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ETF盛起的年代,光伏這麼細分的行業也居然有ETF要發行了,而且只在12月1日發行一天。作為一個新品種,簡單來梳理下光伏產業及ETF。
一、如何看光伏產業的未來?
光伏,即用太陽能發電,是新能源的代表之一。
政策面:全球減排目標,力推清潔能源,各國推進新能源布局。歐盟目標2030年可再生資源發電佔比從原目標的28%提升至38%-40%,還可能再度提高至42%-44%;國內力爭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碳減排目標主要依賴低成本高效率的新能源的利用,行業增量空間較大。市場預測十四五期間,國內光伏年均裝機量達到70GW+。
國內光伏產業的全球競爭力:全球光伏發電成本從2010年的.37$/kWh快速下降至2020年的.048$/kWh,行業進入平價新周期。市場新增裝機需求強勁,國內光伏製造具備全球競爭力,光伏產業的四大環節矽料、矽片、電池和組件的出貨量佔全球比重分別是67%、98%、79%和71%。若後續龍頭大舉擴產,國內光伏產業各環節在全球佔比將保持較高水平。
產業鏈各環節機會:根據安信研報,光伏各環節均有投資機會。矽料:未來1年唯一確定沒有有效新增產能的環節,需求強勁+供給有限,將開啟漲價周期。矽片:單晶矽片產能逐步投放,龍頭盈利強勁。電池:需求強勁價格上漲,大尺寸邊際盈利改善。逆變器:全球陽光和華為雙龍頭格局,歐美龍頭逐步退出,國產龍頭加速海外替代。玻璃:雙玻提速,龍頭擴產明顯,集中度進一步提升。膠膜:全球需求穩定增長,龍頭高毛利的POE和白色EVA出貨佔比提升,結構性盈利提高。支架:跟蹤支架滲透率持續提升,加速開展國產替代。(本段內容來自東吳研報)
二、光伏產業指數(931151)是怎麼編制的?
直接看復盤指數的走吧。
選股範圍:主營業務涉及光伏產業鏈上、中、下遊的上市公司,業務範圍包括但不限於矽片、多晶矽、電池片、電纜、光伏玻璃、電池組件、逆變器、光伏支架和光伏電站等。
選樣方法:按過去一年的A股日均成交額由高到低排序,剔後20%的股票;在待選樣本中,按最近一年日均總市值由高到低進行排名,選取前50名(目前為39隻成分股),單股票權重不超過10%。
市值分布:目前成分股僅39個,市值400億以上的8隻,權重佔57%;市值200-400億以上的有5隻,權重19%;市值100-200億的10隻,權重14%,市值100億以下的16隻,權重9.8%。
行業分布:申萬一級行業中60%是信息技術,30%是是工業行業。產業鏈環節上,覆蓋了光伏的矽料、矽片、電池片、組件、逆變器、玻璃、膠膜、光伏電站等環節。
公司分布:光伏產業兩大龍頭隆基股份和通威股份的權重佔比近30%。(隆基股份,全球矽片產業龍頭;通威股份,矽料+電池片龍頭,其中通威股份有一部分主營業務收入是飼料,較大一部分收入的光伏產業。)
表一:市值百億以上的光伏產業成分股(截至11月30日)
三、如何投資光伏產業?
光伏產業在牛市裡當成成長股來看,在熊市裡容易被當成周期股來待。
有兩種方式投資光伏產業,一買龍頭股,可以從中證光伏產業龍頭指數的成分股中挑;二是認購光伏ETF或者等光伏ETF上市後通過二級市場買賣(認購代碼515793,上市交易代碼515790),規避個股的黑天鵝風險。
end
關於本號的一點說明:內容僅作為一種思考和碼字的記錄,文隨吾思,但因能力圈有限,內容可能有紕漏,可留言反饋。文章中的觀點和投資品種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喜歡看,就點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