災備點,是對偉人"可上九天攬月"夙願的告慰。作為地處偉人故裡,毛澤東主席親自倡辦、親筆題寫校名、親切囑託一定要辦好的大學,湘潭大學更要有"九天攬月"的堅毅,傳承紅色基因,堅持改革創新,矢志科技報國,以把學校辦得更好更有特色的辦學成績告慰一代偉人,為建設航天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湘大力量。
  • 毛主席誕辰前夕,重大「壽禮」,運抵韶山!
    落戶湖南韶山!「神十返回艙」,是什麼?因此,「神十返回艙落戶湖南韶山神舟十號返回艙,運到湖南韶山後,會放置在什麼地方
  • 時刻知道丨「神十」返回艙「搬」來湖南了!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繼「月壤」確定落戶韶山之後,12月20日,毛澤東紀念館迎來一位貴客——神舟十號返回艙。身高:約9米;體重:約8噸;腰圍:最大直徑2.8米;組成: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和附加段。6月26日神舟十號飛船返回艙順利降落在內蒙古中部主著陸場預定區域。和以前「神舟」飛船飛行相比,「神十」最大區別是首次進行了應用性飛行和繞飛。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 交給毛澤東家鄉湖南韶山
    儀式前,湖南省委書記許達哲在長沙與來湘出席交接儀式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一行座談。活動於上午10時開始。與會領導和嘉賓向毛澤東同志銅像敬獻花籃,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湖南省委副書記烏蘭講話,雙方領導、航天員代表張曉光共同為紅綢包裹的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揭幕。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給毛澤東主席家鄉湖南韶山
    2020年12月25日上午,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韶山舉行儀式前,湖南省委書記許達哲在長沙與來湘出席交接儀式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一行座談。活動於上午10時開始。與會領導和嘉賓向毛澤東同志銅像敬獻花籃,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湖南省委副書記烏蘭講話,雙方領導、航天員代表張曉光共同為紅綢包裹的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揭幕。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安家」韶山
    來源標題: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安家」韶山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現場。昨天(25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湖南韶山舉行。今後,返回艙將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長期展陳。
  • 我國明年上半年發射空間站核心艙,神舟十號返回艙正式落戶韶山
    12月25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湖南韶山舉行。據了解,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將對空間站的新技術進行全面驗證,如再生生保技術、機械臂技術等,航天員還將進行多次太空出艙活動。相關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安家」韶山本報訊(記者張航)昨天,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湖南韶山舉行。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韶山舉行
    紅網時刻12月25日訊(記者 張興莎 何青 張必聞)2020年12月25日上午,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韶山舉行。與會領導和嘉賓向毛澤東同志銅像敬獻花籃,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湖南省委副書記烏蘭講話,雙方領導、航天員代表張曉光共同為紅綢包裹的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揭幕。
  • 組圖丨神舟十號返回艙超高清大圖,高溫灼燒痕跡都看得清
    穿戴整理後,宮振龍等人將帶著「神十」返回艙前往湖南韶山。迷彩服下,神舟十號返回艙長啥樣?接下來,紅網時刻記者帶你一睹風採。這張銘牌,也將歷史永遠地印在神舟十號返回艙上。看細節。猜猜這是什麼?返回艙降落時需要的大降落傘,就是從這個埠裡出來。
  • 組圖丨神舟十號返回艙超高清大圖,高溫灼燒痕跡都看得清!
    穿戴整理後,宮振龍等人將帶著「神十」返回艙前往湖南韶山。 迷彩服下,神舟十號返回艙長啥樣?接下來,紅網時刻記者帶你一睹風採。 這張銘牌,也將歷史永遠地印在神舟十號返回艙上。 看細節。猜猜這是什麼? 返回艙降落時需要的大降落傘,就是從這個埠裡出來。 返回艙成功降落可離不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