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廁無需衝水,首座智能無水生態公廁落地廈門

2020-12-05 道亦有道經濟

如廁無需衝水?是的!日前,福建首座智能無水生態廁所落地廈門,目前分別在海滄石室禪院內、湖裡忠侖公園、同安甘嶺農貿市場內、古坑村和翔安天馬微東門對面各落地一座,接下來若通過試點測評,有望推廣到廈門各區。

《廈門日報》記者 李曉平

1現場體驗:無需衝水,乾淨且無異味

那麼,無水生態廁所是如何運行的呢?

昨日,記者來到坐落於廈門海滄石室禪院的智能無水生態廁所進行一番體驗。

走進這座生態廁所,出乎意料,沒有一點異味,且地面乾燥整潔。推開廁門,走進內部,不鏽鋼製成的便池處於關閉狀態,後面沒有傳統廁所的任何衝水設施。

站上蹲位,受光線感應影響,便池便自動打開,便槽前面部分有個小孔,用於收集小便;後面有一個直徑約30釐米的大孔,用於收集排洩物。如廁完畢後,離開面板,便池自動關閉,就可輕鬆離開。

值得一提的是,當便池打開時,記者好奇地打開手機上的探照燈,往下望去,下面竟然是深褐色的生物土壤,不僅沒有異物,更別說異味了。

傳統廁所按照一個人一次如廁需衝水5L,一天接待1000人計算,單日耗水量便可達5噸。兩者對比,智能無水生態公廁如廁,一天便可節約5噸用水,極大地節約了水資源。

廁所是衡量一座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標準,當下全國自上而下正著力推進「廁所革命」,這無疑有助於提升廈門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2原理解讀:微生物降解,變廢為寶

「我們從源頭上進行固液分離。」這一項目的引進落地企業——急客方便(廈門)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昊為記者揭秘了這背後的原理。

他說,主要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技術,變廢為寶。排洩物進入添加了微生物和載體的生物發酵槽,經攪拌器定時攪拌,使之與菌床充分混合,經過10—20小時的厭氧和好氧分解,自動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經空氣系統排出;剩下的氮、磷、鉀等元素被微生物載體吸收,轉化為高效固態複合微生物肥料。

尿液方面,進入內部處理系統,經微生物除臭、發酵、解磷解鉀固氮處理後收集製成液態複合微生物肥料。據了解,這一套系統背後是不少已經申請下來的國家專利技術的支撐。

和傳統的廁所不一樣,無水生態廁所不需要開挖下水道與化糞池,主體為鋼結構,無需土建工程。

那麼這些排洩物在哪裡分解?張昊帶著記者走到廁所後面,打開下面一個門,一個約1.2米長的立體不鏽鋼處理器映入記者眼帘。「這是微生物處理器,主要用於處理排洩物。」隨後他又開啟旁邊一個小門,裡面是一個經過處理的白色尿液收集桶,沒有任何異味。

他說,這些安裝和拆卸都十分方便。

那麼,這些分解物多久來收集一次,又運往哪裡呢?「大便分解完,就剩下殘渣,一般十天半個月來收集一次即可。」急客方便(廈門)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健告訴記者,分解完的尿液收集,人多時兩三天收集一次,人少時一般一個星期收集一次。

這些分解完的固態和液態複合微生物,是農作物很有益的肥料,目前該項目剛啟動,直接被周邊的農民很主動地來運走了,但為了後期的推廣應用,他們已經和種苗基地——廈門百利集團籤訂了合作協議,由他們回收再利用。

3市民感受:省水又環保,真不錯

「無需衝水,不會到處溼漉漉,又沒有異味,乾淨又方便!」採訪期間,該廁所的保潔員李麗珍就不止一次地向記者誇道。

她告訴記者,她當廁所管理員7年了,之前管理的都是傳統廁所,從來沒有像現在管理的這個生態廁所這麼輕鬆。「每天擦地板的次數大大減少,省水又省力。」

她說,只有如廁完洗手要用到水,儘量保持水槽乾淨整潔即可。據了解,有不少人第一次來到這廁所時,都感到驚訝,但如廁完無不稱讚乾淨又環保,很適合廈門這座文明的城市。

「現在周圍這些傳統廁所都沒有什麼人去了,知道的人都來這方便了!」李麗珍笑著打趣道。

「竟然不用水,廈門就是文明環保,乾淨又整潔!」採訪期間,記者恰巧碰到一群從廣西來廈旅遊的遊客,楊月泉阿姨如廁完連連驚嘆道。

「竟然還有不用水的廁所?」一旁的女伴們都紛紛進去體驗。廁所的外觀建築也頗受大家好評,和旁邊寺廟風格協調。「我們是採取一廁一景的,儘量和周邊建築保持一致。」張昊告訴記者。

