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記者 何青 張興莎 攝影 張必聞 北京報導
12月18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神舟實業汽車運輸服務中心總調度宮振龍帶領夥伴們,有條不紊給神舟十號返回艙「穿上迷彩服」。
穿戴整理後,宮振龍等人將帶著「神十」返回艙前往湖南韶山。
迷彩服下,神舟十號返回艙長啥樣?接下來,紅網時刻記者帶你一睹風採。
2013年6月11日發射
2013年6月26日返回
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
首先不得不介紹,返回艙的這個銘牌,看到它似乎一下子又被拉回到7年前的時刻,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3位航天員成功著陸,這3位航天員,可以說追逐航天夢的年輕人們的榜樣。
這張銘牌,也將歷史永遠地印在神舟十號返回艙上。
看細節。猜猜這是什麼?
返回艙降落時需要的大降落傘,就是從這個埠裡出來。
返回艙成功降落可離不開它。
看,這個圓形的白色小窗口。
你猜得沒錯,它和日常的窗戶一樣,主要用於觀察。
它可是再返回艙返回地球的過程中,太空人觀察外界情況的一個重要的窗口。
返回艙外部,近距離可以看到是由一個個六邊形組成的蜂窩狀表面。
返回艙在返回地球時,要歷經外太空輻射以及大氣層摩擦產生的六七千度的高溫灼燒,同時也要保證在氣流千變萬化高速飛行時航天員的安全。
設計靈感來源於大自然,蜂窩狀結構使得表面更穩定。
再整體地看一下,這個「大傢伙」的模樣,外觀是不是很像一個「不倒翁」。
為了保證返回艙降落時可以實現「穩著陸」並減少對返回艙裡航天員的衝擊,科學家將返回艙底部設計成弧形,這樣一來就能保證返回艙無論哪個點著陸,都能擺正好落地的姿態。
想近距離參觀的小夥伴們,之後也可以去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一飽眼福,同時,還可以了解更多的航天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