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寶證券消息,光伏ETF將於12月1日正式開啟網上現金髮售,募集規模上限為20億元人民幣:(1)光伏ETF採用完全複製法跟蹤中證光伏產業指數,相比主動管理型主題基金不存在行業漂移風險,工具屬性更強。(2)ETF實物申贖機制使得產品投資高度透明,且有利於減小跟蹤誤差。(3)光伏ETF 上市後投資者可以在一二級市場之間進行「T+0」套利操作,玩法多樣。(4)華泰柏瑞當前ETF管理規模位居公募第5,自2006年首次發行ETF以來零失誤運作旗下ETF產品至今,具有豐富的ETF管理經驗,將為光伏ETF成立後的平穩運作保駕護航。
光伏產業鏈:長期成長空間廣闊
光伏產業即太陽能發電產業,光伏產業鏈上、中、下遊(如下圖所示),上遊為原料(多晶矽料)、矽片生產及設備提供商,中遊主要為電池、光伏組件、晶矽組件生產商和設備提供商,下遊涵蓋逆變器、支架、光纜生產商和光伏電站建設和運營商等。
太陽能替代傳統化石能源的大趨勢下,光伏產業長期發展空間廣闊。相比傳統化石能源,太陽能發電具有能源充足(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安全、低碳環保等優勢,是新能源的主力代表。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開發低碳環保的新能源是大勢所趨,大力發展太陽能發電產業對調整能源結構、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2019年全球光伏裝機量為114.9GW,累計裝機達到了627GW。據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到2030 年全球光伏累計裝機量有望達到 1721GW,到 2050 年將進一步增加至4670GW,光伏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我國光伏產業鏈各環節市場佔有率多年位居全球首位,已經成為世界上重要的光伏產能輸出大國。根據CPIA數據,2019年我國多晶矽產能、矽片產能、電池片產能和光伏組件產能分別佔全球產能的69%、94%、77%和69%。
我國已將光伏產業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多次出臺相關行業政策。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於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儲能產業的戰略定位,並制定了「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間的發展目標,2018年9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加快推進風電、光伏發電平價上網有關工作的通知》,2020年4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做好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有關的事項的通知》,提出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20%的戰略目標。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最新發布的《中國光伏產業發展線路圖(2019年版)》,2019年全年我國光伏發電量約為2242.6億千瓦時,約佔全國全年總發電量的3.1%,後續伴隨可再生能源對傳統化石能源的持續替代和光伏平價上網的實現,這一佔比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光伏指數投資價值分析
中證光伏產業指數(簡稱:光伏產業,代碼:931151.CSI)將主營業務涉及光伏產業鏈上、中、下遊的上市公司股票作為待選樣本,選取不超過50家最具代表性公司作為樣本股,反映光伏產業公司的整體表現,具體編制方案如下表所示:
持股高度集中,匯聚光伏上中下遊代表性龍頭
截至2020年10月底,光伏產業指數成分股共計39隻,合計A股總市值11787.59億元,流通市值10360.51億元,自由流通市值6441.90億元。
從成分股的流通市值和總市值分布來看,光伏產業指數中僅有2隻成分股的市值在千億級別,分別是隆基股份(15.87%)和通威股份(13.84%),其餘成分股市值均在千億以下,指數整體更偏中小盤風格。
具體來看,光伏產業指數39隻成分股所處產業鏈如下表所示,其中,隆基股份(15.87%)、中環股份(7.26%)和通威股份(13.84%)分別為全球單晶矽片龍頭企業、全球電池片龍頭企業,陽光電源(7.06%)為逆變器龍頭企業,捷佳偉創(3.43%)、晶盛機電(3.32%)分別是電池片生產設備供應商龍頭和矽片生產設備供應商龍頭,福斯特(3.12%)和福萊特(1.20%)分別為電池組件細分領域EVA膠膜、光伏玻璃龍頭,金辰股份(0.36%)則是代表性光伏組件生產商。