張昊也提醒廣大市民,使用智能無水生態廁所時,紙張尤其女性用的衛生巾,最好不要扔進去,以延長攪拌器的壽命。據了解,後期他們將推出二代產品,將先在的光感應升級為重力感應。同時讓廁所更智能化些,如掃碼如廁等。

相關焦點

  • 重慶首座智能無水生態公廁在九龍坡區開放試運行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31日19時訊(記者 李佳妮)刷臉取紙、掃碼開門,便後不用衝水,卻能保持乾淨清新,無汙染排放……這樣的廁所,你見過嗎?今(31)日,重慶首座智能無水生態公廁在建川博物館開放試運行,用先進的微生物基因工程技術加速「廁所革命」。
  • 上完廁所不用衝水,掃碼開門取紙,智能無水生態廁所亮相重慶
    智能無水生態廁所亮相建川博物館上完廁所不用衝水?這不是開玩笑!今(31)日,一種新型智能無水生態廁所亮相重慶九龍坡區建川博物館。九龍坡區城市管理局介紹,按照一個人一次如廁需衝水5L,一個繁忙的公廁一天接待1000人計算,單日耗水量就達5噸,使用無水公廁對於節約水資源和環境保護都是一件大事。
  • 四川首座!無水、智能、環保,雙流這個公廁還能尿檢!
    自「廁所革命」以來,在我們身邊,陸續亮相街頭的公廁一改往日形象,變得嶄新、整潔、美觀,有的還被冠上了美名。日前,在東升街道金河路附近,新出現了一座科技範兒十足的公廁,它既可以智能感應,又是綠色環保的裝配式公廁,10天就「搭」成了。這座有如此高大上功能的公廁,目前在我省尚屬首座。
  • 全省首批智能無水生態廁所在廈投用 不用衝水乾淨無異味
    廈門網訊 (文/圖廈門日報記者 李曉平) 日前,全省首批智能無水生態廁所落地廈門,在海滄石室禪院、湖裡忠侖公園、同安甘嶺農貿市場、古坑村和翔安天馬微電子東門對面各有1座,若經過試點測評,有望推廣到各區。  記者體驗 不用衝水乾淨無異味  昨日,記者來到石室禪院的智能無水生態廁所,發現沒有異味,地面乾燥整潔。
  • 福建省首批智能無水生態廁所在廈投用
    位於海滄石室禪院內的智能無水生態廁所,受到市民遊客好評。  日前,福建省首批智能無水生態廁所落地廈門,在海滄石室禪院、湖裡忠侖公園、同安甘嶺農貿市場、古坑村和翔安天馬微電子東門對面各有1座,若經過試點測評,有望推廣到各區。
  • 智能無水生態環保公廁亮相海口 可掃臉取紙
    中新網海南新聞9月2日電(李彬)淺灰色瓦頂、橘紅色復古外牆、仿木欄柵隔斷,兩座智能無水生態環保公廁1日亮相海口市秀英區石山網際網路農業小鎮和國群村,這是由海口市石山鎮人民政府採購、海南海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結合當地風貌特點設計建造的,具有掃碼如廁、便器自動開合、掃臉取紙等多種「黑科技」。
  • 無水生態廁所這麼智能,不服都不行啊
    相對於之前的廁所來講,生態廁所就好很多了。【智能節電】這張廁所在設計的時候充分考慮到了自然採光,並且採用了高科技可以對其進行,控制系可以識別是否有人,又可以根據實際的光照環境來控制燈光的數量和開啟的時間長度,既節能又不需要人員管理。
  • 「黑科技」馬桶上線 如廁不用衝水
    近日,什邡市雙盛鎮湧麟村6組張世蓉家裡新添置「黑科技」衛浴用品——新型智能無水免衝生態馬桶智慧廁所與傳統廁所如廁無水免衝「相比傳統廁所,這種新型廁所沒有上水和下水系統,如廁後的排洩物可通過環保的方式進行處理後變成有機肥料。也就是說,無論家裡多少人如廁,都不需要一滴水,也不會產生一滴廢水!用了十多天了,效果還是蠻不錯的。」張世蓉介紹。
  • 簡易型無水室內如廁解決方案
    然而,還有許多地方特別是山區,建設和使用水衝廁所系統成本太高。另外,農村城鎮人口居住比較分散,衝水廁所造成含糞便的汙水量大、且由於稀釋導致氮磷鉀濃度太低而不能用於肥田,作為廢水氮磷鉀濃度又太高汙染環境和地下水體。
  • 「智能無水生態公廁」切斷新冠病毒傳播渠道有良方
    海潔環保的「智能無水生態公廁」通過從源頭上進行固液分離,使糞便進入添加了微生物和載體的生物發酵槽,經攪拌器定時攪拌使之與菌床充分混合,經10-20小時的厭氧及好氧分解,使氮、磷、鉀等元素被微生物載體吸收,轉化為高效固態複合微生物肥料;尿液進入尿液處理系統,經微生物除臭、發酵及解磷解鉀固氮處理後,收集製成液態複合微生物肥料。
  • 「黑科技」無水生態環保廁所,今年有望在重慶落地
    廁所不用水進行衝洗?靠生物菌「吃掉」排洩物?是真的,這種環保廁所有望今年落地重慶。由市人社局聯合多部門舉辦的重慶市第二屆「渝創渝新」創業生態峰會將於9~10日舉辦。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了解到,發明人憑藉自己研發的「黑科技」——生態環保廁所,獲得「數字未來」專項賽技術創新組第一名。生態環保廁所有啥亮點?創始人王勳介紹,不僅零排汙、零排放、無異味,基本不需要水進行清潔衝洗,還有書、電視、沙發等配套設施,一投入市場就刷新了人們對廁所的認知。
  • 細菌降解不衝水 生態廁所好方便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健源 通訊員陳均俊有一種生態廁所,它無味、無水、無能耗,利用細菌培養基快速降解處理廢物,並生產出無病原體且富含營養的有機肥料。預計明年,這樣的生態廁所將在佛山量產,首批產品投放佛山高新區。
  • 公廁自動衝水控制器電路的工作原理
    它的應用可大大減少公廁用水的浪費現象。公廁自動衝水控制器電路如圖12-104所示。圖12-104 公廁自動衝水控制器電路工作原理變壓器 T、VD1~VD4白天有光照,電阻R2阻值為5kΩ,C2放電時間為15min;夜間無光照時,R2為5MΩ,C2放電時間為 1h。放電結束,IC③腳又變為高電平,VS 導通,YA 得電放水,這樣周而復始,白天15min放水衝廁一次,晚上1h衝廁一次,從而達到節水的目的。圖中S為手控開關,用來手控放水衝廁。
  • 國家行政學院教研部教授許正中赴浙江餘姚調研智能無水生態潔廁
    調研中,智能無水生態潔廁創始人、佳淨潔董事長薛文濤先生就中國目前的生態大環境問題以及廁所革命的技術革新與許正中主任進行探討,並向許正中一行講解了生態潔廁的技術核心與工作原理。佳淨潔作為最早一批國家廁所改革號召的響應企業,被業內譽為智能無水生態潔廁領域的技術革新者、引領者與標準制定者。
  • 北京新建百座超級公廁:有Wi-Fi 配微波爐
    據現場負責人介紹,新建公廁百餘平米,新增廁位的同時,還將加裝兒童小便器、無障礙衛生間,以及通風設備等。「提升環境,不會影響周圍居民」。上述負責人介紹。今年,將有700座公廁進行升級改造。市政市容委環衛處季揚介紹,改造提升將涉及增加除臭、防凍、節水、無障礙設施。根據規劃,其中,百座名為「第五空間」的公廁還將配備繳費、取款、WiFi上網,休息室等功能。
  • 從簡陋到融入各具特色的城市符號,公廁變身拍照打卡地
    優化空間布局、增加蹲位數、擴展第三衛生間功能、引入智能設備……近日,北碚區多所城市公廁提檔升級後重新投用,不僅僅實用,顏值也同樣高。智能廁所不僅實用顏值還很高「曾經簡陋的公廁,現在越來越高大上了,既乾淨又整潔,還配備了很多智能化設施,市民如廁非常方便。」
  • 甘肅無水免衝生物馬桶易潔康無水生物馬桶
    甘肅無水免衝生物馬桶易潔康無水生物馬桶現在絕大部分農村地區因為沒有排汙管網,居民家中大多還保留著傳統的旱廁,髒亂不堪、臭氣燻天,而一些村的化糞池已不能滿足當地村民生活汙水的處理,化糞池出來的水對周邊地下水及溝渠河流造成了嚴重汙染。河南易潔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農村廁所改革生態改建技術研究,研發的新型智能生物菌無水馬桶,利用生物菌降解糞便。
  • 平房區如廁安全有人管,有的地區還用上了移動馬桶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李如剛此前表示,已拆除了大約6000餘座公廁的門帘,同時加強公共廁所消殺作業。記者採訪發現,平房區居民的如廁安全工作得以落實,有些地方的工作甚至細緻到給居家隔離人員配發移動馬桶。
  • 無水生態廁所,糞便微生物降解後變有機肥
    現在的公共廁所類型也非常多,從普通的水衝式公共廁所到環保公共廁所,據說新型的生態公共廁所已經在很多城市投入使用了,這種公共廁所一般都是鋼結構和金屬雕花板構成,公廁分男女廁、管理間,並且這種廁所沒有任何衝水設備,沒有任何異味,生態公廁會設置一個高度大約1米的小型貨櫃,也就是糞便處理器,一般它的位置是在公共廁所下方,廁所口那有個閉合器也叫處理器,自動感應後會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