截至2020年10月底,光伏產業指數前十大重倉股合計權重69.84%,指數持股高度集中,重倉股對於光伏產業上遊晶體矽材料、中遊矽片、電池片、組件和下遊逆變器、光伏電站均有覆蓋。
隆基股份:全球最大單晶矽片生產製造商
隆基股份專注於單晶矽棒、矽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單晶矽光伏產品製造商。產業覆蓋隆基單晶矽、隆基樂葉光伏、隆基新能源、隆基清潔能源光伏全產業鏈。2020年上半年公司單晶矽片業務營業收入110.18億元,同比增長33.74%,佔公司營業總收入的54.70%,毛利潤38.34億元,同比增長45.34%,佔公司全部毛利潤的65.12%,單晶矽片業務上半年毛利率34.80%。
通威股份:全球最大電池片生產企業,垂直一體化光伏企業
通威股份主營農業和新能源兩大業務,其中在光伏新能源方面,公司以高純晶矽、太陽能電池等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主,同時致力於「漁光一體」終端電站的投資建設及運維,已成為從上遊高純晶矽生產、中遊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生產、到終端光伏電站建設的垂直一體化光伏企業,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完整光伏新能源產業鏈條。
中環股份:單晶矽龍頭,G12單晶矽片技術帶來業務增長空間
中環股份主營業務圍繞矽材料展開,專注單晶矽的研發和生產,以單晶矽為起點和基礎,定位戰略新興產業,朝著縱深化、延展化方向發展。縱向在半導體製造和新能源製造領域延伸,形成半導體板塊,包括半導體材料、半導體器件、半導體封裝;新能源板塊,包括太陽能矽片、太陽能電池片、太陽能組件。橫向在強關聯的其他領域擴展,圍繞「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形成光伏發電板塊,包括地面集中式光伏電站、分布式光伏電站;金融及其他板塊,包括融資租賃、新材料技術等。2019年中環股份推出的G12單晶矽片平臺技術提供了一個光伏發電成本可持續下降的平臺,後續G12大矽片在行業的應用和普及將為中環股份帶來業務增長空間,目前公司也在加強疊瓦組件項目建設,G12疊瓦組件將為公司提供新的競爭力。
陽光電源:光伏逆變器龍頭企業,致力於提供全球一流光伏電站解決方案
陽光電源是一家專注於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電源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是中國目前較大的光伏逆變器製造商、國內領先的風能變流器企業,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主要產品有光伏逆變器、風能變流器、儲能系統、電動車電機控制器,並致力於提供全球一流的光伏電站解決方案。公司先後承擔多項國家重大科技計劃項目,主持起草了多項國家標準,並取得了多項重要成果和專利。2020年上半年公司電站系統集成業務收入36.26億元,佔其主營業務比例52.24%,光伏逆變器等設備收入26.69億元,佔其主營業務比例38.45%。
正泰電器:低壓電器市場龍頭,2016年資產注入光伏發電業務
正泰電器是低壓電器市場的龍頭企業,主要從事配電電器、終端電器、控制電器、電源電器、電子電器五大類低壓電器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歷經由小及大的發展,建立了經驗豐富的管理、研發、生產及營銷團隊,使「CHNT」、「正泰」成為了中國著名的低壓電器品牌。2016年,公司經過重大資產重組注入光伏發電業務及資產,主營業務將由現有的低壓電器及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擴展至光伏電站的開發、建設、運營、EPC工程總包及太陽能電池組件的製造及銷售業務。2020年上半年正泰電器主營業務收入中太陽能分部業務收入63.43億元,佔比43.42%。
特變電工:布局光伏產業上、下遊業務
特變電工公司主營業務包括輸變電業務、新能源業務及能源業務。公司輸變電業務主要包括變壓器、電線電纜及其他輸變電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輸變電國際成套系統集成業務等;新能源業務主要包括多晶矽、逆變器的生產與銷售,為光伏、風能電站提供設計、建設、調試及運維服務等全面的解決方案及風能、光伏電站的運營;能源業務主要包括煤炭的開採與銷售、電力及熱力的生產和供應等。
中天科技:電纜業務龍頭
中天科技是國內光電纜品種最齊全的專業企業、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主營光纖通信和電力傳輸。公司在國內率先建成海底光纜完整生產線,擁有海底光纜製造的核心技術,公司旗下子公司中天科技海纜有限公司是我國第一家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海底光纜廠商。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天科技光纖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光纖生產的高科技製造商,處於國內同行前列並進入世界前十名,已成為中國移動、中國網通、中國電信省公司等集中採購主流供應商。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中天鋁線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新型耐熱鋁合金導線,性能質量優良,得到市場青睞。在射頻電纜領域,公司與日立電線聯合南京郵電大學共同出資設立的中天日立射頻電纜有限公司,打造出了具有獨特競爭優勢的射頻電纜產品。
捷佳偉創:細分電池設備供應商龍頭
捷佳偉創一家高速發展的光伏設備及綠色能源產業專用設備製造商,產品涵蓋原生多晶矽料生產設備、矽片加工設備、晶體矽電池生產設備等;公司系國內領先的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生產設備製造商,主營PECVD設備、擴散爐、制絨設備、刻蝕設備、清洗設備、自動化配套設備等太陽能電池片生產工藝流程中的主要設備的研發、製造和銷售。
晶盛機電:矽片生產設備供應商龍頭
晶盛機電是一家以「發展綠色智能高科技製造產業」為使命的高端半導體裝備和LED襯底材料製造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營產品為全自動單晶生長爐、多晶矽鑄錠爐、區熔矽單晶爐、單晶矽滾圓機、單晶矽截斷機、全自動矽片拋光機、雙面研磨機、單晶矽棒切磨複合加工一體機、多晶矽塊研磨一體機、疊片機、藍寶石晶錠、藍寶石晶片、LED燈具自動化生產線等。
2020年以來光伏產業指數各項盈利指標持續改善
根據光伏產業指數當前成分股名單測算其歷史盈利數據,可以看到:營業收入方面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光伏產業指數營收同比增速雖然下滑,但仍然為正,二季度伴隨復工復產的持續推薦,光伏產業指數營收同比(TTM)迅速回升至13.96%,三季度指數營收同比(TTM)進一步上升至14.29%;淨利潤方面,2019年三季度開始,光伏產業指數歸母淨利潤(TTM)開始觸底回升,至2019年四季度淨利潤(TTM)同比增速轉正,且2020年前三季度增速不斷提升,至2020年三季度光伏指數歸母淨利潤(TTM)同比增速回升至26.32%;從淨資產收益率指標來看,2018年以來光伏指數ROE始終保持在6%以上,2020年以來光伏產業指數ROE不斷抬升,截至2020年9月底,其ROE-TTM為8.88%。
歷史表現:高波動,上漲階段走勢領先,長期跑贏多數申萬行業指數
對比光伏產業指數走勢與其淨利潤增速變動可以發現,2018年以來光伏產業指數的漲跌與其漲跌高度相關,2019三季度以來光伏產業指數歸
母淨利潤增速(TTM)指標不斷改善,同期指數也開始觸底回升,進入上行通道。根據分析師一致預測數據,2020年光伏產業指數一致預期淨利潤(中位數)的同比增速為35.94%,2021年光伏產業指數一致預期淨利潤(中位數)的同比增速為27.08%,長期來看光伏產業指數成分股盈利的持續正增長將為指數提供上行動力。
由於光伏產業屬於細分新能源概念,故我們將光伏產業指數與新能源主題指數的歷史走勢進行對比。可以看到,2016年以來光伏產業指數漲跌與新能源主題指數高度同步,但光伏產業指數的收益水平和夏普比更優。分行情來看,光伏產業指數在各階段均表現出更高的波動性,交易屬性更強,且2016年以來光伏產業指數在上漲階段表現優於同期的新能源主題指數,在震蕩和下跌行情中走勢相對落後。
長期來看,光伏產業指數區間收益在申萬一級行業中均排名前30%。對比申萬一級行業指數的歷史漲跌可以看到光伏產業指數近1年、近3年、近5年、近7年、近10年收益率均處於前30%,長期能夠跑贏市場多數行業指數。
如前所述,2020年4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做好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有關的事項的通知》,提出了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20%的戰略目標,在這一進程中光伏產業有巨大發展空間。光伏產業指數匯聚光伏產業鏈上中下遊代表性龍頭企業,是布局光伏產業的有效投資工具,後續伴隨光伏平價上網的推進,光伏行業有望迎來新的發現機遇,這也將為光伏指數繼續上漲提供空間。從歷史表現來看,光伏產業指數的波動高於新能源產業指數,交易屬性更強,且指數在上漲行情中的收益領先新能源主題指數,能較好的把握新能源領域的投資機遇。
原標題:A股第一隻光伏ETF要來了 值不值得投?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